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搜尋 我的知識庫
【元瓅少年遊】古今書房 EP35__〈材論〉、索天下之才而用之、王安石|元瓅書坊

【元瓅少年遊】古今書房 EP35__〈材論〉、索天下之才而用之、王安石|元瓅書坊

元瓅少年遊

2023/04/17 | 00:17:41 | SoundOn #arts




Play Episode



內容描述


各位喜愛古今書房的朋友們大家好,人才得失,攸關國家的盛衰榮辱。這也正是今天要與大家分享的,王安石〈材論〉中主要思想。文章一開始便以「不患」與「患」兩個否定、肯定的句式,說明了當時的「天下之患」,開門見山地提出了天下所憂慮的事情,即不憂慮人才不夠多,而憂慮的是在上的人不希望他們多;不憂慮人才不為國家做事,而憂慮的是在上的人不讓他們做事,從而明確提出人才問題事關重大,「材之用,國之棟樑」,並正反說明了人才的極端重要,「得之則安以榮;失之則亡以辱」,足見人才問題實與國家生死存亡攸關,絕非小事可等閒視之。他說:「夫材之用,國之棟樑也,得之則安以榮, 失之則亡以辱」。寥寥數語,言簡意賅,反映出11世紀這位政治改革者對人才問題上卓越見解。恰恰在這個關於國家「安榮」「亡辱」如此重大的人才問題上,當時的「上之人(這裏包括皇帝在內的當權者)」,卻「不欲其眾」,「不使其為」,不去發現培養人才,不使他們發揮應有的作用,這正是「天下之患」。此一思想,在〈上仁宗皇帝言事書〉、〈取材〉、〈興賢〉、〈委任〉等篇中,都一再得到闡發。王安石縱觀歷史,從正反兩方面的經驗中得出:「國以任賢使能而興,棄賢專己而衰。」「有賢而用,國之福也,有之而不用,猶無有也」。
人才既然如此重要, 那麼人才從哪裡來? 這是一個需要明確回答的問題。「上之人」認為當時天下「無材可用」,不以為然的認為正好相反,就王安石個人的看法是:天下大有人才,只不過「沈廢伏匿在下而不為當時所知」而已。這是兩種截然不同的回答。王安石以作為政治革新者的勇氣和膽略,毫不避諱的指出身居「上之人」這種認識主觀上有「三蔽」:一是認為自己的統治地位安定穩固,「終身無天下患」,人才對於國家的治亂無關大局,他們認為自己的地位早已不受危亡和恥辱的威脅,終身沒有天下危亡的禍患,不需要人才;二是認為自己身居要職顯位,權大勢重,「榮辱憂戚在我」,人才無足輕重,三是根本不關心人才的培養、選拔、任用和管理,卻成天憂心忡忡地認為天下實際上沒有有才能的人。這「三蔽」儘管表現形式不同,但都認為「天下實無材」,不認識或不願認識人才的極端重要性。其結果不僅人才被壓抑、埋沒,而且最終將導致整個國家政治「入於敗亂危辱」 的境地。
因此,王安石感慨地說:「天下之患,不患材之不眾,患不欲其眾,不患士之不欲為,患上之人不使其為也」。作者在列述人才問題上的三種偏見的同時,簡括而有力地分析了其必然導引的「卒入於敗亂危辱」的令人震驚的惡果,與上面指出的「失之則亡以辱」相呼應,再次強調了人才關乎國家生死存亡的極端重要性。另一方面批判「無才說」 的同時,與前兩種相比較,他們的本意還不是不想用天下的人才,而是糊塗無知,一葉障目不見泰山,看不到人才而哀歎天下無人才可用。所以,這種「以為天下誠無材」的錯誤觀點實有詳加討論辨析的必要,這就是作者特意「論其失」,以觸「未知其故」的原因,是作者駁論的建構的重點。
王安石基於「用心非不善」、「其心非不欲用天下之材」的思想觀點,所以在反駁中利用《文心雕龍‧論說第十八》中「言諮悅懌」、「煩情入機,動言中務」的行文策略唯有動之以情,從三個方面循循善誘層層遞進地駁斥了天下無人才的偏見,闡述了「索天下之材而用之」的觀點。
首先,要善於識別和篩選人才。這是〈材論〉中極為強調的一個重要問題。「世之蔽者」往往強詞奪理說,有才能的人平時就應該顯露出來,「未有其實而不可見者」。王安石說:不!有才能的人平時和眾人一樣,只是在關鍵時刻才能脫穎而出。他說:「夫馬之在廄也,駑驥雜處,飲水食當,嘶鳴、蹄齧,求其所以異者蓋寡;及其引重車,取夷路,不屢策,不煩御,一頓其轡而千里已至矣。當是之時,使駑馬並驅,則雖傾輪絕勒,敗筋傷骨,不舍晝夜而追之,遼乎其不可以及也。夫然後騏驥騕褭(ㄧㄠˇ ㄋㄧㄠˇ)與駑駘(ㄋㄨˊ ㄊㄞˊ)別矣。」這是以馬為喻,強調要在實踐中考察人才。在馬廄中,劣馬好馬混雜在一起,其飲水吃草、嘶鳴、蹄齧沒有什麼兩樣,但等讓他們拉車跑路時,好馬劣馬就看出大不一樣了,好馬足以「引重車,取夷路,不屢策,不煩御,一頓其轡而千里已至」,而劣馬「雖傾輪絕勒,敗筋傷骨,不舍晝夜而追之,遼乎其不可及」。人才也是這樣,平時其外形、表現並沒有什麼區別,但壓上擔子,在實踐中加以考察,就顯露出來了。凡「遷事而事治,畫策而利害得,治國而國安利」者,就是有才能的人。王安石特別強調取人之道,強調「擇術為先」,在篩選人才時,要「精察之」,「慎擇之」,「盡其道以求而試」。
