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搜尋 我的知識庫
【系列二‧《孟子》】EP6 人性論(四):〈告子上〉第一章 那在事實背後的人性

【系列二‧《孟子》】EP6 人性論(四):〈告子上〉第一章 那在事實背後的人性

晨田暮里

2021/04/17 | 00:39:36 | SoundOn #arts




Play Episode



內容描述


人性不止於眼前所見,非表面所見即人性,人類事實無法窮盡,人性論故非事實層次之辯。
本講並舉匡章與父不相遇一事為例,簡述孟子面對人事必穿透其表面、以見設心的做法。該做法在面對告子之言時亦然。

閱讀文獻:
〈告子上〉第一章
告子曰:「性,猶杞柳也;義,猶桮棬也。以人性為仁義,猶以杞柳為桮棬。」
孟子曰:「子能順杞柳之性而以為桮棬乎?將戕賊杞柳而後以為桮棬也?如將戕賊杞柳而以為桮棬,則亦將戕賊人以為仁義與?率天下之人而禍仁義者,必子之言夫!」

〈離婁下〉第五十八章
公都子曰:「匡章,通國皆稱不孝焉。夫子與之遊,又從而禮貌之,敢問何也?」
孟子曰:「世俗所謂不孝者五:惰其四支,不顧父母之養,一不孝也;博弈好飲酒,不顧父母之養,二不孝也;好貨財,私妻子,不顧父母之養,三不孝也;從耳目之欲,以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鬥很,以危父母,五不孝也。章子有一於是乎?夫章子,子父責善而不相遇也。責善,朋友之道也;父子責善,賊恩之大者。夫章子,豈不欲有夫妻子母之屬哉?為得罪於父,不得近。出妻屏子,終身不養焉。其設心以為不若是,是則罪之大者,是則章子已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