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搜尋 我的知識庫
【元瓅少年遊】理財煉金術 EP05__如何致富?記帳 |方珮璀

【元瓅少年遊】理財煉金術 EP05__如何致富?記帳 |方珮璀

元瓅少年遊

2022/01/14 | 00:20:24 | SoundOn #arts




Play Episode



內容描述


大家好,最近變冷了,請注意保暖喔!前情提要一下,上集強調的是最好不要借錢消費,除非這個消費品有增值潛力值得收藏,而借錢投資呢,到底未來這筆負債能成為一步登天的墊腳石資產,還是個掉下去爬不太起來的天坑,或許不到將來不能確定。但既然我們曾說過,未來所得的波動性可能愈來愈大,變成坑的機率隱隱增加的話,那麼借錢之前最好能仔細評估,也不要借得太滿,事先設定好一旦收益不如理想就斷然停損的機制,可能是比較安全的作法。
上面提到的停損,在財務中是個很重要的安全閥,以後會在投資或保險等不同領域提到,各位也可以先留意一下相關的概念。
好,本集準備把視角轉向,看看在財務方面成功人士的行為,有什麼值得我們借鏡的地方,也要把一般對富人的刻板印象做個檢討,去除迷思,學習正確的行為模式,這樣我們就算不一定能達到富人的水準,至少要做到財務安全,進而財務自由的境地,那就算成功達標了不是嗎?
對於富人的研究,這裏提出兩本書,有趣的是,這兩本書是由三位作者研究了同一個主題,前後相隔二十年左右完成的,其中兩位也是父女檔,可見理財的研究既綿長又深入,跨世代的一家人都能有很大的貢獻。
第一本:《原來有錢人都這麼做》:效法有錢人的理財術,學習富人的致富之道,作者: 湯瑪斯・史丹利,和威廉・丹柯,在美國是1996年發表,台灣由久石文化出版。第二本書:《如何把收入轉化為財富》:原來有錢人都這麼做2:經濟低迷時代學習有錢人致富的財務行為,作者: 湯瑪斯‧史丹利博士,和莎拉‧史丹利‧法洛,美國在2018年發表,台灣由遠流出版。兩書的共同作者湯瑪斯史丹利博士,實際上在2015年因車禍過世,所以第二本書是他的女兒根據之前父女已開始收集和研究的資料繼續編集完成。
為何從眾多書籍中先提這兩本書?主要因為作者們是調查了美國實際富豪的狀況,從中去歸納一些較大的共通性,所以比較具有代表性。
這裏插個題外話,跟各位提醒一下看別人由大數據資料得出推論時,我們自己研判其可信度的一些要注意的地方,首先,從大數據得來的資料,可能具有相關性,但如果不進一步進行質性的研究或實驗模擬,不一定具有因果關係,那麼從相關性資料得出的推論,最好存有健康的懷疑。
第二點,即使從大數據得到某種看似顯著的相關性,還要注意所謂的倖存者偏差,也就是可能從目前有的數據中並沒有納入失敗淘汰者,所以得出的結果未必準確。舉例來說。
對於以上兩點疑慮,第二本的女兒作者在前言中做了初步的解釋,各位若有興趣,可以看看是否能接受其推衍,反思對作者的推論可以怎麼應用比較穩妥。
因為這本書牽涉的範圍相當廣泛,這裏我還是只先聚焦在本集關心的重點,所以本集不是這兩本書的全部摘要,還是有很多東西可以直接看書,相信對大家會有不同角度的啟發。
這兩本書對於何謂有錢與否的定義很明確:由淨資產的多寡來判定。而且他們也考慮了收入與財富間的相對概念,所以把人分成超優理財族,超遜理財族,和一般的中庸分子。他所判定的公式是:正常理財的話,你的財富(淨資產=總資產減去總負債)應該等於你的年齡乘以你的年收入,再除以十。
對作者來說,收入高並不一定就是有錢人,所以會花大錢甚至喜歡炫富,並不代表是有錢人。坐領高薪者如果是個月光族,沒有累積到財富,就不算是作者心目中的理財成功者。
