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搜尋 我的知識庫
【元瓅少年遊】理財煉金術 EP17_健康險、意外險、長照失能險 |方珮璀

【元瓅少年遊】理財煉金術 EP17_健康險、意外險、長照失能險 |方珮璀

元瓅少年遊

2022/04/09 | 00:21:25 | SoundOn #arts




Play Episode



內容描述


各位元瓅理財教室的同學大家好,又要回到我們的正課,今天繼續進行醫療險的部分。謝謝大家一直耐心陪我們走到現在,健康險算是保障型的人身險種中,最為複雜多變,也最不標準化的產品,等同學們走完這個部分,對人身型險種就瞭解大半了,大家很棒的!
好,先跟大家溫故知新一下,上次談到傷害險,也就是俗稱的意外險,然後談到長照和失能險。這裏先就一些保險的關鍵字跟大家回顧一下,這樣對於再深入理解接下來的醫療險會更為順暢。
首先是第十二集中談到的一些保險觀念,包括終身/定期(包括一年一約),消耗型/還本型,自動續保/保證續保,既往症的除外/加費;還有第十四集談到的職業等級,失能等級,都請大家若不太清楚的話,可以回頭溫習一下。
這裏補充一個主約/附約的概念,因為這牽涉到費用的高低,還衍生出一個新的觀念叫附約延續權。先談附約,附約是指它本身無法單獨購買成立一張保單,一定要依附一個主約才行,而且附約能夠購買的額度,也會受到主約影響可能會有上限。所以各位就能理解,主約就是可以單獨成立,額度只受要保人的財力水準,以及該商品能承作額度的限制。
附約不但會受到主約的限制,能依附的主約也可能受到保險公司限縮,所以各位在購買時要一起考慮。通常來說,同樣類似的商品,主約的附加費用較高,所以看起來費率較貴,這麼想吧,有點像我們去餐廳吃飯,你單點一個主餐,比起你點一個套餐算起來,附餐項目的費用會較低,因為搭配了主餐,對餐廳來說降低一些管銷費用還是挺划算的。大概有點像這樣的概念。
但這麼簡單的概念,為什麼我要特別提出來澄清呢,因為這裏可能會有個誤區,很多業務員在銷售商品時,會說這個附約物美價廉,就自要搭主約例如壽險好了,也是羊毛出在羊身上,都保障了客戶的權益,一起買了不虧。
不過我之前就再三說過,保險最主要的目的是在你財富不夠cover所有風險的時候買保障用的,是個必要的成本,但不是能拿來賺錢回本的商品,所以一定要精打細算,錢要花在刀口上,不需要的不用囤貨收藏,沒必要。
也因此,附約固然便宜,但有時因為想買夠保障額度,結果被迫把主約的額度也調高,這樣是否還需要,就要好好考慮。另外,若是有兩家保險公司的附約都不錯,但若都想購買好保足的話,兩份主約加起來也是不小的負擔,這都要加入預算的考慮中一起核算才好。
所以實務上,如果某個附約真的不錯,要搭一定額度的主約,我建議大家不妨多找需要的主約險種,像很多重大傷病險,長照險,也有主約的形式,而且常常都是終身型的,可以的話,最好是消耗型的,更切合純保障的需要。以後如果還有增加其他保障的需要,可以優先看看你已有的舊保單中,其承作的保險公司有沒有很好的附約產品,然後請教保險公司,可不可以附加在已有的保單中,這樣也是可以節省保費的一種方法。
另外,主約的挑選範圍,若是為了附約的需求,倒是可以擴大。我在之前說過,站在投資的角度,不建議買儲蓄險,但如果搭配健康險,倒有另一種思維。以衛福部統計來看,108年國人平均醫療保健支出為5.2萬元,如以平均餘命80歲來估算,每人一生醫療費用至少會超過400萬元。後面談醫療險時會談到,醫療險的各項給付是有上限額度的,不是總額度之內的醫療費用都可以報銷,再加上通膨的問題,所以醫療費用的缺口,很難靠買夠醫療險來完全補足,因此各位都規劃醫療保障的時候,也必須考慮要有自留儲蓄的部分。
