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搜尋 我的知識庫
藝術的法則:文學場域的生成與結構

藝術的法則:文學場域的生成與結構

作者: 皮耶‧布赫迪厄
出版社: 典藏藝術家庭
出版日期: 2016/02/25
ISBN-13: 9789869225960
書店 1







內容描述


布赫迪厄討論文化生產最重要的作品,
為其藝術社會學理論集大成之作。
 
  透過科學分析,對於作品的感性之愛,就能實現在某種對事物的理智之愛。——布赫迪厄

  皮耶‧布赫迪厄(Pierre-Félix Bourdieu, 1930-2002)是法國當代重要的思想家,也是20世紀最具影響力的社會學家之一。

  本書是布赫迪厄以19世紀下半葉的法國文學場域為起點,所展開的一場對於文學與藝術場域的深刻分析。書中,他企圖在場域系統中把社會結構與複雜的情感心理連結起來,並以福樓拜的《情感教育》作為一個寫實主義文本裡的社會生活寫照摹本,深入發揮他的場域理論。

  全書共分為〈前言〉、〈序曲〉和三個部分。作者分別在〈前言〉指出當代學術研究問題所在,並提出解決之道;〈序曲〉主要針對《情感教育》的分析;〈第一部〉,以法國19世紀中葉以後的文學與藝術現象,討論了文化生產場域中的自主性問題;〈第二部〉,為藝術作品的系統科學分析設立了基本原理;〈第三部〉,則是對純美學的分析。

  布赫迪厄首先提出一個對於文學與藝術作品的質疑,亦即「為什麼那麼多人宣稱藝術作品的體驗是不可言喻?為什麼人們會表現出抗拒文學與藝術作品的科學分析?」對此,他認為社會學家對於文學與藝術作品的科學分析,並不會破壞閱讀或觀賞文學與藝術時的愉悅感受;此種科學分析看似消解了創作者先驗的特殊性,但這全是因為要重建那個圍繞著作者、將作者「像個點一樣地包含進來」的社會權力場域空間,並且在重建工作的最後,再找回這份特殊性。

  而福樓拜與其小說《情感教育》即是布赫迪厄實踐此種科學分析的楔子。透過對於《情感教育》當中各個角色的討論,布赫迪厄指出,小說此種文學類型——如同《情感教育》所顯示出的那樣——之所以如此迷人而深具魅力,就在於其呈現了一個「真相」,亦即作者在小說當中所架構出的某種社會世界結構,也即是某種權力場域,在其中,每個角色及其之間,都象徵了在場域當中受到秉性(disposition)與各種慣習(habitus)影響的各個位置(position)、及所佔位者之間的關係。布赫迪厄繼而論證了,無論文學或藝術,所有社會場域的運作,其根源皆是一種「幻象」、一種對於場域內「遊戲」的潛心投入,亦即一種集體生產與複製的集體信仰價值,藉此交織建構出社會世界的意義,同時,也是各個位置之間的認證權力的壟斷與鬥爭。

  由此,我們才能夠真正理解在那些由文學作家所打造的幻覺形式(小說),又或者是藝術家所拋出的關於藝術作品的體驗當中,究竟是什麼樣特定的構成條件,使得這些作品得以成立,並受到讀者與觀眾的認可。

  本書可謂讓藝術從純粹藝術、美學的探討角度,轉而去分析作家、作品、團體和社會場域之間的關係。

本書特色

  1.百年來不可不讀的當代社會思潮經典。
  2.布赫迪厄討論文化生產最重要的作品。
  3.內容廣博精深,可說是布赫迪厄藝術社會學理論集大成之作。

名人推薦

  淡江大學西班牙語文學系專任副教授  林盛彬


目錄大綱


導讀
前言

序曲:作為福樓拜分析家的福樓拜
位置、配置、位移
繼承的問題
必然的意外事故
寫作的權力
附錄1:《情感教育》情節概要
附錄2:《情感教育》的四種解讀
附錄3:《情感教育》裡的巴黎

