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ay Episode
內容描述
小額贊助支持本節目: https://pay.firstory.me/user/cl03n4tkx2p680852d9ju2xm2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03n4tkx2p680852d9ju2xm2/comments
第31章 玉清宮
在地冥星超凡入聖之後,就能進入一片廣闊無邊的宇宙天境,不論在生是青白紅黃黑等人種,也不論在什麼地方修道,高等星球只收留好人、善人、真正得道之人,也如物質品級一般,靈性達到一級列入宇宙上界星球,靈性達到二級進入宇宙中界星球,靈性達到三級進入宇宙下界星球,每一大級又區分各種不同小的層級,天界有十二、十四、二十、三十三、三十六、七十二不同劃分的方法,但實質上,都是取決於人體內那顆圓陀陀的“真靈”能量,如能一生之中固本還原,通過修道,淨化被覆蓋的污垢,恢復本來面目,歿度之後,必然上升到更高級別的星球。
今日開始課程,濟佛帶領李方明參觀清微天玉虛宮,前去拜會元始天尊。不一時,就到了玉虛宮,李方明只覺眼前一片毫光燦爛,兩眼難開,濟佛遞過一粒丹藥,說:“玉虛境界乃大道源泉,道氣無量無盡,十分強烈,你還是凡人之身,到此無極聖境就難以適應,我賜一粒丹丸,服下吧。”李方明謝過濟佛,服下之後,立刻感覺元神增長百倍,自身亦能發光,先前強光已變得柔和,感歎間,看見玉虛聖境景色,這裡一片光明,毫光燦爛,宮旁有仙童示意迎接。濟佛說:“這就是以光合光、以神合神的原理,若人能修至生光,就能與仙佛合道了。‘玉虛’就是‘玄都玉京’,位於三十三天之外,因玉虛為三界大道之源起,故尊為‘元始天尊’,除非得道者及功德深厚者,一般凡人難來此地,因是此次奉旨游天堂,天恩宏慈,我才得以帶你前來,此行可謂三生有幸,千古難逢啊。”
李方明隨濟佛前進,來到前面一座大殿,看到上書“玉虛宮”三字,光輝耀眼,殿閣寬闊,彩雲飄飄,瑞氣騰騰,濟佛說:“玉虛宮又稱玉清宮,這裡是天尊所居之處。” 隨濟佛進入殿內,李方明上前參拜元始天尊,請天尊開賜金言,指點修道迷津!元始天尊說:“善哉!大道生化,非一言能盡!”說著用手指李方明雙眼之間,接著說:“眼前一條路,直通你故家,能看清嗎?我是指你本來面目,道在其中,悟者自得,迷者雖有明燈引路,仍然難明其理!元始先天大道,只是這‘一點’!”李方明忽然明悟天尊所指:“感恩天尊指點!”天尊說:“無極混元一氣,是九六原靈的本來面目,然癡迷之人不知回頭,難以迴光返照看清自己,只是每日在意他人美醜對錯,心神向外,故離無極先天大道遠矣;今日吾為李善生授記,要你守住本心、本性、本靈,如能自此專注於斯,抱元守一,自可氤氳萌芽,修道無何困難,謹記一言‘多問自己、少管他人’,如此修之,方能成仙成佛。”李方明感眉間玄關處,有靈氣躍動,如太極般旋轉,自知是原始本靈被天尊啟動,也就是人世間常說的授記,但是人世間只是徒有形式,難有實質突破,與天尊親自點化有天壤之別,忙拜謝天尊:“天尊妙理橫生!感恩天尊授記!”
天尊說:“因為橫生,才能一本散萬殊,茲為弘揚大道,普度眾生,特向眾生說法,今述天地造化玄機概論:
溯自元始天王一氣生化,清浮濁沉而為天地,然天覆於地之外,重重包裹如卵之殼膜白包黃,人附生於地,以為天上地下,實未知所居之地,上下四周皆天也。天以自然,如鐘繞一周之十二時,計十二重在上,如人身之有十二重樓,十二重上為無盡無極,故又言十三層天。地之在下,沉重至極,還原而接天,故以九重號之,九極又還原也。先以地之最上一重,秀氣所鐘,堅凝而為石,屹立山頂,是為“峰巒”。第二重為“丘陵”,上高為丘,大阜為陵。第三重為“槁壤”,西北風光土燥,沙舞木凋。第四重為“卑濕”,東南地卑水濕,形極汙下。第五重為“川澤”,凡巨川大澤,必下地一層,以堤為盂也。第六重為“流沙”,地底有沙流動,隨水去來者。第七重為“黃泉”,土本黃色,其水色黃而濁,純陰之泉也。第八重為“沉淵”,深邃莫測,神龍潛焉,其源與太空相通。第九重為“薄溉”,如霧如漚如瀆,相薄於虛無矣。其下九重,純是一片清氣,上達天之九重,所謂靜極動生,陰盡陽覆,因地球如蛋圓,故知地上、地下、四周皆是天也。
十二重天:
一、太虛天:下附於地,一望茫然。
二、施化天:風雨雷電,經行降結其間。
