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搜尋 我的知識庫
【元瓅少年遊】古今書房 EP19__史記、〈留侯世家〉|李智平

【元瓅少年遊】古今書房 EP19__史記、〈留侯世家〉|李智平

元瓅少年遊

2022/05/09 | 00:29:38 | SoundOn #arts




Play Episode



內容描述


各位收聽古今書房podcast的朋友們好,我是李智平,本周我們來聊聊〈留侯世家〉當中的那些人與那些事。
在上周講完〈項羽本紀〉後,當中有些關鍵人物頗值得玩味。他們在重要時刻出謀劃策,分別協助或帶著項羽、劉邦闖過各場戰役與關卡,像是:項梁、范增、張良、蕭何、陳平、韓信……等人。其中,劉邦之所以能勝利,與他善待、善用這些人才有關,讓他們能心悅臣服的跟隨他,既而創立漢帝國之基業;相對的,項羽個性的剛愎自用,不得人心,錯失人才,最終也讓他走向覆亡。
然而,這些協助項羽、劉邦闖天下的人呢?是不是因為跟對人而都有好的結局?還是如同越國句踐復國後,共患難很容易,但共富貴卻很困難?有些人靠著智慧,在詭譎多變的政治場上,能夠全身而退;但也有的人迷失在名利之中,最終落得難以善終的結局。他們的人生故事都很值得我們省思,尤其有句成語叫「功高震主」,意思是當太過張顯自己才能,卻未顧及到客觀環境的條件限制,就很容易成為箭靶,易得罪人,這點在待人處世上要特別留意。
在楚漢之爭的過程中,有這樣一號人物——「張良」,他跟著劉邦起家,在內運籌帷幄,對外卻不爭名利,讓他能得到善終。因此,司馬遷在《史記‧太史公自序》中形容他是:「運籌帷帳之中,制勝於無形,子房計謀其事。無知名,無勇功,圖難於易,為大於細。」這段話的意思是說張良善於暗中出謀劃策,克敵於無形;他既懂得不居功名,也懂得想要成功,必從細微處開始做起。而北宋的蘇軾,特別寫了一篇〈留侯論〉,來探討張良之所以能成功的理由,該文一開始便說道:「古之所謂豪傑之士者,必有過人之節。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見辱,拔劍而起,挺身而鬥,此不足爲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臨之而不驚,無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挾持者甚大,而其志甚遠也。」這就是說,古代的豪傑之士定然有過人之處,有能忍人之所不能忍的氣度,在被羞辱時,不是拔劍而起與人相鬥便稱之為勇敢,而是能在突然面對問題時,忍讓而不隨便發怒。這種人的理想、志向定然與深遠廣大,而與常人不同。
各位聽眾朋友還記得嗎?張良在「鴻門宴」前後的計謀,既拉攏了項羽的堂叔項伯做內應,又讓樊噲護住了劉邦的性命,到最後讓劉邦用尿遁法回到軍營,自己又大無畏的回到宴席上去善後。由此可見得,愈是緊張窘迫之時,張良愈是膽大心細。
那麼,在這秦漢轉關,乃至於漢初之時,張良是如何一次次穩住局面,輔佐漢帝國的成立,接著,我將根據〈留侯世家〉節選出幾件事情,讓我們認識一下張良其人其事。
一、張良出身與沂上老人的相遇
(一) 張良一家,在先秦時期是屬於「韓國」這個地方的人,他先祖乃至於父親,歷經五代都在擔任韓國的丞相。而在他父親過世20年之後,秦滅了韓,而當時的張良年紀尚輕,並未在韓為官。等韓被滅亡之後,張良整個家族含僮僕三百多人,散盡家財,就是要尋謀能刺殺秦始皇的刺客,為韓國報仇。
(二) 後來,張良找到一個大力士,能夠拿一重達百二十斤的大鐵鎚,就埋伏在博浪沙這個地方,趁著秦始皇東遊此地的時候,要以鐵鎚擊殺秦始皇。孰料,卻誤中副車,只好逃竄,而秦始皇震怒,號令全國,一定要找到這個兇手。此時,張良只好更名換姓,便躲到了下邳。
