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搜尋 我的知識庫
戲曲的絕代風華__安祈戲說 S1-05 ‖ 第三夢 (下) 青春何在? ‖ 王安祈

戲曲的絕代風華__安祈戲說 S1-05 ‖ 第三夢 (下) 青春何在? ‖ 王安祈

戲曲的絕代風華__安祈戲說

2021/10/22 | 00:19:48 | SoundOn #arts




Play Episode



內容描述


上週所談到的湯顯祖《牡丹亭》主要內容即是青春的追尋,青春的意象貫串在《牡丹亭》整部作品。
杜麗娘有三次臨鏡,第一次是要遊園前,對鏡梳妝:「停半晌整花鈿,迤逗的彩雲偏。」第一次發現青春的美好。

第二次臨鏡第十四齣〈寫真〉已經快要病死,要讓世人知道有一位如此美好的女性曾經活在世上,
寫真後離魂,對鏡自繪容顏,告別無法挽留的青春。

第三次的臨鏡是還魂後,第五十五齣〈圓駕〉麗娘的父親不信還魂,
在金殿上請皇帝作主證明是人是鬼?於金鑾殿前行走,在鏡前照映自證。

〈遊園〉準備出閨房門,來到庭園乍見春色:「原來姹紫嫣紅開遍,似這般都附與斷井頹垣」,
杜麗娘是興沖沖的遊園尋春,但推開花園門首,打開第一層視窗是爛漫的春花,
青春的光彩卻交付給斷井頹垣,是繁華寥落並存,是燦爛衰頹互為因果,是既美麗又哀愁,是生也是死。
這都是生命中的常態,因此杜麗娘特別感慨。

春香情緒沒有波動,只是蹺課出來遊園快樂的心情,因此使用團扇;
0但是杜麗娘使用摺扇,可以收捲舒放,當踏進後花園,摺扇足以表現情緒起伏動盪。

青春不可能常駐,青春是寥落寂寞冷淡的,
即使花中極品的牡丹:「牡丹雖好,他春歸怎占得先。」
他怎能搶在春去前就先開放呢?
牡丹的花季,要到初夏才開放,花期短暫,就在春天結束前不可能開,
當牡丹開放時已是春已歸去百花凋零了。
牡丹正盛時,已經百花凋蔽,眾芳蕪穢,牡丹的青春與大自然的青春擦身而過。

杜麗娘心中的牡丹是自己,青春如此美好,關注綻放時,
或者已經等不及百花凋零,等到入夏後已然花落春殘了。

青春生命不能任憑點滴消失,進入花園後,將青春生命是無力自足的,
本來對生命自主的渴求盼望,但這一切不是自己足以掌握得到,
湯顯祖將這一番要用生命追尋,生死以之的追尋過程,將之依託在愛情而已。

愛情並非湯顯祖的主題,是意象化的:杜麗娘、柳夢梅完全不認識,卻在夢裏找到屬於自己的愛情,
藉著青春的意象來寫愛情,青春的底蘊是盎然生機,也是自由生命。

整個《牡丹亭》作品是哲學的思維,抒情的境界,終究要落在戲曲展現,要落拾到敘事架構中。

後花園的「朝飛暮捲、雲霞翠軒,雨絲風片、煙波畫船」。

「朝飛暮捲」典:
「滕王高閣臨江渚,佩玉鳴鸞罷歌舞。畫棟朝飛南浦雲,珠簾暮卷西山雨。
閒雲潭影日悠悠,物換星移幾度秋。閣中帝子今何在?檻外長江空自流。」
雲與雨又暗藏在「雨絲風片」中。
杜麗娘所見之景是無人照看斷井頹垣,是心靈風景,青春生命是我們的追尋難以掌握。

杜麗娘與春香在舞臺上表現徜徉在水流上動盪的身段,與煙波畫船合而為一,
心靈風景的核心要旨,就是追尋自主性。
「錦屏人忒看著這韶光賤」閨閣中受到層層閉鎖的閨房女子,太把青春等閒視之,太忽略春光的珍貴。

白老師青春版《牡丹亭》,指的是年輕演員,但是碰觸到了真正的題旨,
2004年首演之際,所起用的是綺年玉貌的翩翩少俊才子佳人,
在20年後,反而沈澱下來回歸本題,對「青春」二字更賦予哲學的看法。

這些已然在舞臺上多年歷練,所綻放的舞臺光芒,是可以與湯顯祖寫作的主題交互輝映。

由於《牡丹亭》的豐富性,下週我們將進入牡丹亭上三生路,歡迎大家的聆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