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搜尋 我的知識庫
为什么加密社区容易分裂?再谈身份与契约

为什么加密社区容易分裂?再谈身份与契约

文理两开花

2022/06/25 | 01:32:20 | Firstory #technology




Play Episode



內容描述


我们回到了“身份和契约”的讨论。想必这些年你也深有体会,当下的世界——不管是现实的还是虚拟的,都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冲突”:不同文化之间、不同理念之间、不同身份之间、甚至不同性别之间,矛盾似乎与日俱增。
当然在加密、web3、和元宇宙里也不例外。于是我和Will老师借由最近加密领域中发生的一件事(26位科学家联名上书美国国会抵制加密行业),试图找到一种更好的理解框架,甚至可行的解决方案。
本期提纲:

  • 1. 背景事件——科学家联名上书美国国会抵制加密行业。
  • 2. 这26位签名人的身份很有意思:这其实是一个跨界不同身份的联名上书
  • 3. 这件事里有两个深层的重点,也适用于所有的创新、革新、革命、甚至社会变故——“身份和契约”和“新生事物的归宿”:所有创新是否都会殊途同归?
  • 4. 保守派和情怀派之间的鸿沟并是唯一的鸿沟吗?什么是“契约身份化”?
  • 5. “身份”属于政治特征;而“契约”属于经济特征?“契约”与“身份”是如何相互转化的?
  • 6. 为什么“革命者终会吃掉自己的孩子”?为什么理想主义运动一旦变大,就会失去理想主义?“契约”与“身份”的底层矛盾是什么?
  • 7. 从“身份与契约”的角度再谈灵魂绑定token(虚拟世界的契约与身份的关系)。
  • 8. 从“身份”角度,SBT会变成一个完美方案吗?

背景事件——科学家联名上书美国国会抵制加密行业。
今年儿童节之后,26位计算机科学家、软件工程师、科技大V和学者,联名上书,呼吁美国国会抵制“来自数字资产行业金融家、游说者和支持者的压力”;要求“对加密货币行业采取更加强硬的态度”;还列出了若干理由,包括其“正被用于不健全且极非常不稳定的投机活动”。
这篇“联名上书”在加密、web3领域都很轰动,现在twitter上应该没人不知道这封信了。V神紧接着也做出了回应,发了一系列非常伤感的推文,甚至比这封信还长。
这封信很有意思的地方,首先是这26位签名人的身份:信上说包括数据库技术、开源软件、密码学、和金融技术应用等等领域的专家。我看了看名字,确实很多大V,有Bruce Schneier(计算机安全专家)、Kelsey Hightower(谷歌云首席工程师)、Grady Booch(UML发明人)——这些毫无疑问是计算机科学领域的领军人物。但是也有:David Gerard(算是公共知识分子)、Dave Troy(虽然也是software enginner背景,但更多是个社会活动家)。
所以这其实是一个跨界不同身份的联名上书。很多反驳这封信的人的第一个靶子也在于此——签署这封信的人没有一个真正在加密货币行业“一线”的人。
我们看看他们的主要指控:

  • (1)加密行业为高风险、有缺陷和未经证实的数字金融工具创建监管安全港
  • (2)大多数基于区块链的金融产品,对金融隐私来说是一场灾难;而那些以隐私为重点的应用,有都是给洗钱者的礼物。
  • (3)区块链技术完全没有促进实体经济的使用,如果有的话也很少。
  • (4)加密资产不健全、波动性极大的投机载体,却向无知的散户推广。

虽然有点极端,但却是都是存在的问题。
看到这封联名上书,豚林老师(V神)伤心地回应道:自己看到加密社区在过去十几年里变得越来越敌对,感到很难过。10-15年前的“新理想主义运动”与今天的“新理想主义运动”的巨大区别在于——当时你可以同时加入各种不同理念的团队,不管是自由意志主义者、直接民主主义者、肉食者、素食主义者、还是海盗党、开源社区——大家彼此将对方作为天然的盟友。
但是今天,各种理念之间更多是对抗和冲突。甚至大家曾经视为精神领袖的人,也公开反水,成了联名上书人之一。
他找了几个原因:

  • (1)当一个理念很小的时候,就算你不喜欢它,也不会把它当作威胁,所以它很容易生存;而理想主义的小运动一旦变大,就很容易失去理想主义,会有其他各种能量混进来。一切事物从诞生的那一刻起就开始衰老,只有新生的东西才能最大限度地保持清白。
  • (2)今天的文化,更多是被“反乌托邦”的恐惧所驱使,而不是被“积极愿景的兴奋”驱使。
  • (3)社交媒体奖励消极的东西。

这件事里有两个深层的重点,也是我们想重点讨论的,也适用于所有的创新、革新、革命、甚至社会变故——“身份和契约”和“新生事物的归宿”:所有创新是否都会殊途同归?革新者的盲区在哪?
豚林老师的一个解决方案是——“更多地关注新的和更小的子运动,这些运动对他们的价值观更有主见。” 另一个解决方案可能存在于以太坊标识空间(ENS + POAPs + maybe soon SBTs)。从“身份”角度,SBT会变成一个完美方案吗?
封面作品:Identity, Painting by François Jornod
关于《文理两开花》:
文理两开花》是文科生思维和理科生思维在科技、经济、文化、哲学、货币、数字资产、元宇宙、Web3.0中的碰撞。当下的时代精神是“混沌”,我们试图在混沌中寻找秩序。
《文理两开花》微信学习室
e
请添加坛子微信。注明:文理两开花
Discord学习室:Discord 链接: https://discord.gg/THmErcxUjQ
文字稿和延伸阅读:《文理两开花》newsletter。欢迎订阅:https://wenli.substack.com/p/coming-soon?showWelcome=true&s=w
您也可以在苹果播客|Spotify | Google Podcast | 等泛用型平台搜索收听《文理两开花(海外版)》ave a comment and share your thoughts: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0roqwc0000l0hzje7se6f28/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