那麼人也是如此,在平常情況下難分高下,「惟其遇事而治,畫策而利害得,治國而國安利」,人才與普通人的區別便可看得清清楚楚了。至此,作者適時地引出了一個結論:假如不能精細地考察,慎重地任用,即使居上位者擁有上古賢人皋陶、樂夔、后稷、殷契那樣的才智,也「不能自異於眾」,何況是在他們之下的人呢?那種認為人才如錐子在口袋,其尖端會自然顯露的看法是片面的。要之,要為人才脫穎而出創造條件。這一點,古代的賢君懂得這個道理,所以不認為天下沒有人才,而是想盡一切辦法去尋找、考察人才,並盡才而用,當今「上之人」若能如此,便不會「諰(ㄒㄧˇ)諰然(憂心恐懼的樣子)以為天下實無材」了。
其次,以箭為喻,闡明量才為用的道理。他特別舉出南越的長箭,精金為鏃,勁翮為羽,足以在千步之外,射殺犀牛,可謂「天下之利器」「決勝覿(ㄉㄧˊ)武之所寶」,但如果不是用在適當的所在,比如拿著鋒利的箭矢來當作敲打工具,即使再好的材質也和枯朽的棍子無多大區別。至此,作者又適時地引出了一個結論:即使得到了天下奇才,如果使用不得法,也同樣等於得不到人才,而古代的賢君懂得這個道理,量才而用,人盡其才,所以人才濟濟,各顯其能。後世在位者,不懂量才為用,致使埋沒人才,反「坐曰天下果無材」,王安石在此處不免慨嘆「士之愚蒙鄙陋者,皆能奮其所知以效小事,況其賢能、智力卓犖者乎?」真的不是沒有人才,而是沒有好好地思索如何讓人才得其所盡其用,實在是在上位者沒有弄懂使用人才的道理。
王安石更進一步推論,不是有人說過:「古之人於材有以教育成就之,而子獨言其求而用之者,何也?」為什麼只有作者單單認為人才是「求而用」呢?王安石在此意欲表達的是整個國家的政治制度尚未完善前,是先去尋求人才來使用;一旦通過人才的運籌帷幄,國家政治制度以臻完善時,如此一來才足以通過完備的教育創造更多的人才。作者論點的提出並非駁斥前人的說法,反而是進一步補充前人所未言的內容。
最後,以史為鑒,進一步說明人才應運而出的道理。作者以「六國合縱而辯說之材出」、「劉項並世而籌畫戰鬥之徒起」、「唐太宗欲治而謨謀諫諍之佐來」為例,說明人才的出現在於時勢的需要與「上之人」的發現與重用。就某種意義上來說,君主如果想得到他們,他們就來了。因此,以天下之大,人才之眾,而硬說果真沒有人才,是無論如何也不能令人信服的。至此,「以為天下實無材」的論點,已被反證為是錯誤的,同時作者重視人才以及如何發現、選拔、使用人才,使人才得以脫穎而出、使人才得以盡才為用等觀點也一併得到了闡述。
王安石明確指出,人才是客觀存在,問題是「君上」用不用。從歷史上來考察,時代需要什麼樣的人才,什麼樣的人才就應運而生,時勢造人才。王安石認為,主觀上破除「三蔽」,做到「博詢眾庶」,將眼光朝向在野,廣博的採納意見,人才自然應運而生。這個見解是難能可貴的。
合理地使用人才,這是王安石〈材論〉中提出的另一個重要主張。王安石非常強調「審用」人才。主張用人時要「銖量其能」,根據各人的才能按排用場, 作到人盡其才,才盡其用,「使大者、小者、長者、短者、強者、弱者, 無不適其任者焉」。如果用人能做到「當其所能」,不但才智較差的人都「奮起所知以效小事」,而那些「賢能智力卓犖者」,就更能發揮作用了。這種合理地使用人才,發揮人才潛力的主張, 至今仍在閃耀著光輝。
王安石的人才觀是與他變法改革的政治思想緊密相連的。他為了推行變法改革的政治主張,「必先索天下之材而用之」。因此,他大談識才和用才之道。不僅如此,在他執政期間, 還竭力付諸實施。王安石進入中央權力核心後,大刀闊斧地進行吏治改革,採取了一系列組織措施,陸續提拔了一批有才幹的新人, 成為他推行新法的骨幹力量。《宋史‧王安石傳》上說,他「多用門下儇(ㄒㄩㄢ)慧少年」,屢屢「所用多少年」,是安石對人才觀的看法。
〈材論〉一文,篇幅不長,但卻能針對時弊,據理以陳,闡明了有關人才的重大社會問題,表達了「索天下之才而用之」的政治改革家的宏圖大略,可以說是一篇為改革圖新服務的「招賢書」。這篇文章也正體現了作者所倡議的「文者,務為有補於世用」的創作主張。以上就是本期的節目,喜愛我們元瓅少年遊的朋友們,請多多訂閱我們的podcast,也幫我們按讚分享,感謝大家的支持與幫助,我們下期見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