關於公式要補充一下,這裏必須考慮一下國情的差異。淨資產在本書中是包括房地產的,但美國的房地產一般都比台灣便宜得多,本書中提到購買自用房產時,甚至建議最好低於家庭年收入的3倍,並就數據來,富人持有的自用房地產(不包括投資用的)絕大部分不超過淨資產的20%。一般來說,以安全理財角度來說,會建議房價收入比最好在3到6倍,所以作者的建議算是偏於保守。
但如果回到台灣呢?台灣的房價收入比就2021年來看,大約是21.78,差了快7倍啊,所以各位在衡量自己的理財質量如何時,不如把本公式中的淨資產偷偷換一下概念,暫時排除房地產的淨值,就看自己的淨金融資產,包括存款,儲蓄型和投資型保單,基金或股票等投資工具,這樣或許更好掌握。
這裏對房產多作一些探究,畢竟,俗話說,有土斯有財,可見台灣人對於房產的看重,常超乎財務上的考量。其實,房產對於本書系列的作者們來說,除了財務上不要成為巨大的負債坑之外,在行為經濟學上也有很重大的意義。
事實上,不只美國的這三位作者,和我們國情相似的日本,同樣也有不少理財專家提出類似的觀察,也就是,很多擠破頭也想住進豪宅社區的家庭,除了真的有錢到幾輩子花不完的最頂尖1%,很多都逐漸展現出類似不惜炫富的消費行為模式,所以住進這樣的豪宅社區,不但可能揹上高額的房貸,還可能在同儕效應上,提高了本身的消費水平,結果能夠拿來投資的資本被擠壓變少,對於未來的投資力道不足,會讓全家財富的積累速度變慢,這可能是更大的隱憂。
好,關於這一點,和之後的消費心理模式密切相關,不由得想到孟母三遷的老故事,孟母在教育上是替孟子找好學區,未來房產的增值潛力相當大,至少比較難跌價;其次讓孟子住在好學的社群團體中,而注重學業的社群其價值觀比較聚焦在孩子的學業成就,更看重知識掌控未來的力量,或許對鄰居家的物質成就就不會那麼明顯的羡慕嫉妒恨。說不定我們可以合理推論,孟母不但維護了大宗財產的價值,同時替孟子打好知識力與人脈基礎,還能替自家省了很多炫富攀緣的社交虛費,一舉好多得,她可聰明了。
好啦,以上是有點說笑的讓大家輕鬆一下,回到正題。若是你的淨資產比上述的公式算出來的標準,超過兩倍的話,就屬於作者定義的超優理財族,也就是作者主要研究的焦點團體,讓我們看看有些什麼發現。
先看看一些觀察結果:在第一本書出版的1996年左右,美國80%的有錢人財富不是由贈與或繼承而來,也就是八成的富人是憑著自己的力量,一步一步成為第一代的有錢人。前面說過,這是1996年寫成的,中間二十年全球普遍都出現貧富差距更加速擴大的現象,會不會富二代的比例增加了呢?結果沒想到,2016年看到的結論是,富二代的比例由20%再下降為14%,也就是有更多人白手起家掙到財富。所以說,所得固然波動加劇使跌落貧窮的危險增加,但向上的機會也增加,所以大家加油啊!危機就是轉機。
好,重點是,作者群在幾十年的研究中,總結了美國富人的一些財務特徵:
1.若套用第一章的「預期淨資產淨值」公式,鄰家富人的實際淨資產超過所期望的兩倍或著更多。
2.房子的市場價值不到他/她淨資產的20%(美國,想想上集的巴菲特和Ikea創辦人的例子,非常吻合)
3.負債等於或少於他/她的淨資產的5%(保守性操作,各位還記得上一集和本集一開頭我們提醒的:可以借好但不要借滿嗎?)
4.年所得稅等於淨資產的2%(研究稅法的重要性,以巴菲特而言,他的年所得稅佔其龐大淨資產的比例只有)
5.年度已實現收入總額約為淨資產的8.2%(中位數),或是每100美元淨資產當中就有8.2元美元的收入。(可見投資的重要性)
本系列的書在收集研究富人的心法時,有一個幾乎所有的富人們都再三強調的重要元素,就是"紀律"。引述一下書中定義的紀律是什麼。
紀律包含:
1. 瞭解自己能賺多少?
2. 瞭解自己能花多少?
