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搜尋 我的知識庫
榮格論脈輪:1932年昆達里尼心理學研討會筆記

榮格論脈輪:1932年昆達里尼心理學研討會筆記

作者: 卡爾.古斯塔夫.榮格
出版社: 楓樹林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4/06/12
ISBN-13: 9786267394847
書店 1







內容描述


~西方心理學與印度瑜伽的首次邂逅~
印度脈輪系統的心理分析,深入剖析七脈輪象徵
◎諮商心理師/鐘穎審定
◎美國萊斯大學宗教學博士、輔仁大學宗教學系教授/蔡怡佳導讀
 
  1932年,榮格於蘇黎世心理學社團主辦一系列以昆達里尼瑜伽為題的學術研討會,
  該次活動引起廣大迴響,
  並被視為從心理學角度理解東方思想、
  理解人類內在經驗之象徵性轉化過程的里程碑。
 
  昆達里尼瑜伽為榮格展示了一個
  關乎更高意識之各個發展階段的模型,
  對此,他也使用個體化歷程的術語加以詮釋。
 
  在這本集子裡,索努.山達薩尼首度蒐羅了
  該次研討會的數篇講稿和討論筆記,
  包括印度學家威爾罕.豪爾的系列講座內容;
  附錄內的榮格德語演講以及譚崔典籍《人身六脈輪詮解探微》,
  則分別根據新版英譯以及亞瑟.阿瓦隆的經典譯本譯為中文。
 
  本書為該場講座的無刪減版演講集,
  為保留原貌,針對語氣停頓、拼字、文法修潤盡量控制在最小範圍。
  呈現榮格對西方心理學缺乏關於高階意識發展階段的說明,
  並闡述為何東方思想對於西方心理學發展至關重要。
 
專業推薦
 
  ◎作家、精神科醫師/王浩威
  ◎作家、精神科醫師/鄧惠文
 
  ◎「從下而上」不只是脈輪系統中從海底輪到頂輪的揚升之道,也是榮格與瑜伽之「靈上學」(metapsychical)相遇的方向。印度的靈性觀是從超個人的層次出發,這是由上往下的視野。而榮格則是從病人內在意象的體驗出發,親證「超個人事件在心靈內的發生」,這是「從下而上」的道路。他以一位與自身宗教信仰傳統疏離的病人為例,說明當宗教象徵所承載的意義都只成為外部的教條、無法從內在看見其力量時,病人如何透過專注於幻象的歷程,得到了勇氣,以及療癒的效果。分析歷程與瑜伽修行相似,都是個體化歷程的展現。榮格所依循的「從下而上」的道路為宗教傳統的「靈上學」提出心理學的詮釋,也為心理分析打開了猶如宗教修行的意義。——輔仁大學宗教學系教授/蔡怡佳
 
  ◎《榮格論脈輪》一書可以被視為是對《榮格全集》中對東方宗教論述的重要補實。讀者不僅可以從中看見榮格對昆達里尼瑜伽修行引發的意識深度所提供的心理學洞見,同時還能從中窺探到榮格當年如何發展出此思路的歷史脈絡。此書揭露了東方修煉的奧秘性,也增進了個人修煉時的親近性。非常精彩,引人入勝!——美國費城天普大學宗教學研究所哲學博士/蔡昌雄
 
  ◎《脈輪蘊藏了豐富的象徵——盛開的花、色彩、梵咒種子音共振的頻率。古老的瑜伽智慧教導練習者透過觀想神祇、唱誦梵咒、特定的呼吸法喚醒脈輪與脊柱中的精微能量。主動專注的修煉,讓精微能量透過脈輪與脊椎進入現實,僵固侷限的自我,亦隨之進入煉金轉化的歷程。
  習修精微能量,如同啟程前往地下之旅的英雄,人們探索自己最幽微陰暗、未知的身心疆域,而這個旅程的目的,是引領我們成為涵容自身的光與影的圓滿存在。——自然醒工作室負責人/Teen.張庭穎
 
  ◎昆達里尼瑜伽成了榮格心目中的理論典範,為他展示了一套關於更高意識之發展歷程的說法,而這正是西方心理學一直以來幾乎付之闕如的東西……榮格對於這類疾病的心理性成因及其象徵意義如此堅持,在當年看來頗不合時宜,放在今日反而更加合適。誠如連恩(R. D. Laing)所言:『榮格是這領域的開路先鋒,有志追隨他的人卻寥寥無幾。』──索努.沙達薩尼(Sonu Shamdasani,本書編/註/導論者)
 
  ◎《榮格論脈輪》堪稱一本有關更高意識境界的絕佳入門之作……關於那些不見容於分析學界之古典和主流觀點的境界,我由衷推薦讀者透過本書窺其堂奧。──大衛.尼寇(David Nichol)
 
  ◎在這四場演講裡……榮格運用當年的西方心理學見解,為一些非常複雜的印度概念抽絲剝繭,使我們更能把握印度的思想觀和現實觀。──貝琪.哈爾彭(Betsy Halpern)
 
