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搜尋 我的知識庫
【元瓅少年遊】古今書房 EP30__〈採蓮賦〉、清新可愛,蕭綱|元瓅書坊

【元瓅少年遊】古今書房 EP30__〈採蓮賦〉、清新可愛,蕭綱|元瓅書坊

元瓅少年遊

2023/01/03 | 00:17:20 | SoundOn #arts




Play Episode



內容描述


各位喜愛古今書房的朋友們大家好,古人吟詠江南風光的作品極多,唐末韋莊的【菩薩蠻】:「春水碧於天,畫船聽雨眠。」那麼更不用說歐陽修的【蝶戀花】:「越女采蓮秋水畔,窄袖輕羅,暗露雙金釧。照影摘花花似面,芳心只共絲爭亂。 雞尺溪頭風浪晚,霧重煙輕,不見來時伴。隱隱歌聲歸棹遠,離愁引著江南岸。」
元人虞集【風入松】也有:「為報先生歸也,杏花春雨江南」。偶一吟誦,令人心醉神馳,以上皆是書寫江南春景的名句。
然而對於江南春景的描述,以及蓮花的嬉戲,南朝梁代的作者們似乎對於江南夏日荷花盛開的景象尤為傾心。這些作者們寫荷花,也寫出美麗的採蓮少女。以此為題材的詩賦從民歌樂府為數眾多,來到梁朝更值得關注的是,蕭綱蕭繹兩兄弟同樣寫了〈採蓮賦〉,蕭綱是誰呢?是那位最愛當和尚的梁武帝蕭衍的第三子,如果這樣介紹大家還是不太熟悉,蕭綱的大哥就是編寫《昭明文選》的昭明太子蕭統的三弟。才華洋溢的梁簡文帝,似乎沒有哥哥蕭統有名,也沒有父親或七弟蕭繹的學問風範,但卻非常清楚的文學認知,他反對宗經徵聖的作品,反而認為雅俗結合的作品才是好文章,他曾有〈對張纘謝示集書〉說道:
「綱少好文章,於今二十五載矣。竊嘗論之:日月參辰,火龍黼黻,尚且著於玄象,章乎人事,而況文辭可止,詠歌可輟乎?不為壯夫,揚雄實為小言破道;非謂君子,曹植亦小辯破言。論之科刑,罪在不赦。至如春庭落景,轉蕙成風;秋雨且睛,簷梧初下;浮雲在野,明月入樓;時命親賓,乍動嚴駕;車渠屢酌,鸚鵡驟傾;伊昔三邊,久留四戰;胡霧連天,征旗拂日;時聞塢笛,遙聽塞笳;或鄉思淒然,或雄心噴薄,是以沈吟短翰,補綴庸音,寓目寫心,因事而作。」
這段的意思是經典有經典的用途,抒情文學又有抒情文學的特質,文學作品可不是模仿經典就可以得來,而且根本沒必要,事實上他認為也做不到,他以為作者的意圖已經不可能全然知道了,所以他認為古人無非各言其志,那麼今人也不妨如此。蕭綱詩或學民歌的俗豔流蕩,或做新體詩的輕快圓轉,所以在理論上,也反對過分雅化,甚至是模仿民歌要求雅俗共賞。這首〈採蓮賦〉也就是這麼來的。我們不妨就來看一下這部作品:
望江南兮清且空,對荷花兮丹復紅。卧蓮葉而覆水,亂高房而出叢。楚王暇日之歡,麗人妖豔之質。且棄垂釣之魚,未論芳萍之實。唯欲回渡輕船,共採新蓮。傍斜山而屢轉,乘橫流而不前。於是素腕舉,紅袖長。回巧笑,墮明璫。荷稠刺密,亟牽衣而綰裳。人喧水濺,惜虧朱而壞妝。物色雖晚,徘徊未反。畏風多而榜危,驚舟移而花遠。
歌曰:「常聞蕖可愛,採擷欲為裙。葉滑不留綖,心忙無假薰。千春誰與樂,唯有妾隨君。」
這篇〈採蓮賦〉即是蕭綱與老七蕭繹相互唱和的作品,一開始四句「望江南兮清且空,對荷花兮丹復紅。卧蓮葉而覆水,亂高房而出叢。」就將我們帶進一幅美麗的圖像,那是清遠無際的碧天,無數的紅蓮朵朵充滿生氣的怒放。看著密密的翠夜遮蔽了流水,修長而柔軟的荷莖頂上聚集飽滿的蓮蓬,而那深紅淺紅的花而如婷婷玉立的少女,輕歌曼舞於一片翠綠之上。
「亂高房而出叢」這裏的「房」字指的就是蓮蓬,這「亂」字之妙,彷彿我們看到那些荷葉蓮蓬花朵繁密豐貌的景象,蓮葉、蓮蓬、蓮花似乎分布的沒有規律,但卻又是一片天然的和諧。
接著,作者帶著讀者們穿越時空進入楚國與宮中麗人們優雅的世界,「且棄垂釣之魚,未論芳萍之實。唯欲回渡輕船,共採新蓮。」蕭綱使用了《戰國策》與《說苑》棄魚與萍實的典故。所謂垂釣而得的魚不要了,芳香甜美的萍草的果實也無心品嚐,他們興致勃勃的,一心只想漾著輕舟,共採新蓮。魏王與龍陽君的典故,以及《說苑》孔子說萍草之實如果剖而食之,唯有稱霸者才能獲得,這是吉祥之物。這兩個典故無非就水來提及江南景致,身為讀者的我們不需要拘泥於原有的意思,只是陪襯作用,作者著意寫的乃是那些採蓮的麗人們的服飾、動作、神態與心理。