3. 確實編列預算或消費計畫以確保收支為正值
這心法雖然看來簡單,但是一個很札實很需要耐心鍛煉的基本功法,每天每天都要做。各位看了以上富人關心的重點,就可以了解為何幾乎所有理財書都強調記帳的重要性,這就包括了第一和第二項,能掌握收支的實際數字之後,再來做財務規劃才接上地氣,能夠落實地執行下去。
所以,各位爸媽很辛苦,任重道遠,不妨和日記一樣,有紀律地鼓勵孩子耐心地記帳,不但將來有益於孩子的財商,而且親子間若需要坐下來檢討各項開支的合理性,以及如何開源節流的細節規劃時,才能真的落實,而不是只有原則性空談,最後落個常常認錯,下次還敢。那就失去了鍛煉的功能了。
換句話說,爸媽自己最好都能先養成記帳的習慣(任重道遠啊!),才能對孩子有以身作則的效果。目前來說,因為用數位支付的機會愈來愈多,利用歷史帳單或手機發票條碼載具,也有分類的作用,所以愈來愈簡單,發揮巧思養成簡單可行的習慣,微小的努力累積起來就能促成巨大的成功,請大家加油喔!大家好,最近變冷了,請注意保暖喔!前情提要一下,上集強調的是最好不要借錢消費,除非這個消費品有增值潛力值得收藏,而借錢投資呢,到底未來這筆負債能成為一步登天的墊腳石資產,還是個掉下去爬不太起來的天坑,或許不到將來不能確定。但既然我們曾說過,未來所得的波動性可能愈來愈大,變成坑的機率隱隱增加的話,那麼借錢之前最好能仔細評估,也不要借得太滿,事先設定好一旦收益不如理想就斷然停損的機制,可能是比較安全的作法。
上面提到的停損,在財務中是個很重要的安全閥,以後會在投資或保險等不同領域提到,各位也可以先留意一下相關的概念。
好,本集準備把視角轉向,看看在財務方面成功人士的行為,有什麼值得我們借鏡的地方,也要把一般對富人的刻板印象做個檢討,去除迷思,學習正確的行為模式,這樣我們就算不一定能達到富人的水準,至少要做到財務安全,進而財務自由的境地,那就算成功達標了不是嗎?
對於富人的研究,這裏提出兩本書,有趣的是,這兩本書是由三位作者研究了同一個主題,前後相隔二十年左右完成的,其中兩位也是父女檔,可見理財的研究既綿長又深入,跨世代的一家人都能有很大的貢獻。
第一本:《原來有錢人都這麼做》:效法有錢人的理財術,學習富人的致富之道,作者: 湯瑪斯・史丹利,和威廉・丹柯,在美國是1996年發表,台灣由久石文化出版。第二本書:《如何把收入轉化為財富》:原來有錢人都這麼做2:經濟低迷時代學習有錢人致富的財務行為,作者: 湯瑪斯‧史丹利博士,和莎拉‧史丹利‧法洛,美國在2018年發表,台灣由遠流出版。兩書的共同作者湯瑪斯史丹利博士,實際上在2015年因車禍過世,所以第二本書是他的女兒根據之前父女已開始收集和研究的資料繼續編集完成。
為何從眾多書籍中先提這兩本書?主要因為作者們是調查了美國實際富豪的狀況,從中去歸納一些較大的共通性,所以比較具有代表性。
這裏插個題外話,跟各位提醒一下看別人由大數據資料得出推論時,我們自己研判其可信度的一些要注意的地方,首先,從大數據得來的資料,可能具有相關性,但如果不進一步進行質性的研究或實驗模擬,不一定具有因果關係,那麼從相關性資料得出的推論,最好存有健康的懷疑。
第二點,即使從大數據得到某種看似顯著的相關性,還要注意所謂的倖存者偏差,也就是可能從目前有的數據中並沒有納入失敗淘汰者,所以得出的結果未必準確。舉例來說。
對於以上兩點疑慮,第二本的女兒作者在前言中做了初步的解釋,各位若有興趣,可以看看是否能接受其推衍,反思對作者的推論可以怎麼應用比較穩妥。
因為這本書牽涉的範圍相當廣泛,這裏我還是只先聚焦在本集關心的重點,所以本集不是這兩本書的全部摘要,還是有很多東西可以直接看書,相信對大家會有不同角度的啟發。
這兩本書對於何謂有錢與否的定義很明確:由淨資產的多寡來判定。而且他們也考慮了收入與財富間的相對概念,所以把人分成超優理財族,超遜理財族,和一般的中庸分子。他所判定的公式是:正常理財的話,你的財富(淨資產=總資產減去總負債)應該等於你的年齡乘以你的年收入,再除以十。
對作者來說,收入高並不一定就是有錢人,所以會花大錢甚至喜歡炫富,並不代表是有錢人。坐領高薪者如果是個月光族,沒有累積到財富,就不算是作者心目中的理財成功者。
關於公式要補充一下,這裏必須考慮一下國情的差異。淨資產在本書中是包括房地產的,但美國的房地產一般都比台灣便宜得多,本書中提到購買自用房產時,甚至建議最好低於家庭年收入的3倍,並就數據來,富人持有的自用房地產(不包括投資用的)絕大部分不超過淨資產的20%。一般來說,以安全理財角度來說,會建議房價收入比最好在3到6倍,所以作者的建議算是偏於保守。
