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搜尋 我的知識庫
【元瓅少年遊】理財煉金術 EP02__家族能量是助力也是阻力? |方珮璀

【元瓅少年遊】理財煉金術 EP02__家族能量是助力也是阻力? |方珮璀

元瓅少年遊

2021/12/24 | 00:19:01 | SoundOn #arts




Play Episode



內容描述


這裡介紹一本書叫做:匱乏經濟學,由遠流出版社出版,最新版是2020年4月出版的。各位可以在播客網頁上看到相關的介紹。
這本書由兩位作者共同執筆,作者之一的森迪爾‧穆蘭納珊 (Sendhil Mullainathan)為美國哈佛大學經濟學系教授,曾獲頒麥克阿瑟「天才」獎,對於行為經濟學非常著迷,並期待能將其應用於現實中。作者之二的埃爾達‧夏菲爾(Eldar Shafir),出生在以色列,長居美國,任教於美國普林斯頓大學,開設決策、認知科學與行為經濟學的課程。更多作者的介紹請詳見網頁。
這本書主要是在討論:當人們面對一個瀕臨極限的生存環境時,他的思考模式會受到怎樣的衝擊?導致在外人看起來可能非常不理性的決策。
舉個例子,作者們在書裡面提到他們和同事研究印度農民的經濟生活,發現了一些奇特的現象。各位都知道農作物的生長需要好幾個月甚至1年之久,所以一個種糧食的農民一年可能只有一到兩次的大額收入,其他時間幾乎都只有支出。所以農民在農作物收成前,可能是家庭財務最為緊張的時刻,各位可以想像一下像上班族,到月底大概就是手頭最可能緊張的時候,想想月光族的定義就知道了,只是農民時間拉得更長,不確定性更高。
作者們發現,當農民財物匱乏時,相較於手頭寬裕的時期,很多人會容易變得衝動和不智,影響到他們在財務判斷上的能力,收支陷入緊張的他們更容易跳進短期的高利貸交易,若是糧食收成時還不幸歉收或穀賤傷農,來不及還得高利和本金,都可能讓他們陷入債務陷阱,因而難以脫離貧窮人生。(PS.可參考一下宋朝王安石的青苗法,立意雖佳,最後卻成了坑農的惡政,還是那句話,魔鬼藏在細節裏。)
我之所以會建議這本書,並不是為了讓各位看人心的奇觀,其實每個人都可能會陷入同樣的人性弱點。如果我們更清醒地承認我們自己也有這樣的傾向,就可以警醒自己不要在極度侷限的環境下去考慮進行負擔沈重的借貸或可疑交易,在財務規劃上也要留下緊急預備金,盡可能避開這樣的窘境,不會因此做出可能會遺憾一輩子的財務決定。
本書關於心理學和社會學的相關部分,我這裡只先提兩個關鍵字:一個是「聚焦與隧道效應」,一個是「認知頻寬稅負」。大家不妨先想想你看到這兩個字時腦海裏浮現出來的理解是什麼?若能再去找找相關的資料來深入一下就更棒啦!
再提一本我印象很深刻的書,不過可惜,這本書或許受眾比較少,目前大概只有到圖書館才借得到。書名叫做“向老天借膽的旅程”,作者是石井光代,台灣是在2011年由圓神出版社出版。
這位日本老兄的興趣非常特別,別人旅遊大多是去看美景、吃美食,欣賞當地特有的自然或人文風貌,更有文化的還可以緬懷歴史,懷想古今變遷。結果他呢,興趣是去遊走各國的底層社會,觀察當地最下層的民眾,看他們如何在窮困中掙扎求生,如何構成組織來相濡以沫,或彼此對抗以爭奪生存空間。雖然這本書不是一本正規的經濟科普類書籍,但是它裡面的各種豐富實例,很好地印證了“匱乏經濟學”中所提到的各種理論,書中鮮活的例子,不由得令人印象深刻。
書中曾提到,作者有次在街上看到一位認識的少年遊民,餓得躺在地上奄奄一息,他也很清楚,如果直接給對方錢,有吸毒習慣的小遊民一定會拿去買毒品而不是食物,所以作者還不嫌麻煩,特別去買了麪包放在小遊民腦袋旁邊,希望他醒了會因飢餓而立馬吞下麵包填飽肚子。結果作者的這番苦心並未成真,他第二天就聽附近的人說,小遊民拿起了麪包還是去換成了毒品服用。證明匱乏經濟學中提到的,行為人為了滿足感覺更迫在眉睫的短期渴望,能讓人做出旁人怎麼看都好像愚不可及,危及自我(長期)生存的奇怪行徑。
好!前導書介紹完畢了,現在開始我們的美好旅程:如何建立與執行適合我們自己與所愛家人的理財規劃。
首先,我會建議各位要先釐清三觀。所謂三觀就是: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
這三者的建立當然互相有密切的關聯,硬要切開來講的話,世界觀比較牽涉到我們對於外在環境的了解為何;價值觀則體現在我們的情感和偏好上;人生觀則是我們掌握了前面兩項原則之後,如何據此去構建出對於人生要怎麼走的想像和期許。
這三個概念釐清之後,我們才可能去做出一個比較長期而穩定的理財規劃,包括了生命的各種選項如何進行,如學習的計畫、職業的選擇,甚至包括結婚生子等等。
首先從世界觀開始,我們先討論一些比較客觀理性的外在環境現況,讓各位能夠理解,為什麼我們會覺得親子理財,甚至更加擴大延展出去,家族理財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