三、月輪天:又稱水精天,陰精積水,故外瑩而半明半魄,明則與日相向,魄則背之;相向與相背,由遠近而增損,於是有上弦月、下弦月之分。
四、遊道天:日月巡行,有四遊九道。春倚東為青道,夏倚南為朱道,秋倚西為白道,冬倚北為黑道;其中青、朱、白、黑各有二道,南方多一赤道,合計九道;惟春秋二分,日月同照,故交食多,四方對照,是為黃道,故稱為遊道天。
五、陽明天:日屬君體,陽精積火,故內朗而通體皆明,陰不勝陽,故書則月不能並明,夜則以遠近漸轉,魄向而避,日輪以與地球相等,光能遍照八荒,故又曰火星天。
六、列宿天:萬物之精,上為星象,星之言精者,陽之榮也,皆依二十八宿所屬,故曰列宿天。
七、鬥樞天:象星列宿,浮生虛空,橫絡天腹,其行其止,皆須氣焉,如氣球吹之上浮,氣息又墜,此氣即‘引力’,因其引力牽制,故各星球保持不互撞、墜落,皆賴無極元氣的作用;中有鬥樞,其四星為魁,三星為杓,杓之初為上樞,柄之末為瑤光,斗柄所指,為北極星,天之樞也,端居不動,列宿隨樞而轉,如車轂之旋轉,故又稱為宗動天,言諸天宗之而動也,書曰:‘璿璣玉衡,以齊七政,法乎天也。’
八、不動天:天與日月,行動皆有長度,不疾不徐,晝夜迴圈,分為四時,皆隨斗柄迴旋,至此一重時,如鬥樞不動,凝靜完固,又曰常靜天,所謂虛極而轉實也。
九、穹窿天:此重天如地之所分九野,各定界限,以氣象形色而名:正東為青天,東南為蒼天,正南為陽天,西南為朱天,正西為旻天,西北為幽天,正北為玄天,東北為昊天,正中為鈞天、又稱黃天。
十、焰摩天:分為三垣,中央為紫微垣,上臨勾陳帝座,下應鬥中紐星,金闕在焉,前為天市垣,為帝座天庭,周天如烈焰摩空,因號焰摩天。
十一、塊穿天:又名兜率天,光明廓落,湛然常寂,因此夫天頂如兜圜殼率,故以名之,為道祖及諸佛所居。
十二、大羅天:玄玄上人及三清、五老所居,乃在極高之處,出遊天表,此十二天上,乃玄玄上人所居,下視塵凡,懸絕十二,真是晃朗無邊,森羅萬象。
李方明問:“嘗聞玉帝上管三十六天,下轄七十二地,不知是何意義?”
天尊說:“天之排法甚多,世人有說九天、三十二天、三十三天、三十六天,吾今特為分析之。天本無窮無盡,上中下皆是天也。天之初成,乃是星球羅列之現象,至無極聖境,始離星球之氣質也。天以一圓三百六十度為周,故雲三十六天;上天下地,如樹之蔭影,二倍之數,而成七十二地。由一圓中劃分可成九天、十二天、二十八天、三十二天、三十三天、三十六天,如人之建造房屋,可從中加以橫直隔間,任可增加層次、間數;若以方位分類,又有東天、西天、中天、北天、南天五天。天以無極〇為始,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故天有無極(盡)天,以明天、陽天為吉,暗天、陰天為凶。修道勿究數字多少,蓋數仍由“〇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所化,不離大道一理,故今以十二重敘述天之概略,乘其三倍,亦即三十六天也。
故天數無盡,乘除加減變化無窮盡,修道者以三界包涵,徹悟即可。道教三十六天有:1、大羅天。2、清微天。3、禹餘天。4、大赤天。5、覃尖天。6、梵度天。7、玉隆天。8、常融天。9、秀樂禁上天。10、翰寵妙成天。11、淵通元洞天。12、皓庭霄度天。13、無極曇誓天。14、上揲阮樂天。15、無思江田天。16、太黃翁重天。17、始黃孝芒天。18、顯定極風天。19、太安皇崖天。20、元載孔升天。21、太煥極瑤天。22、玄明恭慶天。23、觀明端靜天。24、虛明堂曜天。25、竺落皇茄天。26、曜明宗飄天。27、玄明恭華天。28、赤明和陽天。29、太極蒙翳天。30、虛無平育天。31、七曜摩夷天。32、光明文舉天。33、玄胎平育天。34、清明何童天。35、太明玉完天。36、太皇黃曾天。
佛教三界二十八天有:1、非想非非想處天。2、無所有處天。3、識無邊處天。4、空無邊處天。5、色究竟天。6、善現天。7、善見天。8、無熱天。9、無煩天。10、無想天。11、廣果天。12、福生天。13、無雲天。14、遍清天。15、無量淨天。16、少淨天。17、光音天。18、無量光天。19、少光天。20、太梵天。21、梵輔天。22、梵眾天。23、他化自在天。24、化樂天。25、兜率天。26、夜摩天。27、利忸天。28、四天王天。”
李方明聽完天尊開示,感天界奧秘神妙,說:“感恩天尊闡述妙理,然又聞修道必超出三界,此如何理解?”
