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搜尋 我的知識庫
【元瓅玩樂誌】戲曲的絕代風華_安祈戲說 S2EP21__奇雙會(上)|王安祈

【元瓅玩樂誌】戲曲的絕代風華_安祈戲說 S2EP21__奇雙會(上)|王安祈

戲曲的絕代風華__安祈戲說

2022/09/09 | 00:24:38 | SoundOn #arts




Play Episode



內容描述


年初一,拜年,談談吉祥戲。
一般京劇舞台上常以《龍鳳呈祥》《御碑亭 金榜樂大團圓》等為年節吉祥戲,也有旦角愛演《玉堂春》,因為劇中蘇三的罪衣和刑枷都是大紅鮮豔的顏色,扮演這齣戲的演員希望從此大紅。
今天要談的是《奇雙會》(又名《販馬記》),雖然劇中父親李奇蒙冤入獄,但結局是大團圓,而且更重要的是畫面滿堂紅,姊弟夫妻都穿紅,洗雪冤枉的老父親也換上紫紅。滿堂紅,喜洋洋,所以常在年節喜慶上演。
《奇雙會》目前在京班和崑班都是常演劇目,又名《販馬記》,演李奇外出販馬,歸家後發覺一雙兒女桂枝、保童被繼妻趕出家門,拷問婢女,婢女自盡,李奇入獄。在監時夜哭驚動縣令夫人,而夫人竟是桂枝。桂枝央求縣令丈夫趙寵為父申冤。適逢八府巡按路經此縣,趙寵指引妻子告狀申冤,而巡按竟是保童,公堂上一家重會。
全劇劇名《奇雙會》指李奇與兒女雙雙意外重會,《販馬記》則是以李奇之營生為劇名。
此劇常演四大段落:〈哭監〉、〈寫狀〉、〈三拉〉、〈團圓〉,所謂三拉,指八府巡按扶起驚慌匍匐在地的姐姐桂枝、姐丈趙寵、父親李奇,進入後堂一家重聚。〈寫狀〉更常單獨演。
有幾點要說明,因為經常有誤會:
(一)此劇目前京劇班和崑劇班都常演,誰先誰後?
此劇唱吹腔,笛子伴奏,因此常有觀眾誤以為是崑曲,其實不是。
此劇是京劇班先演,源自徽班。是京劇在形成初期就遊徽班吸納收的劇目,後來俞振飛在京劇班學了,教給蘇州崑劇傳習所傳字輩的顧傳玠和朱傳茗等,從此傳入崑班。
(二)早期學術論文介紹劇情時說全劇像希臘悲劇,父親李奇是受難英雄。從西方戲劇眼光看傳統戲曲常會產生這樣的誤會,尤其只讀劇本、未看演出,整個感受和一般看戲的觀眾會有很大距離。《奇雙會》的主角根本不是李奇,是女婿趙寵,小生。〈寫狀〉是小生和旦角的「對兒戲」。
民間戲曲的表演重點(即抒情高潮)未必等同於情節高潮。
(三)這戲雖有冤獄劇情,但審案冤獄只是幌子,只是外框,這戲絕對不是公案劇,蔡正仁老師說的最準確,這戲是新婚夫妻閨房樂。
(四)有的觀眾覺得京崑都只演〈哭監〉〈寫狀〉〈三拉〉〈團圓〉,劇情不夠完整,很可惜。如果有其他劇種排全了,當然是好事。但京崑不演全並非是缺憾。京崑很多戲的特色在「原地盤旋 精鈎細描」,愈勾勒 愈渾厚 愈有內涵 愈有看頭。
情節未必往前推展,情緒卻一層一層深化,人際關係也愈來愈緊密,〈寫狀〉是最好的例子。這是〈寫狀〉常單演的原因,因為是高潮,是情感高潮、表演高潮。觀眾進劇場看戲,不是為了看完整劇情,是來享受表演火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