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搜尋 我的知識庫
戲曲的絕代風華__安祈戲說 S1-25 ‖ 「戲曲改革」改了甚麼? ‖ 王安祈

戲曲的絕代風華__安祈戲說 S1-25 ‖ 「戲曲改革」改了甚麼? ‖ 王安祈

戲曲的絕代風華__安祈戲說

2021/10/29 | 00:23:39 | SoundOn #arts




Play Episode



內容描述


關於大陸「戲曲改革」,前幾集談的是傑出藝術家如何在政治箝制下展現高度創造力,本集將正式介紹此政策的內容。首先要強調的是,很多朋友把戲曲改革和文革弄混,文革是1966至1976,而中共取得政權之初便已推動戲曲改革,企圖利用當時還深入人心的戲曲演出,揭發封建醜惡,宣揚新中國新思想。王安祈在《當代戲曲》(三民書局,2002)書中對此一影響深遠的政策有詳細介紹,詳論「改人、改戲、改制」,本節目集中於「改戲」,包括改編傳統戲、新編歷史劇(古代戲)和新編現代戲。哪些傳統戲需要改編 ? 首先是內容涉及污辱勞動人民,王安祈舉出《三岔口》《扈家莊》《連環套》三劇為例。
《三岔口》的武丑原本是黑店店主,勾歪臉,王安祈於民國七十二年看到李光、劉習中的演出錄影時,發現劉習中不再勾歪臉,身分已經改成義士。她覺得很奇怪,但因兩位主角表現太出色,很多身段武功設計也和傳統的《三岔口》不同,俐落緊湊精采絕倫無懈可擊,當下被迷住,只記住了李光、劉習中的名字,而把歪臉或義士的事拋在腦後。後來等王安祈稍微冷靜沉澱,翻查資料,才知是「戲曲改革」規定,傳統戲凡有污辱勞動人民之處必須修改,所以從張雲溪、張春華開始改變了黑店店主身分,不久李少春、谷春章跟進,這就是「戲曲改革」的政治任務 : 揭發封建醜陋。戲曲竟變成政治工具,原本應該大力抨擊的,但因這幾位武生武丑太厲害,新設計的身段武功攫獲觀眾注意力,新《三岔口》比傳統更緊湊更精采,因此往後兩岸演此戲都以此為範本,跟進學習,包括武功和人物身分扮相。
另一例是《扈家莊》,扈三娘和矮腳虎王英。王安祈從小看此戲,矮腳虎王英都是走矮子步,無一例外。兩岸交流後,王安祈看到大陸京劇團來台演出,王英竟然不走矮子步。看到站著的王英,她大為驚訝,但以為是個別偷懶的惡例。後來她邀請上海崑劇團著名武旦王芝泉老師來台灣大學擔任白先勇老師崑曲課的授課講師,聽王芝泉老師說 : 「京劇的王英不走矮子步,只找個子小的武丑來演,我們崑曲保存傳統,一定走矮子。」王安祈才知王英不走矮子竟是大陸京劇團通例,想是被官逼反的人民是革命英雄,豈能呈現矮子低下形象 ?
前兩個例子都是表演和扮相上的改動,第三個例子《連環套》是唱詞改編,也就是改了劇本。王安祈從小聽的倒板都是「將酒宴擺置在分金廳上」,後來她從收音機短波聽大陸廣播節目,發覺改了詞,「分金廳」改成了「聚義廳」,後面的「坐地分贓」也改成「除暴安良」。佔山為王的竇爾敦,原本的霸氣俠氣豪氣,竟變為一股正氣。起自民間的京劇,原本的民間性都被強制改變了。但因裘盛戎的嗓音唱腔精彩,後人學花臉絕大部分都學裘,現而今的《連環套》兩岸都是「聚義廳」了。
下一集將從「戲曲改革」的「禁迷信」開始談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