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搜尋 我的知識庫
【元瓅少年遊】理財煉金術 EP11_保險、《當科技變成災難—與高風險系統共存》、《自組織臨界性》、《直視全貌:穿越過度簡化的迷障,從複雜理論探索科學、商業與社會文化的新視角》、《為什麼我們這樣生活,那樣工作?》、《黑天鵝效應》、風險管理|方珮璀

【元瓅少年遊】理財煉金術 EP11_保險、《當科技變成災難—與高風險系統共存》、《自組織臨界性》、《直視全貌:穿越過度簡化的迷障,從複雜理論探索科學、商業與社會文化的新視角》、《為什麼我們這樣生活,那樣工作?》、《黑天鵝效應》、風險管理|方珮璀

元瓅少年遊

2022/02/25 | 00:21:22 | SoundOn #arts




Play Episode



內容描述


理財教室的同學們大家好!馬上要放三天連假,就問大家高興嗎?我也是很有人性的啦,知道大家長假都樂不思蜀,所以呢,繼春節特別篇之後,我想以後如果再遇到長假,就安排一些比較特別的課外教程,讓大家在放假前輕鬆地知道一些經濟或財務方面的有趣知識點喲!(不過我好像常被人吐嘈,我覺得有趣的東西,很多被推薦者似乎不大能理解到底哪裏有趣了!咳咳,那就,忍耐我一下唄?!)
先重溫一下上一集的內容,為什麼特別談談大家比較容易忽略的學生保險,這其實跟市場上現有對未成人保險的限制有關。政府為了保護未成年人,對於以未成年人為主體的商業保險按種類有不同的額度限制,主要也是為了避免因為賠償金的誘惑,讓生活上較難獨立的未成年人發生額外的危險(來自於想要以不當手段製造理賠的受益人的威脅,這也是保險上俗稱的道德風險)。所以不論是壽險或失能險,都有一定的死亡保額的限制。
實際上道德風險是每個被保險人都可能會碰到的狀況,但為什麼要特別針對未成年人設限呢?主要是因為未成年人難以脫離家庭,所以特別限制以避免家人起歹意,輕易地危害特別脆弱的幼童。立意固然是好的,但也因此,更為廣大的沒有不良動機的家長有時不免覺得無法完全保障到相關的風險缺口,所以要請大家多珍惜公部門提供的優惠,這部分不會計入商業保險的限制額度。
說到這兒,本來很想跟大家談道德風險,不過今天我又更想談談所謂的風險管理,內容實在太豐富啦,所以我們就留待未來有空加有緣的時候再來談吧。
先跟大家講一下未來課程的安排。我準備的內容包括了保險和投資,對於相關的觀念和工具會作較為詳細的介紹,最後以財務規劃來總結。
其中的保險,是個大家很常會接觸到,感覺上似乎很熟悉,但實際上知識誤區卻又可能最多的部分。而且保險工具和其他財務工具很不一樣的地方是,它們的分類繁多,每一種都有各自獨特的價值,所以很難用幾個關鍵的指標就能全部掌握;另外,即使在同一種類中,每一個單一產品還是各有不同,全部都不是標準化的產品,所以即使知道這類產品的一些特性是什麼,仍然需要一個一個產品獨立檢視其保單條款中的眉眉角角,才能知道自己很想要保障的風險,是否真的能夠覆蓋完全。
再來,大部分的保單是個起手無回的工具,尤其是中長期的保單一旦訂立,很難不付出代價完整脫身,所以一定要在訂立前非常清楚知道自己訂了什麼樣的契約,未來的權益如何,一旦想要改變的時候要付出什麼解約成本。所以我常跟客戶說,你不跟我買保險沒關係,但你要買保險時最好能先問過我,不要買了以後才又覺得哪哪都不太好,問我怎麼辦?我只能說要毫無代價脫身幾乎很難,所以買任何保險之前只要有疑問,一定要問清楚不要害羞,總比事後難以補救要好。
再來,保險公司本身的信用也是一個很重要的考量重點,到底是你活得久還是保險公司活得久,這可能是大部分保戶比較沒考慮過的念頭。雖然因為台灣的保險安定基金(其中包含了壽險基金和產險基金)做得不錯,讓好幾次保險公司的清算或轉換,都沒有影響到保戶的權益,所以台灣保戶似乎也覺得保險公司跟銀行三百萬元以下的存款一樣安全。
但我必須說,隨著全球央行合力製造出的最近十幾年來的貨幣寬鬆環境,各類資產價格跟著水漲船高,多半都到了高檔,目前保險公司可投資範圍與操作限制也逐漸放寬,某種程度上,這都可能使得金融操作的波動度加劇,提高了金融業的操作風險。這樣的環境是否會讓本應中長期保守經營的壽險業信用風險增加,甚至可能超過保險安定資金的資產足以處理的額度,都可能是個需要小心觀察的趨勢。
