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資本主義的「概念史」
才能找出推翻體制之道!
超越左翼思潮的物質性論述
從人性角度對資本主義提出真正關鍵的批判
葉啟政集數十年思想大成之鉅著
本書從西方社會思想史出發,檢視資本主義體制的發展,及相應的各方論述。無論是資本主義的擁戴者或反對者,雙方對這種經濟體制的想像,往往聚焦在物質性的層面,而未能關注其背後的人性底蘊。這正是為什麼某些社會主義思想未能擺脫經濟主義的泥淖,仍擁抱發展至上的信條,甚至走向歧途,演變成史達林主義式的獨裁壓迫。本書主張,在資本主義體制及相關論述的背後,存在著一套關於「人性的心理學」之預設。古典自由主義者霍布斯、洛克、亞當斯密的學說,將人人共享的「動物性」──自我保全的本能、慾望、需求──抬升到存有論上的核心地位,當「自利」的概念得到語意上的洗白,因應而生的「追求私利可成就公益」之論述,則為資產階級的心態打下了基礎,也讓「貪婪」的概念愈來愈得到正當化。
馬克思作為最知名的資本主義反對者,其共同體主義(communism,多被翻作「共產主義」)的理念,時常遭到世人誤解,當中最遭受忽略的部分,莫過於他的思想對亞里斯多德的承繼。根據亞里斯多德,共同體的最小單位應是家庭,而非自由主義哲學家所設想的「個人」,而經濟的發展更不應該導向財富無止盡的積累。馬克思延續這名古希臘哲學家的說法,指出政治的目標在於令人們實現潛能,也就是讓人可以成為「全人」,以此發展出公正、消弭剝削的社會關係。事實上,資本主義的剝削,除了存在於資方與勞方、權貴與人民之間,更展現於人類與生態之間,馬克思對於「自然」的看法,便早已預示到了這一點。為此,要超越資本主義,我們就必須超越資本主義誘使眾人信以為真的「動物性」預設,並以「共同體主義」傳統下的「人文性」主張來分庭抗禮。換言之,主導文明演進的驅力,不能再是利己、競爭、擴張等觀念,而是要以友愛、互惠、民主等「生命美學」原則為本,並且應當要鼓勵節制、自制、自足式的在地化生產模式,以便達成人對集體與自然的共感共應。
分冊介紹
下冊「從諸眾的反抗到產消合體」從左翼史學家艾倫.伍德(Ellen Meiksins Wood)與新「真正」社會主義者(NTS, the new “true” socialism)的辯論切入,接續先前章節對上/下層結構的討論,針對工人地位、社會民主vs.基進主義等議題進行探索。隨後則檢視「正統」馬克思主義相對忽視的「消費」現象,並指出當代的符號消費已成為資本主義的誘惑機制,而個人在其中達成的滿足,仍是私人性的,因而與共同體主義強調的共感原則有所區別。無論是NTS的爭論抑或左翼理論家晚近對日常生活消費的重視,都反映出隨著後工業社會的到來,馬克思主義的內容亦與時俱進,而網路的興起更是讓生產與消費的界線益發模糊。最終,作者強調我們需以「弱者」的姿態及修養,來對抗資本主義無窮、氾濫且失控的「慾望」,以避免當代資本主義誘發的過度消費傾向,帶給人類與地球永遠不可逆的後果。
佳句摘錄
☆眾聲喧嘩的左翼理論
▍普蘭札[Nicos Poulantzas]反對過去正統馬克思主義者的經濟至上論,而是強調著政治面向的自主性與其對革命的特殊意義。這樣子重視意識型態與文化整合的立場,可以說是受到前文中提及之一九六八年五月的巴黎學生/工人運動所鼓勵的。
▍社會學家所慣稱的白領階級……萊特[Erik Olin Wright]即認為,此一另類「新階級」乃處於具「矛盾階級關係中的矛盾位置」(contradictory location in contradictory class relationship, CLCR)特徵的一種尷尬處境。這意思是說,與傳統的藍領工人一樣,這類人也是受僱於資本家,因此其與資本家之間的階級利益關係,本質上是互相矛盾的。但不同於藍領工人,或者,他們因介入管理「工人無產階級」的工作而染上了資本家的「剝削」特質,又或者,因為具有專業的技術或知識,他們擁有資本家本身無法完全控制的資源(如著作權、專利權、專業知識和技術等等)。