(三) 某天,張良在下邳的一座橋上散步,遇到了一個老人。這個老人等張良接近他時,便把腳上的鞋踢入橋下,便跟張良說:「孩子,下去幫我把鞋子撿起來。」張良一聽,非常震驚,本想動手揍他,但看著老人年紀大了,就忍了下來,下去取鞋。等拿到鞋子後,這老人又開口說道:「幫我把鞋穿上。」於是張良半跪著幫老人把鞋穿上。這老人笑笑,滿足的離開了。但沒走太遠,這老人又折返回來,跟張良說道:「孺子可教也,五天後的白天,你再到此地來等我。」張良覺得很奇怪,但倒也不便反駁而答應了。
(四) 五天後,張良到了橋上,老人早一步到了,老人很生氣的對他說:「與老人相約,你為什麼晚到?」老人不搭理他,轉身離開,離開前說:「五天後你早點來。」結果,五天之後,張良一等天亮雞鳴,便馬上前往。結果,老人又先他一步。老人又生氣說道:「五天後你再早點來。」五天後,張良半夜就前往等候,不久之後,老人便出現了。老人很高興的說:「年輕人就該如此。」於是,老人就拿出一本書,告訴張良說:「你好好讀這本書,讀完後便能成為天下君王的老師。十年後,必定會有反秦起義之舉,再過三年,你若在濟北穀城山下看到一塊黃石,那就是我。」說完便離開了,等天亮後,張良再仔細一瞧,老人給他的是一本《太公兵法》,之後,張良經常誦讀,也成就了他後來不凡的經歷。
(五) 當然,這段經歷似乎有些玄乎了,是真是假,又或者只是謠傳?蘇軾在〈留侯論〉中便說道:「夫子房受書於圯上之老人也,其事甚怪;然亦安知其非秦之世,有隱君子者出而試之。觀其所以微見其意者,皆聖賢相與警戒之義;而世不察,以爲鬼物,亦已過矣。且其意不在書。」這大抵是說,圯上老人或許是秦末的隱士;但也有可能只是司馬遷所聽聞的故事。司馬遷說此故事的用意,重點不在於這老人是否為鬼怪,重點是張良能夠忍讓之意,方能成就他後來的功業。
二、漢高祖擺不平分封,張良獻計平眾怨
(一) 漢元年六月,漢高祖一統天下後,開始分封功臣。但張良本因體弱,沒有任何實際的軍功,但高祖說:「運籌帷幄帳中,決勝千里外,子房功也,自擇齊三萬戶。」這是說儘管張良沒有軍功,但今天能得到天下,就是靠張良幕後籌畫的結果,因此,讓張良於齊地自選三萬戶為其封邑。但張良卻謙虛的回應:「當初我跟您相遇在『留』地,這是上天讓我有機會跟隨您,而您願意用我的計謀,不是我多厲害,頂多就是讓我說中了幾回事罷了。我願意被封在『留』地,至於三萬戶封邑,就不需要了。」張良懂得退讓,他知道若拿了三萬戶封邑,無異是增加劉邦之後的猜忌,想要明哲保身,就要懂得「不爭」。於是,劉邦從其心願,而張良便被封為「留侯」。
(二) 當第一波功臣分封完畢後,其他人呢?大家都在爭論自己的功勞,這問題懸而未決,所以分封始終未定。某天,劉邦在洛陽南宮,遠遠就看到一堆將領在樓道上竊竊私語,他就問張良知不知道這些人在私語什麼。張良說:「陛下您不知道嗎?他們正商量如何謀反。」劉邦聽了以後,十分吃驚,說道:「這天下不是剛剛抵定,為何要謀反?」張良便說到:「陛下您起自於民間,靠著所有人的幫忙得到天下。而您分封與您有親故之人,對於與您有仇的人都誅殺了。他們就在謀算,現在剩下的官位還夠不夠分?自己到底能不能拿到其中一個最好的位置;也在想是不是哪裡有得罪過您,會不會被您誅殺。所以相聚在一起,討論要如何謀反。」高祖驚恐,便問張良該如何解決?張良便說:「您最恨誰,大家都知道,您只要願意放下成見,先封他為侯,其他人就會心安了。」而當時高祖最恨的就是「雍齒」,因為雍齒與他有舊怨,雍齒曾經背叛過高祖,但最終又投降了他。所以高祖說:「我好幾次都想殺了他,但他偏偏有功勞,我又不忍心殺動手。」張良便說道:「那您就先封他,其他人就放心了。」於是高祖馬上封他為什方侯,又趕緊與丞相、御史等官按功封賞,成功說服所有人。
三、高祖欲廢太子,張良獻謀鞏固太子之位
(一) 漢高祖喜歡戚夫人,所以處心積慮想要廢掉他與呂后的兒子,也就是後來的漢惠帝的太子之位,想要立戚夫人的兒子趙王如意為太子。此時的呂后很著急,卻也不知該如何是好。於是有人便跟她說:「去找張良來出謀劃策,高祖很信任他。」於是呂后便讓人請張良幫忙。
