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ay Episode
內容描述
清明將至,這一集將我延續上一集的主題,分享兩本關於悲傷的書。
.
《悲傷的大腦》是一本相對新的書。我在父親離世前後看到這本新書的介紹,我的悲傷大腦自然對這本書感到好奇。我很久沒有讀這種以神經科學研究為題的書了,但實際讀了之後才發現,這也不只是一本單純談科學的書。作者Mary-Frances自己的悲傷與調適歷程,不只是促成他後續研究的起點,也是賦予這本書血肉的來源。她母親在她13歲那一年就被診斷出第四期的乳癌,多數醫師判定媽媽活不過一年,全家人壟罩在愁雲慘霧之中。沒想到,後來媽媽又多活了13年,最後在作者26歲那一年離世。這段期間累積的各種悲傷經驗,促成她想進一步研究悲傷的動機。
.
在這本書裡面,她嘗試用幾個概念與研究來說明,悲傷的大腦究竟是怎麼了。同時也用較晚近的研究來修正經典的悲傷「理論」,例如大家耳熟能詳的「悲傷五階段」,事實上並不是所有人都會按部就班經歷,也並非所有人都會經歷這五個階段,更多時候,悲傷與哀悼的歷程因人而異,鮮少有標準的版本。這也帶出本書作者另一個核心關切,他建議我們不要太急切地認定悲傷只有一種正常的版本,這往往會讓哀悼中的人更加離群索居,難以分享自己的悲傷感受。當然,作者也指出確實有一群人的悲傷極度強烈、歷時漫長、複雜難解。這些人的悲傷如果能透過診斷來進行研究,自然是有助於我們對悲傷大腦的理解。關於這種診斷雙面刃的探討,在另一本書《我的悲傷不是病》中有更豐富的討論。
.
《悲傷的大腦》後半部,作者結合大腦研究與他自己的經驗,提出一些修復悲傷的建議。首先他細數了幾種在調適階段大腦會遇到的困難,例如反芻思考、恐慌、失眠等等。接著他以各種紀念儀式作為例子,說明「活在當下」對於哀悼中的大腦來說雖然不容易,但透過各種感官經驗(氣味、燈光、煙霧),我們可以試著去體會此時此刻。最後,作者以自己與母親的關係作為例子,說明喪親者與所愛之人的關係其實不會改變。只不過,這也意味著這樣的關係沒有機會再改變了(無論是變好或變壞),這自然也會令人感到遺憾。
.
最後,本書的書名雖然翻譯為「悲傷的大腦」,但原文書名The Grieving Brain以作者的本意來說,更適合的意象也許是「大腦哀悼中」。作者在書中將grief與grieving分開,強調grief(悲傷)指的是某一時刻的情緒,而grieving則是一段神祕而難以預料的歷程。這段歷程也許沒有絕對正確的路徑,不過,保持彈性,允許自己在悲傷與修復之間來來回回地調適,看起來是作者最想推廣的一種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