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搜尋 我的知識庫
因應氣候變遷從地方做起:臺灣推動氣候變遷調適的過程、經驗與知識

因應氣候變遷從地方做起:臺灣推動氣候變遷調適的過程、經驗與知識

作者: 王明輝等35人
出版社: 詹氏
出版日期: 2016/08/01
ISBN-13: 9789577055187
書店 1







內容描述


本書特色

  台灣將面對氣候變遷的嚴峻挑戰,必須由公、私部門以及民眾的參與,形成共同努力的夥伴關係,才能降低氣候變遷的衝擊與風險。因此,有必要讓更多人了解氣候變遷調適的理念,並且轉化理念為實際的行動。行政院國發會在推動地方氣候變遷調適規劃之際,將傳遞及分享調適規劃的經驗及成果視為最重要工作目標之一,臺北大學的氣候變遷與永續科學研究中心於受託執行此計畫期間曾辦理辦理「地方氣候變遷調適研討會」,邀請許多積極參與地方調適的規劃以及從事相關研究之專家、學者發表論文。在會後從此研討會發表的論文中選擇優秀論文,再上對外邀集的稿件,經過一段時間編修、審訂而集結成冊,期能以此書為近年來投入氣候變遷調適規劃與研究的努力留下紀錄,並且傳遞累積的珍貴經驗與知識。

  ■ 關於「國立臺北大學全球變遷與永續科學研究中心」

  國立臺北大學鑑於全球環境變遷已成為當前全球矚目之重要議題,於2012 年設立校級「全球變遷與永續科學研究中心」,匯聚校內相關領域教師及研究人員之專長,共同致力全球環境變遷人文社會面向之跨領域研究。

  「全球變遷與永續科學研究中心」自成立以來,與「都市化與全球環境變遷」(Urbanization and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UGEC,為IHDP 之核心計畫之一)多次合作辦理有關亞洲都市氣候變遷調適議題之training workshop,並共同在臺北舉辦2014 年第二屆UGEC 國際研討會。2014 年亦協助國際社會科學理事會(International Social ScienceCouncil,ISSC) 於中央研究院舉辦The SecondSeminar of "Sustainable Urbanisation"。

  培育人才為「全球變遷與永續科學研究中心」之重要使命,除每年頒發博士論文獎學金,獎勵年輕學者投入相關研究之外,並自2014 年起,持續與香港科技大學合作開設「環球公民國際課程」(GlobalCitizenship Program),藉以培育具備國際觀與永續環境素養的大學生。而為促進國內全球變遷與永續發展領域的研究,提升研究人才的視野,「全球變遷與永續科學研究中心」也不定期邀請國外著名學者來臺客座講學或演講,引入嶄新的思維。

  「全球變遷與永續發展」系列叢書匯集「全球變遷與永續科學研究中心」對於國家永續發展政策之建言以及相關研究成果,目前已出版《全球變遷與永續發展:2015 台灣現況與展望建言》及《因應氣候變遷,從地方做起》,未來仍將持續出版,為臺灣的永續發展貢獻心力。

  台灣將面對氣候變遷的嚴峻挑戰,必須由公、私部門以及民眾的參與,形成共同努力的夥伴關係,才能降低氣候變遷的衝擊與風險。因此,有必要讓更多人了解氣候變遷調適的理念,並且轉化理念為實際的行動。行政院國發會在推動地方氣候變遷調適規劃之際,將傳遞及分享調適規劃的經驗及成果視為最重要工作目標之一,臺北大學的氣候變遷與永續科學研究中心於受託執行此計畫期間曾辦理辦理「地方氣候變遷調適研討會」,邀請許多積極參與地方調適的規劃以及從事相關研究之專家、學者發表論文。在會後從此研討會發表的論文中選擇優秀論文,再上對外邀集的稿件,經過一段時間編修、審訂而集結成冊,期能以此書為近年來投入氣候變遷調適規劃與研究的努力留下紀錄,並且傳遞累積的珍貴經驗與知識。