(二) 張良得知後,便告之說:「這種事情很難口頭相勸,以前打天下的時候,我還派得上用場;如今天下太平,這是骨肉家事,高祖未必聽我的。」但張良熬不過呂后派人敦請他幫忙,於是他說了:「高祖雖擁有天下,但天下仍有四個出世的高人,因為當初高祖對他們很傲慢,於是他們躲進了山裡,不再出世,也不願成為漢朝人。如果太子謙卑以對,讓他們四人來勸說高祖不要換太子,這事肯定能成。」於是,呂后馬上派人命人帶著太子的書信,恭請迎接來京城,暫住在呂后哥哥建成侯的家中。
(三) 此時,正好發生另外一件事情,就是在高祖11年,黥布將軍謀反,但當時高祖年事已高又生病了,就想派太子率兵攻擊。此時,這四位高士私下道:「我們來,就是要協助太子繼承大統。如果太子代高祖出兵,那問題可大了。一來是若太子有了軍功,怕會功高震主,對他未必有利;若他失敗無功而返,那更糟糕,從此他再無地位。更何況現在高祖派出的都是一等一的猛將,太子久居東宮,又怎有能耐率領這些將士,只怕罪終會是羊入虎口,他們怎願為太子盡力?無論如何,太子最終一定無功而返。況且,此時戚夫人與趙王如意就在高祖跟前,高祖憐惜眼前人,那就更有機會廢太子了。因此,趕緊跟呂后說,讓她千萬想辦法,不能讓太子出征。而高祖就算病著,也能勉強用車載著去戰場,至少他人在現場,這些將領就不敢做亂。跟皇上說:您勉強受累,我們母子也會自立自強。」最終,漢高祖同意了這件事情,自行出征;而張良也病著,無法跟隨,高祖就命令他輔佐太子。
(四) 隔年,高祖大獲全勝,但他的病也愈來愈重,更換太子的心意就愈強,即使張良等人勸阻,但他表面說是不換,心裡卻不這麼想。直到某天,高祖開了一場宴席,太子隨侍。當時這四位高士便隨著太子一同進入宴席。高祖非常詫異,怎麼我請不動的人,太子居然請得動。此時,這四人便說:「高祖您經常輕視、責罵讀書人,我們不願受辱,就躲了起來。但太子為人仁孝,又敬重讀書人,所以天下人沒有不願意跟隨太子的。」此時,高祖只好訕然尷尬的說:「那就麻煩您等四人庇護太子。」
(五) 等宴席結束後,高祖召戚夫人晉見。很感傷的跟她說:「我想換太子,但太子得民心,得此四人庇護,太子羽翼已成,呂后將母憑子貴了,妳是鬥不過她的。」最終,戚夫人只能無奈感嘆而痛哭失聲。而這一切都是出自張良的計謀。
(六) 張良最聰明的是,他並不戀棧權位,所以能躲開高祖的清算。張良常說:「家世相韓,及韓滅,不愛萬金之資,為韓報讎強秦,天下振動。今以三寸舌為帝者師,封萬戶,位列侯,此布衣之極,餘良足矣!怨棄人間事,欲從赤松子游耳!」這是說,我張良一家,世世代代為韓國宰相,而韓被秦滅後,我們一家不惜花重金,就是要為了韓國報仇,如今大仇已報,我已心滿意足。而我以一個平民百姓,靠著三寸不爛之舌為皇帝出謀劃策,已經做到平常人能做到最極致之處,我現在願意放棄人世間的一切名利,而歸隱山林自我修煉。
(七) 之後,張良慢慢淡出政治舞台,在高祖過世後八年,張良也過世,諡號為文成侯。
四、結語
(一) 如果要總結張良的一生,各位聽眾朋友會用怎樣的詞來形容他呢?我認為是「不爭」、「審時度勢」、「忍讓」。
(二) 張良頗知老子之術,我們先來看看老子曾說過什麼。老子嘗云:「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堅強。」(《老子‧第76章》)、「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以其無以易之。弱之勝強,柔之勝剛,天下莫不知,莫能行。」(《老子‧第78章》)、「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老子‧第8章》)在上述引文中,老子觀察天地之變化,而體悟到天下至柔與至剛者,就是「水」,它能處於最卑下之處,但匯聚之後又能成為最堅強者。因此,老子體悟到人要能好好活著,就要懂得柔弱勝剛強之理,而非一味的爭強好勝。太過爭強好勝,反而容易讓自己的生命遭人忌妒與挑釁,也就很難善終,故老子說:「故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強則滅,木強則折。強大處下,柔弱處上。」正是這個道理。回過頭來看張良,劉邦說他出謀劃策居首功,他只領其留侯之虛名而不拿封邑之時,讓他能逃過被妒忌猜測的命運。誠如:清代林柏桐在《史記蠡測》中對比劉邦對其他人的態度,說道:「唯遇留侯,則自始至終無感失禮,亦無有疑心,豈徒以其謀略哉?觀留侯自稱,一則曰『為韓報仇強秦』,再則曰『願棄人間事,欲從松子游。』其進退綽綽有餘於功名爵祿之外者矣。考其生平,居得為之地,而無田宅之好,無聲色之嗜;至其經營天下,則如行所無事者,誰能及之哉!」正是如此。
