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搜尋 我的知識庫
【元瓅少年遊】理財煉金術 EP29__防禦性投資、利率變動風險、通貨膨脹風險、違約風險|方珮璀

【元瓅少年遊】理財煉金術 EP29__防禦性投資、利率變動風險、通貨膨脹風險、違約風險|方珮璀

元瓅少年遊

2022/07/04 | 00:23:19 | SoundOn #arts




Play Episode



內容描述


各位元瓅理財教室的同學大家好!今天進入倒數的兩集啦,本集準備來介紹債券投資部分,我會先談這種防禦性投資需要注意的三大風險,然後介紹債券投資中要注意的關鍵字,最後介紹一般人比較常接觸到的債券相關產品,然後藉我們提到的風險觀念與關鍵字,來掌握各種產品之間的區別與特性。
三大風險是:利率變動風險,通貨膨脹風險,違約風險。
關鍵字:殖利率/債券價格,存續期間,債信評等,違約率,通膨率,實質利率
談三大風險時,會穿插介紹相關的關鍵字,這樣才好理解三大風險會如何影響我們佈局債券型商品。
先談最基本的殖利率/債券價格:其實殖利率的概念不止在債券,現在股票市場也很夯,也就是說,殖利率對於長期投資人都很重要。但對債券而言尤其重要是因為,債券的殖利率直接影響其價格(和股價的價差有時因為資金供需可能會超漲超跌不同),它們非常緊密連動,呈反比的關係。
先來談所謂的債券價格,其實有2種,一個是它的「面額」,這是票面價值的另一種說法。但實際的發行價通常會略低於面額,發行後可以在次級市場持續買賣換手,那時的價格就可能高於或低於面額,成交價格則取決於利率、信用或其他因素(如市場的流動性)。
那殖利率又是什麼呢?假定我們在次級市場,要決定買或賣一檔已發行的債券好了,這檔債券已知的是每期會償還的票面利息(先不談分期償還本利和的特殊產品),這個不會變。但市場目前的利率,很可能高於或低於這個票面利率。我們假定目前市場利率高於票面利率好了,那你用面額去買就不划算,當然你不會幹,除非賣方願意折價賣給你,而折價的幅度至少要讓你算回來的利息等於目前的市場利率,這樣你才會願意買嘛,對吧?
舉例:有一張一年後到期的債券,票面利率是10元,面額是100元,但目前市場利率是20%,同樣100元你現在拿去銀行大做一年期定存,一年後可拿到120元它不香嗎?怎麼可能傻呼呼去用100元買這張債券?所以除非賣方願意賣你大約91.66元,這樣你一年後拿到110元,算起來和你用把91.66元去做一年期定存拿到的本利和是一樣的,你才可能會考慮投入。所以各位聰明的同學就可以看出,債券的殖利率和它的價格是反向的,這點要請大家銘記於心。所以利率變動時,會使得已發行的債券,它們的價格出現變化,如果利率高於某一檔債券發行時的票面利率,兩者的利差愈大,該債券的價格就跌愈凶。
存續期間=存續期是債券現金流現值的加權平均值,包括一連串的定期票息付款,乃至於日後債券到期、償還面額所支付的更大筆款項。藉著存續期間,我們可以很快掌握利率變動期間的債券價格波動幅度。為了預估特定債券價格對於利率走勢的敏感程度,債市採用所謂的存續期作為指標。
每檔債券的存續期計算結果均獨一無二、各不相同,這樣的風險指標亦可方便投資人基於公允合理的標準,比較不同到期日、票息與面額的各種債券。存續期所反映的,乃是利率變動幅度達 100 個基本點 (1個百分點) 之際,特定債券價格可能經歷的近似變化。例如,假設利率下降了 1 個百分點,導致市場上所有債券的殖利率以同樣幅度下滑;這種情況下,存續期兩年的債券價格將上漲 2%,存續期五年的債券價格將上升 5%。
好,聽到這兒,各位大概就能理解利率變動對於債券價格的影響,而且我們是有存續期間來檢視,一旦發生利率變動時,你的債券投資組合會比較敏感或比較遲鈍,它們抵抗利率變動的能力如何,是可以有一個比較精確的衡量標準。