目錄大綱


  1. 緒言

  2. 氣候變遷調適政策規劃與落實機制

2-1 前言
2-2 臺灣氣候變遷調適推動落實
 2-2-1 調適工作機制
 2-2-2 三階段推動落實氣候變遷調適:中央、地方、全民
2-3 氣候變遷的衝擊與挑戰
 2-3-1 總體衝擊與挑戰
 2-3-3 重要衝擊議題與可能影響區位
2-4 臺灣的調適策略
 2-4-1 總體調適策略
 2-4-2 各領域的調適策略
2-5 結語
2-6 參考文獻

  1. 以文字探勘法探討地方氣候變遷調適計畫之認知落差

3-1 前言
3-2 研究背景
 3-2-1 臺灣氣候變遷調適
 3-2-2 地方氣候變遷調適規劃指引 
3-3 文獻回顧
 3-3-1 文字探勘
 3-3-2 八大調適領域的界定範疇
3-4 研究區域
3-5 研究方法與流程
 3-5-1 文本界定:報告書 
 3-5-2 詞頻分析產生主要詞彙
 3-5-3 集群分析調適領域的歸類
3-6 研究結果
 3-6-1 新竹市地方氣候變遷調適計畫
 3-6-2 屏東縣地方氣候變遷調適計畫
3-7 案例比較與探討
 3-7-1 地方政府是否在策略研擬前後保持一致
 3-7-2 地方政府對氣候變遷調適領域的認知是否與中央政府的認知有落差
3-8 結論與建議 
3-9 參考文獻

  1. 氣候變遷地方級調適規劃與推動機制之比較-mainstream 觀點的重新檢視

4-1 前言
4-2 台北市與基隆市氣候變遷調適計畫之比較
 4-2-1 台北市與基隆市共同之推動架構
 4-2-2 台北市與基隆市氣候變遷調適計畫之差異
4-3 氣候變遷調適之mainstream 檢視架構
4-4 Mainstream 觀點的調適策略檢視
 4-4-1 使氣候變遷調適策略成為「主流」
 4-4-2「串流」各領域(尺度)的氣候變遷調適策略
 4-4-3 將氣候變遷調適策略「匯流」於既有政策中
 4-4-4 使都市規劃在氣候變遷調適中「主流化」
4-5 結論與建議
4-6 參考文獻

  1. 結合公民參與之地方氣候變遷治理機制-以台東縣為例

5-1 前言
5-2 文獻回顧
 5-2-1 公民參與
 5-2-2 地方治理
5-3 研究地區概述
5-4 研究設計與方法
 5-4-1 規劃調適計畫流程及建立跨局處之推動平台與平台工作小組
 5-4-2 整合與倡議公、私部門與公民參與的調適決策與行動
 5-4-3 調適計畫後續執行、監督、評估與修正作法
5-5 研究結果與討論
5-6 參考文獻

  1. 臺灣城市氣候治理的困境與挑戰:多層次治理的觀點

6-1 前言
6-2 氣候治理的模式演變:從全球到地方
 6-2-1 全球氣候治理的困境
 6-2-3 氣候治理的多層次特性: 分析架構的提出
6-3 我國氣候政策之演進
 6-3-1 中央層級氣候政策之開展
 6-3-2 城市層級氣候政策之興起
6-4 臺灣城市氣候治理的困境與挑戰
 6-4-1 垂直治理的挑戰
 6-4-2 水平治理的問題
 6-4-3 治理資源的困境
 6-4-4 氣候議題認知的落差
6-5 結論
6-6 參考文獻

  1. 宜蘭縣氣候變遷調適跨域整合推動經驗

7-1 前言
7-2 文獻回顧
7-3 案例地區介紹
 7-3-1 宜蘭縣基本資料
 7-3-2 宜蘭縣歷史及未來氣候變遷趨勢
7-4 案例分析及討論
 7-4-1 問題診斷
 7-4-2 合作架構
 7-4-3 執行步驟
 7-4-4 成效管考
7-5 結論與建議
7-6 參考文獻

