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搜尋 我的知識庫
【元瓅少年遊】古今書房 EP05__史記、孫子吳起列傳、孫武、孫臏、吳起|李智平

【元瓅少年遊】古今書房 EP05__史記、孫子吳起列傳、孫武、孫臏、吳起|李智平

元瓅少年遊

2022/01/31 | 00:22:32 | SoundOn #arts




Play Episode



內容描述


各位收聽古今書房podcast的朋友們好,我是李智平,本周我們來聊聊《史記‧孫子吳起列傳》中的那些人與那些事。
今天所要講的,是古代幾位軍事家的歷史事蹟,而本列傳的傳主依序一共有三位,包括:春秋時期的孫武(544年B.C.—470年B.C.或496B.C.);一百多年後,到了戰國中期的孫武五世孫的孫臏(382B.C-316B.C.);以及另一位出生於春秋末、戰國初年的吳起(440年B.C.—381B.C.)等。若按照時代排序,則是孫武、吳起、孫臏。
其中,我們經常聽到的《孫子兵法》13篇的作者,就是孫武。而後有相傳是吳起所著的《吳子》,又稱《吳子兵法》或《吳起兵法》6篇傳世。再來,就是於1972年於山東臨沂銀雀山漢墓出土,疑為孫臏弟子紀錄而成的《孫臏兵法》分上下卷共30篇。直到《孫臏兵法》出土,後人才能真正區分清楚孫武《孫子兵法》、孫臏《孫臏兵法》的差異。
而在進入今天內容之前,我們先來思考一些問題。首先,什麼叫「正」?什麼叫「奇」?
在《孫子兵法‧兵勢》篇提到「凡戰者,以正合,以奇勝。故善出奇者,無窮如天地,不竭如江海。」又說:「奇正相生,如循環之無端,孰能窮之哉!」簡單來說,在兵法中,「正」是指常用的、正常的兵法,而「奇」則是出奇不意的特殊戰法。在一場戰爭中,除了正面作戰以外,還要使用一些常人意想不到的戰法,才能產生源源不絕的變化,出奇制勝,贏得最終的勝利。
其次,若將「正」、「奇」應用到生活,也可與「經」、「權」這組概念連結在一起。「經」是「原則」,是「不變」;「權」是「權變融通」,要懂得隨著情勢不同,而有相對應的變化。這就好比說,在學校學習如同是「經」,學的是基本原則、概念;一旦去實習,或步入職場後,那就要懂得因時、因地制宜,懂得權變融通了。否則,膠柱鼓瑟而不知變通,便難以成功。
複次,「變」可以毫無節制的亂變嗎?或者以「變」為「常」,乾脆就不顧「經」,不顧「原則」,連學都不須學習,甚至為了達成目標而不擇手段呢?
在此,我還是先賣個關子,先走進〈孫子吳起列傳〉,聊聊當中「孫武」、「孫臏」的故事。最後,再來聊聊正奇、經權如何落實於人生之用的問題。
一、孫武的故事:
(一) 孫武以其兵法被吳王闔廬所用,他剛到吳國的時候,闔廬想試試他的能力,同時也想看看孫武既能帶兵打仗,那麼如果是婦人呢?是否也能讓她們聽從號令?
(二) 於是,便從宮中徵得了180位婦人,孫武將她們分成兩隊,並命令以闔廬的兩位寵妃為隊長,並要求聽其號令。
(三) 當孫武問他們是否理解命令時,大家都說懂了。結果,一敲鼓,先是右邊的人笑了,孫武說:「約束不明,申令不熟,將之罪也。」然後他再「三令五申」(也就是耳提面命,再三告誡),然後又敲一鼓,結果左邊的婦人笑了,孫武又說:「約束不明,申令不熟,將之罪也,既已明而不如法者,吏士之罪也。」他就要斬殺兩隊的隊長,以儆效尤。
(四) 而吳王連忙出來緩頰,甚至說沒有這兩位寵妃,就寢食難安。但孫武強調「將在軍,君命有所不受。」這段話出自《孫子‧九變篇》,意思是在軍隊前線作戰時,只有將領知道情勢變化,他才可以主導軍隊,即便是君王的命令也可以不接受。於是乎,他就斬殺了這兩位寵妃。當再訓練這些宮中婦人時,也就沒人敢任性妄為了。