此時若主約買儲蓄險搭配醫療險,儲蓄險的部分可以當作未來醫療險的補充項,還可以藉每年產生的利息,幫忙抵銷通膨,這是一個可以考慮的選項。未來主約繳費期滿,省下的保費也能考慮再在當時進行保單健檢,看看人到中年,是否還有醫療或長照的缺口可以購買補足,也是一個方向。
以前在規劃主約時,還會受到主約時長的限制,也就是說主約一旦期滿,或因理賠而失效時,可能會讓附約無法持續。金管會在2013年修正人身保險商品審查應注意事項,要求壽險公司必須提供「長年期附約」延續權,也就是當被保險人發生全殘、罹患癌症、重大疾病或特定傷病時,領取一次性保險金後,主約即終止的險種,保險公司必須提供被保險人可選擇是否讓其附約的保障持續有效的權利。所以各位在選擇保險商品時,可詢問保險公司該商品是有附約延續批註條款的保障,這樣加附約就更安心了。
至於保險產品的發行公司是壽險或產險,各位請回到產品本身的權益去看,通常比較會受影響的是終身險與保證續保這兩塊,其他的分別不大。產險公司承作的健康險和傷害險都是定期型的,而且通常只有自動續保,沒有保證續保,也沒有主附約的問題,費率上可能會比壽險公司優惠,但隱形的續約保證就比較不能強求,若是覺得自己在疾病醫療或意外醫療上可能有會重複申請的狀況,那麼壽險公司可能就是較好的選擇。或者可以考慮將產險公司的產品做為補充的保額。
最後要提醒大家,拿到保單之後,不但要馬上檢視保單內容是否和自己想買的一致,並且也一定要好好閱讀保單條款。因為從客戶收到保單後有十天的契約撤銷期,是指保險契約成立後,保險單送達要保人翌日起算10天內,要保人可以書面向保險公司撤銷保險契約的期間。
這大概是各位在保險生效後,唯一可以完整脫身的時間,一旦過了十天的契約撤銷期,即使再覺得該產品如何不符所需,也無法拿回全部保費解約了喔,所以不要拖延,一收到就要看。如果是保險業務員來交付保單的話,最好也能跟業務員一起讀過全部的保單條款,確保有不熟悉的立刻問清楚,如果和你買的時候認知不同也要立刻質疑並要求確認,否則過了這個時間再想解約,保費可以拿回的比率是很少的。
好,回到青少年必需的健康險,除了剛才提到的失能或長照險,再來就是一般大家也熟知所謂的醫療險,其實還有兩個險種也需要考慮,一個是防癌險,一個是所謂的重疾險,包括了重大疾病/特定傷病/重大傷病險。這兩類險種在談完醫療險之後我們會接著來討論。
醫療險通常包含三種:日額型,手術型,實支實付型。目前許多都互相摻雜,我先分類說明,然後各位遇到商品組合的時候,可以分開來檢視,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
這三種型態的險種,其理賠的標準多半都要求要有住院,當然有些產品會開放有門診手術的項目,但理賠的額度都比較低,對我來說比較像安慰獎。所以購買醫療險一個原則就是「保大不保小」,醫療險就是要補足較高額的醫療費用需求,並不是要滿足被保人全部的醫療所需,所以請各位在規劃時,也請不要太在意是否包含了小額的費用(例如救護車費用等),更該去檢視高額的醫療費用能否補償得到。
日額型的基本款是「住院日額保險金」,是定額給付,住院幾天,就以日額乘以天數來理賠。這種多半有一種補貼病房費或所得補償的意味在內。這個險種有終身型,也有定期型。
手術型通常是以日額的倍數給付,至於倍數多少,就看保單條款中的約定,不同等級的手術有不同的倍數。
