憂鬱浪潮襲來,小孩、青少年、成人、老人無一倖免。美國也是如此,美國每年約有二千位4~5歲的兒童自殺,1500萬人受重鬱症折磨,200萬罹患躁鬱症,3~4%的人口有輕度憂鬱症。目前台灣書市有近20本針對憂鬱症患者而寫的書,可見此症的流行度。但是如果你的痛苦源自所愛的人——伴侶、父母、孩子、朋友——得了憂鬱症,該怎麼辦? 因此,本書作者將寫作對象轉向憂鬱症患者週遭的人。一方面,憂鬱症影響人際關係的層面極為深廣,透過本書他們想幫助這些憂心惶惑的人學習最佳處遇策略; 另一方面,現今對於憂鬱症的藥理治療狀況頗佳,但是最大的困難在於此疾病未受到應有的重視,而這也是憂鬱症患者四週親友可以出力最多之處,如此方可真正落實憂鬱症的預防、辨識和治療。 作者藉由生動的生活故事和step-by-step建議,教導你該如何表達情緒、滿足自己的需求、如何鼓勵憂鬱者尋求治療、提供最適切的幫助等,最終的目的是強化你們之間的關係,幫助你所愛的人從憂鬱邁向康復。作者簡介 蘿拉‧艾普斯坦‧羅森(Laura Epstein Rosen)現任紐約市哥倫比亞大學內外科學院精神醫學系(Department of Psychiatry at Columbia University, College of Physicians & Surgeons)的心理學副教授。過去他曾於維吉尼亞州阿靈頓的全美精神疾病聯盟(the National Alliance for the Mentally Ill,Arlington Virginia),擔任國家研究中心主持人,並在精神疾病診斷標準手冊第四版(DSM-IV)進行最新的修訂時,擔任精神分裂症及相關疾患部門的共同主席之一。對於精神分裂症及躁鬱症患者缺乏病識感的問題,他是世界知名的專家。 沙維亞‧法蘭西斯可‧阿瑪多(Xavier Francisco Amador)曾經以專家的身分上過無數的電視目,談話主題除了個人專精的領域,也包含其他較為普遍的心理疾病,並曾接受過《紐約時報》、《今日美國》、《洛杉磯時報》、《讀者文摘》、《紐約客》,及其他出版品的專訪。他是美國國家心理衛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 of Mental Health) 退伍軍人管理局(Veteran\’s Administration)等政府部門的顧問,接受關於精神衛生研究議題的諮詢,並在許多眾所矚目的犯罪案件中,擔任精神衛生專家證人,其中包括大學炸彈客卡克辛斯基(Unabomber Theodore Kaczynski) 一案,以及目前在911事件中,第二十名劫機者穆沙維 (the Twentieth Hijacker Zacarias Moussoui)的審判。 他至今發表過逾八十篇經同儕評鑑的學術性論文,及包含四本書在內的其他著作,之中包括:《When Someone You Love is Depressed》、《Being Single in a Couple’s World》、《Insight and Psychosis》、《I am Not Sick I Don’t Need Help!》。他在病識感問題上的書籍及其他著作有許多已翻譯為多種語言,在世界各地供患者、醫療人員、病患家屬及專家學者閱讀譯者簡介 魏嘉瑩,畢業於國立中興大學,現就讀紐約哥倫比亞大學臨床心理學研究所,並於紐約州精神醫學研究中心擔任助理研究員。同時也在中華民國康復之友聯盟以及全美精神疾病聯盟(NAMI)擔任志工,協助雙方國際合作事宜及擔任翻譯。特別關心精神疾病教育的推動,希望藉由知識的普及,能促進患者就醫,協助家屬以正確的方法幫助患者,並打破社會大眾對腦部精神疾患舊有的迷思及成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