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搜尋 我的知識庫
欠缺母愛的孩子,你的傷好了嗎?:重新認識母親,療癒母愛缺失帶來的無形創傷!

欠缺母愛的孩子,你的傷好了嗎?:重新認識母親,療癒母愛缺失帶來的無形創傷!

作者: 潔絲敏.李.科里
出版社: 柿子文化
出版日期: 2023/02/09
ISBN-13: 9786267198186
書店 1







內容描述


沒有人不需要母愛,
但如果媽媽給不了愛呢?
獻給在這段關係裡受挫的媽媽和孩子……

★研究童年情感忽視和母愛創傷30餘年★
★幫助成千上萬名個案療癒各種母愛缺失的隱藏創傷★

  【本書適合】
  *因母親疏忽或虐待而受創的孩子(無論年幼或成年)
  *常在人際關係中苦苦掙扎或懷疑自我價值的人
  *每一個為人母者或未來媽媽
  *發揮母親功能的養父母、祖父母、父親、師長、伴侶……等等
  *從事心理諮詢的專業人士
  *能為此提供支援的親友、社福團體、國家決策者
 
  媽媽,妳在哪兒?妳不愛我嗎?
  ……是我害的嗎?
  你小時候,媽媽總是在忙別的事、感覺很冷漠,甚至是出口傷人嗎?
  你是否曾在人際關係中苦苦掙扎或經常懷疑自我價值?
  你渴望與某人親近或建立親密感,但又對它感到陌生、不安或恐懼?
  你看見溫馨的母子互動就會鼻酸、泛淚,或是不屑、批判這樣的互動?
  你和母親在一起時會出現情感麻木或出神狀態,很難專注於當下?
  你說你和母親關係很好,但若要你回想與母親的美好回憶,卻找不到這樣的畫面?
  你不想要和另一半生孩子,因為你認為自己不適合當父母,很害怕自己會錯待孩子?

  母親是我們與世界接觸的第一座橋樑,母親的影響力無與倫比。當母親因為各種原因而沒能為我們付出關愛和支持,長期下來,我們與母親的關係就有可能出問題,這會在我們內心留下空洞,影響我們的生命發展。

  如果我們的母親在情感上缺席,我們通常無法確切指出自己的生命裡到底缺少了什麼,才導致我們在人際上的困境、不正確地理解世界和自我價值低落;相較之下,被母親情感虐待的孩子雖然知道自己遭受虐待,卻會刻意忽略或否認虐待的長期有害影響。

  為媽媽提供撫育孩子應關注的焦點,
  讓受創的孩子探索自己並展開療癒!

  心理治療師潔絲敏‧李‧科里曾幫助成千上萬名個案療癒各種母愛缺失的隱藏創傷。她懷抱著對母親與孩子的關懷,引導我們認識母親的功能,以及當母親對此無能為力時,會對我們產生什麼樣的影響,還有最重要的,我們如何為自己的療癒負起責任,讓母親留下的印記不再是綑綁,而是突破的力量:
 
  *夠好的母親能傳遞給孩子的10大必需訊息是什麼?
  *從10大好母親原型理解母親對孩子發展的重要性。
  *母親心不在焉或傷害孩子的可能原因,以及她為何無法付出關愛。
  *童年遭受情感忽視與虐待的長期影響。
  *如何找到內在小孩,並藉由反思和練習填補「母愛缺口」。
  *如何理解母親,我們認識的母親是自己眼中的母親,但我們得將母親視為一個完整的人……
  *當你有能力時,如何決定對你與母親來說較好的關係,相敬如賓?斷絕往來?重建愛的互動?
  *如何為自己(和你的孩子)開創更幸福的未來……
  
  創傷可能不會消失,
  但你不會再為那些傷痕草木皆兵,
  你不能回到童年重活一次,
  但你可以擁有當初你應當擁有的東西!