天尊說:“三界者:無色界、色界、欲界也,而超出三界者,乃大羅金仙、大成至聖、大覺如來佛之境界。所謂三界,下為凡人、後天、象天、欲界、皇極,在身為腎;中為賢人、菩薩、真人、中天、氣天、色界、太極,在身為腹、丹田;上為聖、佛、仙、先天、理天、無色界、無極,在身為頭、泥丸宮;超三界為真聖、真佛、真仙、先先天、真理天、無無色界、無無極,在身為頭頂空中。大道修持,如至無色界,已臻無極上乘,為最高峰境界,雖不受虛空束縛,但如人掛金鏈於頸,仍有所掛礙,故再上超,才可以圓通自如,毫無邊際之阻礙,此謂之‘超出三界’。世人甚多誤傳其理,以為佛始可脫離三界,不知無極仙聖,亦在三界之外;故經雲:‘凡所有相皆是虛妄’,無色相即為無極也,但為脫身自由,故對去金身、上升無無色界(無無極界),謂之涅盤究竟。天下眾生,皆是九六原靈,故不論歸依何教,首必去執破相,滅去譭謗他教之心,不起分別、怨憎,否則其心有物,雖有功德,心中不空,如半陰半陽,僅至太極色界果位,未能再入超升無色界之道果。若不能舍其執相,一生白忙苦修,鬥法不休,終墮于阿修羅境地。”
李方明聽時,腦海同步顯三界演化之像,理解三界妙理,說:“天尊道高德重,示以古今大道玄機,叩謝訓諭。”濟佛說:“天尊為天人師,故闡露玄微,發人深省,糾正諸教訛傳教義,以辟邪說、遏異端,能融會貫通、以此自悟,即能恢復元始本來面目。”
天尊說:“三千大千世界,無非元始上帝所化生,而傳教者自立門戶,干戈不息,妒氣上升,固執不放,故未能超脫三界五行,實為可惜!蓋玉清以下,上清之境為上帝之始氣,太清之境為上帝之中氣,再降至人境,則為上帝餘氣;是故上界天仙諸佛,直得宇宙性源,含氣最厚,中界星球氣天諸神,再承上界仙佛之氣而變通,氣已較薄,至餘人類萬物,則承中界諸星、日、月、地、海諸氣,以為生命之活源,故其氣澆薄而雜焉。人類雖少得上帝‘餘氣’以成身,但能接通先天之性光,以此成就萬德萬行,而可反身作天;反之,亦可將人身所得上帝餘氣,沉溺物欲而消鑠殆盡,致性光泯滅,自造地獄。”
李方明拜謝天尊傳法,忽然感到玉虛宮中道氣氤氳漸濃,見天尊慈眉慧眼,身坐五色金獅,似有一團圓光回轉不停,自己暈暈欲倒,濟佛說:“天尊正用先天一氣道光,為你加靈,故你有眩暈感覺。”稍過一時,李方明感到精神振奮,靈光飽滿。
天尊說:“世道澆漓,人心不古,導致人身本具的混元先天靈氣漸失。當代科學發達,物質生活提高,但人性沉淪,不修道德,故眾生靈氣敗失,流浪於生死六道,回天無期。天心本慈,不忍原靈分散,故命五教教主下凡,各化一方,指引回歸天堂之路,但教主歸天后,千經萬典因教徒畫蛇添足,真傳紛失;雖今有求道學道之士,但多是好高鶩遠,不踏實地,道本不究,皮毛自滿,所以雖有志於道,仍是道皮噬吃,內仁無味也。”李方明問:“請問天尊,不知真道是何?”天尊說:“世人修道有學佛、學儒、學道、學耶、學回,千門百教,皆稱獨一無二、至高至上,然不知此‘高上’是何種境界?道本無名,強名曰道,故道以〇代表;因得道者,其頭上必有光,即是原靈之光,若原靈生光,則種子無芽,輪回路斷,靈種返本還原,而歸本來之地;若黯然失色者,謂之‘殘靈’,或曰‘眾生’,此靈乃是輪回種子。故太上無極混元真經有:‘凡外具有形有質之體者,其內著有色有相之跡者,合還本返原,均沒為烏有。’故仙佛聖真,都是修至還原之境,知修道不必強分門戶,外形是假、內心方真,行行出狀元,認理真修,即是真道。”李方明說:“再請天尊詳解真道。”天尊說:“人得一為聖,‘一’者,‘元始一氣’也,今瑤池金母奉命收圓,然天下眾生甚多不究真理,所謂收圓者,就是收復自己心靈德性,使之圓滿無缺,故圓光人人必修、家家可修、教教當修,收回成品,再繳回元始本來之‘靈庫’,道德經中:‘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金母為五老之一,乃九六原靈之母,但有名為‘母’,無名為‘道’,故金母收圓原靈,歸於母體之後,再經三清淨化,將原靈洗淨,混元一體,如此才算收圓‘圓滿’。”
李方明又問:“感謝天尊諭示,曾聞修道人常說,回到無極老母身邊,不知如此是否已算成道呢?”
天尊說:“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元始、老母’,可謂一體兩面,老母即元始,眾生稱其為‘老母’,表現天與眾生之密切親情,母親視眾生為赤子,憐之、愛之!故上天以老母慈顏現身度眾,老母身居五老之天,瑤池閭門倚望,誓願度盡原靈,故眾生如能慎終追遠,認母歸根,即算得道。既知子由母出,而靈由天所賦,玄玄上人即是萬靈真宰,亦即是上帝,拜老母即拜天尊、上帝,故應念萬靈同胞,一切神聖同源,絕不可起分別傲慢之心,使原靈道氣不和。若唯我獨尊,輕視廟寺神聖為‘後天神’,則其道心陰影已然出現,排斥別人,自己亦將被反彈墜落,應知神在我心,藐視神聖則是藐視自己,非修者應有之態度,如固執我相,去世後,無法合無極大道,就無法歸入母體而成正果。天下眾生,同呼一‘氣’,氣斷則身亡,故言眾生為一氣所化,此乃是至理,若有修道者,靈歸五老之天會見老母,五氣朝元之後,待原靈齊度,上升三清,三花聚頂,而再飛升大羅,合於無極大道;但若在世就能徹悟無極大道,絕相修真,功德圓滿,一旦幻軀脫去,便可一步飛升大羅,故願世人,解開迷惘,爭脫色相,自可得證無極大道。
今述“ #三界圖 ”之提升過程,以啟世人:
(一)全陰
