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的主軸是最新的都市生態學,作者強調過去我們將"生態"或者說"大自然"定位在"野外",可如今的都市確有其獨特的發展模式是無法忽視的。
2007年人類史上首次都市人口數超過鄉間人口,據估計,21世紀中葉全球九十三億人口將有三分之二居住在都市。
隨著都市的擴張熱島效應的加劇使得有些因季節遷徙的候鳥在都市住了下來,或是原本就棲息在峭壁和洞穴之中的物種,鋼筋水泥的大樓在他們眼中與原來的棲地毫無不同,許多動物開始搬進了都市,而他們在都市之中為了因應與人類的衝突加速了"演化"。
1980年代岩燕開始在路邊的人造結構築巢,當時測得岩燕翅膀大約是10.8公分,往後每十年大約減少0.2公分。到2010年代,路邊岩燕屍體的翅膀長度大約比那些仍活著的多了0.5公分。往後該地的交通壓力增加了,岩燕的屍體數量卻少了將近九成。
短翅膀有助於快速起飛,能夠幫助岩燕在柏油路上閃避來車,而長翅者就遭到路殺,長久下來造成整個族群趨於短翅,這樣的現象正是演化。
除了最近幾年才搬入都市的岩燕,我們常見的都市老油條,例如:床蝨(原宿主是蝙蝠)、家麻雀(原棲地不明,估計是小樹叢)還有足跡遍布全球的幽靈蜘蛛等,他們由於原本的棲地類似,或是偏好的食物與人類相同,都能夠很好的適應人類的居住環境,並更進一步隨著人類的足跡遍布全球。
原本的棲地與都市類似幫助許多生物進駐都市,使得都市成為新的生態地。然而我們特別要注意的是都市由於綠地破碎,當我們將一座城市視為一個區塊的時候可能是錯誤的,經典的例子就是蚯蚓,一個公園肯定有草地與水泥地的部分,下雨天時由於土壤過於潮濕蚯蚓跑出來避難,有些蚯蚓不幸的爬到了水泥地上,當太陽放晴時,蚯蚓就會曬成乾,所以即使是同一個公園的兩塊綠地,當這兩塊綠地以水泥地分隔,而蚯蚓無法從這一塊到達另一塊時我們就該將此綠地視為兩個蚯蚓的獨立棲地,獨立的棲地就會有獨立的發展模式。
都市棲地的破碎化使得各物種開始獨立生長,新物種的誕生似乎成為一個可預見的趨勢,就像馬達加斯加與澳洲這兩塊孤立的大陸相較於全球的其他大陸而言上面的物種就顯得特別。
我們都聽過環保人士呼籲政府要建立廊道,要將都市中破碎的林地連結在一起,但這樣把所有的林地連在一起的方式恐怕會減低演化的速度,群體中改變基因的極少部分與大多數未改變基因的個體交配產下的子嗣不見得會具有抵抗因應環境而演化出來的基因,所以實際上我們應該使物種保持一定的數量就夠了,但困難的地方就是我們並不曉得什麼樣的數量才是合適的,前面就有說過這項科學仍是一項新的學問,我想未來會有人去解決的。
目前對於都市生態學有個阻礙,就是我們很難分辨學習行為與演化,像是作者說有一個人寄信問他狗會看車再過馬路的行為是演化的一種嗎?事實上我們不知道,作者舉出了一個例子,日本有一種小嘴烏鴉會把核桃叼到路上,藉由路過的車子輾壓他們就能夠輕易地吃到核桃,不過遠在歐洲的同種烏鴉卻沒有發展出這樣的"演化",我們就可以說烏鴉將核桃叼到車道上這是個學習行為而非演化,但並不是所有的例子都能夠這麼輕易區分。
除了一些概念上的新東西,我還在本書看到不少有趣的例子,主流的假說認為昆蟲的向光性是昆蟲原始的基因所驅動的,古老的時代沒有人造光,昆蟲藉由比對月亮、自己與星星的相對位置來確保飛行路徑是直線,然而與星星、月亮不同的地方是人造燈光離的夠進,足以讓昆蟲撞到死或是撲進火堆。相較於鄉村的昆蟲,都市的昆蟲開始朝著不會撲向人造光的方向演化了。
許多蜘蛛發現昆蟲喜歡靠近光源,因此傾向在燈光附近架設蜘蛛網。目前科學家已經透過實驗確定蜘蛛將"蜘蛛網要架設在燈光附近"刻入基因當中了。
總結:
定價499偏貴,雖然內容物超所值,但需要注意的是有點閱讀門檻。對此不是很自信的人建議先前往圖書館借閱,雖然裡面有很多小故事,不過很多關鍵的概念,仍需要有基礎知識才比較好理解。
2020/07/04 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