  1. 基隆市氣候變遷調適計畫推動經驗-地方型調適計畫的若干議題

8-1 前言
8-2 研究地區概述
 8-2-1 自然環境概述
 8-2-2 人文環境概述
 8-2-3 氣候對社經產業及環境產生之影響
8-3 操作方法
 8-3-1 氣候變遷計畫推動的內在問題
 8-3-2 建構學習型推動的經理概念
 8-3-3 學習型資源推動模式的趨勢與策略
8-4 計畫成果
 8-4-1 行動計畫分期擬定原則
 8-4-2 行動計畫分期成果
8-5 結論與建議
 8-5-1 中央尚需彌補對氣候變遷調適相關資訊認知上的落差
 8-5-2 中央應協助建構面對氣候變遷的積極正向態度
 8-5-3 地方政府應試圖思考溝通機制與空間隔閡造成的問題
 8-5-4 地方政府應持續支持並精進氣候變遷調適決策小組
 8-5-5 中央與地方應攜手擴大推動工作小組,建立跨區域、跨領域夥伴關係
8-6 參考文獻 

  1. 臺江國家公園及周邊地區氣候變遷調適規劃-以洪災脆弱度評估為例

9-1 前言
9-2 臺江國家公園及周邊地區發展背景
 9-2-1 研究範圍
 9-2-2 臺江地區的自然人文特性
 9-2-3 社會發展概況
9-3 氣候變遷調適與洪災脆弱度評估
 9-3-1 氣候變遷與洪水災害
 9-3-2 洪災風險管理及脆弱度評估
9-4 臺江國家公園及其周邊地區洪災脆弱度評估
 9-4-1 生命和財產脆弱度
 9-4-2 生態環境脆弱度
9-5 脆弱度分析成果
9-6 結論與建議
9-7 參考文獻

  1. 氣候變遷下地方農地調適策略之實作探討

10-1 前言
10-2 文獻回顧
 10-2-1 調適規劃的發展
 10-2-2 氣候變遷與調適規劃
 10-2-3 APF 架構之農地調適策略初擬
10-3 雲林縣地方農地調適策略之實作設計
 10-3-1 地方農地調適計畫之執行程序
 10-3-2 雲林縣農地調適策略之實作設計進行說明
10-4 雲林縣地方農地調適策略之實作與農地調適策略與行動計畫之提出
 10-4-1 雲林縣氣候變遷下農地調適範圍與調適總目標確認
 10-4-2 雲林縣農地脆弱度評估與調適清單提出
 10-4-3 熱點調適策略與行動計畫之擬定
 10-4-4 熱點問卷調查與深度訪談
 10-4-5 雲林縣農地調適策略與行動計畫之提出
10-5 結論與建議
 10-5-1 程序一
 10-5-2 程序二和程序三
 10-5-4 程序五
10-6 參考文獻

  1. 地方氣候變遷脆弱度評估方法與實例-以嘉義縣為例

11-1 前言
11-2 文獻回顧
 11-2-1 調適政策
 11-2-2 環境變遷及脆弱度
 11-2-3 氣候變遷風險評估
11-3 研究地區概述
 11-3-1 環境區位
11-4 研究方法
11-5 研究結果
 11-5-1 自然脆弱度情境 
 11-5-2 社會脆弱度
 11-5-3 自然脆弱度與社會脆弱度綜合評估結果
 11-5-4 以質化方式指認地方關鍵課題
 11-5-5 結合脆弱度及關鍵課題擬定熱點地方調適策略及行動計畫
11-6 結論與建議
11-7 參考文獻