一、無靈修(凡俗境)。
二、空氣(靈氣)污染。
三、私欲、物欲充滿。
四、人心純陰黑影。
五、地獄景像。
(二)陽初現,如新月
一、靈修初現。
二、空氣(靈氣)微清。
三、稍露天理曙光。
四、人心陰影漸縮,陽光初現。
五、地獄邊緣(下界果位)。
(三)陰陽各半,如太極
一、靈修次境。
二、空氣(靈氣)半清半濁。
三、陰陽相濟。
四、篤守大道,氣質未化。
五、中界果位。
(四)少陰,陰如新月
一、靈修進境。
二、空氣(靈氣)清多濁小。
三、陽長陰消。(尚有固執形相)
四、私欲退,天理長。
五、中上界果位。
(五)全陽
一、靈修上境。
二、空氣(靈氣)清靜。
三、純乎天理,純陽光明。
四、玄關現出(本來面目實相,一團虛靈,非男非女)。
五、上界果位。(無形無相,廣大圓通)”
濟佛說:“天尊所言甚是,真道無形,真佛無相,眾生修道,定要去相化執,始可證無極道果。無極圖內,空無一物,若心不能虛懷若谷,則無法‘歸空’,雖是功德佈滿,只得中上界果位;故五老、三清、一氣,皆在無極境內,人能真修大道,則歸五老之天,即大羅之天;要修到哪裡,都是取決於自己的選擇!”天尊又示:“凡修成正果的仙真或佛聖,皆能化身分靈,因道果圓滿,法水如泉,可以溢灑人間,分身千萬億,變化無窮,如杯中之水,灑滴一點,可以成一仙、化一人;故仙佛可以分靈降世,迨至其修功滿圓,歸回本位,老水還原杯中,道果更高。今逢普度之期,高真聖佛屢屢發願,分靈下凡度世,故今日世上不少青年男女,幼具善根,好道不倦,四處度人,皆是仙佛的分靈化身,故能天真,自性不昧。”
李方明想起世間每多病痛,叩拜天尊說:“懇請天尊慈悲,世人常有病苦之厄,雖有名醫靈藥,然舊病去而新病生,纏綿痛苦之情,令人見之,惻隱之心油然而生,天尊為原靈始祖,一氣同源,祈能賜一解厄之法,救度眾生。”
天尊說:“善哉!眾生多病,皆因夙世罪業所致,病魔纏身,痛苦不絕,此為‘活刑’也。為念眾生一氣相連,今特傳‘混元一氣治病靈咒’,以解病厄。凡眾生時患病殃,藥石失靈,乃是先天靈氣薄弱,故病魔相侵,為求早日痊癒,不論何時,身心清淨後,在淨室焚香祝告:‘上稟萬靈元始天尊座前,弟子(信女)○○○身患○○病,今日在聖前發願,願懺悔三世業,印贈(轉發)地獄遊記、天堂遊記○○遍,以修功德,並虔誦混元一氣治病靈咒,祈天尊垂鑒,化去病殃。祝畢即誦靈咒,九、四九、九九遍,隨意而誦,則混元靈氣立即降臨,持之以恆,次數愈速,靈氣佈滿全身,疾病消失,九死能得一生,感應如響;但無發善願者,不可誦之,以免冒瀆神聖,願眾生切勿輕視。
#混元一氣治病靈咒
混元一氣,高辛之余,付我弟子(信女),疾攝疾除,五方正氣,布吾形軀,諸大功曹,如意攻行,謹召十大功曹,針砭小吏,布氣治病,天醫大聖,隨請即至,遇召即臨,萬咒萬靈,不得違令,敢有違令,罪在雷霆,急急如律令。
再咒:
先天先地,元始祖氣,削死上生,長生在世,玉皇心印,鬼神皆避,匡維三界,統攝萬靈,元始總印,萬神奉行。”
濟佛說:“天尊慈悲,特敕賜靈咒,救治病苦,眾生有福了。希能珍視此咒,誠者靈,靈者應,人只要靜心懺悔一切罪過,則吉星普降,罪業可消,不如意之事,自然可以順意;病魔不退,唯神靈能驅之,藥石不斷者,皆可虔誠禱念靈咒,自有不可思議之功效。”李方明再叩拜天尊:“天尊為天下眾生,垂一線生機,惠賜靈咒,感恩不盡。另一事請問天尊,因天尊深體眾生本性,當今世人甚多兒女不孝雙親,這與天地靈氣有無關係?”
天尊說:“善哉!百善孝為先,但今之世人,大逆不孝者多矣,論其原因,實在也有一段因果。生男育女,為人倫之始,養育兒女,更是父母職責,但今之為父母者,親情淡薄,為母者,為顧自身美容姿態,不願喂以母乳,均以牛乳代之,普天下皆是牛郎牛女;兒女幼時既不以母乳為食,則體內減少父母精神元素,且少對嬰孩提抱,轉用搖籃、玩具等器具,供嬰兒戲耍,或交由幼稚園、育幼院代顧,父母付出時間減少,無形中神氣分離,長大之後,自然對父母孝心疏遠,尤其西洋孝道風氣更薄,皆源以此因。故勸世人,養育子女須用真心,切莫為圖一己之利,以機械化方式栽培兒女,否則兩代鴻溝深築,毫無感情可言。天道無私,唯以天理人倫造育萬物,如此方合大道,若一切以所謂‘科學方式’,則人類進入‘物化’境界,靈魂力量日漸淡薄,人性亦不復存在;雖子女求學時,接送殷勤,但其發心莫非盼其學成圖利,與天道相違;唯有多獻出不望回報的愛心給子女,子女長大之後,自然會不悖孝道、乖違人倫了。”
李方明默然思索:“天尊所說,撥雲見日,世人日漸自私自利,所以得到的回報,往往是傷感情的事!請天尊再示大道玄機。”
天尊說:“大道真機,前已示之,吾再宣示修道之法。世人常說‘頭上三尺有神明’,三尺者三界也,人之頭部為神居之處,即一身之主宰,故有‘頭頭是道’之說,頭為天根,故頭斷則根基崩潰,人亦死亡。人之出世,本頂天立地之身,經河車轉動,顛倒陰陽,故嬰兒出生,頭部倒立,由地戶而出,正是由先天墜落後天,必要經過一二年的養育,始能爬起站立行走,恢復頂天立地身姿,故曰‘人身難得’。其它動物則不同,出生之後,永遠無法頂天立地,非彎腰則駝背,因為前世行為都是違背天理,前世因、今世果,報應絲毫不爽,故此世顯相如此。今要返本還原,其功夫就是煆煉凡事不再顛倒,顛倒則不正,一旦顛倒背天而行,就又一跟頭栽入輪回圈內,所以人應學火箭,有沖天之志,心正性直,靈性由頭上玄關透泥丸宮出神,衝破天靈蓋之大氣層,自然可以回天。”
李方明問:“如何衝破天靈蓋呢?”