(五) 闔廬自此事後,明白了孫武的才華,就重用孫武,讓一個小小的吳國,能夠威震諸侯。
二、孫臏與龐涓的故事:
(一) 前情摘要:
1. 孫武過世百年後,有了孫臏。孫臏嘗跟龐涓兩個人是同學,一起學習兵法。
2. 結果龐涓先學成,被魏國所用。龐涓知道自己的能力不如孫臏,又很害怕孫臏會超越自己,便私下召孫臏來到了魏國。結果,龐涓竟假借孫臏觸法,而削去了他的兩隻腿,並在他臉上刻字刺青。還想把他藏起來,深怕別人看到他。
3. 後來,齊國使者出使魏國,孫臏暗中找到機會求見使者,使者聽其言覺得此人很是了不得,就偷偷將他運回了齊國。
4. 當時齊國的大將田忌很善待孫臏,當他明白孫臏的才華後,就將他推薦給了齊威王。
(二) 「圍魏救趙」的桂陵之戰:
1. 有個典故是「圍魏救趙」,也是兵法三十六計當中的第二計,意思是與其正面攻打敵人,不如先分散他們,削弱其實力,之後再進行攻擊。而這個典故的典源就出自於此。
2. 話說當時魏國攻打趙國,趙國就向齊國求援。齊國本想以孫臏為將,但孫臏以身體殘缺而婉拒,就改由田忌為將,孫臏坐在兵車中,暗中謀劃。而當時魏國的將領就是龐涓。
3. 田忌本想直接把軍隊帶到趙國,正面與魏國軍隊交戰。但孫臏卻說:「夫解雜亂糾紛者不控捲,救鬪者不搏撠,批亢擣虛,形格勢禁,則自為解耳。」這段話大抵意思是說:真正解決糾紛者不會自己出拳攻擊對方;而想要解決兩人相鬥,則不是手拿武器直接攻擊。要懂得攻其虛空衰弱之處,這樣自能停止紛亂,解決問題。
4. 因此,孫臏分析道:現在魏國攻打趙國,那精兵一定都在趙國,反而魏國國內只剩下老弱婦孺。與其正面作戰,莫不如直接帶軍隊攻打魏國國都大梁,同時斷了他們前鋒部隊的道路與後勤支援,這樣既能解了趙國的困境,同時能削弱魏國的實力。
5. 田忌聽從孫臏之言,直攻魏國國都大梁,魏國放棄攻打趙國,並與齊國在桂陵大戰,最終魏國大敗。
(三) 斬殺龐涓的「馬陵之戰」
1. 15年後,另一場由魏國、趙國聯手攻打韓國的戰役。韓國同樣向齊國求援,這回齊國依舊是由田忌為將、孫臏為暗中軍師,對上的,也仍就是魏國的龐涓。一場充滿血腥殺戮,卻又戲劇張力極強的「馬陵之戰」將要開打,而這場戰役也經常作為後世文學、戲劇演出的劇碼。
2. 當時,孫臏依舊採行「圍魏救趙」的計謀,不把軍隊拉拔到主戰場韓國,而是直攻魏國國都大梁,於是,龐涓又匆匆忙忙帶著軍隊從韓國帶回到魏國。
3. 此時的齊國軍隊以怯戰而聞名,因此,如魏國、趙國等國家都瞧不起齊國的軍隊。孫臏就說:不如就順著他們的自以為是,誘導他們作戰。
4. 孫臏以兵法中提到:「百里而趣利者蹶上將;五十里而趣利者軍半至。」作為作戰原則。這段話是說:太過急躁疾行百里,可能會損失自己的大將軍;太過急躁疾行五十里,頂多就只有一半的軍隊能抵達。換言之,當輕兵追逐,後援軍隊來不及支援時,就注定會失敗。
5. 於是,當齊軍進到魏國國境後,孫臏就命令第一天先設十萬個吃飯的灶,一天後改成五萬個,再過一天改完三萬個。這讓龐涓竊喜,以為齊軍害怕作戰,逃竄者眾。事實上,反是龐涓中了孫臏的圈套,他捨棄了大批軍隊人馬,挑選了精銳的輕兵,想乘勝追擊,來驅趕齊國軍隊。
6. 孫臏早就估量到魏國追兵的腳程。他率先領軍隊到了馬陵來探勘,他發現這個地方的路十分狹長,而且兩邊很多遮蔽物,適合埋伏。於是,孫臏在此埋伏了大量的弓箭手,且在路盡頭的一棵大樹上,大大寫著「龐涓死於此樹下」等七個字。
