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搜尋 我的知識庫
【元瓅少年遊】聽戲?看戲?蘭花指,指向何方? EP04__戲曲的角色行當|元瓅書坊

【元瓅少年遊】聽戲?看戲?蘭花指,指向何方? EP04__戲曲的角色行當|元瓅書坊

元瓅少年遊

2022/01/08 | 00:19:00 | SoundOn #arts




Play Episode



內容描述


各位收聽元瓅少年遊聽戲聽什麼的朋友們大家好,前幾集我們從戲劇的基本性質提到有關喜劇、悲劇、悲喜劇以及正劇之後,我們將從中國古典戲曲出發,從人物角色所產生的「行當」談起,所謂「行當」,從內容上講,是指戲曲人物藝術化、規範化的形象類型;從形式上講,是指人物性格、情感外化的不同程式系統。其形成依據包括人物的自然屬性,如性別,年齡,相貌等,也包括人物的社會屬性,如身份、地位等。因此可以說,離開了人物,行當就無從談起。
尤其戲曲演員在塑造人物時,要準確地捕捉人物的思想性格和與之相應的行為動作,既要有具體的思想內涵,又要有典型而集中的表演形式和強烈的感染力,這樣才能達到自然真實,才能給予觀眾藝術審美的感受,所以戲曲藝術創作中,編劇、導演、表演者都必須朝向創造人物為主,這些都需藉由表演者心領神會。因此,在進行戲曲人物塑造時,表演者不僅需要通過自身的形體、聲音等進行劇情的詮釋,更重要的是要按照表演程式的要求全身心的參與創作,完成舞台表演效果。
那麼戲曲的表演是怎麼形成的呢?我們在第一集就曾經提過,戲曲除了是「綜合藝術」外,還包含了「虛擬性」、「程式性」,戲曲表演過程強調的就是「表演程式」,這類表演程式是表演者將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動作進行藝術成分的增減,以及整理提煉,使得戲曲表演更具美感與節奏感,這種逐漸形成統一、規範的舞臺動作模式,可說是廣泛的成為各類戲曲劇種的表演形式。這些形式加以歸類,就逐漸形成為我們現在大家熟知的生、旦、淨、末、丑等行當。這些程式的歸納與完成,是過去直到現在對於人們的身體、心理、性格、情感與意態的表現形式給予概括、提煉、凝聚定型後的結果。無非體現了人們在表演藝術的規則與智慧的結晶。也就是說表演程式是由許多藝術家的生活經驗和藝術經驗從具象到虛擬的淬鍊,是豐富的人生、人性、人情的濃縮,這也是藝術表演工作者帶著充滿人生和藝術經驗的累積練習和集體智慧的濃縮。
因此戲曲行當是充滿了無限豐富的可能,集體性的傳達人們的情感、心理、性格、氣質的能力。這些人物角色可說概括的表現了人們共同的感知,形塑了集體認同,傳遞著每個時代的生活經驗與藝術能力。角色行當可說是充滿了生命經驗,以及藝術經驗的能動性、角色塑造是動態的,在演員表演過程中不斷修正再創造,是帶著內在張力和積極潛力的形式。行當和程式絕對不能被歸為技術的展示,正是表演者對人物的體認理解後,再現於舞臺上,因此角色行當既是形式也是內容。
那麼對於我們這種觀賞者而言,除了欣賞表演者精準的再現程式外,更要清楚認識每位舞臺上被演出的人物,這些特定的劇情、固定的人物,表演者都是全方位、多層次的重新刻畫與塑造人物,甚至借鑑其他戲劇或劇種的表演方法,讓人物更加飽滿與立體化,所以角色人物不是死搬硬套原有的行當,反而是不斷創新發展角色行當。
戲曲表演與影視相比,在舞臺背景布置、配樂表現形式等方面都有相對不同的差異,戲曲表演是通過表演者的唱、念、做、打等相對簡單、傳統的程式來塑造人物形象,因此,對於舞台表演者而言,表演程式是否真正做到位,發揮作用,將成為決定人物形象的塑造是否獲得觀眾認可的關鍵因素。
戲曲演員如何塑造人物?顯然有兩種成功的方法,一種是從人物性格出發,尋找相宜的程式,輔以演員摹擬生活的身段、動作。這種方法與生活接近,更易展示演員的才情、魅力和風格。這是一種由內而外、以演員為主體的方法。還有一種是由外而內,由行當、程式入手,演員走入程式動作身段、行當的深處,充分感受到不同年齡男男女女風情意態、心理情感的曲折婉轉、錯落有致的表達,進而利用程式動作,尋找角色行動的合理性,內心活動與情感表現的合理性,以及人物性格的合理性,這也就是戲曲專家常常提及的「家門」以及人物類型,這些都可以從行當程式(包括音樂旋律)中找到人物的形和神,或者說感知人物在這些行當程式裏找到自己的身影,照見了表演者身上層層堆疊的歷代千百個的人影。