天尊說:“天靈蓋即是天門:泥丸宮,下藏玄關,直接靈山,覆蓋整個人身;嬰兒時頭上有明顯柔軟小穴,此即如屋上之天線,保持與天靈通,長大之後,則漸硬化與天遠離,天真本性逐漸喪失,靈光轉暗;世人出生後,地戶自開,大小便往下流,長而欲動,精血奔泄,如河之決堤、一泄千里,勢不可遏止,造業成災。此種天門閉、地戶開,鬼道通矣,故修道者,先閉地戶,一旦精滿氣足,如鼎水之滾沸,鍋蓋跳動翻開,其神自可上升;人如能節欲,關閉地戶,一旦氣足,始可打開天門,天門一開,則元神衝破大氣層,飛升上界,可以成仙成佛,不必再受輪回之苦。”
李方明接著問:“今之世人,都是在家修行,有妻室、有夫君,要斷欲清修,恐有所困難,不知是否有補救之法?”
天尊說:“普度當期,在家修道為本,要修成正果不難,今日我特述在家修道之法:自無始劫來,眾生輪回不息,迨至今世,午未元會相交,午時中天,故世界萬物發展至極,應有盡有,衣食住行樣樣精華,人類逍遙無邊,如生活于小天堂之中;故大道應時降世普度眾生,凡是生於此時者,皆得‘天赦’而來,非福則慧;福者,一切享受無盡,慧者,大道處處可聞,要物質享受,或要精神修養,任人選擇,今人多識聰明,聞一知十,器物日新月異,造福人群。現時之人,如在午時降生,普受日光照耀,故天真不昧,精氣神旺盛,已有‘半仙’之格,亦可謂是‘地仙’之體,其如釜中之水,雖無加火,但因中午日照,溫度上升,微火稍進,一點就滾,一棒則醒;故今時在家修道,只要遵守人倫道德,不濫施妄泄,則其真水還源,灌溉心田,禾苗盛、穗實結,一旦稻穀成熟即丹成,爆其粗殼(假體),一粒真仁(人),脫殼飛升。人能如此,則元神衝破天門,修之甚為容易,故此時不修,要待何時修呢?今人若肯修道,天赦三分,只要有七分功德,就可以修成正果。”
李方明說:“感謝天尊慈悲開示大道之機,請問天尊,如所說今人已具半仙之體,若不修道,是否可成半仙呢?”
天尊曰:“為什麼說今人已具半仙之體呢?是因人類所吃,盡是山珍海味、瓊漿玉液,仙餐佛食不過如此;穿則綾羅絲緞、天衣倪裳,飄逸瀟灑,仙佛亦不過如此;住則高樓大廈,設備豪華,上下乘坐電梯,天仙神真府、人間帝王家,也不過如此;行則汽車、機車、飛機,來去自如,如仙佛騰雲駕霧,天邊海角,刹那可至;電視、電話,瞬間傳真,亦如仙佛之神通法力。可惜人類雖富貴至極,但‘生老病死’無人能免,故稱之為‘半仙’;既已具半仙之體,若不修道,則半仙之氣就會漸漸耗散,沉迷凡情愛欲既久,靈氣蒸發消散,由半仙而化全鬼矣!‘精氣神’三寶,為人生存之元素,道經一再強調,修道要守此三寶,實具意義,精若妄泄,則其人必是好色貪淫之輩,淫為萬惡之首,既好淫欲,所涉之事即邪,步趨邪道,則焉有正道可修?各教勸人守戒,勿犯邪淫,亦即守道養精之意,於今則含‘節約能源’的意思,精神哀頹、萬事莫舉,故有‘欲得長生道,必服獨睡丸’之說,莫以迷信視之,若知抱元守一、誠修大道,則如本是半桶油,再加之油既滿桶,燈光燦爛,可以普照大千,光耀三界,金仙、如來道果成矣。為度眾生,今再垂示‘元始四十九章修道經’以啟世人:
#元始四十九章修道經
(一)立功章
凡欲修道,建功為先,利人濟世,功德益彰,是以諸天仙真,咸以功德超聖真位。積功滿千,形神俱仙;功不及千,形滅神仙;功及兆民,玉清之寶。凡蛻化為仙真,心性無礙,洞合自然。消則為氣,息則為人,神通自在,變化無形,飛行三界,出幽入明。一切眾生,鹹顯濟拔,心不退轉,自得真道。
(二)齋戒章
齋戒者,道之根本,法之津梁,人欲學道,清齋奉戒,念念正真,邪妄自泯。一切眾生,舍清淨域,耽嗜葷膻,而以觸法,譬如餓鬼,啖食恐屍,火燒饑腸,無有飽滿;又如蠅蟲,爭奪臭腐,妄為膻香,而以觸法;三宮溷濁,六腑不淨,屍魄欣昌,樂於死地。人當割嗜欲根,入清淨境,無作諸苦,無作諸惡,無生諸見,無起諸邪,觀聖訓戒文如世之法律,欲有所犯,而懼失自由之身;人於戒律,精意奉行,持在前,如對所畏,秉心正嚴,滅一切想,諦聽不二,可會正真。
(三)識本來章
虛無自然,道所從出,真一不二,體性湛然,圓明自足,不墮諸見,遠離塵垢,學無所學,修無所修,于中了然,不去不住,不取不舍,無樂無惱,無死無生,無古無今,是真解悟;觀諸形相,等皆虛空,滅除世幻,體會自然。
(四)善應章
人有一善,百神俱泰;人有十善,司命儲算;人有百善,東華注名;人有千善,福及七祖,死歸為仙,萬善既備,玉符下迎,千神來朝,白日升天。
(五)法力能捍章
見人死亡,心生慈悲,不曉自悲其身,身由水火風土,四大假合,似黃土為器,托爐火中而得堅固;人身猶器,法猶炬火,能捍人身,成不壞身;火者功德光,心德累積,光輝燦爛,潤身得法,金剛不壞矣。
(六)積善為寶章
人登寶山,周行左右,萬寶縱橫,無不可愛,當下山際,能不持乎?不持以歸,是謂自棄;人生於世,如在寶山,種種善緣,皆為寶也;人不造善,死歿離世,是猶登彼寶山,空手而歸,不持一物,甚而滿目瘡痍,後悔莫及乎!