▍整個NTS[New “True” Socialism]陣營的重點在於強調人民的認同,而非單純之狹義的階級認同。就社會屬性而言,其所涉及的是多元且多端的權力鬥爭,而非單純基於具經濟意涵之資本家/勞工之間的剝削關係所引起的鬥爭。情形既是如此,他們於是肯定地認為,被「壓迫」的多方「人民」勢力採取人民聯合陣線(popular alliance)的方式,透過選舉或種種社會運動的形式等等,滲透資本主義的體制來逐步實現社會主義的理想,不但在現實上是較為具體可行的策略,也具有理論上的基礎。
▍艾倫.伍德[Ellen Meiksins Wood]即提出四組命題來支持自己所矜持之如此具歷史質性的基本論點。這四個命題分別是:(1)工人階級乃是有著最具直接而客觀之利益的社群,以帶動社會主義的轉型。(2)工人階級乃是最為基本且具決定性的壓迫形式所施及的直接對象,儘管他們並非是唯一的。同時,他們的利益並不是仰賴壓迫其他階級而獲得,因此,在解放的鬥爭過程中,可以創造出解放所有人類的條件。(3)在壓迫的核心結構中,剝削與被剝削階級間的對立是根本且終究無解的,所以階級鬥爭必然是此一解放轉型的基本動力。(4)工人階級是一個有著具策略性之社會權能力的社會力量,足以發展成為革命力量。
▍羅莎.盧森堡[Rosa Luxemburg] ……指出,運動需要有著群眾,而他們是在既有體制內生活著,但運動的歷史目標卻是在既存社會的體制理路外面。再者,我們既有著日常的局部鬥爭,但卻又需要整體社會的革命。這些雙重的情境,為從事社會主義運動過程中的參與者,帶來需要面對的矛盾。
▍哈特[Michael Hardt]與奈格里[Antonio Negri]借用傅柯之「生命權力」一詞彙衍繹出「生命政治的勞動」(bio-political labor)一概念。他們意圖告訴我們,勞動力性質的多元分歧化與模糊化,動搖了「資本」此一概念的固有定型地位,讓勞動與資本的歷史關係脫了勾。
☆論消費、共感與誘惑
▍正統馬克思主義者始終是將消費現象看成為一種由生產面向自然「溢出」的衍生現象,是政治經濟學論述的終點。也就是說,他們總是認為,一旦生產的問題處理好了,消費的問題也就順理成章跟著解決。然而,情形顯然並非這樣的簡單。
▍現代消費主義的重點不在於貪婪與物慾橫流的本身,而是難以熄滅的白日夢所點燃的根本想望。
▍集體歡騰狀態可以說是人類透過制度化過程形塑集體意識(如民族主義)的社會心理前置狀態,也是人類由動物性「跳躍」至人文性在心理上的臨界場域……就在以這樣的社會源起說作為論述基礎的背景下,具純粹形式的象徵交換乃被認定具有哲學人類學存有論上的崇高意涵。於是乎,初民社會裡人們處於集體歡騰情境時所彰顯具共感共應的集體情操,不只被西方(特別法國)社會理論家視為是實際孕生「社會」(也是孕生「文化」)之源起狀態的基本社會心理機制,更是形塑具神聖性之理想社會的必要集體心理要件。於是,如何孕育和經營這樣子具共感共應的集體情操,遂成為實現「共同體主義」的基本期待。
▍看起來,人們的消費行為是自由的,但根據前面引述列斐伏爾[Henri Lefebvre]之「受控消費的科層社會」論點,這樣的體制事實上是透過種種的社會機制力量(如透過種種傳播媒體的廣告帶動時尚與流行)以潛藏且默然的手法控制人們的(消費)行為。
▍誠如布希亞[Jean Baudrillard]一再提示的,在資本主義體制的市場理路支撐下,大眾傳播媒體(包含網際網路)以「異化」的姿態充斥於人們的日常生活世界裡,透過結構性的有利條件,它以冷誘惑的致命策略方式對大眾進行著褻瀆性的誘惑,但終其最後,頂多只是讓諸眾自我褻瀆著,帶來的是獨自感受的寂寞快感而已。