而債券除了持有期間必須面對的市場利率這種系統性風險之外,更主要的是該檔債券本身的信用風險,也叫違約風險。而對於主要交易的一些大型的債券,通常會有所謂的信用評等,好讓投資人決定要給該債券多少的風險貼水,來COVER它們的違約風險。
違約率=違約風險( Default Risk )是債券投資所面臨的各種風險中的一種,而且是最主要的個別風險。債券發行單位若在債券到期時無法償付利息或本金,即稱為違約風險,又稱為信用風險( Credit Risk )。
投資債券時,投資人會參考債券的信用評等評級,國際最著名的評級機構目前有3家,標準普爾(Standard & Poor’s)、穆迪投資者服務公司(Moody’s Investors Service)、惠譽國際信用評等公司(Fitch Ratings),對國家、銀行、券商、基金、債券及上市公司進行信用評級,藉此評估信用狀況或償債能力。評等方式是將受評者的各項信用屬性量化,對照信用評級後,供投資人或相關機構來判斷這間公司財務是否健全、適合投資。被評等的債券發行主體,其信用評等越低,則其針對自身債券所支付的利率就越高。
通膨率=一籃子商品的物價變動幅度,每個月央行也都會公佈各國的通膨率,其中尤其以去除了食物和能源等變動劇烈的核心通膨指數,更受注意,因為有一些如房租等的價格,具有一定時間的僵固性,也比較易漲難跌,代表其影響的期間更長更不容易消解。
實質利率=名目利率減去通膨率,舉例來說,如果我有現金100元,現在是拿去消費好呢,還是去存銀行好呢?這樣的考量。有時拿去放貸期末得回的本利和,扣除被通膨吃掉的購買力之後還比原來的本金少,那就不如現在拿去消費算啦,正常人大概都會這麼考量吧?所以實質利率也會影響人們的儲蓄意願。
如果是比較關心時事的同學,想必最近也常會在新聞中聽到有關通膨一發不可收拾,導致歐美央行不得不考慮升息與緊縮資產負債表(其實也就是收回發行在外的強力貨幣的意思)等的財經消息。
的確,從1980年代的全球高通膨時代以來,這40到50年來利率幾乎都是走一個下跌的大趨勢,這個趨勢直到去年開始出現轉折。原本前二十年原本主要國家還在通縮環境中的這種狀況,終於在不斷大量印鈔,以及中美貿易科技戰導致全球化佈局出現疑慮,供應鏈艱難地試圖重新洗牌,然後新冠疫情又導致製造和運輸的瓶頸等等幾大因素一起發力,全球政府終於成功地把大家拉進了通膨的浪潮中。
限於時間,我不就央行的角色去討論它們現在的貨幣政策如何,我們就面對現實,也就是目前各主要國家央行幾乎都迫於高通膨,必須主導利率上升(日本除外),其中有一大部分是要削減經濟成長力道來壓制通膨,另外也是要讓市場的名目利率不會因為被通膨吃掉,讓實質利率太低或甚至小於零。實質利率太低會影響投資的意願,不利於長期的經濟和技術發展。
但這也對債券投資的市場有相當大的衝擊,也因此,若是害怕債券投資涉及的三大風險,在這種情勢還未完全明朗底定的風雨飄搖時期,也可以考慮持有現金,靜待下一次投資機會的到來。
好,了解以上的關鍵字之後,我們就可以按照這些特性來瞭解各債券產品的差別,以及照我們的狀況,怎麼去佈局各種不同的債券標的。至於何時該進入?比例多少?我們在第30集談資產配置的時候,會按照景氣循環的週期來做說明。
一般債券產品介紹:
國債(國庫券/短中長期2-30年公債),新興市場債,抗通膨/市政府債
公司債=投資級+非投資等級(高收益/垃圾)
債券基金
易混淆產品:配息基金
由於美國的公債市場規模大,債信風險較小,流動性高,而且各層次的產品也夠深夠廣,所以是全球主要的交易市場。至於各國的公債市場,多半是國內的大型金融機構或大型企業持有,流動性較小,所以除了本國的客戶外,對一般人來說不易接觸到。
國債(國庫券/短中長期2-30年公債),新興市場債,抗通膨/市政府債
國債就是政府債券,發行主體是政府。它是指政府財政部門或其他代理機構為籌集資金,以政府名義發行的債券,主要包括國庫券和公債兩大類。一般國庫券是由財政部發行,用以彌補財政收支不平衡;公債是指為籌集建設資金而發行的一種債券。有時也將兩者統稱為公債。中央政府發行的稱國家公債,地方政府發行的稱地方公債。短天期債券為5年以下,中長天期債券介於 5 至 12 年者,長天期債券超過 12 年,約到30年。
