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聞風向不問是非,
民粹操作下每次選舉都會出現的政治受難者,
希望陳明通是最後一個!
發生於2022年台灣「九合一大選」前,引發國內軒然大波、並普遍被認為是造成民進黨在該次選舉重挫主因的「林智堅論文案」,整件事根本就是一場不折不扣的「認知作戰」,此事件不僅對台灣社會產生的影響之大、傷害之深,在在堪稱負面選舉的「經典之作」!
在阿通師「論文案」事件中,嗅到血腥味的自媒體,先用某些似是而非的偏頗訊息,讓大眾產生相對剝奪感,隨後再進行仇恨動員,最後竟演變成如此巨大的政治風暴,甚至產生「外溢效應」、株連九族的世紀大冤案!這場「世紀大冤案」並非單純的「學術倫理」問題,實為一場選舉政治鬥爭下的產物。
毫無疑問地,對台灣社會而言,在這場「世紀大冤案」中,人與人之間失去了互信基礎、不同意識形態者彼此溝通變得不可能?無論官/民、朝/野、媒體/閱聽人…沒有人是「贏家」!
●向煽動仇恨、帶風向說NO,你不能不知的認知作戰
事件發生至今(2024年)近兩年,大眾似乎對「認知作戰」議題不甚了解。許多人以為「認知作戰」就是散播「假新聞」,但從阿通師這場世紀大冤案可以看出,在選戰中,許多「陰謀論」的形成,都不是由散播者「原創」,大多時候他們只需丟出一些「暗示」,巧妙放大特定的「偏頗輿論」,其餘的「弦外之音」都留給閱聽者自行「腦補」。這才是認知作戰的核心!
如今,事過境遷,如果我們不甘自己的心智被「認知作戰」輕易地擺佈,那麼重新檢視這起事件的來龍去脈,便有其超越學術倫理或政治鬥爭的價值。本書專訪陳明通,讓他現身說法,將這起摻雜了選舉恩怨、政治鬥爭,合併著認知作戰,本質卻與學術倫理關係不大,而顯得瑣碎凌亂的「論文門」,說清楚、講明白。讓事件中的諸多元素各安其位,還事件所呈現的各種面向一個本來面目:讓學術歸學術、選舉歸選舉、大學歸大學、政治歸政治、脊梁歸脊梁——讓那些喜歡披著學術外衣搞政治鬥爭的陰謀者,不再輕易得逞。
本書特色
★看「認知作戰」如何企圖製造社會對立、分化群眾、轉化民眾認知,是政府與民間最佳參考書。
★媒體只求點擊率、自媒體似是而非帶風向、網軍全面發動、假新聞氾濫成災⋯⋯身處認知作戰中的我們,應如何自救?
★透過一場獵巫事件,省思我們的媒體識讀、傳播環境、新聞產製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