好評推薦

  具名推薦
  小熊媽張美蘭,親職、繪本作家
  陳安儀,親職作家
  陳志恆,諮商心理師、暢銷作家
  黃之盈,諮商心理師
  魏瑋志(澤爸),親職教育講師
  蘇予昕,蘇予昕心理諮商所所長、暢銷作家

  「好母親」這個詞聽起來總是令人感到沉重,然而,天下沒有完美的母親,她們當然可能犯錯,重點在於理解「母親」在一個人的成長過程中扮演了何其重要的關鍵角色,如此我們才有可能知道自己到底怎麼了。當我們的生命中,未曾遭遇好母親,我們的人生將會遭遇何等的風雨?是否「愛」會因此而缺席?對母愛的期待與盼望,很是自然,但願我們都能透過閱讀展開新的人生。──王意中,王意中心理治療所所長、臨床心理師 

  母親往往是我們一生中最致命的議題,許多未解的、難以改變的行為模式,最終常追溯到我們與母親的關係。本書像是索引,給予一個清楚明確的架構,簡明陳述母親的各個影響層面,包含母親角色的功能、角色失能時會造成的影響、為何失能、我們可以如何自救,讓讀者能快速理解脈絡、建立概念。覺得自己不對勁,卻又不曉得是哪裡出了問題的人,相信看了這本書,會比較有機會找到線索。──巴小波,情緒教育者、「巴小波」臉書粉專版主

  你是一個「愛的奶水」匱乏的人嗎?從小爹不疼、娘不愛,怎麼辦呢?認了!把小時候沒有被父母愛夠的自己認回來,這是療癒自己的第一步。切記,母親不愛你,這不是你的錯,或許她本身也是個缺愛的人,而一個人無法給別人她身上沒有的東西,不是嗎?請不要自憐自艾、繼續當一個受害者,為今之計,你該做的事就是「好好把自己愛回來」。具體做法是:1.認回自己童年的創傷。2.學習自己當自己的好父母。3.好好閱讀這本書,或許它會帶給你意外的療癒靈感。──周志建,資深心理師、故事療癒作家

  不再自責,允許自己憤怒及釋放,換上充滿愛的內在濾鏡;開創更幸福的未來,才能真正地從過往的親緣傷痛中走出來,而這也是你給自己最好的交代。──洪培芸,臨床心理師、作家

  本書作者用相當有系統的方式,以依附理論陳述母親對孩子的重要性,並釐清刻意遺棄與虐待,以及無心忽略兩者之間具有哪些差異,甚至可能有什麼因素,使得母親對於愛護孩子感到無能為力。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作者提醒我們已經長大了,無論過去發生什麼事情,都應為此刻的療癒負起責任,如作者所言,這本書不是為了追究母親失責而寫,而是為了支持我們的療癒而寫。如果你正受苦於得不到母親關愛的遺憾,或許翻開這本書,你能獲得許多支持與陪伴。──張義平(幽樹),諮商心理師與對話式催眠創始人,「幽樹的療癒客棧」粉專版主

  身為諮商心理師,我陪伴許多人療癒原生家庭所帶來的創傷或影響。在看這本書的同時,我的內在彷彿也跟著一起被療癒。由於世代的遷移,有許多適合當時世代的價值觀、想法、行為如今或許已經不一定適用於現在的世代──人給不出自己沒有的東西,認清父母也有其限制,是第一步療癒的開始。當我們有機會看懂來自原生家庭脈絡的影響,就有機會重新揀選什麼東西適合自己,而不再被不合時宜的東西給牽絆住。我特別喜歡書中提到如何自我療癒的部分:我們可以感到憤怒,這些憤怒也需要充分被表達出來,憤怒所牽引出來的,是關於我們個人的界線。當我們知道自己的界線在哪裡,才有機會與父母分化,尊重他們世代帶給他們的東西,也尊重自己想要的!──許庭韶,諮商心理師、人生設計心理諮商所所長、美國NLPU高級導師

  身為專注母女議題的心理師,我看過不少以相關議題的書,作者們從自己的專業各自用不同的描述方式來討論母女關係,《當媽媽沒給你愛:重新認識母親,療癒母愛缺失帶來的無形創傷》是一本將理論跟案例統整得很好的書,後來我回頭看作者潔絲敏‧李‧科里的介紹,原來她不只是心理治療師,同時也是在大學開課的老師,如果有一門以母女關係為題的課,那麼這本書必然是入門的教科書。──黃惠萱,臨床心理師、作家

  此書探討面向相當完整,不僅幫助讀者更加理解媽媽所扮演之角色,以及她們失職的可能原因,同時也為每一位缺乏母愛的人找到了自我療癒之法。作者論述之細膩、精準,著實令人激賞!──愛瑞克,《內在原力》作者、TMBA共同創辦人

