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搜尋 我的知識庫
【元瓅少年遊】聽戲?聽什麼?蘭花指指向何方 EP07__劇本與戲曲|元瓅書坊

【元瓅少年遊】聽戲?聽什麼?蘭花指指向何方 EP07__劇本與戲曲|元瓅書坊

元瓅少年遊

2022/01/29 | 00:18:00 | SoundOn #arts




Play Episode



內容描述


各位喜愛聽戲看戲的朋友們大家好,上一集我們提到了關於戲曲劇場,是有別於現代劇場的,不過我們也說到由於來到了21世紀,早期的戲曲劇場已經隨著現代劇場的形式,舞臺表現:燈光、布景、道具,甚至是早期以一桌二椅為主的表演場地,已然順應劇場的變動而有所改變。那麼我們這一集所要說的是,戲曲的劇本也會因為環境的改變而改變嗎?這裏我要賣個關子,請大家聽我說下去。
戲曲劇本的發生非常早,因為職業劇團出現在11世紀左右,用一般的算法差不多是在南北宋時期。目前可以看到最早的,同時保存最完整的,可說是《永樂大典戲文三種》,學者推敲這三部作品,一致認定第一部《張協狀元》可說是最早的戲曲劇本。就我自己個人閱讀,為了無損情節結構,並且要將一部作品利用唱唸做打完成,這位九山書會的無名氏,幾乎將各類曲牌拼湊在一起,實在非常的近似《劉知遠諸宮調》、董解元《西廂記諸宮調》,但是為什麼「諸宮調」沒有成為戲曲劇本最早的作品呢?這就與發生時間有關了,《劉知遠諸宮調》目前只留有殘本42頁,實在推測不出完成的時間點;董解元《西廂記》標明時間斷點是金代,也來得比《張協狀元》晚;其二就與諸宮調的表演形式有關了,「諸宮調」,多是一人講唱故事,尤其是由弦索樂器伴奏為主,沒有腳色扮演,可說是一種說唱文學,還稱不上所謂的戲曲劇本。從《張協狀元》在歐洲的舊古董店中被發現後,就此成為最早的戲曲劇本。
好了,說到這裏,如果曾經看過《張協狀元》的朋友們,大概知道戲曲劇本的排列方式,有以音樂為主的曲牌歌詞,並且加上對白內容。那麼我們就可以確定現在可以看到的元雜劇、明傳奇的劇本,幾乎都非常近似《張協狀元》的寫作形式。目前我們可以看到保存下來的戲曲劇本的種類很多,如北曲雜劇劇本、南戲劇本、崑曲劇本、弋陽腔劇本、各類梆子劇本、各類皮簧劇本、京劇劇本、各類民間小戲劇本等。這些劇本都是在不同的歷史條件下形成的,又有其各自的特點。各種戲曲劇本,不論形式如何不同,就戲劇結構的根本區別來説,可以歸納為折或者叫做出與場這兩類劇本體製。就在這兩類的體製形成與發展下,直到現在不論折或場依舊活躍在現代劇場中。
好了,我們就來談談關於折的部分,元雜劇可說是大家最熟悉的劇本形式,元雜劇的分折方法就是一套曲子來分,這套曲子構成一個情節段落,就叫做一出或一折。以北曲為主,什麼是北曲呢?指的就是運用七個音階,即是1、2、3、4、5、6、7,不過因為北曲在元人入主中原後,語言有了激烈的變動,少了入聲字,那麼什麼又是入聲字呢,就是「出口即斷」的促音與輕音。通常北曲雜劇非常在意情節結構,所謂「起承轉合」,也就是故事的開端、發展、衝突、結局這四部分,因受說唱文學的影響,造就了一本四折的形式,有時需要更詳盡的說明,或者故事跌宕起伏需要過渡,那麼就會適時的加入楔子讓故事起始轉折更具合理性;同樣也由於受到說唱的影響,連帶演唱者也是由一個人主唱到底,如此的體製形式一直延續到明代仍舊存在。
通常一部作品是由正旦或正末來演唱全劇的四個段落,每個段落一套曲子為結構單位。由此就有所謂的旦本末本之分。這種劇本體製便是吸收了當時的説唱藝術優點:譬如唱賺、諸宮調的聯套結構成就了演出的藝術,成就這類劇本寫作,已經遠遠超越前代的音樂與表演,讓戲曲有機會在文學歷史展露光芒。
當然以這種一本四折的劇本模式,以主角人物為中心,當人們後來進入越發富庶的時代時,對於休閒娛樂的需求越高,北曲雜劇的演說固然可以刻畫單一人物,但是要造就整部作品的戲劇效果,當然已經不符合當時的需求了,到了元代後期越來越多風情戲(就是男女婚戀的戲劇)作品,越來越成為大家觀賞的大宗時,明代的傳奇則應運而生。這時的明清傳奇,各地崛起的聲腔,演唱的語言與音樂形式,也就逐漸形成了所謂的四大聲腔:崑山、海鹽、弋陽、餘姚腔等,不過這還是單純的清唱,到了明代嘉靖年間,也就是差不多14世紀左右,當時的音樂家魏良輔,改良了崑山當地的土腔一變為崑山水磨調,加上梁伯龍以崑山水磨調為主要音樂創作了戲曲作品《浣紗記》,繼承了南戲的傳統,開創了明清傳奇前所未有的流行。
