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搜尋 我的知識庫
誰讓青春沒有明天:揪出孩子身邊,虎視眈眈的犯罪陷阱

誰讓青春沒有明天:揪出孩子身邊,虎視眈眈的犯罪陷阱

作者: 戴志揚
出版社: 寶瓶文化
出版日期: 2023/11/10
ISBN-13: 9789864063857
書店 1







內容描述


惡意近在咫尺,隨時乘虛而入,
垂涎著涉世未深的靈魂!
「如果是我的孩子遇上了,怎麼辦?」

  「中時新聞網」副總編輯、吳舜文新聞獎得主──資深社會記者戴志揚親眼所見。
  六都直轄市市長聯合推薦,17位跨界重磅推薦。強烈推薦親子共讀!
  怵目驚心的新聞事件,卻是孩子身處的「現實世界」:網路性剝削陷阱、毒品入侵校園、打工變犯罪、少年自殺年年遞增、校園狼師的共犯結構,法律束手無策、父母椎心悔恨,與無數受了傷、甚至喪亡的年輕生命……

  這是一個社會記者的近身觀察與揭露,也是一位父親關於如何愛孩子的深切省思──
  沒有好孩子、壞孩子,只有需要我們張起社會安全網,好好接住的孩子。

  ●「遊戲點數」誘惑,男孩受騙網路裸聊卻被側拍、勒索;戀童癖大叔假冒國中生姊姊,網路誘拐小四女童;少女遭偽裝「星探」的網友誘騙拍裸照、性剝削……案例之多,對媒體甚至已沒了報導價值。

  ●毒品入侵校園,小三生也吸毒。警政署統計三年間就有近一萬兩千名青少年碰毒,黑數是五至十倍。學生販毒是一個拉一個,不加入便等著被孤立,甚至全班染毒、到酒店陪酒──學校卻隻手遮天,掩蓋真相。

  ●持槍殺手;詐欺「少年車手世代」誕生;師長變相霸凌;小學生偷竊;兒虐;家內性侵。根據衛福部二○二二年的統計,幾乎每四天就有一個孩子自殺……

  少子化愈來愈嚴重,少年犯罪率卻愈來愈高,兒少受害一件接一件……我們的社會安全網機制是否缺漏了什麼?

  身為資深社會記者,戴志揚看過太多扎心又痛心的兒少案件,最駭人的是,這些是頻繁發生於孩子們的「日常」中。他也是愛孩子的父親,身為記者親眼所見的一切讓他焦心地思索:「如果是我的孩子遇上了,怎麼辦?」

  於是他寫下這本書,因為書中的真相赤裸而嚇人,卻真實存在──此刻,就在家庭裡、校園內、社會上的許多暗角發生著。

  唯有我們正視及重視,才能確實地保護孩子,不再讓年輕的靈魂成為犠牲品。

本書特色

  ●網路犯罪以倍數成長,每年都有數千名少男、少女落入陷阱,二○二○年的兒少性剝削被害人,比二○一七年增加了三成。而另外未通報的「黑數」,至少高於正式統計的兩倍以上。

  ●衛福部及警政署、社福單位都針對觸法少年的心理狀態做過深究,發現其特徵是「已經對人無法產生同理心」。感受不到受害者的痛苦,刀棍落在別人身上,自己無關痛癢,加上在網路及多媒體環境下,習慣了暴力場面,對於肌膚痛感與血腥感到麻木。

  ● 戴志揚:與其講一些大道理,不如拉著孩子一起去理解。
  「本書所舉的實際案例都是當前青少年犯罪中,最典型的例子,真實呈現出孩子們,如何在同儕誘惑、人際關係、社會環境、學校教育及家庭教養的漏接之下,逐漸迷失自我……我希望讓孩子充分知道、體驗害怕,這些閱讀過的社會案例,隨時都可能發生在自己身上或是周邊。」