國庫券是一年期以內包括一年期的國家發行的債券,西方國家國庫券品種較多,一般可分為3個月、6個月、9個月、1年期四種,採貼現形式發行,沒有票面利率。
已開發國家的公債市場如果是流動性和債信評等好的國家,常是全球金融業主要的交易標的,價格也會比較穩定。但因為交易單位的面額過大,一般人比較少直接接觸。絕大部分由金融機構,退休基金或大型企業持有,一般人大概是透過債券基金間接持有。
但國債仍會因為國家的政府赤字佔GDP的比例高低,或經濟體質的變化,可能會影響其債信評等提高或降級,導致該國的國債利率仍會因本身的信用風險而變化。可能各位同學對於2010到2011年的歐債風暴有點印象。歐洲主權債務危機,是指自2009年年底之後,全球人開始重新檢視自己的資產配置中,所謂防禦型資產,是否真的足夠穩健?同時在2008年金融風暴中各大信用評等公司被詬病評等過鬆,反應過慢,也使得評等公司加緊了對各發債主體的信用檢視。
首當其衝的是被指出現財政控制不良問題的歐元區國家,包括希臘、愛爾蘭、義大利、西班牙和葡萄牙,當時被戲稱為歐豬五國,它們的國家借貸信用評等降低,而部份不屬於歐元區國家的歐盟成員國因為經濟連動之故也被牽涉其中。針對那些為了出手救助銀行而導致主權債務急增的部份歐盟成員國而言,由於這些國家與其他歐盟成員國,特別是與德國之間在債券收益率差價和信貸違約到期方面的差異愈來愈大,使得這些國家逐漸浮現信心危機(這讓我想到三國演義中的火燒連環船,雖然串連可以分散震動的幅度,提高體系平時的穩定度,但這也增加了彼此互相鎖定的緊密度,一旦震幅大於體系整體可以承受的程度,結果反而可能導致整個體系有崩潰的危險)。後來在歐盟一連串援助行動中,才算撐過了這一場差點可能讓歐盟和歐元解體的危機。
公司債=金融債/投資級+非投資等級(高收益/垃圾)
金融債券係指由儲蓄銀行、專業銀行或是商業銀行所發行之債券,它們的情況接近國債的狀況,因為面額大,對一般人來說不容易交易,所以也大多是由銀行或大型的基金來持有。
普通公司債係指由公民營公司基於改善其財務結構或拓展業務等目的而需要籌措中長期資金,依公司法規定發行之債券,其信評因發行公司優劣而有差異。
公司債分界線:投資等級與非投資等級。所謂非投資等級公司債,以前或被稱高收益,或也曾被稱為垃圾債券。有別於信用評等較高公司所發行的投資等級債券,非投資等級債券係由信用品質較差的公司所發行。其中,投資等級又可細分為四種不同評等,至於非投資等級則包含了六種評等級別。
投資等級:穆迪=Aaa-Baa,標準普爾=AAA-BBB
非投資等級:穆迪=Ba-C,標準普爾=BB-D
就實務面來說,其實公司債還是比較容易受股價影響,可能是因為公司的信用風險也會跟著有所變化,這點也要請同學們瞭解一下。尤其是非投資等級公司債的產品受到的影響更大。所以其實我個人並不建議將非投資等級公司債當做避險資產,它們反而跟股票比較類似,算是風險性資產,請同學們在做資產配置要注意這其中的差異。這裏特別提出來是因為非投資等級公司債以前在台灣市場上常被稱為高收益債券,台灣人的投資量相當巨大,所以會特別請大家注意。
債券基金就是主要投資於債券標的共同基金,各位同學要注意的是去檢視它所擁有債券的組成成份,把以上的觀念全套進去評估,才知道你大概能怎麼去期待這檔基金對於你的資產配置和投資效益的影響。
另外市場上常提到的配息基金,根本就不是債券概念,也拜託千萬別想而當爾以為是跟定存一樣賺利息。不是不是不是!重要的事情要說三遍,配息可以配到本金,真正賺沒賺,要看這個資產本身的收益率,不能傻傻看它說配你多少,到時配了息,結果本金折損,家害。
好,下集是本節目最後一集,也是最核心的投資觀念=資產配置,我們一起來好好把握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