  1. 城鄉地區氣候變遷調適策略之比較

12-1 前言
12-2 氣候變遷對臺灣地區城鄉的衝擊
 12-2-1 臺灣城鄉發展歷程與特性
 12-2-2 臺灣城鄉面對氣候變遷的衝擊與挑戰 
 12-2-3 臺灣城鄉面對氣候變遷之脆弱度
12-3 城鄉地區氣候變遷調適策略
 12-3-1 都市與鄉村之差異
12-4 結果討論
12-5 城鄉氣候變遷調適策略之建議
 12-5-1 制度與行政架構
 12-5-2 財務與資源
 12-5-3 基盤設施
 12-5-4 法令與土地使用計畫
 12-5-5 教育訓練與公共意識
12-6 結論
12-7 參考文獻

  1. 氣候變遷對澎湖縣的衝擊與脆弱度評估

13-1 前言
13-2 文獻回顧
 13-2-1 關鍵課題
 13-2-2 空間脆弱度指標
13-3 研究方法
 13-3-1 關鍵領域脆弱度評估
 13-3-2 空間脆弱度評估
13-4 研究結果與討論
 13-4-1 關鍵課題脆弱度評估
 13-4-2 特殊課題指認- 寒害與海平面異常上升
 13-4-3 空間脆弱度評估結果
13-5 結論與建議
13-6 參考文獻

  1. 脆弱度評估方法之操作與應用-以彰化縣為例

14-1 前言
14-2 文獻回顧
 14-2-1 脆弱度定義與組成架構
 14-2-2 脆弱度指標
14-3 案例分析- 以彰化縣為例
 14-3-1 彰化縣概述 
 14-3-4 潛勢圖資測試
14-4 觀察與後續建議
14-5 參考文獻

  1. 地方氣候變遷脆弱度評估案例之比較分析:挑戰、限制與未來發展

15-1 前言
15-2 脆弱度評估
 15-2-1 脆弱度之意涵
 15-2-2 脆弱度之評估
 15-2-3 脆弱度評估案例 
 15-2-4 挑戰
15-3 案例分析資料來源與分析方法
 15-3-1 研究案例
 15-3-2 案例分析項目
15-4 地方氣候變遷脆弱度評估案例之分析與比較 
 15-4-1 資料來源
 15-4-2 評估方法
 15-4-3 脆弱度評估結果之呈現方式
 15-4-4 評估結果與調適策略及行動計畫之關係
15-5 地方脆弱度評估面臨的困難與挑戰
 15-5-1 脆弱度評估的架構與操作方法
 15-5-2 地方未來氣候變遷情境的設定
 15-5-3 氣候變遷、衝擊以及反映社經濟系統調適能力的數據資訊 
 15-5-4 脆弱度評估結果呈現以及與調適策略、行動計畫之連結
 15-5-5 脆弱度評估的參與
15-6 結論與建議
15-7 參考文獻

索引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王明輝

  現為國立澎湖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教授兼人文暨管理學院院長,主要專長為社區營造、非營利組織、新移民社會,及災害防救等研究領域。王教授曾擔任澎湖科技大學副校長、教務長、通識教育中心主任等重要校務行政職務。目前正執行科技部重點推動之「大學與地方政府合作推動地方人文發展與跨域治理計畫」,並擔任整合型計畫主持人的工作。

余宗賢

  為國立臺灣大學環境工程學研究所博士,具有環境工程技師資格。目前擔任環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工程師。

吳貞儀

  現為國立臺北大學不動產與城鄉環境學系博士生,主要專長為規劃理論、鄉村發展、都市研究等。

呂政豪

  為國立澎湖科技大學觀光休閒系助理教授,研究專長為海岸地形、自然災害、環境監測等研究領域。呂教授曾擔任澎湖科技大學研發處企劃研究暨國際合作組組長等行政職務。目前正共同執行科技部重點防災計畫之「台灣古海嘯之研究」,以及主持應用近景攝影測量法監測澎湖海岸災害之專題研究,並參與澎湖地質公園與重要地景區的遊憩衝擊監測等研究。

李元陞

  為美國新澤西理工學院化工系博士,目前擔任宜蘭大學環境工程學系教授,研究專長為環境教育、廢污水處理、廢棄物資源再利用、環境規劃與管理、永續規劃。曾任環保署環境教育認證審查小組委員、國家環境教育獎審查委員、宜蘭縣與台東縣等縣環境影響評估委員會委員。