畢竟,像長期的壽險,終身醫療或失能等號稱保終身的險種,最該放在心上的是讓發行這些產品的保險公司活得長久並能賺到保單所承諾的預定利率,好保護客戶一生的權益,至於該公司的年度獲利是否亮麗讓股東開心,反而是次要目標。希望從業的公司和負責監督的主管機關都能好好將這點放在心上。
好,講到以上幾點,相信大家就明白,保險跟投資的不同在哪裏。雖然投資工具五花八門愈來愈多樣化,但如果能掌握到投資報酬率,投資期間,風險變異值,投資成本,變現難易程度,槓桿大小(負債管理)等數個主要概念,大概就八九不離十,可以按以上幾個特性來安排資產的配置。
也因此,我會花不少篇幅來詳述保險的部分,請大家若有問題也不吝提出,我們可以再作釐清。
好,我沒忘,本集是特別篇嘛,我們就來談談何謂「風險管理」,還是要請大家耐心跟我從最基礎的觀念開始瞭解。
一般開始討論風險時,最淺顯的就是先利用兩個關鍵數據來分類,這會影響到要選用何種防治手段來管理,才比較符合經濟效益。第一個數據是風險發生的頻率,第二個數據是風險發生後會造成的損失。這兩種數據,就可以兩兩組合成四種風險型態。
1、頻率低而且損失小
2、頻率高而損失小
3、頻率低而損失大
4、頻率高而損失也高
至於風險要如何管理?常見的方法有四種:
一、 避免風險:完全躲避風險。這種通常適合頻率高而損失也高的風險,有時雖然頻率低,但一旦出險損失過大,也可能採取這種方式來處理。像是不在地震帶建高樓,或不在山的順向坡蓋房子,就是因為天然的地理環境太容易發生倒塌風險,一旦倒塌將有嚴重的人命與財產損失,而要蓋得足以應該該地區的風險期望值,可能成本大於能獲得的利益,所以並不值得去做。另外,有些風險雖然因小心管理極少發生,但一旦發生為禍巨大且不易善後,例如以往的核能生產方式,在過程中若稍有差池,幅射漏溢所釀的災害極鉅,且其相關衍生物亦難以控制處理,較為敏感的地區如地震或海嘯較可能發生的區域就或許該全面避開,直到有更新技術能夠保證更安全地生產與控管時,再討論經濟生產價值,可能比較實際。
二、 預防或抑制風險:預防指的是事前可以採取措施消除或者減少風險發生的因素;抑制則是指一旦風險發生時(事中),也可以藉由一些設備或安排,設法讓損失受到抑制或不致擴大。預防像是在河道旁建防洪堤,以免雨勢過大排水不及導致河川溢流而造成水災;抑制就比如建大樓時安排消防設施,一旦失火時除了等消防隊來救大火,也可以在小火中火時及時取得滅火設備,撲滅小火,讓火勢不致蔓延,或人命不致因措手不及找不到生路而傷亡。
三、 自保風險:企業自己承擔風險。途徑有:頻率低且損失小的風險,可直接納入生產經營成本做考量,損失發生時用企業的收益補償。針對發生的頻率和強度較大的風險則建立意外損失基金,損失發生時用它補償(保險安定基金就有一點這樣的概念,平安時定期收取費率,若有個別保險公司出現問題,可用平時累積的基金來應付)。帶來的問題是擠占了企業的資金,降低了資金使用的效率。對於較大的企業,也可以建立專業的自保公司,管理全公司的風險,可能會更有效率。
四、 轉移風險:在危險發生前,通過採取出售、轉讓、保險等方法,將風險轉移出去。
這裏介紹三本相關科普類書籍,因為是科普,即使討論的內容可說是硬科學,也不會引用一大堆公式或數學推衍讓大家心生恐懼,反而多半採故事型的案例,一步步誘導大家深入淺出地思考理論與應用,非常有趣。
第一本書有點年紀了,但其嚴謹的思考邏輯,即使案例很老,也也可以讓讀者舉一反三來思考現在的議題:《當科技變成災難—與高風險系統共存》,作者:查爾斯.培羅(Charles Perrow),台灣由商周出版社於2001年出版。本書作者探討的因素更超出剛才我們理解風險的兩個要素=發生頻率和損失大小(兩者相乘為該風險的期望值),而是去確認另外兩個向度:複雜性VS線性交互作用,以及緊密性VS鬆散耦合性。(VS=對比)
