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瑜伽練習者都該知道的神話故事
最全面的瑜伽體位法學習手冊
經典瑜伽體位法多源自印度神話故事
每個動作背後都有其代表的靈性意義
閱讀26則神話故事,了解31式常見體位法的來源
能確實掌握這些體位法的精髓,將動作做得更好並有更多體會
同時擴展視野,深入到內在的靈性追尋
達到瑜伽體位法所追求的身心靈合一
古老印度瑜伽真正的探索之道,是由外在粗鈍的色身,轉化至內在精微的心靈狀態。不僅要練好外在的表面動作,更要深入鑽研其內在心靈的精髓。
以推廣瑜伽為志業、多次赴印度研習的資深瑜伽老師──黃蓉與陳靜嫻,為了與大家分享瑜伽體位法的練習重點,特別歸納了濕婆、毗濕奴、奎師那、羅摩、哈努曼、聖哲及婆羅多族等,這些印度神話要角相關的體位法共31式,娓娓道來26則神話故事。透過這些故事,讀者將能輕鬆了解古印度神明間的愛恨情仇及恩怨,進而深入領會各個體位法的內涵精髓與靈性哲理。
◎精彩內容舉隅
‧龜式:源自「攪拌乳海」的故事,保護神毗濕奴化身為龜王,將須彌山放在自己的背上,然後沉入海底,做爲攪拌乳海的支點。
龜式動作需要大腿後側、內側與髖關節的柔軟度,否則背部會像「龜殼」一樣拱得很高。因為這個動作很有挑戰性,所以心會很安靜。所以,當你在練習這個姿勢時,會經驗一種微妙的感覺;當你要將手腳不斷地往外伸展時,注意力必須不斷地往內,而當注意力向內時,感官不會對外在的環境起反應,大腦就不會因為外在的變動而分心。因此,會感到寧靜和集中,就像是烏龜縮到龜殼裡頭一樣。
‧魚式:這個故事與聖經的「諾亞方舟大洪水」故事雷同。世界將被洪水摧毀,一個正直的人必須救援重要的生物,以重建世界文明。
每一次練習魚式,挺起胸膛做輕微的後彎動作,頭頂著地,雙眼平視後方,身體像魚一樣的柔軟,會有舒服的感覺。後彎的動作能讓心胸打開,帶給我們積極樂觀的感覺。
‧弓式:源自賈納卡國王為女兒悉多舉辦的「神弓招親大會」之故事。
弓式讓全身呈完全反向伸展的操作,需搭配柔軟的脊椎延展。在弓式停留時,不需在乎脊椎的弧度要多大,而是將意念放在緊繃處、痠痛處,透過呼吸的帶領,去覺察身體的細微變化,去辨識不適感的產生,是與日常行住坐臥間的哪些不良姿勢習慣有關。
本書特色
1.在每則故事之後,兩位作者皆分享了在瑜伽墊內修練該體位法的體會及心得,以幫助讀者練得更精確;同時,也從神話故事延伸出瑜伽墊外的相關生活哲思,希望有助於讀者從外而內獲得靈性方面的成長。
2.針對「吠陀」與「史詩」神話兩部分,以年表方式整理相關印度神祇及經典,便於讀者理解神話故事中的角色關係。
3.搭配精美古典的印度神話繪畫作品,讓讀者更能身歷其境地感受故事,領會體位法的箇中奧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