李永展

  為中華經濟研究院研究員、環保署環境教育認證審查小組委員。美國密西根大學環境規劃博士、美國密西根大學都市設計碩士。著有《永續發展》、《永續城鄉及生態社區》、《永續國土‧ 區域治理‧ 社區營造》等。

李承嘉

  現為國立臺北大學不動產與城鄉環境學系教授兼行政副校長,主要研究領域為土地政策、土地稅制及鄉村研究。李教授曾任台北大學地政系系主任、公共事務學院院長及中國土地經濟學會理事長,目前研究主要聚焦於地租理論的應用及農業委員會氣候變遷下農地調適策略等。

李俊霖

  現為中國文化大學景觀學系專任副教授,主要專長為環境規劃、都市計劃、地理資訊系統與空間系統動態。曾任中國文化大學曉峰學苑副執行長、景觀學系副主任以及花蓮縣政府都市計畫審議委員。其主要專注於土地利用變遷、氣候變遷脆弱度與回復力評估等基礎研究。

阮忠信

  為美國佛羅里達大學生物暨農業工程學系博士,目前擔任國立宜蘭大學森林暨自然資源學系助理教授,研究專長為系統生態學、能值分析、生態工程、濕地系統與經營、遙感探測。曾任國立宜蘭大學環境保護暨職業安全衛生中心環境保護組組長、國立宜蘭大學研發處國際交流中心主任、國家防災科技中心資訊組博士後研究員。

周亞璇

  為高雄大學土木與環境工程學系碩士,目前擔任環興科技股分有限公司工程師。

林子倫

  現為國立台灣大學政治學系副教授、台灣大學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員、台灣大學環境永續政策與法律研究中心委員、台灣科技與社會研究學會理事、國際全球變遷人文社會計畫科學委員會( IHDP) 委員。主要研究領域為國際環境政治、能源與氣候政策、都市政治與政策、審議式民主、及後實證政策分析。

林伯聰

  為逢甲大學土木及水利工程研究所碩士,目前擔任環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經理,專長地下水污染整治、水資源規劃運用與管理。

林峰田

  現為亞洲大學講座教授兼副校長及國際學院院長。林教授曾任教國立臺灣大學二十年,曾擔任建築與城鄉研究所所長。後來轉任國立成功大學,擔任規劃與設計學院院長一職,凡六年,並受聘為特聘教授。

林婷婷

  現為台灣綜合研究院研三所高級助理研究員,主要專長為統計分析。於2 014 年曾擔任「彰化縣氣候變遷調適計畫」之計畫執行主要研究人員之一。

林惠美

  為國立澎湖科技大學通識中心計畫助理,主要協助推動科技部有關澎湖轉型:從漁業經濟到觀光經濟的社會變遷的3 年期專題研究計畫,以及文化部2 年期國民記憶庫之澎湖故事島計畫等。

林寶安

  現為國立澎湖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教授,研究專長為金融與社會、經濟社會學、新移民、澎湖社會變遷等。

徐旭誠

  為台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所博士,現任職於國家發展委員會簡任技正兼組長,主要專長為國土空間策略規劃、氣後變遷調適、國家公園及風景區的規劃與管理及保護區的跨界利益等。

許晉誌

  現為「中華民國景觀學會」副理事長、中國文化大學景觀系、國立嘉義大學景觀系兼任助理教授與基隆市氣候變遷調適計畫的計畫主持人,於2000年創立主持「禾拓規劃設計顧問有限公司」,從事環境規劃及景觀設計,先後主持各類城市規劃、景觀規劃與設計工程百餘件計畫。

陳建緯

  為美國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運輸科技與政策博士,現為台灣綜合研究院研二所所長,主要專長為交通運輸與能源、氣候變遷減緩與調適及運輸網路模式分析等。

