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搜尋 我的知識庫
解鎖新「識」界:一個社會科學家的生活探索、建構及解決「我」與「知識」的問題

解鎖新「識」界:一個社會科學家的生活探索、建構及解決「我」與「知識」的問題

作者: 黃應貴
出版社: 三民
出版日期: 2022/07/27
ISBN-13: 9789571474656
書店 1







內容描述


所有的知識都只是時代的產物,並非永恆不變的
本書帶你理解新時代的知識轉變及對你我的影響,
新知識來臨,你是否已準備好面對挑戰了呢?
 
  什麼是當代新知識?它是怎麼發現、怎麼建構的?
  每個人所具備的知識都受到當代時空環境的影響,並且由於人生經歷不同,每個人對於同樣的知識也會有不同理解,並進一步創造或發現可以面對時代問題的新知識。
 
  再現對當代的想像?東埔社布農族獨創排球新規則告訴你!
  在東埔社人創造的排球新規則中,第一局發球方同時發兩個球,只有兩個球都贏時才算得分,雙方各贏一球不算得分。第二局雙方各發一球,同樣是兩球都贏時才算得分,否則不算得分。這兩局都贏就算贏,只有平手戰到第三局時,才恢復平常大家所熟悉的規則來決勝負。
 
  新規則的創造是用來再現他們對於當代的想像。他們常說,以前只要努力工作就能成功,就如同過去打排球只打一個球,只要專心打這個球便可。但當代則完全不同,一個人必須同時注意許多事情而無法專心,就像同時玩兩個排球一樣。
 
  在文學作品、日劇啟發下,試圖找尋有效再現當代的觀念與解釋方式
  ◆大江健三郎在《燃燒的綠樹》中,描繪既沒有教義、又沒有儀式、只有個人的修煉及諸教合一、以及一旦擴大就沒落等當代新興宗教的新現象,讓人重新思考如何有效處理當代的「宗教」問題。
 
  ◆村上龍的《希望之國》中,日本國中生在北海道創立「國中之國」,使人意識到民族國家已經過時、不再是理所當然的存在,因它是會破產的。
 
  ◆日劇「電車男」反映了網路不僅是新自由主義化的前提,更提示我們當代的人群結合方式早已超越了過去社會科學所強調的血緣、地緣,乃至於志願性團體等原則。
 
  ◆「我們的教科書」中被霸凌的國中女生,創造出過去的我、當下的我、未來的我三個自我,來解決被同學視為不存在的透明人而導致自殺的問題,呈現當代多重自我的普遍化趨勢。
 
  本書中,作者嘗試以自身生命經驗的體悟為基礎、以種種日常為啟發,提示我們現在與過去如何的不同,期盼人們也能從生活中體會新時代的痕跡。先感知才能有突破,才能思考如何創造「新知識」來面對新時代的挑戰,以及解答未來我們將何去何從?本書試圖提供您一個探索及思考的方向。
 
好評推薦(按姓氏筆畫排)
 
  丁仁傑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研究員
  王甫昌 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研究員
  李丁讚 國立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教授
  林開世 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博物館館長
  陳文德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兼任副研究員
  黃冠閔 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研究員
  張正衡 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系副教授
  張隆志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館長
  蔡怡佳 輔仁大學宗教學系教授
  鄭瑋寧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副研究員


目錄大綱



第一章  導論
第二章  啟蒙運動與社會科學的誕生
第三章  社會科學的分化
第四章  政治與權力
第五章  現代民族國家
第六章  經濟
第七章  社會
第八章  文化
第九章  宗教
第十章  歷史
第十一章  時間、記憶與歷史
第十二章  空間
第十三章  物與物質性
第十四章  個體與人觀
第十五章  情感、潛意識與主體性
的十六章  想像、意象與本體論轉向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黃應貴
 
  英國倫敦政治經濟學院人類學博士,曾任中研院民族所研究員、所長,現任國立清華大學人文社會學院學士班特聘教授,長期深耕於臺灣原住民的布農族研究,著有《人類學的評論》、《人類學的視野》、《布農族》、《臺東縣史.布農族篇》、《「文明」之路》三卷、《反景入深林——人類學的觀照、理論與實踐》等書。目前在清華人社院推動「新世紀的社會與文化」長期研究計畫。






相關書籍

攻擊高度四千米:德國空軍崛起與敗亡的命運

移動

思考中華民國

全台凶宅打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