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搜尋 我的知識庫
【元瓅少年遊】古今書房 EP14__史記、〈商君列傳〉|李智平

【元瓅少年遊】古今書房 EP14__史記、〈商君列傳〉|李智平

元瓅少年遊

2022/04/04 | 00:30:30 | SoundOn #arts




Play Episode



內容描述


各位收聽古今書房podcast的朋友們好,我是李智平,本周我們來聊聊〈商君列傳〉當中的那些人與那些事。
商君,就是商鞅,一講到他,各位聽眾朋友會聯想到他的哪些事蹟?是法家的代表人物?還是「徙木立信」典故、成語的由來?商鞅到底是怎樣的一個人?司馬遷直接批評他是「其天資刻薄人也」,這是批評他這人生性涼薄苛刻,最終導致他的下場淒涼,那為何最終會有這樣的結局?
當談到商鞅之前,我們可以先思考兩個問題。
首先,就是嚴刑峻法是否足以治國安民?透過嚇阻的手段,是否就真的能夠讓人民徹底改變作為?孔子曾經講過:「子曰:『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這段話的意思是如果透過政令來管理,以刑罰作約束,人民會不敢犯罪,但內心還是缺乏羞恥心;如果是以道德來管理,以禮義來約束,人民才會有羞恥心,且願意歸於正道。但這似乎與商鞅所想執行的嚴刑峻法背道而馳。究竟孰對孰錯?
其次,有段俗話是「亂世用重典」。這句話典原是出自於《周禮·秋官·大司寇》:「刑亂國用重典」,說明在國家政治敗亂的時候,要以嚴格的律典與法律以治國。那麼,此說法是否可為商鞅解套?而商鞅正是以此維護國家安全與社會治安,又有何何過錯?
在此,先賣個關子。接著,我們直接走進〈商君列傳〉,然後再來聊聊商鞅其人其行,以及可資後人警醒與借鑑之處。
一、欲侍魏不受用,以霸道說秦孝公得用
(一) 商鞅,本是戰國初年「衛」國人,喜歡刑名法術之學,也就是他很喜歡循名責實,慎賞明罰之如何治理天下的學問,就以此道侍奉「魏」國(魏晉南北朝的「魏」,以下皆指此「魏」)的國相公叔痤。
(二) 公叔痤知道商鞅很有能力,但卻還來不及把他推薦給魏惠王。後來,公叔痤生病,魏惠王親自探視。當魏惠王問到:「您病重,那麼國家該託付給誰?」公叔痤說:「商鞅,年少有才華,盼望您能用他。」但魏惠王敷衍的回應了一下,並未答應。
(三) 公叔痤眼見魏惠王不打算用商鞅,他就暗暗跟魏惠王說:「如果您不用他,您一定要殺了他,不能讓他出了魏國國境。」魏王答應而離去。
(四) 接著,公叔痤再找到商鞅,便跟他說:「剛剛我向魏王推薦你來繼國相之位,但他不聽。但我也告訴他,若不用商鞅的話,絕不能讓你離開魏國。你趁著現在還有時間,趕緊逃命吧!」但商鞅回道:「如果魏王不信賴您的推薦,那又怎會把您的話當一回事,然後殺了我呢?我是不離開的。」果真,魏王離開後,跟左右的人說,這公叔痤真是病到老胡塗了,居然要讓商鞅來當國相,這太荒謬了。整起事件也就不了了之。
(五) 後來,商鞅聽說秦孝公求賢若渴,於是他就賄賂寵臣景監,以求見秦孝公。結果,前二次見面,秦孝公聽商鞅說話都聽到睡著了,也難免會責怪景監怎會推薦這樣一個人給我。但每次見到商鞅時,秦孝公的態度都有些許轉變,反而愈來愈喜歡商鞅所講的治國之道。
(六) 原來呀,商鞅三番兩次要測得秦孝公的執政與外交心態,所以他第一次先講如何成為帝王之道,第二次講如何以王道治天下,但秦孝公都不滿意。等第三次講如何稱霸各國的霸道時,秦孝公有興趣了,這就讓商鞅知道秦孝公終於想要的是什麼了。之後,秦孝公與商鞅是一拍即合,就準備施行變法。
二、商鞅變法內容:從徙木立信,到東宮犯法親信代受其罰
