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獲得國立編譯館99年度「獎勵人權教育、道德教育與生命教育出版品」佳作
《污名》是一場極富啟發性的考察旅程,探索著一群無法符合社會所稱「正常」標準之人的生命情境。這群人由於不能得到社會的完整接納,於是成了被污名化的人。身體殘缺者、精神疾病患者、吸毒者、賣淫者、或因其他各種原因而遭放逐者,都必須不斷努力適應自己不穩定的身分認同。他們的自我形象始終對抗著別人強加在他們身上的形象。
社會學大師高夫曼廣泛運用各種自傳與案例研究的材料,分析被污名化之人對自身的感受,以及他們與「正常人」之間的關係。他探討這些人用來處理遭受他人排斥時的各式策略,以及他們所投射出的各種關於自身的訊息。這本經典之作提醒了我們:人人都可能成為蒙受污名者,也可能成為施加污名的共犯。此為高夫曼帶給我們最深遠的「社會學的想像」。
本書特色
高夫曼的《污名》,是每個出版者都夢想能夠出版的經典之作。過去幾年來,不時有出版社宣稱取得本書的繁體中文版權,然而始終是只聞樓梯響,不見人下來。甚至還有先完成中文版序者,可惜最後也未能真正出版。
不少人對本書的中譯本引頸期盼。一方面,高夫曼的學思生涯十分殊異而令人心生嚮往。另一方面,「污名」概念早已成為許多領域的重要研究視角。舉凡社會學、文化研究、社會工作、公共衛生、心理學、特殊教育、犯罪學等相關研究者,無不從本書深受啟發。這部遲來的中譯本將帶給讀者新的觀看眼光,讓我們重新省思這個充滿歧視、處處污名的台灣社會。
作者簡介
高夫曼(Erving Goffman)
當代美國社會學大師。1922年生於加拿大愛博他省(Alberta)的曼維爾市(Manville),1953年獲得芝加哥大學社會學博士學位。先後任教於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及賓州大學。1982年獲選為美國社會學會理事長。高夫曼曾是全球薪水最高的社會學教授,一生不願接受訪問、不立學派、不立鉅型理論,連照片都極少。但為了研究,他的身影卻不停穿梭在小島、精神病院、賭場等地,一步步探索從沒人認為重要的「面對面互動」領域,讓這個新的視野誕生、開展,以致影響後世甚巨。著作包括《日常生活的自我呈現》(Presentation of Self in Everyday Life, 1959)、《精神病院》(Asylum, 1961)、《相遇》(Encounter, 1961)、《公共場所的行為》(Behavior in Public Places, 1963)、《污名》(Stigma, 1963)、《互動儀式》(Interaction Ritual, 1967)、《策略互動》(Strategic Interaction, 1969)、《公共場合的關係》(Relations in Public, 1971)、《框架分析》(Frame Analysis, 1974)、《性別廣告》(Gender Advertisements, 1976)、《談話的形式》(Forms of Talk, 1981)。
譯者簡介
曾凡慈
台大社會學博士,目前為中研院社會所博士後研究。
學術興趣為醫療、性別、科技與社會。
日常生活忙著喝咖啡、下廚、跟人閒聊、逗貓耍樂,看閒書。
污名:管理受損身分的筆記
相關推薦清單
內容描述
目錄大綱
導讀:人間何處無「污名」∕孫中興推薦序:高夫曼、污名與社會學的想像∕陳東升譯序前言
第一章:污名與社會身分基本概念自己人與知情者道德生涯
第二章:訊息控制與個人身分明貶者與可貶者社會訊息可見性個人身分傳記傳記性的他人矇混通關訊息控制的技巧掩飾
第三章:團體結盟與自我認同矛盾專業呈現內團體的結盟外團體的結盟認同的政治
第四章:自我與他者偏離與常規正常的偏差者污名與現實
第五章:偏離與偏差
注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