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搜尋 我的知識庫
【元瓅少年遊】聽戲?看戲?EP22__《琵琶記》Ⅰ、高明、人倫悲劇∣元瓅書坊

【元瓅少年遊】聽戲?看戲?EP22__《琵琶記》Ⅰ、高明、人倫悲劇∣元瓅書坊

元瓅少年遊

2022/05/16 | 00:20:28 | SoundOn #arts




Play Episode



內容描述


各位喜愛聽戲看戲的朋友們大家好,還記得第19集時,我們曾經提到南戲在史料上的記錄,當時討論的是祝允明的《猥談》資料雖少,但是我們差不多可以知道北宋過渡到南宋的南方戲曲的模樣,我們不妨再一次提醒大家:「「南戲出於宣和之後、南渡之際,謂之『溫州雜劇』。予見舊牒,其時有趙閎夫榜禁,頗述名目,如《趙貞女蔡二郎》等,亦不甚多。」祝允明認為,南戲產生於宋宣和年之後,到了南宋初年才漸漸流行,當時管南戲叫「溫州雜劇」。由此可知,南戲誕生於溫州地區。
對於這種說法,明代的徐渭沒有表示反對,但他又提出了另一個時段,他在《南詞敘錄》中稱:「南戲始於宋光宗朝,永嘉人所作《趙貞女》《王魁》二種實首之。……或云:宣和間已濫觴,其盛行則自南渡。號永嘉雜劇,又曰鶻伶聲嗽。」看來,徐渭認為南戲的產生時間要比祝允明的說法晚。
不過不論如何,南戲都是產生在宋代。隨著元朝的成立,南戲又流傳到了中國北方,同時這種戲劇也在國內各地流傳,而後漸漸形成了四大聲腔:餘姚、海鹽、崑山、弋陽。餘姚和海鹽都在今日的浙江;而崑山則在江蘇,當年屬於蘇州;弋陽處在今日的江西。由此可知,這四大聲腔其實都在江浙地區。
至於南北曲的區別,還記得跟大家提過的復古運動大師王世貞在《曲藻》中曾這樣說過兩者的差別:「凡曲,北字多而調促,促處見筋;南字少而調緩,緩處見眼。北則辭情多而聲情少,南則辭情少而聲情多。北力在弦,南力在板。北宜和歌,南宜獨奏。北氣易粗,南氣易弱。大抵北主勁切雄麗,南主清峭柔遠。」
目前我們可以找得到的南戲劇目的總數大概有二百多種,不過真正屬於宋代的作品實在少之又少,現在可以確定的年代的是《張協狀元》、《宦門子弟錯立身》、《遭盆弔沒興小孫屠》三種收錄在《永樂大典》13991卷,這三部作品除了《張協狀元》確實是宋代作品以外,其他大約都是元人作品。
那麼為什麼可以找到這部作品,真的要歸功於1920年,葉恭綽先生游歐時,在倫敦小古玩店意外發現倖存的第13991卷,內收戲文《張協狀元》《小孫屠》《錯立身》三種戲文。葉恭綽先生將殘存的這三種戲文購回後,這三卷書曾長時間藏放在天津某銀行保險庫中,直到1931年,古今小品書籍印行會據《永樂大典》殘存的三種戲文排印發行。這三種南戲一般認為是民間流傳的,經文人改動較少的作品,語言質樸,情節生動,保留了南戲的民間文化特色。
好了,上一集我們有提到直至到元代中後期,由於南北兩方的戲曲開始合流,開始有南北曲合調的現象,戲曲創作者或演出者,在南北合流下開展出南戲多樣化的表現形式。我們回到明代中葉以後,從戲曲總體認知來看,南戲初初在溫州崛起時,尚未蔚為大觀時,魏良輔率先公開陳明對《琵琶記》的尊崇:
「《琵琶記》……自為曲祖,辭意高古,音韻精絕,諸詞之綱領,不宜取便苟且,需從頭至尾,字字句句,需要透徹唱理,方為國工。」
王世貞把《琵琶記》視為南曲之冠,「《琵琶記》之下,《拜月亭》是元人施君美撰,亦佳。元朗為勝《琵琶》,則大謬也。中間雖有一二佳曲,然無詞家大學問,一短也;既無風情,又不裨風教,二短也;歌演終場,不能使人墮淚,三短也。」