(一) 商鞅變法的內容非常嚴酷,舉例來說,如:採行「什伍連坐法」,五家編成「一伍」,十家編成「一什」,總計是每五十家為基本單位,大家相互監督,如果有犯法而未報者,所有人一併受罰,最嚴重是處以腰斬死刑。但如果願意舉報的,那就如同戰爭軍功一樣有獎賞。若膽敢藏匿奸人,那就等同於投降敵人一樣的罪責。又如:商鞅重軍功,但凡在戰鬥中有功勞者,就能封功爵賞,但如果敢私下鬥毆者,按情節大小受罰。
(二) 不僅如此,商鞅還著重「重農抑商」的政策,只要生產糧食、穿的布帛多的人,就可免除勞役;但如果因為從事工商業或是因為怠惰而不事生產,甚至導致自己破產的人,那就聯同他的家人一併淪為奴隸。
(三) 此外,商鞅也不避讓皇室貴族,只要沒有在戰場立下軍功者,通通收回爵位;而各種階級的人,他們的家產、食衣住行等都一律有規定,不能逾越。即便再有錢的人家,但如果沒有立下軍功,也不准奢靡消費。
(四) 相關的政策還很多,也就不多贅述了,有興趣者可以查閱現存的《商君書》,這本書對商鞅的言行與治理政策有很詳盡的描述。但大抵從上述可知,商鞅的作法一切是朝「功利」方向邁進的,徒以法律來約束人的行為,而不顧及人情。
(五) 而商鞅法令已下,又怕人民不相信他,於是就有了「徙木立信」一事,也就是商鞅命人在南門放了一根三丈長的大圓木,然後公告只要有人能把這圓木搬到北門,就賞十金。大家議論紛紛,結果,終於有一人跳出來嘗試,當他把大圓木搬到北門時,商鞅果然就賞了他十金。這樣大家也都相信他變法是玩真的。
(六) 後來某次,太子犯法了,這到底該罰還是不該罰?商鞅堅持要罰,甚至還說:「法之不行,自上犯之。」但偏偏太子又是儲君,不好任意處罰,於是就處罰了太子的兩個老師公子虔、公孫賈。但這件事情卻為他後來被殺,埋下了第一個伏筆。
(七) 但無論如何,我們先略為小結一下商鞅的政策施行結果,再施行的第一年,許多人都有許多抱怨,但歷經十年之後,整個秦國被治理得井井有條,如同司馬遷所形容的:「道不拾遺,山無盜賊,家給人足,民勇於公戰,竊於私鬪」,這都是商鞅的功勞。
三、秦魏西鄙之戰,詐騙魏公子卬
(一) 而後,發生了一件事情。還記得之前我們在〈孫子吳起列傳〉當中提過孫臏、龐涓的馬陵之戰嗎?代表魏國的龐涓在馬陵之戰戰敗被殺之後,魏國的勢力便衰弱了許多。而魏國的地理位置正好處於戰國七雄的中央地帶,東邊是齊國,西邊是秦國,而與秦國之間相隔著黃河、崤山,因此,商鞅就跟秦孝公說:「這魏國就像是我們的心腹之患,不是他們兼併了我們秦國,就是我們兼併了他們魏國。因為魏國有黃河、崤山這兩個天然屏障,當他們實力大增的時候,就會想要侵吞我們秦國的土地。現在,趁著魏國被齊國擊敗,實力大減的時候,不如我們直接攻擊他們,然後趁機奪取黃河、崤山的控制權,將來您就可以以此屏障來稱霸諸侯,這可是成就帝王之道的好機會。」
(二) 於是,秦孝公聽了商鞅的建議,就去伐魏。而魏國則派出公子卬來應戰。等兩軍相近的時候,商鞅就派人寫了封信給公子卬,說道:「想當初我在魏國的時候,與你是多麼友好呀!但如今各位其國而戰,我實在不忍心攻擊你,這樣吧!我們不如見面然後立下盟約互不侵犯,大家痛痛快快的飲酒就退兵吧!這樣兩國也都能安樂。」公子卬信以為真,高興的赴約。孰料在盟約時,商鞅竟然趁機派人埋伏,俘虜了公子卬,然後襲擊了魏軍,結果魏軍不敵而大敗。
(三) 魏國則因為先後與齊國、秦國都發生戰爭,國力大減,此時魏國的國君魏惠王只能割讓河西的土地給秦國來求和,然後遷徙首都到大梁,此時,魏惠王才想起當初公叔痤所說,如果不打算任用商鞅,也不能讓他離開魏國,但可惜為時已晚。至於商鞅,自然得到許多豐賞,但他騙殺公子卬一事,卻也如先前,同樣為他之後被殺而種下了因子,在此我們同樣再埋下個伏筆。
四、趙良以法古勸說、五羖大夫為例,勸商鞅修正行為與施政