  ● 林書煒:這是一本帶孩子遠離傷害的必讀之書!
  「從案發現場、警局到法院,太多光怪陸離的社會刑案比八點檔還要戲劇化,尤其發生在青少年身上的案件最讓人痛心!當我們以為少年刑案大都發生在經濟弱勢及家庭結構失能的高關懷家庭時,我們更要面對,許多觸法少年的家庭並非經濟弱勢,而是來自父母疏於陪伴、關懷的雙親家庭。《誰讓青春沒有明天》裡的案件是台灣眾多少年刑案的縮影。這本書非常適合家長在教養子女學習自我保護及辨別是非、安全時,可以共讀與討論。這是一本帶孩子遠離傷害的必讀之書!」──林書煒(POP Radio聯播網台長、主持人)(摘自推薦序)

  ● FILE 1:網路性剝削的陷阱
  ──當網路上溫柔的呵護,成為毀壞孩子一生的情緒勒索
  看著眼前蜷曲在法庭內、全身抖動著啜泣的少女,多年來發生過的各種兒童與少年案件在我腦海如電影膠卷閃過。這裡曾上演的一段段悔恨的青春,我記得一清二楚,其中超過八成是網路Z世代下的犯罪產物……

  「安安,只是關心一下,要早點睡喔。別忘了還有人在遠處守護你。」

  在準備會考的沉悶中,國三少女蘿莉回應了一則IG的陌生訊息,錯誤的第一步就此踏出。她以為在網路上認識了「夢幻男友」,隨之而來卻是糾纏不去的裸照要脅噩夢……(請繼續見內文)

跨界重磅推薦

  ●【專文推薦】林書煒(POP Radio聯播網台長、主持人)

  ●【六都直轄市市長聯合推薦】
  侯友宜(新北市市長)
  陳其邁(高雄市市長)
  張善政(桃園市市長)
  黃偉哲(台南市市長)
  蔣萬安(台北市市長)
  盧秀燕(台中市市長)

  ●【重磅推薦】
  吳若權(作家、主持人)
  吳淡如(作家、主持人)
  李茂生(國立台灣大學法律學院名譽教授)
  沈雅琪(國小教師、專欄作家)
  邢小萍(台北市古亭國小校長)
  周幼偉(刑事警察局局長)
  高大成(法醫)
  高怡平(金鐘獎得主:最佳生活風格節目主持人)
  陳志恆(諮商心理師、暢銷作家)
  黃明昭(警政署署長)
  黃益中(高中公民教師、《思辨》作者)
  楊渡(作家)
  楊源明(中央警察大學校長)
  蔡清祥(法務部部長)
  鄭弘儀(「新聞挖挖哇」主持人)
  謝震武(律師、節目主持人)
  (依姓名筆劃順序排列)


目錄大綱


跨界重磅推薦   008
推薦序/願少年們都青春正好,人生無恙    文◎林書煒   010
自序/不要漏接任何一個孩子,陪著他們打完人生的精采球賽   015

FILE 1網路性剝削的陷阱   027
──當網路上溫柔的呵護,成為毀壞孩子一生的情緒勒索

FILE 2 當視訊主播「看得到又吃不到」,不會痛?     041
──扭曲的價值觀,讓孩子廉價出賣靈肉,換取當「網紅」的虛榮

FILE 3 從裸照勒贖到性侵的「新型態網路犯罪」  053
──讓孩子警戒社會的險惡面

FILE 4 「網路霸凌」是隱形惡魔     065
──「鍵盤殺手」讓孩子嚴重懷疑自己,而走上絕路

FILE 5 在虛擬世界,什麼叫「痛」?     075
──「網路虛擬」與「現實」模糊化,正逐步侵蝕孩子的心志,將孩子推入「網路幫派」的黑洞

FILE 6 被當成殺人機器的「少年槍手」  087
──殘暴小殺手走上不歸路的真相

FILE 7 陣頭家將七彩臉譜下的迷茫青春     099
──令人生畏的街頭少年鬼殺隊,如何生成?