國際好評

  帶著同理和通透的心,潔絲敏‧李‧科里為我們描述母愛缺失的影響,以及如何克服這些影響。這本書對想要為孩子創造充滿關愛的環境的新手媽媽,終於想要填補心中缺口的成年子女,以及對理解和療癒母親創傷有興趣的臨床工作者來說,都極具意義。──艾芙琳‧巴索夫,心理治療師,著有《母女之間》

  對於需求沒有在母親的照顧中得到滿足的人來說,本書將使你茅塞頓開。作者以細膩而可靠的方式,富有同情心地闡述發展原則,藉以提升我們對母愛缺失的理解。──康妮‧道森,《再長大一次》共同作者

  潔絲敏‧李‧科里細述童年依附需求的重要性,以及當情感缺席的母親無法滿足這些需求時,會造成哪些心理創傷。她為有創傷的成年人列舉明確的步驟,幫助他們找到內在力量,療癒依附創傷。我誠心推薦這本書給因為母親在情感上缺席而留下創傷的人,這本書能幫助你們理解和療癒創傷。──雪莉‧珍恩‧施密特,合格心理治療師,著有《滿足發展需求的策略》

  潔絲敏‧李‧科里透過慈悲和堅定的聲音引導讀者了解,沒有從母親身上得到足夠情感支援的孩子,成年後將面對重重的險阻。作者有豐富的個人經驗與心理治療的臨床經驗,為讀者提供真知灼見與實用做法,幫助他們克服痛苦的童年所造成的各種挑戰,邁向幸福快樂的成年人生。──凱薩琳‧布萊克,心理治療師,著有《成為母親不需要地圖》

  《當媽媽沒給你愛:重新認識母親,療癒母愛缺失帶來的無形創傷》將神經科學與臨床經驗巧妙融合,深入淺出,發人深省。潔絲敏‧李‧科里為母親的重要性提供了深具說服力又溫暖人心的分析,這本作品的意義不亞於愛麗絲‧米勒的《幸福童年的祕密》。本書內容通俗易懂又實用,對計畫成為父母的人、從事心理諮詢的專業人士,還有曾因父母的疏忽而留下創傷的成年人來說,非讀不可。──凱特‧克羅利,職能治療博士、職能治療師、南加州大學兼任教師、嬰幼兒心理健康專家


目錄大綱


好評推薦
具名推薦
國際好評
媽媽,你在哪兒?
第二版前言
 
Part 1 我們需要母親
【01】身為母親──擁有什麼特質才算好母親?
生命之樹
媽媽是我們的原料
誰能成為母親?
夠好的母親
好母親傳達了什麼訊息?
少了「好母親訊息」會怎麼樣?
欠缺母愛意味著什麼?
 
【02】好母親原型──認識好母親的多重樣貌
母親是源頭
母親是依附之地
母親是第一線救難人員
母親是調節器
母親是養育者
母親是鏡子
母親是啦啦隊
母親是人生導師
母親是保護者
母親是基地
 
【03】依附是最初的基石──母嬰關係和聯結影響孩子的未來
依附的形成與安全型依附
依附為什麼重要?
如何確認你是否屬於安全型依附?
非安全型依附四大類型
與依附有關的創傷
滿足不了孩子的依附需求是母親的錯嗎?
長大後才建立安全型依附來得及嗎?
找到你的依附對象
辨識你的依附類型
你可能不只有一種依附類型
與母親的關係會影響你往後的人際關係
改變依附模式會很難嗎?
 
【04】造就你的其他基石──好母親的其餘功能
母親如何給你安全感?
快樂的家與快樂的母親
情感破裂後可以再修復的能力
母親和家給你的歸屬感
母親是孩子自我意識萌芽的推手
提供順應本性成長的適當環境
支持「身為孩子」的本來特質
足夠的肢體接觸
愛是媒介,也是訊息
 
Part 2 母愛如何出錯?
【05】媽媽,您不愛我嗎?──是我害的嗎?
缺乏母愛留下的缺口
孩子需要母親的真實陪伴
當母親無法正常展現母愛……
母親為什麼會在情感上缺席?
孩子如何解讀母親在情感上缺席?
當失能的母親是孩子的唯一依靠……
為什麼有的孩子會受更多苦?
互相對峙的親子關係
 