  ◎山達薩尼編整了這些極富價值的研討會筆記,讓它們得以呈現在更多讀者的面前。除了榮格本人的四場演講以外,編者還提供了一篇附註詳實的精彩導論……這本演講集令波林根論叢(Bollingen Seminar Series)錦上添花。──威廉.卡許(William E. Kotsch)


目錄大綱


.通往精神現實的道路 導讀
.前言
.致謝
.研討會成員名單
.導論:榮格的東方之旅
.瑜伽與新的心理學
.譚崔主義與昆達里尼瑜伽
.榮格與瑜伽的邂逅
.威爾罕.豪爾
.昆達里尼研討會的源起
.豪爾講座
.心理學與瑜伽:比較及合作的問題

.第一講:1932年10月12日
.第二講:1932年10月19日
.第三講:1932年10月26日
.第四講:1932年11月2日

.附錄一:榮格演講(1930年10月11日)〈印度的平行對應〉
.附錄二:榮格對豪爾德語演講的評述
.1932年10月5日
.1932年10月6日
.1932年10月8日
.附錄三:豪爾的英語演講(1932年10月8日)
.附錄四:《人身六脈輪詮解探微》
.榮格全集

.Figure 1. The cakras
.Figure 2. Mulādhāra cakra 
.Figure 3. Suādhiṣṭhāna 
.Figure 4. Maṇipūra cakra
.Figure 5. Anāhata cakra
.Figure 6. Viśuddha cakra 
.Figure 7. Ājñā cakra
.Figure 8. Sahasrāra cakra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卡爾.古斯塔夫.榮格(Carl G. Jung)
 
  瑞士精神病學家、心理學家,分析心理學(Analytische Psychologie)始祖。一八七五年生於瑞士凱斯韋爾(Kesswil),二十歲開始在巴塞爾大學(Universität Basel)學醫,並旁聽法律和哲學課程,一九○○至○九年,於蘇黎世大學(Universität Zürich)的附設醫院繼續其學業和研究工作,一九○五至一九一三年,擔任蘇黎世大學的講師,一九三三至一九四三年,於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ETH Zürich)與巴塞爾大學授課,一九四八年,榮格於蘇黎世邦的庫斯納赫特(Küsnacht)創立榮格學院(C. G. Jung-Institut Zürich),作為分析心理學的人才培育與研究中心,一九六一年逝於當地。
 
  榮格和精神分析學家佛洛伊德(Sigmund Freud, 1856-1939)與個體心理學家阿德勒(Alfred Adler, 1870-1937)同為現代深層心理學(Tiefenpsychologie)的三大先驅。一九一三年,他與亦師亦父且為工作伙伴的佛洛伊德決裂之後,開創了自己的學說「分析心理學」,其對意識、集體無意識等提出的深刻洞見,至今仍極具影響力與啟發。
 
編者簡介
 
索努.山達薩尼 
 
  索努.山達薩尼是倫敦威康醫學史研究院(Wellcome Institute for the History of Medicine)的心理歷史學家。編有弗盧努瓦(Theodore Flournoy)《從印度到火星:一個講著想像語言的多重人格病例》(From India to the Planet Mars: A Case of Multiple Personality with Imaginary Languages)(Princeton出版)、佛登(Michael Fordham)《分析者及患者間的互動》(@Analyst-Patient@ Interaction)、穆喬(Michael Münchow)《繼佛洛伊德之後:深思精神分析、哲學、文化》(Speculations After Freud: Psychoanalysis, Philosophy and Culture)(波林根論叢,XCIX)等書。
 
審定者簡介
 
鐘穎
 
  諮商心理師,雙寶爸。困頓於生死,未脫於輪迴。沉浸在書本與思考裡,以追求真知與開悟為目標。對世上的學問都敞開心胸,在粉專「愛智者書窩」裡漸次介紹跟人類靈魂有關的所有學問。座右銘是「理解黑暗,心存光明」,《故事裡的心理學》、《傳說裡的心理學》、《臺灣傳說的心靈探索:虎姑婆與在地故事集》、《保庇保庇,魔鬼來了!》、《土地爺爺過聖誕》。作者,譯有《榮格心理學辭典》、《榮格心理學導論》、《象徵與夢的詮釋》。
 
譯者簡介
 
周俊豪
 
  自由譯者,榮格讀書會FB社團管理員。喜愛透過閱讀及書寫照見自己、探索心靈,現就讀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語文與創作學系,譯有《伊雍:自性的現象學研究》。






相關書籍

創造生命的奇蹟:影響五千萬人的自我療癒經典(全新增訂版)

情緒勒索:那些在伴侶、親子、職場間,最讓人窒息的相處(15萬冊暢銷版)

Headspace冥想正念手冊

生活簡單就是享受:享受真實生命的100種慢活(新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