☆朝烏托邦邁進
▍由於種種相應技術的發展,晚近三、四十年間逐漸浮現之新型小規模生產模式的發展樣態,若能充分獲得具期許性之適當理念的支持,則有了(至少部分)改變整個資本主義生產模式與生產關係的潛在可能性。這個期許性的信念(如分享創造的喜悅、無私的「服務」精神、藝匠精神等等)可以說是推動在地化共同經營的經濟型態得以順利運作的重要集體心理機制,也正是實踐前面一再提及馬克思所心儀之「共同體」理念的基礎。
▍柄谷行人……同樣強調「心靈」(或謂「精神」)面向的啟迪。譬如,形塑「自助而助人」的倫理價值實即意味著,自助(簡單的情況概如一個母親織毛衣給兒女)是一種成就的表現,有著「自我」的投入努力,其背後是以「愛」的精神作為支撐的。準此立論,若以奈格里與哈特的「大愛」(而非小愛)主張為例來說,這自然是不同於消費導向之資本主義社會所習慣接受那種具「自利」性的態度。也就是說,當代的消費強調的是「對等報償性的給予」,物品以毫無努力跡象的授與「他者」姿態攻克自我的領域,且僅以象徵符號的方式展現它的價值(如名牌衣飾、豪宅、名車)。
▍倘若我們將羅莎[Hartmut Rosa]的論點換成賽荷[Michel Serres]的語言來說,那麼,人與世界的互動關係所內涵之具敞開與不可完全被掌控的性質其實即意味著,任何人與世界的互動關係本質上即是一種「無人所有之物」的「租賃」性關係,呈顯的並非毫無忌憚的「佔有」(即完全受掌控),而是心懷戒慎的「使用」(即徘徊於不可受掌控與半受掌控之間)狀態,它總是暫時、流動、應變、有分寸且不時修正的。
▍就社會體制而言,瓦解被神聖化之追求「現代化」的集體潛意識,不是一再跨界發展,而是自我約束,形塑小而美之自我約束的經濟型態(如透過網路之生產者與消費者合體即是一例)是對抗的利器。……特別是桑內特[Richard Sennett]力主在生產面向上發揮足以證成「全人」形象、並反映「自我」之人格內涵的「藝匠精神」,都是具體的表呈。
本書特色
● 結合實然與應然的討論,本書探討支撐整個資本主義體制最核心、卻也最常遭到存而不論的議題──「人性」,並且從人性出發,關照各方論述對於「人與社會」的基本預設,如何反過來影響現實世界。
● 不是把「左派」視為鐵板一塊,而是詳細闡釋了馬克思主義內部的異質性;並且相較於單純的列舉與描述,本書反倒是考察了各路批判式社會理論的時代意義,包括其在思想上如何延續或質疑前人,以及當時的歷史情境帶來的文化焦慮,如何引導學者們所著重的面向。
● 觸角伸及眾多學科,像是哲學家對於權利概念的發明、歷史學家對於政經結構變遷的考究,以及社會學家關於集體的剖析。收錄的學者眾多,包含:涂爾幹學派(如Roger Caillois)、韋伯、齊美爾、盧卡奇、葛蘭西、阿圖塞、Nicos Poulantzas、Erik Olin Wright、Alex Callinicos、Guy Debord、布勞岱、列斐伏爾、拉克勞、布希亞、傅柯、哈特與奈格里、賽荷、柄谷行人。討論範圍的廣度不亞於教科書,而歷史深度與書寫架構的關聯度則遠勝於後者。
● 作者數十年來對於社會學本土化的推動始終不遺餘力。本書正是實踐「理論本土化」的典範與前置作業:透過指明西方(批判)思想的特殊性,遂以「知識社會學」的角度,拆解西方傳播至全球的「普世」概念,事實上亦有其時代背景上的緣由──乃至於侷限。
● 本書呼應作者前作《從因果到機制》對於經驗實徵主義(positivism)的批判,點出其與古典自由主義哲學、資產階級心態的幽微親近性,並揭露出它們隱含的道德觀及世界觀,也追溯了當今自然科學與人文學科的張力之起源。對於關注經濟學、科學哲學、倫理學、政治學、科技-媒介與生態議題、還有社會運動的讀者,本書都值得一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