【06】那些欠缺母愛的日子──與失能母親生活的痛苦
那個戴面具的女人是誰?
感受不到被支持的力量
失去生活或人生的引導
媽媽的心裡沒有我
機械媽媽──她好像沒有人類的心
有人照看我嗎?有人在乎我嗎?
媽媽不知道我需要什麼
媽媽拒絕我的求助
明明有媽媽,卻像沒有媽媽
找不到人生的定錨點
沒有母親,就沒有自我
 
【07】當孩子被情感忽視或情感虐待──童年逆境的長期影響
什麼是情感忽視?
情感虐待有何不同?
情感忽視與虐待如何毀掉一個孩子?
童年情感忽視的十五大影響
情感虐待帶來的更多問題
 
【08】母親出了什麼問題?──理解她為何給不了愛
她不知道怎麼做對孩子比較好
她封閉了自己的情感
她從未長大成熟
她沒有能力去付出
她可能有心理疾病
她失去控制憤怒的能力
身心的障礙讓她變得苛薄
她精神失常
她有情緒反覆無常的狀況
她無法理解他人
她不敢面對痛苦的現實
 
Part 3 療癒母親留下的傷
【09】療癒的重要步驟──埋傷、掘傷到療傷
被掩蓋的創傷,及其裂縫
挖掘創傷,正視童年逆境
這不是你的缺陷,而是你缺乏的東西
面對並處理你的感受
寫日記安放感受
「允許憤怒」的療癒力
好好悲傷,直面悲慘的真相
你不必強迫自己放下過去
 
【10】連結好母親能量──彌補童年缺失
允許自己對好母親的渴望
與好母親原型建立連結
善用好母親的「好」
獲得母愛支持的第二次機會
尋求伴侶的支援
「隨身攜帶」好母親
 
【11】呵護你的內在小孩──撫育過去受傷的自己
療癒內在小孩的常見方法
孩子是自我的母親
整合你的內在小孩
對失能的母親放手
成為自己最好的母親
為內在小孩創造安全空間
與內在小孩相處
練習好母親訊息
治癒沒人愛的內在小孩
改變你的「內在濾鏡」
 
【12】你可能需要的心理治療──母職的議題與需求
和好母親功能的相似之處
以依附為導向的治療及其注意事項
如何看治療中的肢體接觸?
治療師成為代理母親──重獲母愛治療
從孤獨到安全型依附
從充滿挫折到心滿意足
把治療師當成「教養媽媽」
給治療師的建議
 
【13】填補缺愛的洞口──其他療癒方式與實用策略
找到特定的「洞」
主動出擊
當你覺得欠缺支持時……
取得支持的十個有效做法
重新培養自信
找到你的力量
保護你珍惜的東西
讓自己被看見
尋找安身之地
認識情緒
接受自己的需求
培養建立親密感的能力
運用正面的肢體接觸
跳脫被剝奪感
留住正面感受
學習自我照顧
安排有益身心的活動
受傷不是你的錯,但你要為療癒負責
 
【14】改寫故事──客觀審視母親的人生
母親的故事
你的故事
親子雙人舞
評估你和母親的最佳關係
該不該原諒母親?
沒有好母親的我,能成為好母親嗎?
不要著急,慢慢來
療癒有結束的時候嗎?
 
附錄
三位母親,三個訊息:引導想像練習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潔絲敏.李.科里(Jasmin Lee Cori)

  合格心理治療師,在美國科羅拉多州的波爾德(Boulder)執業,擅長治療經歷過童年情感忽視與虐待的成年人。身為經驗豐富的老師,科里在多所大學與專門學校開設十幾門心理課程,包括訓練治療師的諮詢技巧。她過去亦曾服務於公共服務局。

  科里的其他著作包括《創傷療癒》、《沉思之道》、《轉變人生的塔羅牌》(與葳洛‧亞里尼亞合著)、《真實本質的魔法》,以及一本神祕學詩集。她的文章散見於平面出版品和線上媒體,以及她的個人部落格:jasmincori.com。






相關書籍

從此,不再勉強自己

積善:生命的改變,始終源於心念

鬆綁你的焦慮習慣:善用好奇心打破擔憂與恐懼的迴圈,有效戒除壞習慣的實證法則

李偉文的退休進行式3:你好,我好,做公益與世界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