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搜尋 我的知識庫
《父母效能訓練》完: 我們有自己的需求怎麼辦?

《父母效能訓練》完: 我們有自己的需求怎麼辦?

媽媽 陪妳長大

2022/02/04 | 00:31:15 | SoundOn #arts




Play Episode



內容描述


本集重點- 我訊息、第三法 (實踐心得: 通用到全人際阿~ 只是實踐前會要練一下)

【不打不罵怎麼教小孩?】

◎我訊息
我訊息是我非常喜歡的,親子、職場、朋友、夫妻所有人際關係都適用。
「你不能這樣!」
「你很不乖喔。」
「你安靜一點好嗎?」
「你訊息」會給孩子批評、羞辱、教訓的感受(記得這對孩子的自我信念有影響)。「我訊息」可以傳達父母的真正感受,讓孩子學會他行為對別人帶來的影響,在思考解決的方式。
以下是轉化上述三點的「我訊息」
「我看到你把玩具拿去大力敲地板,我很擔心,因為如果吵到鄰居我們就會不好意思,我也擔心玩具壞了就不能玩了。」
「當我看到你跑來跑去,我覺得很難受,如果撞到別的小朋友會害人受傷的。」
「我很累的時候,就沒有辦法聽你說話跟你一起玩。」
原則如下:
孩子發生無法接受的行為+我的感受+對我的影響
例如:
「當妳知道上學要遲到卻還慢慢的準備時,我感覺很憂慮,因為我可能上班也會遲到而影響我的工作。」
「當我看到妹妹被你搓眼睛時,我嚇死了!我不希望妹妹受傷,而且我看到以大欺小時,就會非常生氣。我怕妹妹眼睛會瞎掉。」
★告訴孩子他們的行為對父母確實且具體的影響是很重要的,但我自己後來發現很多之前在乎的確說不出有什麼具體的影響,因此改變的是我的接納線(哈)例如: 妳沒換睡衣睡覺,我感覺很…?(阿好像還好捏,只是後來孩子還是穿了。)
★大人常常低估孩子替人著想的意願,作者相信只要大人坦誠的說出感受,就可以引起孩子的回應與責任感。我的經驗也是,孩子很喜歡幫忙,喜歡有自我價值感。

【當你的需求跟孩子有衝突時】

我們是看自己的爸爸媽媽學著當爸爸媽媽的,只是可以看到這本書的你,能找到更好的育兒和溝通方法,擁有改變孩子命運的力量。

第一法:我要打跟罵-
責備、批評可以改變孩子的行為(像我們小時候那樣),只是內化在孩子心裡可能有「我不好的沒自信」或「我沒你說的那麼糟的敵意」「爸爸媽媽是不是不愛我的沒有安全感」以及「算了我就爛的自我放棄選擇」是我們要的嗎?小時候的那種體驗還要傳下去嗎?
★被逼出有自律和責任感的孩子,終其一生可能變成需要依靠「外在權威」來控制自己行為的人,一個轉一個。

第二法:我要給足愛放任縱容他-
臭俗辣如我就是穩穩在這裡苦惱的人,在當老師的時候就知道這樣養出的孩子最頭痛,也最難解,但面對自己的孩子和童年對權威的反感,我常常害怕傷害她,凡是體諒包容,直到女兒開始都以自己為主,不理會爸媽的需求和每次選擇用自己哭的力量讓她成功,我就…開始大量閱讀了(笑)。
★你的放任鼓勵他運用這樣的力量,然後變成易於衝動、自我中心、自私自利,無法合作卻又苛責他人的人。

第三法來了【當你們的需求衝突時,神奇的第三化解法真的可以嗎?】
看完發現原來企業成長、人際溝通、教育現場大家都推用高登的第三法,第一法嚴厲(父母贏),第二法放任(孩子贏),第三法(雙方沒人輸)的方法,我在當老師和主管的時候都用過(那時看很多管理和教師書),原來是這本書精華而且一直流傳的原因。
「當父母和孩子需求有衝突,父母要邀請孩子一起尋求一個能為雙方接受的解決方法。經過雙方評估都可以接受,也沒有人犧牲,因為雙方都接受它,不用權威也沒有放任。」

  1. 使用參與原則提高孩子配合度-讓孩子一起討論規則。
  2. 雙方一起決定的方法就是最適合你們的方法(通用性原則)。
  3. 可以一勞永逸的花一次時間,在定期評估實行後的效果。
  4. 第三法無效區
    他覺得他的需求沒有干擾到你(青少年捍衛人權的反叛)。
    頭髮、刺青、衣服、交友權(孩子很討厭改變他們認為和別人無關的行為)。
    ★孩子是獨立的個體。(我知道真的實踐需要智慧,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

【改變不可接納的行為試試看改變環境】
高登提到,改變環境是對任何年齡的孩子而言最簡單,又最有效的管教方式。原子習慣也有說:「行為的產生是藉由環境提示所觸發的,而外在的視覺環境容易吸引著我們的注意,所以必須試著讓外在的提示越明顯越好或越不明顯越好。」

開車時準備孩子小玩具,預防孩子覺得無聊吵鬧。
孩子要學習洗碗先選不會破的洗碗。
讓孩子有閱讀習慣居家佈置閱讀角落。
預防孩子看電視我們家用布把電視遮住,讓晚上是遊戲和閱讀時間。

★我覺得現代的孩子一出門都會看到琳瑯滿目的商品,彷彿食物和物品是取之不盡的,因此更接收放大物慾和不珍惜食物的觀念,多帶孩子去大自然或公園吧!你會發現孩子更開心更好奇更滿足。

【真實的你,就是孩子最喜歡的爸媽】
你喜歡自己嗎? 可以接受自己嗎? 高登最後說一個尊重自己也能滿足自己的需求的成熟爸媽,就不用從孩子應該要怎麼樣的行為獲得滿足(要乖要聽話要考試一百分),我覺得誠實面對自己,探索自己的原生家庭,斷開你不喜歡的連結鎖鏈,未來的世界絕對跟我們想的不一樣,你可以真實面對自己就可以真實面對世界和孩子,讓你接納自己的「不接納」,從一次次的實踐父母效能法中,成為更享受當爸媽的人。育兒之路很長,一起走走的才遠,我們加油!

★剛結婚後我不能接受先生吃完晚餐輪到他要洗碗時,他總是先休息個一小時才洗,後來我問自己怎麼了?為什麼「一定要」他馬上洗呢?才發現是因為小時常被媽媽說一吃完飯就要立刻洗碗,否則就會被罵很慘,但先生的原生家庭不一樣,會慢慢地吃完聊天後才工作,我就接受可以晚洗碗這件事了!我已經長大了,可以自己決定什麼時候洗碗,當然先生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