有一點專業,但建議真的可以去讀一讀,對於風險如何處理,會有更為細緻的討論。在看這本書的時候,雖然多半談的是高科技系統,但不如說高科技系統只是更好地體現了那兩個向度的例證,因為高科技系統多半具有複雜體系,且具有緊密性,因此處理起來不但棘手,而且可能發展非常快速,超過人力能夠應對的速度(談到時不我予的影響,這裏推薦一部很好看的電影:薩利機長:哈德遜奇蹟,看過的人應該對於薩利機長最後在國家運輸安全委員會的調查中遭受到是否應對不當的質疑時,他用的就是這個理由喔,還現場模擬了讓大家身歷其境體會一下,很有說服力。因為劇透會被驢踢,噓,想知道的偷偷去問元瓅坊主)。
這裏再引入第二本書,《直視全貌:穿越過度簡化的迷障,從複雜理論探索科學、商業與社會文化的新視角》,作者:約翰.米勒先生,他卡內基梅隆大學(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社會和決策科學系的經濟學暨社會科學教授,也是聖塔菲研究所的外聘教師,台灣由臉譜出版社於2017年出版;第三本其實出自一個系列,是塔雷伯先生的「不確定」五部曲系列中的《黑天鵝效應》,全部都由大塊文化出版。
像剛才談兩個向度,如果我們現在面對的是個複雜系統,甚至是動態變化的複雜系統,很有可能會超出我們所謂能夠「管理」的範圍。所謂風險管理,其實隱含了一個意思,可能很多人一開始沒有先想到。能管理代表你知道,或足以想像得到前因後果,所以可以在事件發展的過程中,選擇介入時間和手段,藉以引導過程向你想要的目標或一定的落點範圍內前進。但如果我們其實並不知道我們的介入行動最後會產生的最終結果為何,連機率大小都不清楚,又何談管理二字,最多是胡猜然後祈禱會有最好的結果而已唄。塔雷伯先生的黑天鵝效應,就在提醒我們跳進「管理」前,可能都沒想清楚的這個問題。
這裏附帶提一下,塔雷伯先生是位統計學大佬,一開始他大概只是覺得很多人不懂統計,誤用了統計的參考性,導致行動有所偏差,所以有點開玩笑地寫了第一本《隨機騙局》,諷刺了許多我們以為是專業人士(例如醫生對於病患癌症篩檢呈陽性反應時的建議),但卻因為不完全理解統計數據的意義,導致了可能過分積極或消極的醫囑,在他來看並不恰當。但之後的四本書,則逐漸奠基於他在投資界的經驗,開始比較正經地去討論各種我們目前常援用的財務金融中的觀念,實際上是有很多問題的。
看他的書要燒不少腦,但內容很具參考價值。以後談投資時,一定會再提起這位有趣又有點叛逆的作者。(敢跟市場作對的放空者,反骨都是扛扛的)
好,回來談我們剛推薦的第二本書,我想提的是其中談到的沙堆效應。沙堆效應是俗名,學名叫做《自組織臨界性》,非常有意思的觀點,但限於篇幅,我們先請大家去自行搜尋一下,未來談投資時也會再度提及。其實像目前的金融體系,也可能在貨幣寬鬆與開放管制的情況,無意中逐漸符合這類體系的特徵,實務界也有不少人注意到這種現象,因此而呼嘯該以更嚴格的方式來控管。
但因為現實社會中大家都是第一次面對,一喊收緊資金,就可能會引發景氣收縮/失業增加,是許多執政者不願面對的情境,所以更為猶豫。也因此本波的資金洪流到底是飲鴆止渴最後來個惡性通膨大爆炸,還是可能在經濟生產跟上後逐漸緩和,誰也不敢確定,也只能且戰且走,一路看著辦是要修正或繼續放寬?然後祈禱最壞的結果不要發生。
風險管理真的有很多非常有意思的參考書,最後再提一本:《為什麼我們這樣生活,那樣工作?》這裏只引用其中談美國鋁業的奇跡故事。除了剛才談的沙堆效應,還有一個是現實中很常出現的現象,羃次法則。我們常在說的二八法則,有一點像,但羃次法則的對比規模更為顯著。像地震的發生頻率與大小,大概就有點符合羃次法則,而是接近10的次方。如我們常引用的芮氏地震規模,規模每差一個單位,其振幅即相差10倍。其實發生的頻率大概也相差10倍。
啊,限於時間,美鋁就請大家去搜尋一下,關鍵字是:零工安,談的是1987年到1999年擔任美國鋁業主席保羅歐尼爾,如何藉由羃次法則引申出來的風險防治觀念,最後改善了整個公司的生產流程,翻轉公司的獲利。可以用一句中國成語來總結,那就是「防微杜漸」。感覺得平淡無奇,但看了藉此一法則推衍其成本效益之後,就會覺得真是太有用了。以後有機會我們可以再來好好討論喔!祝大家長假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