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搜尋 我的知識庫
從大中華到台灣國: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的國家認同及其論述轉換(二版)

從大中華到台灣國: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的國家認同及其論述轉換(二版)

作者: 鄭睦群
出版社: 政大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3/12/01
ISBN-13: 9786269701544
書店 1







內容描述


1977年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發表〈人權宣言〉,宣言中一句「使台灣成為新而獨立的國家」在當時引發軒然大波,更觸動了在解嚴之前不僅敏感、甚至是危險的台獨議題。該宣言至今被普認為是長老教會公開宣告支持台灣獨立的文件,「新而獨立的國家」一詞也成為該教派在詮釋國家認同上的重要依據,在台灣的民主發展史上留下的重要的足跡。

  但事實上,長老教會的台獨形象最早是來自教會外部的書寫,而該教派曾極力反駁其台獨意圖,認為這是政府與社會大眾的「誤解」。〈人權宣言〉從發表至1990年代,長老教會對「新而獨立的國家」詮釋從「自決」走到了「獨立」,如此的改變與當初的辯解一般被認為是威權時代的無奈自保行為,甚少從國家認同的角度加以探討與分析。本書從制度、族群與文化等國家認同三向度大量分析《台灣教會公報》上的隻字片語,發現長老教會在1970年代的國家認同依舊是中華民國 / 中國人 / 中華文化,接著在1980年代出現鬆動、交錯與轉移,到了1990年代後方成為台灣國/台灣人/台灣文化,也就是今日該教派國家認同的樣貌。因此在國家認同尚未轉移的1970年代,長老教會在當下即高喊台獨的歷史敘事值得更深的討論。

聯合推薦

  陳儀深:國史館館長
  薛化元:政治大學台史所暨歷史系合聘教授
  矢板明夫:產經新聞台北支局長
  鄭仰恩:台灣大學共教中心兼任教授
  陳俐甫:台灣教授協會會長
  許家馨:中央研究院法律研究所研究員
  邢福增: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神學院教授
  黃春生:濟南長老教會主任牧師
  涂豐恩:哈佛大學東亞系博士
  胡川安:中央大學中文系助理教授
  林齊皓:轉角國際主編
  馬雅人:Fb馬雅國駐台辦事處大使
  李文成:作家、podcaster


目錄大綱


推薦序 驗證歷史,回歸歷史
二版序
自序

1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第二節 研究回顧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資料文獻
第四節 章節安排

2 長老教會台獨印象之形成
第一節 由外人起始書寫的台獨形象
第二節 〈人權宣言〉後各界對長老教會形象之書寫
第三節 來自長老教會的「解釋」與「證實」

3 長老教會官方國家認同與其論述之轉換軌跡
第一節 1960與70年代:反共、護教與愛國
第二節 〈人權宣言〉之後與1980年代:鄉土、認同與出頭天
第三節 1990年代:「制憲」、「入聯」、「建國」與「正名」

4 長老教會對〈人權宣言〉台獨意涵之詮釋演變〈人權宣言〉三十週年的反思
第二節 三民主義、偉大領袖與中華文化下的〈人權宣言〉
第三節 解嚴前後長老教會對〈人權宣言〉詮釋的差異
第四節 「加值」為獨立建國的〈人權宣言〉

5 《台灣教會公報》中孫文形象之轉變
第一節 孫文在《台灣教會公報》的今昔兩端
第二節 1970年代至解嚴之前的孫文形象
第三節 解嚴後的孫文形象
第四節 另一黨國圖騰的對照:蔣介石

6 《台灣教會公報》上中國文化論述之流變
第一節 1970年代:普遍存在的中國文化與族群認同
第二節 1980年代:族群與文化認同的轉向
第三節 1990年代之後:脫去中國惡質羈絆重建台灣文化

7 結論

附錄
一、〈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對國是的聲明與建議〉
二、〈我們的呼籲〉
三、〈台灣基督長老教會人權宣言〉
四、祖國的模樣:戰後初期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的中國論述

徵引書目






相關書籍

世界第一簡單程序控制

觀光行銷學:產業觀點與實務應用

高齡者體適能活動設計與引導實務:能量與律動共舞、高齡更健康

國中康軒新挑戰百試達地理三上(112學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