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搜尋 我的知識庫
S01E08 已讀不回

S01E08 已讀不回

良也 ‧ 微說書

2020/06/30 | 00:06:05 | SoundOn #arts




Play Episode



內容描述


0630 已讀不回
第一部份 開場:
各位聽眾網友大家好,我是傅良也,歡迎收聽〈良也.微說書〉的節目。今天早上良也讀到了一則網路留言,後來被寫成了一則報導,那就是有網友在網路上詢問,為什麼年少時很要好的朋友,像國高中同學、大學同學畢業入了社會就漸漸地疏遠了?甚至於在網路社群裡對他的貼文,從會回應到「已讀」,到後來的「不讀不回」,他質疑為什麼年少時曾經那麼要好的朋友,入社會後就疏離了?有網友安慰他,說,大家終究得各忙各的,疏離很自然。也有網友認為,會疏離,那就不是真的友誼。所以,今天的主題就友誼的「已讀」。
第二部份 微說書 與「友誼」相關的文句和詩詞
今天在微說書的部份,良也要為大家讀些與「友誼」相關的文句和詩詞。首先是西方的:
朋友間必須是患難相濟的,才算得上是真正的友誼 —— 莎士比亞
(就如同華人說的,患難見真情)
與友情相比,名聲、榮譽、財富這些東西,都是塵土 —— 達爾文
而在詩詞之中,良也也選了兩首:第一首是李白的《贈汪倫》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這首詩生動描繪了朋友間送別,依依不捨之情。李白坐船要離開,忽然聽到岸上傳來踏地伴吟的歌聲,是汪倫來送別他。而汪倫送別李白的情誼,被李白比作要比千尺的潭水更深。
另一首,良也要介紹的是《越謠歌》,歌詞是:
君乘車,我戴笠,他日相逢下車揖。
君擔簦,我跨馬,他日相逢為君下。
詞中描繪友誼是患難與共,並且可以突破階層。不會因為日後各人生命中的起起伏伏而改變,
如果有天朋友你是乘坐大車的富人高官,而我戴著斗笠的小民,
相遇時你一定會下車和我拱手行禮,不會嫌棄我。
如果有天你是擔簦步行的小老百姓,而我是那個騎馬而行的貴人,
相遇時我也一定為你下馬,真誠相待一如往昔。
良也認為,從這些中外名言,和詩詞歌謠可證世上真誠的友誼確實存在,並且不會因為個人際遇的不同而改變,只是友誼不能強求,每個人珍惜和重視的程度也不同,如果有些人從「已讀」到「不讀不回」,那也應是隨緣而起,隨遇而止。友誼難得,但與任何情誼般,它亦不宜強求!
輕鬆時光
最後在最後的輕鬆時光部份,良友也要以自己的親身經歷,來安慰這位在網上貼文引起討論的網友,失聯的朋友固然令人想起過往的友誼,覺得當年那般交好,怎今日會失去聯繫?但有時人生會在意外時機給我們不同的答案。三年之前,良友的父親往生,往生之前,他就讀高中時的一位老友陳伯伯來看他,兩人已失去聯絡數十年,各自結婚成家生子,家父見到他的上一次是在陳伯伯兒子的滿月酒宴會上。陳伯伯後來回憶起年輕時交好的朋友,想在人生最後階段探尋當年的四位好朋友,而那成了家父與他年少時的好友陳伯伯的最後一面。良也認為,朋友並不需要多,重要的是真誠相待,即使別離,境遇高低起伏,或許晚年時能彼此尋找,再見上一面,重溫年少時的情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