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毘達磨,舊譯阿毘曇,簡稱毘曇,意譯為「無比法」、「對法」、「大法」,佛教著作分類之一,為「論書」的一種,結集為論藏,收入三藏之中。它通常是針對修多羅中的觀點,進行統整與探討。
阿毘達磨被解釋為「無比法」、「對法」,佛世時已有阿毘達磨這種用來解釋、分別經藏的分析方法。《摩訶僧祇律》稱「阿毘曇者九部經」,九部經即九部法、九分教,無比是佛法相對於世間法而言。在《大毘婆沙論》等中,阿毘達磨為「分別諸法自相共相」之「依增上慧論道」,是與戒律和契經相對而言的專門著作,這個術語的含義眾說紛紜。
俱舍九題:高階阿毘達磨串講
內容描述
目錄大綱
說明
序
《俱舍》術語要點一覽
《俱舍》的門檻—第一題:諸業以諸法為何果?
《俱舍》的地基—第二題:業在蘊處界中是何所攝?
《俱舍》的大肥肉—第三題:十二心無間相生
《俱舍》的瑕疵—第四題:十二心中何心現前幾心可得?
《俱舍》的中流—第五題:五受根何時創得何時捨?
《俱舍》的承重墻—第六題:五受根相應煩惱,約九十八隨眠、約七十五法,分別是何所斷?
《俱舍》的司令部—第七題:十五部隨眠中,哪些於五上分結緣緣識隨增?
《俱舍》的大海—第八題:何時修無漏初靜慮非淨?
《俱舍》的天際—第九題:定生善法等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王路
作家,阿毘達磨學者。著有《紅樓碧看》、《水滸白看》、《韓愈傳》、《秋素春穠》等。早年對宋明理學感興趣,2012年讀到印順法師的《攝大乘論講記》等,開始系統學習佛教教理。2016年以來,逐漸聚焦於「說一切有部阿毘達磨」。提倡從玄奘所譯《大毘婆沙論》、《順正理論》、《俱舍論》等入手,拋開唐代以來的多家註疏,從源頭上探明阿毘達磨的發展流變。
讀者如果有任何回饋,歡迎和作者聯繫作者郵箱:cuechi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