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的深化連結於社群性的建構,一個有厚度,以及兼具各種尺度的社群性建構,而在地或是面對面社群更是不可或缺的存在。
「社群性」不等於「集體性」,而是「人」如何走向「社群我」的社會與文化過程。缺乏「社群我」養成的群體容易被單一概念綁架――不管是以公領域「理性」為名,還是以「民族主義」為名――造成某種集體性制約。經由社群建構之社會與文化過程,我們才能從對立和同一的矛盾中轉化為「社群我」。
過程或許繁複多變,就像各種文化為基底的樂章或是詩篇。不是每一次都要詮釋出完整的宇宙論意識,而是體會到文化根基的精髓,經由個人的實踐轉化為各種載體,不管是遊戲、文學、藝術、音樂、論述……象徵在某個起點開始,切合當下時空的脈絡,上下左右移位,引導人們進行「我」的轉換與質變,一個永不懈怠也永難完成的文化之旅。
這是「民主人」養成的真意,一個以人為主的民主政治。――林秀幸
如果民主不只是選舉,那還會是什麼?
進入二十一世紀以來,貧富差距、民粹、不平等,一躍而為熱門討論的關鍵字,在知識份子慨嘆全球民主倒退、紛紛提問「民主為何失敗」的此時此刻,台灣也無法規避民主深化的任務。
本書以霍布斯、盧梭、涂爾幹的理論為基礎,探討個人意識與公共意志之間的關係,進一步推衍出:「在民主政治下,社群與個人並重。」今日民主發展的困境之一,在於單一面向地強調個人主義、個人權益的維護,而忽略了整體社群的能力,包括人民互相溝通照顧的能力、以群體為思考框架的能力。
人民的權益,需要以社群整體的能量來維護。民主的深化,需要建構一個有厚度的共同體。
本書也透過再詮釋克里特島山村的偷羊、日本的武士道、峇里島的鬥雞,以及北台灣客家地區的宇宙論、閹雞競賽等象徵建構過程,說明民主淺層化的弊病、後果與可能的對治之道。並進一步剖析台灣的民主危機與生機,探討民主人的養成之道,企盼未來我們能建構一個不失去象徵能量、以人為主的民主政治。
專文推薦
江旻諺/台灣經濟民主連合客座研究員,《如水》編輯委員
李丁讚/清華大學社會學榮譽退休教授
邱星崴/地方工作者
張淑惠/小民參政歐桑聯盟創黨召集人,台灣親子共學教育促進會創會理事長
莊程洋/任職於民間倡議組織
陳方隅/東吳大學政治系助理教授、菜市場政治學共同編輯
陳東升/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系特聘教授
黃丞儀/中央研究院法律學研究所研究員,島國前進基金會董事長
劉維人/獨立研究者,社科譯者
戴興盛/國立東華大學自然資源與環境學系教授,地球公民基金會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