劇本的結構有了二、三十出,三、四十出,以至四、五十出之多。每套曲子的數量可多可少,也不局限一人主唱,只要是上場腳色都可以演唱。和北曲雜劇比較起來,傳奇劇本的結構靈活許多,劇情結構依照劇作家的需求給予緊湊與舒緩的情節安排,終於讓戲曲劇本走向劇場化與精緻化。
這裏要順帶一提的是,南戲的語言與音樂表現形式,則與北曲不盡相同,南曲使用的是五聲音階,也就是12356,少了Fa、Si兩音,主要的因素是北曲聲音高亢,在旋律上鏗鏘急促,唱詞綿密,但是南曲少了FaSi兩音後,字少調緩,聲音情感婉轉流麗,帶著嫵媚的特點,這也和主奏樂器有密切關係,北曲多用弦索樂器,即是多用彈撥樂器演奏;至於南曲則多使用笛蕭等管樂器,除了唱詞舒緩外,聲音旋律來得悠遠縹緲。所以明代學者王世貞在自己的戲曲理論專書中就說了:「大抵北主勁切雄麗,南主清峭柔遠。」;徐渭的《南詞敘錄》講得更直白:「聽北曲使人神氣鷹揚,毛髮灑淅,足以作人勇往之志」,而「南曲則紆徐綿眇,流麗婉轉,使人飄飄然喪其所守而不自覺,信南方之柔媚也」。這也是為什麼北曲雜劇多公案推理、復仇雪恨、悲壯慷慨的內容;南曲戲劇則多男女婚戀的題材了。
自13世紀下半葉起,由於國家的統一,促進了南北曲之間的交流,此後的南曲便開始吸收北曲的成分,出現了「南北合套」這種套曲形式。到16世紀崑山腔興盛,更大量吸收北曲的藝術成果,形成了南北曲合流的局面。當然劇本體製的演唱曲調旋律不同,也會帶來曲調串聯的不同性,下週我們將會進一步跟大家提到關於南北曲的表現方式,不同的音樂旋律在不同的情節結構,甚至於人物的塑造上,帶出不同的演出方式喔。
後來的學者對明清傳奇劇本進行分析時,開始注意到排場結構,沖場、過場等等,逐漸發展出一套明清傳奇的戲曲創作形式,也給予明清傳奇創作者莫大的便利性。當然明清傳奇的長篇鉅製隨著時間的改變,也開始縮減瑣碎冗長的部分,甚至一些熟悉的情節段落會被特別挑出來演出,同時配合唱唸做打,促成了折子戲與板式變化戲劇表現的大大發展。
這種突破並不表示音樂在戲曲綜合藝術中的作用削弱,相反地,由於它的靈活性增強,戲劇性加強,表現能力得到更大的發展,讓唸白、做功、舞蹈、武打等藝術表現得到充分的發揮。這就使戲曲劇本有可能依據整個劇情的需要,選擇最適合的表演方式,靈活地安排大場子、小場子、過場戲,並把各種藝術手法在各個場次中有機地結合起來。板式變化體的分場劇本體製的形成,使得戲曲文學結構獲得最鮮明的表現。
目前戲曲的歌舞表演形式何以仍然歷久不衰呢?首先就是對舞臺時間空間的調度,舞臺上的戲曲搬演是通過劇本內容,以及演員程式化的表演所創造而成的,戲曲劇本結構的形式具有以下特點:
除了優美的戲曲唱詞與音樂外,演員的做工與做表,讓戲曲舞臺活潑起來,可以根據唱詞的內容給予舞臺空間如同電影剪接一樣,即可來到天涯海角,因著精緻的表演讓我們看到演員如何翻山越嶺前村後莊的穿越,讓空間時間已然呈現流動性較之摹擬生活的真實、舞台時間和空間固定不變的處理手法上,具有想像的與變換迷離的表演形式,銜接了有限的舞台時間、空間與無限的生活的縫隙,讓戲曲藝術在結構劇情、展開衝突、刻畫人物上取得最大的自由,讓觀眾看到更為廣闊的生活畫面和活潑的藝術表現。
其次,戲曲結構所採取的從點到線的組合格局。在戲劇結構上以一條主線貫穿始終,同時圍繞這條主線安排容納不同的場子,形成縱向的點線構成。中國古典戲曲始終是以單一開展的戲曲演出,由此主線擴展延伸出去,最終再度回到主線脈絡,讓整體架構具有前後呼應,與清晰的故事發展,不至於雜蕪錯亂。尤其板式變化體的分場劇本結構,更是採取以線的貫穿與點的變化有機的結合,形成戲曲結構上主要的優點。讓故事表述的有頭有尾,脈絡分明時時指示着劇情發展的方向,使觀眾了然於心。劇情主線的顯明性和故事發展變化的曲折性,也正是戲曲最具古典傳統特質的表演。
下週我們將會針對音樂、聯套、劇本與大家分享,千萬不要錯過囉,我們下週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