但如果回到台灣呢?台灣的房價收入比就2021年來看,大約是21.78,差了快7倍啊,所以各位在衡量自己的理財質量如何時,不如把本公式中的淨資產偷偷換一下概念,暫時排除房地產的淨值,就看自己的淨金融資產,包括存款,儲蓄型和投資型保單,基金或股票等投資工具,這樣或許更好掌握。
這裏對房產多作一些探究,畢竟,俗話說,有土斯有財,可見台灣人對於房產的看重,常超乎財務上的考量。其實,房產對於本書系列的作者們來說,除了財務上不要成為巨大的負債坑之外,在行為經濟學上也有很重大的意義。
事實上,不只美國的這三位作者,和我們國情相似的日本,同樣也有不少理財專家提出類似的觀察,也就是,很多擠破頭也想住進豪宅社區的家庭,除了真的有錢到幾輩子花不完的最頂尖1%,很多都逐漸展現出類似不惜炫富的消費行為模式,所以住進這樣的豪宅社區,不但可能揹上高額的房貸,還可能在同儕效應上,提高了本身的消費水平,結果能夠拿來投資的資本被擠壓變少,對於未來的投資力道不足,會讓全家財富的積累速度變慢,這可能是更大的隱憂。
好,關於這一點,和之後的消費心理模式密切相關,不由得想到孟母三遷的老故事,孟母在教育上是替孟子找好學區,未來房產的增值潛力相當大,至少比較難跌價;其次讓孟子住在好學的社群團體中,而注重學業的社群其價值觀比較聚焦在孩子的學業成就,更看重知識掌控未來的力量,或許對鄰居家的物質成就就不會那麼明顯的羡慕嫉妒恨。說不定我們可以合理推論,孟母不但維護了大宗財產的價值,同時替孟子打好知識力與人脈基礎,還能替自家省了很多炫富攀緣的社交虛費,一舉好多得,她可聰明了。
好啦,以上是有點說笑的讓大家輕鬆一下,回到正題。若是你的淨資產比上述的公式算出來的標準,超過兩倍的話,就屬於作者定義的超優理財族,也就是作者主要研究的焦點團體,讓我們看看有些什麼發現。
先看看一些觀察結果:在第一本書出版的1996年左右,美國80%的有錢人財富不是由贈與或繼承而來,也就是八成的富人是憑著自己的力量,一步一步成為第一代的有錢人。前面說過,這是1996年寫成的,中間二十年全球普遍都出現貧富差距更加速擴大的現象,會不會富二代的比例增加了呢?結果沒想到,2016年看到的結論是,富二代的比例由20%再下降為14%,也就是有更多人白手起家掙到財富。所以說,所得固然波動加劇使跌落貧窮的危險增加,但向上的機會也增加,所以大家加油啊!危機就是轉機。
好,重點是,作者群在幾十年的研究中,總結了美國富人的一些財務特徵:
1.若套用第一章的「預期淨資產淨值」公式,鄰家富人的實際淨資產超過所期望的兩倍或著更多。
2.房子的市場價值不到他/她淨資產的20%(美國,想想上集的巴菲特和Ikea創辦人的例子,非常吻合)
3.負債等於或少於他/她的淨資產的5%(保守性操作,各位還記得上一集和本集一開頭我們提醒的:可以借好但不要借滿嗎?)
4.年所得稅等於淨資產的2%(研究稅法的重要性,以巴菲特而言,他的年所得稅佔其龐大淨資產的比例只有)
5.年度已實現收入總額約為淨資產的8.2%(中位數),或是每100美元淨資產當中就有8.2元美元的收入。(可見投資的重要性)
本系列的書在收集研究富人的心法時,有一個幾乎所有的富人們都再三強調的重要元素,就是"紀律"。引述一下書中定義的紀律是什麼。
紀律包含:
1. 瞭解自己能賺多少?
2. 瞭解自己能花多少?
3. 確實編列預算或消費計畫以確保收支為正值
這心法雖然看來簡單,但是一個很札實很需要耐心鍛煉的基本功法,每天每天都要做。各位看了以上富人關心的重點,就可以了解為何幾乎所有理財書都強調記帳的重要性,這就包括了第一和第二項,能掌握收支的實際數字之後,再來做財務規劃才接上地氣,能夠落實地執行下去。
所以,各位爸媽很辛苦,任重道遠,不妨和日記一樣,有紀律地鼓勵孩子耐心地記帳,不但將來有益於孩子的財商,而且親子間若需要坐下來檢討各項開支的合理性,以及如何開源節流的細節規劃時,才能真的落實,而不是只有原則性空談,最後落個常常認錯,下次還敢。那就失去了鍛煉的功能了。
換句話說,爸媽自己最好都能先養成記帳的習慣(任重道遠啊!),才能對孩子有以身作則的效果。目前來說,因為用數位支付的機會愈來愈多,利用歷史帳單或手機發票條碼載具,也有分類的作用,所以愈來愈簡單,發揮巧思養成簡單可行的習慣,微小的努力累積起來就能促成巨大的成功,請大家加油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