FILE 8 詐騙肆虐,「少年車手」世代的誕生     111
──詐欺集團裡,一具具殘破屍體堆疊的代價

FILE 9 打工詐騙的層層圈套     123  
──防不勝防之下,孩子的靈魂被吞噬

FILE 10 「毒品」之手,已伸入學校     133
──校園裡無聲的恐怖攻擊,連小學生也受害

FILE 11 全班30個女同學染毒,淪陷酒店賣身     147
──「毒品」是隨時在孩子身邊的一顆未爆彈

FILE 12 必須正視的「校園霸凌」  157
──霸凌帶來的內心陰影,恐是下一個引爆刑案的導火線  
 
FILE 13 校園霸凌中,「老師」的關鍵角色     169  
──是合理管教?還是刻意霸凌?

FILE 14 當校園的美麗風景潛藏著「大野狼」  179
──「校園性侵」,讓學校成了孩子們的煉獄  

FILE 15 家內性侵,最殘酷的痛     191
──「親人性暴力」之下,遭抽離靈魂而暗自哭泣的孩子

FILE 16 當孩子接連無聲地墜落,大人接住他們的手在哪?     201  
──幾乎每四天就有一個孩子選擇結束自己的生命

FILE 17 「青少年偷竊」是罪?還是一種心理疾病?     213
──少年竊盜,正是開始對父母及社會發出警示訊號

FILE 18 自幼受虐的孩子,與他們將來的孩子     225  
──昔日傷痛不會隨時間消逝,還可能帶給下一代苦果

FILE 19 被殺戮終結的青春     237
──恐讓自己的生命成為廉價陪葬品

FILE 20 別忽視「偏心」引發的殺機     247  
──家人往往淪為家庭悲劇的犧牲品

FILE 21 兩小無猜的感情世界,不應透過血淚來試煉     257
──先成為好人,才能成為好的戀人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戴志揚

  (資深社會記者)
  現任「中時新聞網」副總編輯
  第24屆吳舜文新聞獎「深度報導獎」得主

  花蓮長大的純樸孩子,輔仁大學大眾傳播學系新聞組畢業後,踏入新聞界,在江湖與刑案間打滾近27年。

  以「台灣毒品氾濫探討」專題,獲第24屆吳舜文新聞獎「深度報導獎」(為此獎項有史以來,唯一以社會新聞獲頒「深度報導獎」的記者)。

  他也是兩個孩子的父親,痛切寫下本書,希望毋需再以孩子們的涉險為代價,才能喚起社會的覺醒:

  聽聞過那麼多悲慘案例,我忍不住會想:如果是自己的孩子遇上了,怎麼辦?

  經過再三思索,我覺悟到,只有用「面對」的方式教育我的孩子避險最為實際。與其講一些大道理,不如拉著孩子一起去理解。

  所以我陪著孩子,閱讀新聞媒體上我預先篩選過的各種社會案件,並且對於自己看過的血淋淋案例與經驗,解釋事件的前因後果,甚至帶著孩子去看事後的刑案現場,實地說明發生了什麼事。

  真的不是要嚇他們,但我希望讓孩子充分知道、體驗害怕,這些閱讀過的社會案例,隨時都可能發生在自己身上或是周邊。

  經歷:台北市政府公關講師,內政部刑事警察局新聞顧問、警政署及移民署公關講師,行政院海洋事務委員會、海巡署、交通部、國防部、農委會公關講師,國家安全局公關講師。並且是《未來Family》專欄作家。






相關書籍

批判的媒體識讀(第三版)

動盪:國家如何化解危局、成功轉型?(含32頁珍貴歷史圖片)

事業與家庭:女性追求平等的百年之旅

幸福感:最新的社會科學研究——民之所欲何在?如何創造一個人人更幸福的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