第一部:場域的三態

  1. 獲取自主權:場域浮現的關鍵階段
    一種結構性的從屬
    波希米亞派與創造一種生活藝術
    和「資產階級」決裂
    奠定律法的波特萊爾
    開始喝令遵守秩序
    一個有待設定的位置
    雙重決裂
    一個顛倒的經濟世界
    位置與秉性
    福樓拜的觀點
    福樓拜與「寫實主義」
    「把平庸給寫好」
    回到《情感教育》
    賦予形式
    創造「純粹」的美學
    美學革命的倫理條件

  2. 雙重結構的出現
    體裁的特殊性
    體裁的差異性和場域的一致性
    藝術與金錢
    差異性的辯證
    特定的革命和外部的變化
    知識分子的出現
    畫家與作家之間的交流
    形式

  3. 象徵資產的市場
    兩個經濟邏輯
    兩種衰退模式
    劃時代
    變遷邏輯
    同源性和預先建立的和諧效應
    信念的產生

第二部:一門作品科學的基礎

  1. 方法問題
    一種新的科學精神
    文學信念與抗拒客觀化
    「初始設想」,根本的迷思
    憤青觀點與偽決裂
    觀點的空間
    超越非此即彼
    將客觀化的主體予以客觀化
    附錄:全能知識分子與思想萬能的幻覺

  2. 作者的觀點:文化生產場域的幾個普遍特性
    權力場域當中的文學場域
    律法與界線問題
    幻象與受膜拜的藝術品
    位置、秉性與佔位
    含有種種可能性的空間
    結構與變化:內部鬥爭與不斷革命
    反思性與「素樸性」
    供與求
    內在鬥爭與外在制裁
    兩個歷史的交會
    建構的軌跡
    慣習與可能性
    位置與秉性的辨證
    團體的形成與解散
    制度的超越
    「小說瀆神的拆解」
    附錄:場域效應與保守主義形式

第三部:對理解的理解

  1. 純粹審美在歷史中的創生
    對於本質的分析與關於絕對的幻覺
    歷史溯往與被壓抑事物的回歸
    藝術感知的歷史範疇
    純粹閱讀的條件
    去歷史主義的悲歌
    雙重歷史化

  2. 目光的社會生成
    15世紀之眼
    迷人幻覺的基礎

  3. 閱讀行為理論
    自省小說
    閱讀的時間與時間的閱讀

返始:幻覺與幻象
附言:普世性的社團主義

人名索引
概念索引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皮耶‧布赫迪厄(1930-2002)

  法國20世紀最具影響力的社會學家之一。曾任法蘭西公學院(Collège de France)教授,同時也是許多知名著作與社會學期刊的作者與主要策劃者,例如其最具影響力的著作《區隔.品味判斷的社會批判》(La Distinction. Critique sociale du jugement),即被國際社會學協會評選為20世紀社會學最重要的十部社會學經典之一、他也曾擔任過午夜出版社(Editions de Minuit)「常識」(Le Sens commun)系列的主編、《社會科學的研究行動》(Actes de la Recherche en Sciences Sociales)作者與總編輯等等。

  布赫迪厄的理論基礎建立於維根斯坦、梅洛-龐蒂、胡塞爾、康居朗、馬克思、巴舍拉、韋伯、涂爾幹、潘諾夫斯基、牟斯、帕斯卡等哲學家與理論家脈絡之上,論述強調「實踐」與「體現」在社會建構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社會生活中位居宰制與象徵地位之「系統」與「社會秩序」的重要性,由此開創出其著名的「場域」理論。另外,他也反對著沙特所認為的知識分子「先知」或「全能知識分子」之概念,並在晚期轉而發展出「公共知識分子」的意識型態,讓社會學家是否必須將其研究延伸至更大幅度的公共領域成為一重要課題。






相關書籍

如果歷史是一群喵(7):隋唐風雲【萌貓漫畫學歷史】

閱讀力

克里姆林宮的餐桌

台北拾遺︰哲生的41幀台北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