(三) 當然,空有老子之道還不夠,當我們反觀張良的行為舉措時,他不只奉行老子的不爭,而更懂得政治場上的「審時度勢」。譬如:他在鴻門宴前,讓劉邦結交項羽堂叔項伯為兒女親家,並為內應,又在鴻門宴上的果斷決定,讓劉邦能從容出逃。又張良也深知官場上的「百花齊放」勝過於「一枝獨秀」之理,既懂得推功於人,也知道很多事情不是只靠爭、搶,就能得到的。特別在政治繼統上,高祖想讓戚夫人的兒子取代太子,但從任何角度看,這個舉動都是不明智的:一是太子無過,二是呂后伴隨高祖逐鹿天下,已逐漸形成一股外戚勢力,若貿然換太子,只會讓剛得到的天下動盪不安。於是他讓呂后、太子不急著爭權奪利,而是先修己德、找高祖無法屈服之人來協助自己。等時機成熟,縱使高祖有心換人,但身為帝王,他更必須考量有利於國祚發展的人選,而非只是私愛,那麼,太子之位便能穩固。
(四) 綜觀張良的一生,他不莽撞,能忍人所不能忍,在圯上老人的故事中,我們看到了年輕的張良縱使血氣方剛,但他能忍受老人家倨傲態度而成大器。當他輔佐劉邦時,也是以「忍」教之,當劉邦進入咸陽後,他讓劉邦知忍讓,不奪民財;知劉邦實力不如項羽,讓劉邦退出咸陽讓項羽稱王,以待來日。所以,蘇軾〈留侯論〉結語觀此楚漢之爭,而總結道:「觀夫高祖之所以勝,而項籍之所以敗者,在能忍與不能忍之間而已矣。項籍唯不能忍,是以百戰百勝而輕用其鋒;高祖忍之,養其全鋒而待其弊,此子房教之也。當淮陰破齊而欲自王,高祖發怒,見於詞色。由此觀之,猶有剛強不忍之氣,非子房其誰全之?」
(五) 回到現實生活中,從張良的人生事蹟,我們可以學習到什麼呢?我認為年輕人血氣方剛,有著大無畏的精神,願意挑戰各種社會上的不公平,這是年輕時應有的率真任性,本無不妥;但相對來說,「明爭」是否是唯一解決問題的辦法?有時也要懂得明哲保身,才能夠成就更長遠的未來。過於衝動而不假思索,最後也可能被他人利用而不自知。但「退一步海闊天空」也不是無止盡的退讓,龜縮不前,而是在進退之間,找到一平衡各方利益的「妥協」之道。我想,張良的人生經驗正告訴了我們這個道理。
好的,以上是今天的〈留侯世家〉。
五、每周一書
接下來,是本周的每周一書。希望藉由閱讀的力量,抒發情感,同時也增長我們的知識與開拓視野。今天我要介紹的是由聯合文學於2013年9月出版,由作家楊索所寫的《我那賭徒阿爸》,這是楊索自傳式的作品,主要講述的是楊索與家人之間的故事。
楊索,1959年出生於台北萬華,生長於永和一帶。她出生在一個貧困潦倒的家庭中,父親是賭徒,母親長年憂鬱。楊索本人在國中畢業後,曾從事女工、保母、攤販等工作,後來以高中學歷考進中國時報,擔任記者,後來專職寫作。
楊索以自身的家庭經驗寫成《我那賭徒阿爸》一書,他們一家從他父親一輩,自雲林鄉下到了台北,原本以為到了台北便能有出息,但生活在城市的邊陲與角落,想要翻身卻不是那麼容易。他們掙扎著努力生存,希望能在大台北安身立命,而楊索的筆下,就真實呈現出那底層社會的真實景象,有時令人詫異,有時令人唏噓,但這就是現實生活的一切。
當楊索獨自走出那爿破碎的家園,但心繫的仍是這個家與這群人。楊索讓我們看到不一樣的世界,也讓我們可以反思許多社會議題,如:性別平權、城鄉移民、文化與階層差距……等等,也能讓我們更珍惜眼下所有。
好了,今天的內容結束了,我們下周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