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宥勳導覽二十世紀台灣文學十場論戰的章回故事書。
◎由文學戰神擔任「場邊球評」帶團觀戰,特別能看出論戰煙硝裡的個中三昧。
◎台灣文學是從論戰中開始的,小從使用的文字、語言,大到意識形態,台灣文學從來沒有理所當然順理成章這件事,我們現在可以擁有的自由與空間,都是從各種議題一場一場論辯過來的。
整個台灣文學史上,能夠擁有「認識我自己」的空間,
是多麽奢侈的文學願望。
論戰,或筆戰、論爭,在文學創作者間一直都在發生。本書主要關注二十世紀台灣文學的論戰(當時的論戰還是依靠刊物,不像二十一世紀之後主要發生在網路),這些論戰雖然各自在不同年代發生,但每一次的論戰就是一次形塑台灣文學樣貌的歷程。文學參與者們(不只創作者,還有社運人士和學者)直接以理念發聲,「辯」化出我們現今文學的樣貌,和理解文學的態度。
朱宥勳以宛如「場邊球評」的角色,帶讀者來看貫穿二十世紀的十場文學論戰,說故事般進入這些論爭興起的緣由,還有論戰各方的論點,另一方面也用我們現代觀點來看,這些論戰如何影響到我們後世。
這十個「戰場」分別是:
一、新舊文學論戰
二、台灣話文論戰
三、糞寫實主義論戰
四、「橋」副刊論戰
五、現代派論戰
六、關唐事件
七、鄉土文學論戰
八、「台灣文學正名」系列論戰
九、後殖民論戰
十、雙陳論戰
我們現今對台灣(新)文學的觀念,甚至是對(純)文學的理解,都是由這些論戰幾次逐步奠定下來。甚至,台灣文學這個概念,也就是從新舊文學論戰之後逐漸成形的,也可以說,台灣文學史是從論戰中誕生的。認識這些文學論戰的故事,也就回頭檢視了我們自己對文學的品味與認知是怎樣形成的。
一般關於文學論戰的整理,主要都是史料和學術資料,朱宥勳將生硬的史料和論文,以後來者的觀點消化,再以章回小說的形式帶我們重返論爭的核心要點,以及觀察各方怎樣運用戰術策略來打筆戰。讀者可以吃瓜看好戲,看看文人們怎樣彼此相鬥,更深刻的意義還是讓普羅讀者知道,我們現今文學的樣貌和品味思索,是如何一次次藉由創作與論戰交織而成,我們現在的文學樣貌是前代文人一次次辯出來的。
在四、五十年前,連「台灣文學」都還是不能明白講出來的禁忌之詞,很可能獲罪,如今卻是另一番光景。由此更可以看出台灣文學是怎樣透過思想、美學、社會與政治運動慢慢開創成為現今的園地。這是經過近百年來的衝撞,才讓我們擁有認識自己面目、認識這個社會樣貌、擁有自己文學的自由與空間。這不是與生俱來的,是奮戰出來的,是奢侈的文學願望。
本書是朱宥勳「台灣文青養成計畫」的系列作品之一,這個計畫的目標是想全用台灣文學的作品與案例,來解說文學的基本概念。透過台灣文學的作品談「閱讀」、「創作」、「作家」與「文學理論」。透過文學論戰談「文學理論」的《他們互相傷害的時候》甫完成,「台灣文青養成計畫」的四塊領域初步都有了一本書,《他們互相傷害的時候》搭配重新改版的談「作家」的《他們沒在寫小說的時候》(更新版),讓台灣文學論戰的歷程搭配戒嚴台灣小說家的故事一起閱讀,更可以體會過去百年來台灣新文學如何從無到有逐步建構出至今的樣貌。
名人推薦
向陽(詩人、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名譽教授)
何玟珒(作家)
林巾力(國立台灣文學館館長)
邱貴芬(國立中興大學台灣文學與跨國文化研究所講座教授)
洪明道(小說家)
唐捐(詩人、國立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系教授兼系主任)
張誦聖(美國德州大學奧斯汀校區亞洲研究系及比較文學研究所教授)
自台灣新文學運動以來,無數文學人都相信「文學能夠改造社會」。但是,若真的問起「文學有哪一次真正改造社會了」,文壇中人大概都只能支吾以對了。不過,鄉土文學論戰至少給出了一次正面的答案。沒錯,就是這一次論戰打開了潘朵拉之盒。它把腐朽的威權體制撞出裂痕,它讓本來被壓抑的思想逸流出來,給了人們一個持守信念的理由。如果沒有鄉土文學論戰,一九八〇年代的「黨外運動」恐怕很難如此風起雲湧。這一次,真的是文學走在社會前面了。——朱宥勳,〈一個詞彙就是一處戰略高地:鄉土文學論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