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搜尋 我的知識庫
【元瓅少年遊】古今書房 EP37__〈興賢〉、有賢而用、王安石|元瓅書坊

【元瓅少年遊】古今書房 EP37__〈興賢〉、有賢而用、王安石|元瓅書坊

元瓅少年遊

2023/05/01 | 00:18:31 | SoundOn #arts




Play Episode



內容描述


各位喜愛古今書房的朋友們大家好,上週我們與大家分享了王安石的〈材論〉,人才不是沒有,而是居上位者沒有好好的審視人才之所在,作者對於擁有才能者,進一步提出了「興賢」,本篇以「興賢」取題,表達了作者一以貫之的用人思想。「興賢」即「舉賢」,也就是開篇所説的「任賢使能」。能否「任賢」,關係到國家的興盛衰亡,是重大的國之根本的問題。
這篇短論,分兩段從兩個方面緊扣題目,就選賢任能做了簡明而令人信服的論述,分別集中而又有聯繫地回答了「為什麼」和「怎麼樣」兩個方面的問題。
第一段陳明為什麼「興賢」,也就是講「興賢」的重要性。文章一開頭便就興賢與否與國家興衰存亡的關係來説明「國以任賢使能興,棄賢專己而衰」,而且這是「古今之通義」,「流俗所共知」。作者認為「治世」、「亂世」;「興」與「不興」的差別,在於對「賢」的「用」還是「不用」。就此可以推斷:「有賢而用,國之福也」,「有之而不用,猶無有也」。從道理上講是這樣,從歷史事實來看也是如此:作者提到商朝,説「商之興也有仲虺、伊尹(皆賢相)」,「其衰也亦有三仁」,又提到周朝,「周之興也,同心者十人」,「其衰也亦有祭公謀父、內史過」這樣的賢人,再如「兩漢之興」,有蕭何、曹參,寇恂、鄧禹這些賢相名臣;「其衰也」也有像王嘉、傅喜,陳蕃、李固這麼多的賢臣,再看魏,晉以下,一直到李氏的唐王朝,歷代賢臣之多「不可遍舉」。總之,不管是時世興盛還是衰亡,總都有賢人在。而有興有衰的原因就在於用不用賢才。王安石再一次強調「有之不用,猶無有」,再一次肯定「有賢而用之者,國之福也」。由此可以證明「興賢」與否關係到國家的興衰存亡。至此,「興賢」 的重要性也就不言而喻了。正由於賢者之重,所以以反向「可不慎歟?」強調之,正面的意思自然是如此重要的「興賢」,問題是必須慎重對待,決不可等閒視之。為什麼「興賢」 的問題解決了,與此相聯繫的便是怎麼樣「興賢」的問題。
這篇短文緊扣論點,進行嚴密地論證,先講「興賢」 的重要以解決思想認識問題,然後講「興賢」的做法以提出具體實施措施,從而完整地回答了包括「重才」「用才」兩個重點方面的「興賢」。在論證過程中,作者列舉歷史事實,以古證今,發人深省。在語言表達上,或用對舉,如「國以任賢使能而興」,「(國以)棄賢專己而衰」,「古今之通義」,「流俗所共知」;接著,利用排比法,「商之興也,有仲虺、伊尹,其衰也,亦有三仁。周之興也,同心者十人,其衰也,亦有祭公謀父、內史過。兩漢之興也,有蕭、曹、寇、鄧之徒,其衰也,亦有王嘉、傅喜、陳蕃、李固之眾。」環環相扣達到論證的有效性,第二段緊接著講怎麼樣「興賢」,也就是講「興賢」的做法。古今情同一理,同一個中原國度,一樣的士民,即使在紛亂的古代尚有眾多的賢人,何況今日正值太平盛世。作者從反問中告訴人們的答案是很明確的,當今賢才很多,關鍵在於君上是否重有他們,也就是能不能「興賢」。
使用「則」字連接近乎四六句的句式,「博詢眾庶,則才能者進矣;不有忌諱,則讜直之路開矣;不邇小人,則諂諛者自遠矣;不拘文牽俗,則守職者辨治矣;不責人以細過,則能吏之志得以盡其效矣。」雖是並列分舉,但也創造了遞次加強的語勢,從而增強了文章的表現力。
以上一口氣連用五個「則」字聯接的條件句,從不同方面列舉了「興賢」的種種措施和辦法;第一,廣泛聽取百姓的意見,使賢才得到薦用;第二,廣開言路,讓人們敢於講話,使賢才得以被發現並能發揮應有的作用;第三,疏遠小人,讓進讒和諂媚的人不能得逞,使賢才得到提拔和重用;第四,不拘泥於文辭等表面言談,使賢才在位謀政,明辨是非,大膽負責毫無顧慮地辦事;第五,不在小處苛求於人,使文武百官不至於謹小慎微而能按他們的心意辦事,發揮他們各自的才能和智慧,高效率地做好各項工作。最後,作者為強調這些做法的正確,又用了一個「則」字句,説明如能照這樣去辦,那麼就可以使國家興盛強大到超越兩漢和夏、商、周三代,達到三皇五帝那樣的境地。作者以如此美好的前景,再一次呼應本文開頭所表明的觀點「國以任賢使能而興,棄賢專己而衰」「有賢而用,國之福也;」從而進一步闡明瞭本文的「興賢」主旨。