陳彥良

  現為禾拓規劃設計顧問有限公司協理、臺北市政府青年事務委員會委員、臺北市北投社區大學講師與基隆市氣候變遷調適計畫的共同主持人,專長為空間策略規劃、景觀規劃設計與社區營造。

陳啟明

  為台灣大學土木工程系博士,目前為環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經理,曾擔任多項氣候變遷調適相關計畫主持人,負責計畫之整體管控工作。

陳喬琪

  為台灣青年氣候聯盟(TWYCC)一員,具日本京都大學地球環境學舍碩士,主要專長為景觀生態、景觀設計規劃、環境規劃與氣候變遷調適,曾任財團法人中華經濟研究院輔佐研究員並代表台灣青年出訪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第20 屆締約國大會。

陳詠仁

  畢業於國立成功大學都市計劃研究所後赴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取得Master of Arts Programin Climate and Society,主要專長為都市與空間規劃、土地使用規劃、氣候資料分析與災害風險管理。

陳維斌

  現為中國文化大學市政暨環境規劃學系專任助理教授兼國際暨兩岸事務處組長,主要專長為實質環境規劃設計、生態土地使用規劃、地理資訊系統、水文分析、系統模擬、及氣候變遷調適研究。

曾俊傑

  為台灣大學環境衛生研究所博士,目前擔任慈濟大學公共衛生系副教授,研究專長為環境衛生、生物氣膠、室內空氣品質。曾任宜蘭縣氣候變遷調適委員。

黃宗煌

  為美國明尼蘇達大學應用經濟學博士,現為台灣綜合研究院副院長,主要專長為環境經濟學、資源經濟學與成本效益分析。曾擔任開南大學運輸觀光學院休閒事業管理系教授兼院長、清華大學經濟系副教授、系主任兼所長、行政院國家永續發展委員會委員、國科會永續會人文經社組召集人以及台灣氣候變遷與能源永續協會理事等。

黃國慶

  為國立台北大學都市計劃研究所博士,現為中央研究院經濟所博士後研究員,主要研究領域涵蓋氣候變遷調適與國土空間規劃、土地使用變遷與系統模擬、空間統計模型與地理資訊系統加值應用等。

黃德秀

  現為農業科技研究院農業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員,主要專長為自然資源保育、氣候變遷調適、成本效益分析以及環境保護政策規劃。

葉如萍

  現為國立成功大學都市計劃學系助理教授,主要專長為都市及區域發展規劃、區域治理、運輸規劃、經濟評估;目前同時為教育部推動之氣候變遷土地使用領域教學聯盟之聯盟教師與種子教師。

葉佳宗

  現為國立臺北大學都市計劃研究所助理教授,主要專長為都市生態學、地景生態空間分析、策略空間規劃。曾擔任財團法人環境資源研究發展基金會助理研究員,並曾任中國文化大學市政暨環境規劃學系助理教授。

詹士樑

  現為國立臺北大學不動產與城鄉環境學系教授、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體系與社經組召集人,主要研究領域為空間規劃、地理資訊系統應用、都市模擬模型、以及土地使用與全球變遷研究。

廖宜霈

  現為國立成功大學都市計劃學研究所博士生。她的學歷包括:國立臺灣大學資訊工程學系學士、國立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她的研究領域為城鄉規劃、氣候變遷調適計畫、資訊工程及系統設計、知識本體論。

劉采芸

  現為財團法人國土規劃及不動產資訊中心助理研究員,主要專長為空間分析、策略空間規劃、土地政策與法規,並曾擔任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研究助理。

劉小蘭

  現為國立政治大學地政系特聘教授, 專長為主要專長為永續都市發展, 土地經濟分析及土地使用理論。

戴政新

  現為國立臺北大學不動產與城鄉環境學系博士生,主要專長為地方發展與鄉村研究等。






相關書籍

夢想起飛卡

字母拼讀直接教學100課(2022年全新修訂版)

國小南一新超群評量國語六上(111學年)

TRX懸吊訓練指引:包括100種高效動作與64項立即可用的訓練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