可見,南戲受到北曲影響後,進而文人介入創作下,《琵琶記》的出現,在中國戲劇史上有著不可撼動的地位。我們在此先說說作者的情況。
高明本就是浙江溫州地區瑞安人,他大約出生在元大德時期。關於他名字的來由,相關記載均稱是出自《禮記》中「明則誠矣」一語,因此他姓高,名明,字則誠,他還有一些其他的字號,但後世多稱他為高則誠。按照元代的階級劃分,分為蒙人、色目人、漢人、南人,以南人地位最低,高明處於元代科舉考試中,確實有機會脫穎而出。不過真正讓他聲名大噪的倒是因為這部震古鑠今的《琵琶記》。
說來《琵琶記》也還是根據原創IP,根據前面提及徐渭的《南詞敘錄》,早在宋代已經流行《趙貞女蔡二郎》的戲曲。不過原創IP卻在《琵琶記》流行起來後,也就逐漸消失了,原本的故事梗概差不多是這樣的:
「蔡伯喈中狀元後入贅相府,背親棄妻。其妻趙貞女在家鄉獨立奉養公婆;饑荒年歲,公婆雙亡,貞女剪髮買葬,羅裙包土,修築墳台。後來,天上降下一面琵琶,貞女便懷抱琵琶,彈唱為生,上京尋夫。但與夫見面時,伯喈不僅不認其為糟糠妻室,而且放馬踹死趙貞女。這一行為人神共憤,遂雷殛蔡伯喈,以悲劇收場。」
如此超級悲劇故事,說來會被趙閎夫給禁了,也是情有可原。不過這位蔡二郎卻是有個原型人物東漢時期的蔡邕,說來沒有特別清楚文學發展的朋友大概不太清楚他是誰,不過說到他女兒,可真的非常有名,也就是寫《胡笳十八拍》、《悲憤詩》的蔡琰。
蔡邕的形象,與戲曲中蔡伯喈的形象實在差太多了,一個是在《後漢書‧蔡邕列傳》是個超級孝子,一個是戲曲中為人唾罵的負心漢,姑且不論後者是真是假,真的要提醒大家的是,《南詞敘錄》的記載中這類婚姻愛情家庭悲喜劇中,出現特別多的都是負心漢與多情女。更嚴重的是這些負心漢通常都採取「非常」手段,置糟糠妻於死地。當我們看《琵琶記》原型故事《趙貞女蔡二郎》時,將妻子踏死馬前,應該許多人會大罵蔡二郎的狠毒。其實在宋元時期的南戲根本就不是單一例子,當時知名的劇幕就有《王魁負桂英》、《張協狀元》、《陳叔文三負心》、《李勉負心》、《張孜鴛鴦燈》、《崔君瑞江天暮雪》、《王十朋荊釵記》、《王宗道負心》等多種。剛剛聽我唸過一遍,大家應該都會覺得錯愕吧,除了戲曲以外,從話本小說中更是不勝枚舉。我們拿大家非常熟悉的《王魁》來談好了,有關王魁負桂英的故事幾乎遍及宋代各種民間伎藝,流傳極廣。王魁在史料上是真有其人。本名俊民,宋嘉祐辛丑(1061年)進士,曾任徐州判官、南京發解官。因患狂疾,自刎不成,後誤服藥而死,年僅27歲。話本與戲文中,他與妓女桂英的婚戀糾葛是這樣的:王魁下第失意之時,得到妓女桂英的資助,相約結為夫妻。在再度上京赴試時,與桂英在海神廟焚香為誓,決不相負。後王魁狀元及第,授徐州判官,嫌桂英寒賤,背盟負心別娶。桂英遣僕送信,王魁叱而不受。桂英憤極自殺,其鬼魂偕鬼卒追捉王魁至海神廟,證其負心,索命而去。說到這裏,王魁的負心,絕不僅是感情上的背叛,更是道義上的相負。桂英的怨憤和瘋狂的行動,之所以贏得世人的同情,是因為正是由於桂英的溫情和金錢的資助,才使得王魁重新振作起來,高中魁首。沒有桂英,也就沒有王魁之今日。負心兼忘恩,才構成了道德上的巨大缺憾,使得王魁的作為與桂英的心願及社會期待之間,形成激烈的衝突,從而構成真正的悲劇。