王安石論證人才問題,是針對北宋三大弊政之一的吏制,列舉歷史事例論述了選拔賢人振興國家的問題,具有較強的現實意義。當然,這個問題的發現並非始自王安石。早在春秋時期,墨子就總結了「賢者為政則國治,愚者為政則國亂」(〈尚賢〉)的歷史經驗,提出了「尚賢事能」的政治主張;曹操也曾提出「唯才是舉」(〈求賢令〉) 的口號;唐太宗更明確指出:「為政之要,惟在得人,用非其才,必難致治。」(《貞觀政要》引)涉足這樣一個說濫了的話題,本是作文的大忌,正如黃山谷所云:「文章最忌隨人後。」(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引),因此,要寫好這樣一個題目,必須具有真知灼見。本文的特點,恰恰在於能獨闢蹊徑,發前人之所未發。「國以任賢使能而興,棄賢專己而衰」,這兩句話雖為開門見山,入筆擒題,但只是重申前人觀點,而非真正題旨,正如作者所說:「此二者必然之勢,古今之通義,流俗所共知耳。」然後才掘入一層,提出問題:「何治安之世有之而能興,昏亂之世雖有之亦不興?」任賢興國的規律既然古今相通,俗人皆知,那為什麼在清明安定的時代,有了賢能之士就會興旺發達;而在黑暗昏亂的時代,即使有了賢才也無以振興呢?對此問題,王安石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蓋用之與不用之謂矣」,「有賢而用,國之福也;有之而不用,猶無有也。」這就是文章的題旨。然後,圍繞著一個「用」字,逐次展開議論。這就使本文在前人的基礎上,深入了一步。由此可見,立意的創新與拓深乃是本文的第一個特點。
其次,條理清晰,脈絡貫通,層層展開,前呼後應,具有嚴密的邏輯性。文章先推出論題。接著,便引古證今,說明任賢與否對於國家興衰的重大意義,重申「有賢而用之者,國之福也;有之而不用,猶無有也」的論點,並通過反詰來加重語氣,既提醒人君重視,也使文脈稍增波折,為下面進一步展開從語勢方面作了伏筆。然後,作者以古今一理為轉折,聯繫當時現實,指出:古代即使在動盪混亂的時期,還有如此多的賢能之士,何況如今天下太平,難道會匱乏人才嗎?關鍵在於君主怎樣使用人才。這就將話題引入解決問題的具體途徑,提出了怎樣發現賢能,使用賢能的一系列原則做法及其好處。最後總結全文,指出「苟行此道,則何慮不跨兩漢,軼三代,然後踐五帝、三皇之途哉」。再一次強調了任賢使能對於振興國勢,以便超越前代,達到上古大治境界的重要意義。有始有終,首尾呼應。
再次,闡述論說能廣證博引,析理入微。為了證明「有賢而用」與「有之而不用」的利弊,作者援引了大量史實,指出:商朝初興有賢相仲虺和伊尹;在它衰亡時,也有三位賢臣:微子、箕子和比干,當時,紂王荒淫昏亂、暴虐成性,微子憤然離去,箕子因進諫而被貶佯狂為奴,比干則被殺死。同樣,周朝開國,有周公旦、召公奭(ㄕˋ)、太公望等同心同德的十位良臣;國朝衰微時,尚有祭國公謀父與內史過等賢士。再看兩漢,前有蕭何、曹參相繼為相,輔佐高祖劉邦;後有寇恂和鄧禹等人襄助光武帝劉秀中興開國;而在東漢後期,亦有王嘉、傅喜、陳蕃、李固等忠臣義士。王嘉「剛直嚴毅有威重」,因反對哀帝加封佞臣董賢,被投置獄中,絕食而亡。傅喜在漢哀帝時任衛尉、右將軍、大司馬等職,當時傅太后當政,驕奢專橫,傅喜多次犯顏進諫,終遭免官。陳蕃是靈帝時的太傅,為人方正疾惡,因與大將軍竇武共同謀除宦官曹節等人,事洩被殺。李固在順帝時任大司農,因反對外戚,為梁冀所害。「魏晉而下,至於李唐,不可遍舉」。通過大量的歷史經驗教訓,充分證明了任賢興國與棄賢亡國的利害關係,具有推論過程的說服力。
在文章的後半,針對怎樣任賢使能的問題,王安石提出了一系列原則和方法:其一,不自以為是,廣泛徵求意見。有才能的人就會脫穎而出,被發現和提拔;其二,凡是國家政治的利弊得失,均無忌諱,歡迎人們公開批評。如此,就能廣開言路,使人敢於直言進諫;其三,不接近奸邪小人。這樣,那些當面阿諛奉承,暗中誣陷忠良的人難逞其奸,自然也就躲遠了;其四,不受舊的規章條文束縛,敢於改革舊俗弊制。那麼,官吏們就能忠守職責,明辨是非,實事求是地處理問題了;其五,不計較小過,不求全責備,那麼賢能之吏就能放開手腳,大膽工作,充分發揮他們的作用了。通過這些至細至微的引證論述,不僅使文章由泛論變為具體化,增加了文章的說服力;同時,也充分表露了作者對實現治國理想的殷勤期待,忠悃(ㄎㄨㄣˇ)報國的拳拳赤子之心宛然可見。
此外,本文語言淺顯豁朗,行文中利用許多排比手法,輔之以感喟語氣,顯得質樸剛健,深具氣勢,充分凸顯了王安石散文的主要特徵。
以上就是本期的節目,喜愛我們元瓅少年遊的朋友們,請多多訂閱我們的podcast,也幫我們按讚分享,感謝大家的支持與幫助,我們下週見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