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搜尋 我的知識庫
【好樂藝】一鑿花見,有大千——人間國寶傳統鑿花工藝大師 蔡德太

【好樂藝】一鑿花見,有大千——人間國寶傳統鑿花工藝大師 蔡德太

臺南好職人

2021/11/22 | 00:21:40 | Firstory #society-culture




Play Episode



內容描述


【文摘】
1.
蔡德太是鹽工之子,童年時生活十分困苦,家中日日賒帳買米、買菜,只有在父母領鹽工月錢時,才能還清借貸。貧窮像枷鎖一樣,困窘得他無法跳脫,激發他從小就很想走出去、發展事業,做一個有成就的人。13歲時,他到五條港拜張永全為師,學習雕刻工藝,初學五個月,月薪只有50元,當時連買牙膏、牙刷、拖鞋等生活用品都要想很久,才敢下手。從早工作到晚,收工後還得負責燒熱水給師傅、師兄洗沐,每天都要做十幾個小時的勞力活,但是,他一心學藝,從未喊過苦。
2.
蔡德太:說「鑿花最困難的是在於如何讓創作本身看起來真實自然。」工藝的出發點是為了禮敬自然與美善的信仰,因此創作過程要秉持恭敬心,更要盡力展現作品的力道與美感,才能無愧於心。
3.
蔡德太能雕亦能畫,他的鑿花都是親自繪圖,為了學習前輩的彩繪技法,他特地收藏、研究潘麗水等知名彩繪大師的繪圖原稿,他熟知傳統木雕的技藝與知識,畫稿時對於空間佈局、題材安排或線條表現,均能掌握得宜,也擅長掌握技藝的表現形式。他用立體法雕刻,讓鑿花栩栩如生,繪圖時將當代的元素放入鑿花作品中,他說:「每一個時代都有那個時代的特色語彙,藝術作品要留存我們這個年代的風格,讓後人尋步追索時代的證據。」
4.
鑿雕是寂靜孤獨的修行路,那刀刀雕琢,就是一種修行,很多時候只有藝師與木頭對話而已。從貧窘的鹽田長大,行過新加坡的百年古剎,看遍人生幾多風景,蔡德太說:「平凡、素樸的日子,是我最想追求的,但,我願盡一己之力,培養後進,用一槌一刀的鑿刻,傳承我們這個時代的美好印記。」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