(一) 當時,商鞅在秦國治理已經長達十八年,王公貴族對商鞅都恨得咬牙切齒的。而某次商鞅透過機會,去拜見了一位有德行與威望的長者——趙良,他本想與趙良為友,但趙良婉拒了他。於是商鞅反問他是否不高興自己能職掌秦國國政?而趙良則回應說:「反聽之謂聰,內視之謂明」,簡單來說,能聽別人意見的叫「聰」,能自我反省的稱之為「明」,故趙良勸商鞅不如遵循上古虞舜時代的方法來施政。
(二) 結果,商鞅自然不同意趙良的觀點。商鞅一開口就先誇耀了自己的功績,讓一個邊鄙且沒有禮節秩序的秦國能成為戰國列強中最驍勇、富庶的,這些都是自己的功勞,於是他轉而向趙良問道說:「那我跟秦穆公時期的五羖大夫百里奚相比,誰勝一籌呀?」趙良很老實的回應道:「五羖大夫百里奚本是楚國的鄉下人,他得知秦穆公賢能,不惜犧牲一切就要接近他,甚至因為缺乏路費,還曾經把自己賣給秦國人,幫人養牛餵牛為生。後來秦穆公知道此事,提拔了他。最終百里奚當上了國相,便重振秦軍,而且他每次在外討伐,目的不是去侵略他人之國,而是去挽救、協助有問題的國家。」
(三) 趙良緊接著又說:「當初百里奚當秦國國相,他再勞累也不坐車,天氣再熱也不坐在有蓋子的車內;他徒步走遍國中各地,不用隨從的車輛,也不帶武裝的侍衛。所以當百里奚過世時,秦國男女紛紛流淚、不唱歌,這些都是受到百里奚恩德的感召。」
(四) 但相比於商鞅呢,趙良一條條對比商鞅的作法,趙良說:「人家百里奚是一點一滴用自己的努力換來的機會,但你商鞅卻是靠著佞臣景監上位。您身為國相,卻是不顧百姓民生,而大造宮闕,並非為國家建功;又以嚴酷手段懲罰太子老師,同時也用『殘傷民以唆刑,是積怨蓄禍』之法對付老百姓。此外,您還在自己領地「商」稱君稱王,成天找秦國貴族子弟的麻煩,這種種行為都是不符人心的。而且為何您一出門,後面就要跟隨大量的戰車,頂戴盔甲、手持武器的侍衛,如果離開這些人,您肯定不敢出門。所以呀!您已經是『危若朝露,尚將欲延年益壽乎』?」
(五) 所以,趙良建議商鞅:「把得到的封地通通歸還給秦國,然後歸隱山林自耕為生。同時您也可以勸勸秦王要重用那些隱居山林的賢才,並使鰥寡孤獨者皆有所養,這樣方能免除為害,保持自身的平安。否則,您將會大禍將要臨頭,距離死亡也不遠了。」
(六) 但商鞅終究沒聽趙良的勸告。
五、秦孝公卒,太子立,殺商鞅。
(一) 等秦孝公卒,太子新立,為秦惠文王。他一想到當初商鞅對自己、師父們的處罰,現在是新仇加舊恨,得一併奉還。先是由他的老師公子虔告商鞅想要謀反,於是商鞅只好逃亡。他逃到闕下想住宿,旅店主人不知他是商鞅,便說:「根據國相商鞅訂的法規,沒有憑證者不能收留。」於是商鞅很感嘆當初自己的政策,居然反害到自己。
(二) 後來他想逃到魏國,還記得我們剛剛設下的第二個伏筆嗎?魏國人想起他當初欺騙了公子卬,最後國家戰敗割地給秦,自不能容他。結果商鞅去不得魏,只好向其他國家求助,但他只要一去哪裡,後面就會有魏國人在後跟著警告:「這人是商鞅,他是從秦國逃出來的,他到哪裡,秦國軍隊就會追到哪裡。」於是乎,周遭沒有任何一個國家敢收留商鞅,商鞅最後只好回到秦國自己被分封的領地「商邑」。
(三) 他回到商邑後,就整頓了一下殘存的勢力,然後起兵攻打秦國的鄭縣,結果反被秦軍在澠池這個地方捉到他,此時,秦惠文王對商鞅十分震怒,就處理車裂之刑(五馬分屍),然後滅了商鞅的家族。
六、結語
(一) 好的,商鞅的故事到此告一段落了。想請問聽眾是如何看待商鞅的呢?先來聽聽司馬遷的觀點。司馬遷除了批評他「其天資刻薄人也」,還總結了他的行為說到:「跡其欲干孝公以帝王術,挾持浮說,非其質矣。且所因由嬖臣,及得用,刑公子虔,欺魏將卬,不師趙良之言,亦足發明商君之少恩矣。余嘗讀商君〈開塞耕戰書〉,與其人行事相類。卒受惡名於秦,有以也夫!」透過這段話,司馬遷也總結了商鞅一生之過,他既教秦孝公對國人施行霸道之術,又因為寵臣而上位,然後不給太子顏面重刑傷害他的老師,還欺騙魏國的公子卬,又不聽從趙良的勸告,最終才會得到這樣的結果。實在不得不令人感慨萬千,但真的只能從這個角度來看商鞅嗎?
