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搜尋 我的知識庫
【系列一‧王維詩】EP7 王維的重疊之眼(一):〈過秦皇墓〉

【系列一‧王維詩】EP7 王維的重疊之眼(一):〈過秦皇墓〉

晨田暮里

2020/10/29 | 00:22:24 | SoundOn #arts




Play Episode



內容描述


〈過秦皇墓〉第一講(共六講)

本集開始,我們通過王維編年作品中的第一首〈過秦皇墓〉,分析王維詩歌創作的第一種路徑──我稱之為「重疊之眼」 ──的具體做法與背後思路。王維的特殊凝視,使對象不再因直覺或既有印象所限而止於扁平單一,其世界與存在,也因之無窮。

〈過秦皇墓〉於王維十五歲,赴長安謀仕途中,經秦皇墓所作。如同孔子「十五志於學」,本詩反映的亦是王維生命初具自覺、將按志願踏上未來生涯的關鍵之時的思想。加上以「秦皇」為主題,而後者所擁有的, 如至高權勢與至大名利,正是世俗中單一個人所能欲望的極致成就,無疑是「現實」具體而微的體現。王維以此為題,故同樣有詩人反省現實、必從現實中獨立的「詩緣情」義。

本集作為闡釋王維「重疊之眼」的第一講,以字面釋義為主。詩文如下:

〈過秦皇墓〉
古墓成蒼嶺,幽宮象紫臺。
星辰七曜隔,河漢九泉開。
有海人寧渡,無春雁不回。
更聞松韻切,疑是大夫哀。

由於是初次釋義,聽眾尚可自行推敲釋義中未揭露的可能歧義與重疊面向。如「有海人寧渡」,「寧」字以「寧可」、「寧願」解釋時,除了講解時所提供的說法,本句也可指「即使水銀成海,將銷蝕人身,人亦寧可冒險渡海離開地宮」等其他意思;又或是末句「大夫」,除了指泰山的五大夫松、廣義執事階層,亦可是王維自況──王維對自身將入長安為仕、同樣面臨現實權勢與功名利害之生命,其應然姿態的反思。諸如此類重疊在單句、單一意象的不同意涵,正是王維重疊之眼的基本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