「素腕舉,紅袖長。回巧笑,墮明璫。荷稠刺密,亟牽衣而綰裳」回眸巧笑正是說了這些可愛的女孩兒專注的神情,平日那燦然可愛的模樣不見了。使得這些採蓮的女性突然收斂笑容,正神情的專注的採蓮下,挽起袖子露出手腕,又因為水波蕩漾舟搖不定,墜珠耳璫墮地渾然不覺,「荷稠刺密,亟牽衣而綰裳」,荷花稠密繁茂,小舟穿行其間,衣裳常被荷莖的刺鉤住。「人喧水濺,惜虧朱而壞妝」,寫出一派熱鬧的氣氛,麗人們採蓮已經顧不得自己的虧朱壞妝的模樣了。
「物色雖晚,徘徊未反。畏風多而榜危,驚舟移而花遠。」這四句是暮色漸漸來臨,少女們仍然流連忘返,晚風起了,她們既因水波蕩漾,而提心吊膽,又因輕舟飄離叢叢蓮花遠去而著急,「畏」恐懼、「驚」害怕這兩個字傳神的寫出這些麗人們焦慮的心情。尤其是「驚」字,寫出急切之甚,身為讀者似乎聽到這些少女們一聲聲鶯啼般婉轉的叫喚。
〈採蓮賦〉最後的歌曰,可說是與七弟蕭繹一樣,賦後之歌。
歌曰:「常聞蕖(ㄑㄩˊ)可愛,採擷欲為裙。葉滑不留綖(ㄧㄢˊ),心忙無假薰。千春誰與樂,唯有妾隨君。」
短歌所說,女孩們打算採擷蓮花荷葉做裙裳,這也是《楚辭》經常使用的,以香草為衣裳服飾,如《離騷》有云::「制芰(ㄐㄧˋ)荷以為衣兮,集芙蓉以為裳」。《九歌‧少司命》也有云:「荷衣兮蕙帶。」後世作者常承襲其語是,使詩文意境更加美麗芬芳。《拾遺記》卷六寫到,傳說西漢昭帝帝苑中有淋池,裡頭遍植荷花,又有宮人遊宴,宮人們有的剪以為衣,有的折葉以蔽日,以為戲弄。宮人歌曰:「秋素景兮泛洪波,揮纖手兮折芰荷,涼風淒淒揚棹歌,雲光開曙月低河,萬歲為樂豈雲多!」「採擷欲為裙」來當作遊戲的一種。當然碧綠的蓮葉如此滑澤,無法穿針走線,清香的蓮衣也不需薰香。「葉滑不留綖,心忙無假薰」兩句既寫蓮之美,也表現採蓮女子天真的心理。最後兩句反映麗人們願長侍君王,長受恩寵的心情。
蕭綱當時身為一位皇子,筆下的女性自然十分嬌俏自然,與之相和蕭繹的〈採蓮賦〉更加有趣「歌曰:『碧玉小家女,來嫁汝南王。蓮花亂臉色,荷葉雜衣香。因持薦君子,願襲芙蓉裳。』」採蓮的女孩乾脆是要來嫁給顯赫的汝南王,而蓮花映襯著少女的容貌,荷葉沾染著她的衣裳,期待蓮花之香與嬌美足以做出上好的衣服。
〈採蓮賦〉篇幅雖短,卻以洗鍊的文筆生動的描寫了採蓮的情景,實在是極輕巧的作品。來到唐代的王勃在南下交趾省父,途經九江入鄱陽湖,見到滿湖芙蓉,嬌豔欲滴,想起了歷來書寫「蓮花的作品」,於是提筆作賦,以表心中之意。有〈採蓮賦〉。這裏不妨舉他第一段的所寫:
昔之賦芙蓉者多矣,曹王潘陸之逸曲,孫鮑江蕭之妙韻,莫不權陳麗美,粗舉採掇,頃乘暇景,歷睹眾制,伏翫累日,有不滿焉,遂作賦。
王勃於〈採蓮賦序〉中列舉的,乃是前代確有「賦芙蓉」之作,「芙蓉」諸賦之中,以鮑照〈芙蓉賦〉最為別致。此賦以「感衣裳於楚賦,詠憂思於陳詩」。最足以貼近曹植以人喻物,顯其姿色。進而推至〈美人賦〉也將美人譽為芙蓉「排積霧而揚芬,鏡洞泉而含綠。……感盛衰之可懷,質始終而常清。」
蕭綱、蕭繹二賦重心在「採」而非「蓮」,與鮑照對於蓮花之於美人有所不同,只是六朝的采莲诗赋精致小巧,略用典故。傳遞著江南的風物與採蓮人與物的關係,成為作品的精神所在。最後我們就在蕭綱《採蓮曲》來做一個總結:
晚日照空磯,採蓮承晚暉。
風起湖難渡,蓮多采未稀。
棹動芙蓉落,船移白鷺飛。
荷絲傍繞腕,菱角遠牽衣。
通篇寫景,深具江南歌謠的特色,詩人的閒情逸致、閒適意趣卻恰是通過一個畫面含蓄且委婉地流露出來。詩風清新自然、平易流暢,有濃郁的民歌風味,我們常說梁朝作品綺豔靡麗,果真如此嗎?蕭繹《金樓子》曾有此言:「至如文者,惟須綺縠紛披,宮徴靡曼,唇吻遒會,情靈搖蕩」,不崇古不陳襲,反而更顯南朝作品的韻致。
以上就是本期的節目,喜愛我們元瓅少年遊的朋友們,請多多訂閱我們podcast,也幫我們按讚分享,感謝大家的收聽,我們下期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