(二) 後世對商鞅的評價也很兩極,如果從秦國後來的發展來看,將一個西鄙邊陲之國,逐漸統一戰國群雄,到後來秦始皇開創秦帝國,商鞅嚴明的政令為秦國所奠定的基礎,實功不可沒。像是同樣以變法聞名,北宋王安石就嘗作詩讚揚商鞅而云:「自古驅民在信誠,一言為重百金輕。今人未可非商鞅,商鞅能令政必行。」就指出商鞅的政令是一言既出,便肯定會貫徹始終。而清康熙年間的姚祖恩所著《史記菁華錄》也讚美商鞅「以一羈旅之臣,岸然排父兄百官之議,任眾怨,兼眾勞,以卒成其破荒特創之功,非絕世之異才不能為也。」這大抵是說商鞅隻身從魏國來到秦國,他能夠獨排眾議,不避權貴,將國家之重責大任都攬在自身,而能闖出破天荒的功勞,非有特殊的才能不能達成此目標。因此,若從政治治理的結果來看商鞅,商鞅富國強兵,政令下達,使人莫不服從,這似乎是可取之處。
(三) 換個角度,從人情與法理來看,在本〈列傳〉中,特別強調「法」的重要性,然而,法理不外乎要以人情為基礎,但商鞅的「人情」呢?在故事中,我們幾乎看不到他對人有情,而徒以法來治民。再回到最前面提到,孔子強調:「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這才是將人情約束於道德禮義之中,才能使人彼此互動往來,建立情誼。但商鞅對此卻是完全不在乎的。
(四) 至此以觀,有人讚美商鞅,但也有人不認同商鞅,這兩種觀點究竟孰對孰錯?而人與人之間又該如何拿捏相處的關係?其實,時空背景不同,立場不同,對於商鞅的政策與做法就會有不同的評價。
(五) 我認為如《周禮‧秋官‧大司寇》所言:「刑亂國用重典」,也就是亂世可用重典。但不可以此為常法,當人心缺乏了對彼此之間最基礎的情感與愛,徒以法來約束,相互監督監視,一有錯就告密檢舉,那麼,整個社會都瀰漫在緊張與對峙的情緒當中,或許一時間的治安會很好;但長遠來看,人又怎能善良?當人不善良,一切以功利為導向,國家又怎能長治久安?或如趙良直指商鞅的舉動是「殘傷民以唆刑,是積怨蓄禍也」,當累積太多人民的怒火,最終只能引火自焚了。
(六) 因此,讀了〈商君列傳〉真的啟發了我們許多問題的思考,但今天因時間問題,我們暫時先說到這裡,下周我們要來讀〈酷吏列傳〉時,再繼續深思剛剛所提出的種種問題。
好的,以上是今天的〈商君列傳〉。
七、每周一書
接下來,是本周的每周一書。希望藉由閱讀的力量,抒發情感,同時也增長我們的知識與開拓視野。今天我要介紹的是由麥田出版社於2017年5月出版,一套七本從德文翻譯成的中譯本,套書名稱是《向下紮根!德國教育的公民思辨課》,內容圍繞在七大主題進行討論,依序分別是「一、捍衛權利的基本知識」、「二、參與討論的基本知識」、「三、質疑所為理所當然的事」、「四、看見他人困境的理解能力」、「五、生活就是一門經濟學」、「六、寫給所有人的宗教入門書」、「七、有自覺使用媒體的第一步」。以上這些課題在我們生活中隨處可見,但我們是否有仔細以理性的方式思考過相關問題,還是大多選擇「人云亦云」比較安全呢?
我認為身為現代知識份子應該要有一顆多元包容的心胸,但更重要的是,必須要有「立場」,而且要勇敢與負責任的透過理性思考,以與人對話,即便回應是:「我不認同、我不喜歡」時,也都是經過理性分析後的結果,而不再只是不加思考,流於情緒式的漫罵或盲從,而這套書提出的內容與思考,頗值得借鏡,推薦給年輕朋友。
好了,今天的內容結束了,我們下周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