至於實支實付型醫療險,顧名思義,是屬於「損害填補」型的商品,最主要是補足醫療實際支出的缺口。但也請不要被名稱誤導,並不是所有的醫療收據上的費用就會照單全收,其實是有限制的。假設你買的實支實付有分成「每日病房費用」,「住院醫療費用」和「住院手術費用」三個部分,這三個部分應該會各有一個上限,每部分的單獨申請不能超過此一上限。而且通常還會再有一個總上限,所有部分加起來也不能超過總額度。而且各部分可以申請的項目也會在各部分中指明,不符合指定項目的,也不能獲得理賠。所以在購買要看清楚,不要等到需要理賠時才發現不夠或想要的項目不包括在裏面。
在台灣的實務上,因為有健保,加上近年來健保改革的趨勢,使得醫院容許的住院天數被限縮得愈來愈少,所以根據統計,超過一半的自費醫療缺口發生在所謂的”雜費”中,這通常包含在實支實付型商品中的「住院醫療費用」中,因此各位在考慮實支實付型險種時,最好能夠將此一額度保高。另外住院手術由於許多自費的技術愈來愈精密無痛,也同樣很多會要求自費,所以這兩部分的額度建議要保夠,可以的話最好能做到單次住院可以使用到20~40萬的額度。
至於每日病房費用,或是日額型的商品,加起來最好能保到住院一天理賠3000~5000元左右,大概比較符合現況。
實支實付型商品幾乎都是定期型的商品,通常是以自然費率,如每5歲一個區間來調整,有些商品也會註明,會依照時況做調整,這些都需要注意。另外,同樣是實支實付型醫療險,但認定的理賠項目可能會有細節上的不同,例如雜費部分,有些可能是概括認定,這最有利於客戶,有些比較嚴苛,要保單條款中列舉的才認定合格,客戶在選擇產品時,這些細節也要注意,免得以為有看到,結果卻吃不到的窘境。
三種商品介紹完畢,以保障的角度來看,損害填補型的實支實付險應該是我們要建立的第一道防線,而且愈年輕費率愈低,建議青少年要保好保夠。實支實付品目前也有所謂的二擇一,也就是同時有日額型的定額給付可以選擇,讓客戶在申請理賠時,考慮比較划算的選法。例如住了院但可能沒動手術,或雜費支出不高,醫療費用很少,那可以申請日額型;若醫療費用較高,就選擇申請每日病房費用,雜費和手術費等的補償。也有二合一的,不過羊毛出在羊身上,愈賠得多的愈貴,而且隨著年齡增長也會愈調愈高,請大家量力而為。
至於終身型的醫療險,絕大部分是日額型的商品,通常是保費相對較高,但保額較低的狀況。我會建議,年紀輕的青少年可以將終身型醫療險當作主約,酌量作最基本的額度,然後附加實支實付型醫療險把保障額度拉高保到夠。
等到接近中年時,可以視健康狀況再增加終身醫療險的額度,或附加失能險/長照險等。因為實支實付型的費率在中年後會增加得比較快,而且也有若體況不佳,或年齡太老就無法續保的限制。所以可以隨著年齡增長或體況變化,開始逐漸調整實支實付(定期且愈來愈貴)/日額型(終身平準型)的比例。
對了,最後提醒各位,實支實付型醫療險原本的出發點就是「損害補償」原則,所以一開始都是要求收據正本去申請才理賠的,但後來基本市場的需求,有些產品開放副本理賠,但通常不得超過三家,而且開放副本理賠的保險公司在承保時,也會問客戶是否有其他的醫療險?因此建議各位如果想做兩家以上的實支實付型醫療險,以求補足需要的醫療缺口,在安排時,最好把要正本理賠的商品做為第一家,而容許副本理賠的商品放在第二家,並誠實告知醫療險購買的狀況,這樣才不會拿不到副本理賠的部分。
好,醫療險談完了,再下來談重疾險和防癌險,並加入一項因為新冠疫情而新流行的商品:疫苗險和隔離險。今天限於時間關係,留到第十八集再跟同學們好好討論。祝大家一樣身心健康,平平安安,下次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