那麼像宋朝時期劉後村曾有一詩提及《趙貞女蔡二郎》的事蹟:「斜陽古柳趙家莊,負鼓盲翁正作場。死後是非誰管得,滿村聽說蔡中郎。」可見得負心婚變作為題材自宋元起,南方的戲曲早已廣為流傳。那麼像蔡伯喈、王魁、王十朋這類渣男,來到元末明初時期的高明手中,身為一位喜愛辭賦創作,自然無法忍受東漢時期辭賦大家蔡邕的名聲受到污衊,歷史上的蔡邕,年輕時婉拒過皇家的徵召,但後來還是做到了五品的議郎,之後在官場是非中落敗,遭了流放,避難江南十二年。後來受到董卓的招攬人才登上尚書郎的地位,後來受到董卓兵敗牽連,死於牢獄。那時根本沒有任何科舉制度下的「朝為田舍郎,夕登天子堂」這類寒士的逆襲,僅是門閥士族之後,卻是受到政權轉移的牽連,根本搆不上所謂的負心漢。高明就在此前提下重新為蔡伯喈翻案,在國家政權交替,社會劇烈轉型的時期,蔡二郎的故事便是在一個科舉興盛,文官主導的官場文化下,一個望子成龍的老父親,一個被拋棄的平民妻子,以及一個投靠權力、背信棄義的男性。高明重新改寫下從負心婚變中梳理出蔡伯喈的「三不從」下百般艱難,他所面對的事夫妻、父子、君臣倫理關係的困境,一切在情理與實際現狀遭遇不可轉圜的衝突,偏偏他的能力又無從對抗皇權命令的左右,被迫必須放棄回鄉,被迫必須接受帝王的安排,更是被迫無法實踐父親對他的期待。
高明創作中提煉了一個更重要的人倫道德的取捨,彷彿一切的被迫看似都是一種矯情做作,但深入《琵琶記》探看時,第二十二出的〈琴訴荷池〉、二十四出的〈官邸憂思〉、二十八出的〈中秋望月〉、直到三十七出的〈書館悲逢〉從蔡伯喈的角度,在情理抉擇下蔡伯喈似乎挑了一個非常壞的情境,每個觀看戲曲的人議論紛紛還有心情大賞荷花,並且中秋賞月,另一邊的趙五娘的服侍公婆親嚐湯藥,吃糠減髮嗎?你這個渣男坐享其成還在那裡長嗟短嘆的。這豈不是極端不合理嗎?
但這也正是高明在一開始為觀眾揭示的蔡公所言「孩兒,你聽我說:夫孝始於事親,中於事君,終於立身。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揚名後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是以家貧親老,不為祿仕,所以為不孝。你若是做得官時節,也顯得父母好處,兀的不是大孝是什麼?」
如今看來似乎極端荒謬,然則整體儒家道統即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倫理,人倫秩序中君臣父子優先,絕非單純只是為了「教化」而已,更巨大的悲劇是人生的困頓是背負著家族的「改換門閭,光顯祖宗」為重要命題,那麼蔡伯喈所陷入的心靈煉獄是無從掙脫此一命定,朝向道德規訓下無從回頭之路。
也因此歷來的閱讀者面對《琵琶記》時所挑的毛病幾乎都是針對文辭做作,過度雕琢。反而整個倫理意涵與道德哲思卻不曾受到挑戰。這麼說來難道《琵琶記》放置在現代是落伍的嗎?當大家口口聲聲的「解放」,傳統是窠臼是禁錮,但是身而為人,有多少人依舊在價值判準與情感抉擇下,面對著自身的軟弱,抉擇困難下,再次重蹈覆轍,我們以為《琵琶記》的蔡伯喈根本是棄妻不孝,趙五娘的「糟糠自饜」是自虐守舊古板,當回到歷史現場,最終依舊會走上這條路。那麼《琵琶記》在元末明初的出現,可說是人類文化發展過程中最真摯的真相。
下週我們將與大家一起分享《琵琶記》最為王國維喜愛的第21出〈糟糠自饜〉,歡迎大家收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