那麼演員在舞臺上如何成功的塑造角色人物呢?這都必須通過表演者對於人物的性格與所處環境的準確把握。其中包括人物的年齡經歷、性格、時代背景等,這是人物塑造成功的必要條件,才得以準確的知道角色的性格、情感,給予藝術的生命力與活力,如此一來的人物形象才是一場完美的表演。因此表演者必須「內化」角色的藝術形象,除了讓人物形象更加貼近生活,也為觀賞者可以獲得共鳴與認同。這也就表明了藝術表演中不僅僅是外在要演的像,還要通過對唱腔的練磨、雕飾 ,音色的精醇鍛鍊、音調的高低的掌握其中的藝術形式,才能對人物的內心活動進行深入的刻畫,也就是說通過表現程式塑造的人物形像要做到「有血有肉」。
那麼戲曲表演中人物角色的行當分類,按傳統稱呼,有「生、旦、淨、丑」和「生、旦、淨、末、丑」兩種分行方法,目前的基本角色五綱因末被歸為生行,因此通常將「生、旦、淨、丑」作為行當的四種基本類型。
好了,我們就來聊聊這些行當下有趣的分類與表演。
生行指男性角色,分為老生,小生和武生。老生一般都以唱工為主,就有一種叫做工老生,主要以念白和表情為主;另外,除了擅長唱做之外還注重兵器武打的老生,叫文武老生。至於小生專指的青年角色,又細分為巾生,窮生,官生。至於靠武藝見長的就是武生,指會武藝的男性角色,分為長靠和短打兩種。就武生而言,還可分出武老生,指年紀大的武生。武小生指年輕的武生,就如同我們大家所知道《三國》裡的周瑜風流瀟灑而在戰場上又是手持兵器的武小生,因此這種角色被稱為文武小生。
旦行指女性角色,按年齡分為老旦和小旦;按性格分青衣和花旦;按武功可分為武旦和刀馬旦。老旦指一般老年婦女,唱與念用真嗓,近似老生,動作比生角帶有女性色彩。花旦代表性格活潑,天真和潑辣的青年女子,服裝以襖褲為主,表演上著重京白與各種動作。武旦,顧名思義是指會武藝的女性角色。其表演動作既要英勇善戰,又要婀娜多姿。打破青衣與花旦的界限,兼有二者特點並吸收了刀馬旦表演特點的一個新行當「花衫」這就是名演員王瑤卿和梅蘭芳所創,便與表現更多不同的婦女性格。以前在崑曲中多半以「正旦」為主要角色,但是時代演變中,逐漸不再以「正旦」這類典型人物角色為主軸,為了因應時代變遷與角色形塑,比如大家都非常熟悉的《牡丹亭》中的杜麗娘,現在的表演捨棄正旦、花旦而選用閨門旦這一行當,是因為閨門旦「久居深閨,尚未出嫁,相貌秀麗,性格內向」的行當特徵恰恰與杜麗娘的人物特徵相吻合。而正旦一般不具備「久居深閨,尚未出嫁」的特點,花旦雖然符合「尚未出嫁,相貌秀麗」,但是花旦在角色塑造過程中,以活潑嬌媚為主,並非「性格內向」。由此可見,行當既由人物而來,也以表現人物為目的。它運用抽象的手段,以各種類型化的方法,對戲曲人物進行分類,通過臉譜、自報家門、唱、念、做、打等不同的表演程式,既解決了演員有限的扮演能力與戲曲人物無限豐富複雜的性情品格這一技術上的問題,也通過類型化的方法使觀眾能更快地瞭解人物。
淨行也叫花臉,因為臉上塗抹大量油彩,專屬於性格與相貌有特點的男性角色。用寬音,鼻音和假音演唱,講究胸腔和顱腔的共鳴,一般多念韻白。重唱工的淨叫「正淨」,也叫「大花臉」或「銅錘」。側重表演身段京劇中又稱銅錘花臉或黑頭花臉,扮演的人物有《將相和》的廉頗、《鍘美案》的包拯等,大多是朝廷重臣,因而以氣度恢巨集取勝是其造型上的特點。
功架與對白的淨叫「副淨」,也叫「架子花」或「二花臉」,以做工為主,重身段動作,多扮演豪爽勇猛的正面人物,如魯智深、張飛、李逵等。也有扮反面人物的,如京劇中抹白臉的曹操等一類,也由架子花臉扮演。淨的表演程式是最誇張的,尤其是臉面的化妝,塗上各種圖案和花紋。隨著人物性格或者基本特徵,不同人物的臉龐有各種不同程式圖案。淨行所走的早期與丑非常近似,也有滑稽詼諧的表演方式,當角色越來越進化後,淨行就越來越著重唱工與武打,獨立成為重要的表演行當。
丑行「丑」指身材短小或者是其貌不揚的人物,一般在鼻子處勾畫一塊白,像豆腐塊一般通常為了有別於大花臉,所以叫「小花臉」。丑主要分「武丑」,「文丑」和「一般丑」三種。武丑是會武藝的丑角,又叫「開口跳」這是因為要擅長念白和跳躍之故。文丑是不會武藝的丑角,常常是滑稽可笑的人物。年老詼諧的人物為「老丑」如《女起解》裡的崇公道。丑角有時也會扮演「彩旦」一般指年齡較輕的,扮相特別誇張的女性丑角。
好囉,我們介紹這麼多角色行當,大家是不是對戲曲有更進一步的認識呢?喜愛我們節目的朋友,請多多留言,並且幫助我們元瓅少年遊更進步更豐富,我們下週再見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