(七)陰垢章
人形不淨,受諸染著,積垢於身,必思澡浣;心垢不淨,六根所染,弗思其浣,茲為迷惑;是故身垢不淨,以世水洗之,心垢不淨,以法水洗之,六根清淨,表裡洞明,無毫髮染,方造無為。
(八)味道章
人之食蜜,遍口皆甜,舌有餘味,吾之言有甚於是。俗言凡味平淡,穢言汙味熏心,道言道味淨神,言出於口,正如食異,吐露亦殊,聞受有別,邪正穢淨,仙魔辨焉。
(九)斷因緣辛
一切眾生,從因而生,因從緣生,緣以因緣,結諸煩惱,成無量業,墮於生滅,輪轉不窮。如浪中漚,幾成幾壞?人須了悟,本來皆空,自生諸見,自著一切,種種眷屬,是煩惱根與牢獄等;此心不悟,如大罪人,無始以來,身被縶縛,無有解脫;吾今為汝,滅前後因,斷一切緣,識因非因,識緣非緣,不因不緣,湛然常定,無去無來,無離無著,一切解脫,超出三界。
(十)自新章
一切男女,於仙聖前,稽首歸命,洗滌垢穢,令心地淨,悔過自新,誓勿複造;若有男女,處世以來,於仙聖前,內省於中,至心地清淨,已無可懺悔自新之事,是為古仙,又名新聖。
(十一)佈施章
有餘而施非難,不足施之為難;施所不欲(愛)非難,施己所愛甚難。一切諸福皆自歡喜中來,施者無損,受者有益,一切佈施能生歡喜心,召喜悅神。一切財寶、甚至性命,權借使用,大限來時,盡皆拋散,無何所得;智士住世,懷出世之心,或施以財物,歸獻三寶、濟貧助道,或施以道法,覺悟一切;種種善果,層層福報,無量無邊,唯施捨者有得,播種者收成。施捨離塵業,貪吝積凡塵。
(十二)勤行章
知吾道者,複不能行,行吾道者,複不能久,難至於道。知而能勤,久而不怠,如渡滄海,日求靠岸,始終如一,彼岸誕登,道域頓入。
(十三)煉穢成真章
人未生時,混混沌沌,本無一物,視聽不得,與真常會,無有名相,故曰真人。既生之後,種種形相,虛名偽裝,俱為幻假,名曰假人;眷此幻身,累罪萬千,稱為罪人;欲修大道,譬如鑄劍,煆煉涬穢,始見精鋼,勇烈無滯,當成妙器,輕凡重聖,上升大羅。
(十四)演化章
從吾道者,是名善業;離吾道者,是名惡業。太上立德,其次立功,再者立言,成有等差,同歸於道。一切眾生,顛倒妄想,造地獄行,不自覺知,踴躍相進,投於愛河;今為眾生,說法度人,啟方便門,當得福報,同證無為。
(十五)真成章
精心苦行,絕世所欲,不興妄想,無有染著,煉形化氣,煉氣化神,煉神合道,體入自然,斂萬法歸於一身,以一身而化萬境,不滯有無,永絕生滅,是名真人。
(十六)乘等差章
小乘之士,目不妄視,耳不妄聽,心不妄知,禁約一切,泯絕萬態,以致於道;中乘之士,視無所視,聽無所聞,心無所知,動無所逐,以觀眾妙;大乘之士,無見而無不見,無聞而無不聞,無知而無不知,內外洞然,達彼無間,故能參宇宙,而遊無盡之域。
(十七)以言勸善章
贈人以財,不若贈人善言,黃金雖貴,用之則窮,善言於心,終身為寶。一切神仙真人,皆以無上要言,得成道果,人能持說,普告眾生,令得奉行,獲福無量。
(十八)苦樂先後章
學道之士,斷諸愛欲,卻絕肥鮮,長齋清思,研味至道,是為苦中求樂,能知其樂,不見其苦;一切眾生,貪戀榮華,迷惑聲色,肆情縱欲,造諸快樂者,是造諸苦;修道者,苦而後樂,眾生樂而後苦,人當明悟慎擇之。
(十九)不二門章
大道無親疏,聖眼無貴賤,一切眾生皆以平等觀;有善性者,與成其善,有道性者,與助其道;若有所擇,是有二門,分門別戶,便立牢獄,大公無私,飛升天堂。
(二十)不殺章
人要學道,慎勿懷殺想,一切諸眾生悉貪生懼死,我命即他命,慎勿輕於彼,心貪口腹,樂甘肥殺,戮充啖食;能懷惻隱,心想念彼驚怖,故當不忍啖,以證慈悲行。
(二十一)清淨章
學道之士,以清淨為本,靜心少思,嘯詠太無;睹諸邪道,如睹仇讎;遠諸愛欲,如避臭穢;除苦惱根,斷親愛緣,冥冥濁海,自得淨界,如白蓮花,生於淤泥中,亭亭山水,不受污染;五臟清夷,三田華素,太玄真人,自與汝鄰。
注:三田:上中下丹田
(二十二)信心章
大乘法可出三界,以信心開覺路,通道得度,天人守信不妄,如車按時起行,終能到站;一切仙真,深信大道,勸行不輟,故得證果成道,故信者心之寶,心者成之道。
(二十三)慈悲章
汝等眾生,以慈悲為本,睹一切物,常行不忍,世人痛苦如在我身,當願救護,普令安樂;一切眾生,因生愚癡,故陷諸罪苦,須以真理救拔,常行大悲心,自成無上道。
(二十四)萬法歸一章
萬派支流,同歸于海,萬法紛紛,同歸於道;眾生執著,自生分別,故墮色欲之界;當有圓通無閡,一徹諸義,無人無我,不生不滅。
(二十五)斷穢濁章
一切眾生,皆自穢濁中來,生時血海奔流,複以穢濁而往,死時肉體腐爛;有能清淨,信吾戒言,不受染著,斷除雜想,即出離濁浪,人我法門,無去無來,永超塵劫。
(二十六)洗心章
六根不淨,當洗其心,心不受垢,自無諸穢,故心為宰根,統禦一切,降伏其心,猶馴猛虎,如有縱虎,反傷汝身,切記切記,莫可放鬆。
(二十七)證真章
學道之士,清虛而容非,拯危而濟難,慈向萬物,滅毒惡想;觀一切眾生,如我眷屬,有饑寒者,念與衣食,有疾病者,念與醫藥,有冤讎者,念與解釋;如是慈悲心,種種不可量,當來及後世,證彼真人行。
(二十八)財為患本章
財為患之本,聚財為聚業;財為愛欲根,能起一切罪。若以財培善根,始可入道境,視財如命,命不能保,樂善好施,財神升天,大道成就。
(二十九)至言普潤章
一切眾生,牽於情愛,如蹈猛火,難得休息,從生至死,不自知覺;語言如露,能灑一切,使其心地,自得清涼。
(三十)忍辱章
忍者身之寶,慎勿與人爭;一切諸魔來,我以忍坐勝;不與群魔競,來者自反戈;損人還自損,忍者得安寧,魔損吾無損;一切諸仙真,皆以忍辱故。
(三十一)造福田章
人生一世間,譬如電光速,嬰兒化老耄,絛忽春夢中,勇猛進於善,自己悲不及,處世無福田,瞑目何所恃?
(三十二)正念章
人心無邪念,一念徹虛空,一切虛空中,皆有聖與賢,常作平等觀,勤修無上行,自見虛無老,久久入大乘。
(三十三)出有無章
眾生迷惑,妄見諸有,吾道本無;有諸眾生,顛倒妄見諸無,吾道亦無;非有非無,即有即無,作是解者,能超一切。
(三十四)施言無罪章
有人問曰:何種佈施功德最大?吾曰:凡言施人,功德最大;言有不盡,故以經典善書廣印施人,如天灑甘霖法雨,萬類受灑,欣欣向榮。天堂遊記,遍載諸天勝景,印送於人,令其觀知天堂聖景,悉明天文,啟無量道心,引度眾生,功德殊勝,能證道成真,超玄拔祖。有人問:處世何物為寶?吾曰:無罪于身,是為至寶。珍珠瑪瑙、金銀財寶,系滿身軀,如“囚犯”“枷鎖”,凡眼視為寶貝,慧眼視為累贅,棄其俗物,輕鬆無何掛礙,得入自在之天。
(三十五)隨緣受報章
有人問曰:宿命因緣,可以知否?吾曰:汝思現在因緣,則知宿命因緣;如修現世因緣,則知來世因緣。一氣無偏差,所種還自生,若問前世因,今生受者是,若問來世果,今生作者是。
(三十六)大力章
有人問曰:世間何力為大?吾曰:慈悲之力最為廣大。慈悲之心,能化一切;慈悲之行,能伏一切。惡者無與爭,暴者無與抗,所向無敵,是為其力廣大無邊。世人如逢不如意,多生慈悲心、多修慈悲行,喜悅來臨,法喜充滿。
(三十七)契道章
人欲學大道,口無是非,心無人我相,身不受染者,方契無為道;眾生俱幻化,墮彼色相因,誰知樂是苦,一念了無為。
(三十八)心起憂樂章
心勿包藏禍心,損害于一切,眾生初未覺,神明悉已知,危人還自危,枉彼還自枉,天堂及地獄,一切由心造。
(三十九)道法章
吾道猶炬火,取之無窮,隨其所與,能飪一切;吾法等泉源,能灌溉枯槁,潤澤一切,人生煩惱障礙,自與道違。
(四十)入妙章
入我法門者,學至於無所學,行至於無所行,了至於無所了,是謂入眾妙門,洞觀無礙;眾生執著,妄究終始,自謂造於最勝境界,是猶妄見諸色相。
(四十一)去華章
清淨者,道之本;榮華者,道之殃。人勿憎淡泊,其中有至味;愚癡戀世欲,若蛾投火光,不知其為害,以至於滅亡。
(四十二)同好惡章
人慎無綺妄,誑惑諸眾生;勿懷毒噁心,陰謀諸一切;以身譬他人,好惡原無異;能作是念者,可證無上道。
(四十三)先實後施章
仙真以能利益一切,救拔眾生,無有厭倦,念念相因,故能成真;若複有人能作是念,當知果報無差,唯先修德行,使道德盈滿其中,法水出本源,自然流施無盡,先實後施,源遠流長。
(四十四)超色相章
有人問曰:天尊妙相,七十二化相,負九色華光,諸天仙人,以是目睹天尊,莫不贊善,恭敬禮拜,無上稀有。吾曰:我以非色,汝妄為色;我以非相,汝妄為相,一切初地,以肉眼觀,故不能洞觀;若以九色七十二相觀我,即是離無執有,不可與聞無上之義;我以混元一氣,化相千萬億,執一相而失萬相,故色相非真,變化本假,眾生勿迷色相,以見本性。
(四十五)一切持道章
有人問曰:一切有目可見諸色,至於微妙之法,不可得見乎?吾曰:吾道猶日光明,普照種種色相,人須悟此,點耀心光,有目絕視,心眼靜觀,自然洞徹,微妙之法,以心悟之!離心無道。
(四十六)勇於學道章
學道之士,慎無二心,斷絕塵染,割棄愛緣,心如寒灰,滅除欲火猛焰,若身體勵行,禍難不顧,如箭一發,往而不回,吾保汝身,必得道真。
(四十七)魔誡章
學道甚難,鬼神魔王,敗人成功,欲置人於死,心始快樂。汝將道成,複有諸天仙人,來試爾身,仙人試以所欲、或試以所不欲、或試以所難、或試以所畏,皆於心之所不悟,心之所不知之;酒色財氣、名利恩愛,八大魔王,近于修道者身旁,眾生切勿向魔低頭,試之過者,諸天保舉,魔王奉迎,是謂得道。
(四十八)易心向道章
上士貪善,下士貪財;一切眾生,書不能息,夜不能寐,唯慮貨財不足、情愛傷心;當易其心而學道,心既向道,道終可得;心之向情,愛亦成空。
(四十九)勉行章
學道甚苦,如負重登山,人當效力行之,既登絕頂,其苦亦息,俯視一切皆微渺也;人之一生,業債包袱,拖負不放,貪戀紅塵,無有停息;一旦覺悟,放下一切,脫身自由,即得道矣,世人勉行。
濟佛說:“天尊慈懷,再賜四十九章妙經,句句天經,字字妙義,眾生有福,得聞大道,感謝天尊慈恩。”李方明叩謝元始天尊布化太上玄微!天尊說:“元始大道至此而已,吾將帶你歸於一氣,拜見上帝,不知你意如何?”李方明說:“感謝天尊提攜,但不知上帝在何處?”天尊說:“上帝是混元玄玄上人,住於‘天心山’頂端的大羅天,是靈山上昆侖山頂,為無極至尊,故又有尊稱:“天父、天主、上帝、老祖、老母、如來、真宰”,是大道之本元。”李方明問:“曾聞大羅天上並無女性,為何尊稱其為‘老母’?”天尊說:“在太極界尚有陰陽男女之分,一旦修至無極果位,則已去陰陽之質,故上帝僅是一團虛靈,非男非女、非老非幼,尊稱‘老母’,示其能生育天地萬物,形容天心慈愛,有好生之德,如天下母親愛子一般,盼能了悟此理。”李方明又問:“既然無極界已無男女之別,為何有仙翁、仙姑之分呢?”天尊說:“這是虛靈顯相,可觀出家人剃髮修行,袈裟一穿,男女莫辯,意在抺其外相,現出本來面目;若修至本性複明,男則精斷,女則天癸絕,形如嬰兒,一派天真,雖有仙翁、仙姑之名,但已露天真本性,而無男女之欲,故道本無名,強名曰道,名有男女,實無男女;此可由人體視之,嬰兒有男女之相,則無男女之欲,老人有男女之相,也無男女之思,皆為還原本性的象徵,已進入無對待、無異性之中,人能修至此心境,則可成就無極大道、永不輪回,故曰‘後天分男女,先天成一氣’”。
說罷,天尊起身,濟佛、李方明也跟隨起身整理衣履,天尊用拂塵一拂,李方明和濟佛自動上浮,如乘雲駕霧一般,一時眼前一片毫光,兩眼難開,天尊說:“此地是三清之上,位居大羅天,乃是在三千大千世界之上,包羅一切萬物,此乃天地混元祖氣,李生你功力未足,故毫光道氣難敵,兩眼難開,玄玄一氣是大道,亦是一氣宗主,又稱為無形古佛、鴻鈞老祖、混元聖祖、先天老祖。”李方明只見一片金光,不見其他一物,正疑惑間,天尊說:“大道本無形,虛空曰大道,天下萬教萬宗,皆是一氣所化,可惜世人不能悟徹此理,故無法得道,所謂‘大道同源,萬教歸宗’,即是此理。”
李方明聽到玄玄上人說:“元始、活佛、李生三位同來,‘神佛人’形異性同,今日應運度人,來歸大道玄玄,妙哉!眾生由吾所化,萬類由吾所生,有詩雲:‘鴻蒙未辟道含英,無數星球氣化成;甲子難稽千萬億,虛空隱我不知名;虛空久蘊氣玄玄,未判鴻蒙有我先;一點真靈長不滅,生來佛聖與神仙。’眾生若能知恩報本,認理歸真,則是孝子、赤子也,如能迴光返照,見吾玄玄,則成上人、金仙、古佛也。”
天尊說:“上帝賜言已畢,李生叩謝天恩。”李方明忙叩謝天恩,仍是只聞聲不見其影,天尊說:“大道本無聲無臭,剛才所聞之聲,便是‘天音’,無形無象,空中妙有!”濟佛說:“今日我們師徒,能由元始天尊引度,朝見元始上帝,實是三生有幸,大道之妙,盡付於此,了悟在未生之前本來真面目是何,朝見祖家,則可以圓光成道。”元始天尊帶二人回到玉虛宮,李方明叩別天尊,隨濟佛回堂,再拜別濟佛,結束了今日課程。
後記:世人要跳下苦海深淵,可一蹴而落;要飛往天上,所躍不過數尺,此為地心引力緣故;所以世人修道,要脫離輪回,首要拋棄貪戀地上有形物質之心,人若戀於世上種種,心念癡迷貪執,則濁氣下降凝結為地,地下自現九泉苦海了;欲上清輕之天,必要放下背上包袱及心中掛礙,什麼都不要帶,一切都不去想,如此一身輕鬆,才能上浮於天,飛升無極聖境。如何才能放下包袱和掛礙呢?眼見不記,耳聞不錄,則此心正直無鉤,包袱不能掛住,萬事無法阻礙,則“血心”化為“道忄”,即凡心化聖心,如人長兩翼,似箭能沖天,若心如釣鉤,放於苦海,鉤住浮木沉渣,則業障至,雖有仙佛想拉,也是拉不上來的!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