7. 當天夜晚,龐涓果真帶了輕兵進到馬陵,他看到了這棵大樹似乎樹上有字,但天昏地暗看不清楚,他就想點火細看,孰料還沒看完這幾個字,齊軍就萬箭齊發,魏軍大亂。最後,龐涓知道自己無力回天,選擇自殺,死前還憤恨說到:「沒想到因為這場戰役,竟成就孫臏你這小子的威名。」
8. 而齊國乘勝追擊,再度大敗魏軍,而孫臏也自此戰役後,顯名於諸侯。
三、總結
(一) 〈孫子吳起列傳〉到這兒就結束了,是不是好像還少了一個人?是的,「吳起」還沒說到,他真是一個爭議很大的人。他既懂得帶兵,能與下屬同甘苦,但他對親人、其他人既殘忍又刻薄寡恩,而他的故事之後再併到其他列傳來談。
(二) 回到本列傳中、最初提到的兩組概念:正奇、經權。我們看到孫武治軍既嚴謹,同時能掌握身為將領,「將在軍,君命有所不受」的權宜變化;而孫臏無論是「圍魏救趙」的桂陵之戰,還是其後的馬陵之戰,他神乎其技掌握兵法原則,虛實相應,最終大敗宿敵龐涓,莫不是兵家「以正合,以奇勝」,同時亦是「守經而通權」的明證。
(三) 然而,回到最初的提問,我們可以「以變為常」,或者是「以奇為正」,最終不顧「何謂正」、「何謂經」嗎?我認為不行。因為「正」、「經」是一切變化的基礎,而世事多變,我們不可能洞悉世界上所有的事理,卻可以透過原則,來掌握、分析的事理變化。
(四) 當然,徒靠「正」、「經」,卻不懂得變化之道,也是不夠的,當一個人太過拘泥於原則,而不懂得權變融通,不懂得應物變化,就很難去感知與體諒人情事理的艱困,也很難與他人相處。
(五) 再回到軍事、治國上,《老子‧第75章》提供了很好的參考標準,老子說到:「以正治國,以奇用兵,以無事取天下」,這就是說身為領導者要以正道治國;而帶兵時可以用奇謀異術;但真正要治理天下的時候,領導者就要不妄為,不主動惹禍端。相反的,若是以奇術治國,而未能以正道、以德服人,那國祚亦不久長。
(六) 同樣的,在《史記‧太史公自序》中,也提到司馬遷書寫〈孫子吳起列傳〉的因由,司馬遷說:「非信廉仁勇,不能傳兵論劍,與道同符。內可以治身,外可以應變,君子比德焉。」因此,身為一個軍事家,不能徒以戰勝克敵作為目標,還是必須以個人的品德為根本、為正道,方能夠長長久久。
好的,以上就是今天〈孫子吳起列傳〉的內容。
四、每周一書
接下來,是本周的每周一書。希望藉由閱讀的力量,抒發情感,同時也增長我們的知識與開拓視野。今天我要介紹的是由洪範出版社於1999年4月出版,林文月教授的《飲膳札記》。
這是一本將飲食、文學、人生師友鎔鑄在一起的美食散文集。作者將每一道菜餚注入了暖暖的溫情。讓吃,不僅僅只是飽腹,也有別於今日網紅、部落客們以圖片、影像與簡單的口感描述,而更增添了人情味濃。
儘管早在林文月之前,就有了以書寫飲食的作品;但真正標誌「臺灣飲食文學」成為獨立文體,也正好是以這本《飲膳札記》作為分水嶺。
那麼,什麼是「飲食文學」呢?台大中文系洪淑苓教授以廣、狹來區分,她說道:「廣義的飲食文學,可以包含食譜,有關飲食的記錄報導、歷史考證、論述,以及文學創作。狹義的飲食文學,則必須具備文學創作的特質,不僅寫下飲食的內容、形式,還必須蘊藏作者的情感與思想,傳達情境、美感或文化的意蘊,也必須具有創意。」
而文學作家兼教授的焦桐則從「感覺」出發,認為「飲食文學」是:「五感(視、嗅、味、聽、觸等感覺)同時進行的審美活動,若想透過文字盡抒胸臆,必然要具備足夠的藝術文化與文學素養。」
終歸來說,「飲食文學」就是透過感官與情感,以及文學素養所撰寫出的美食文章。
我們每個人對於「什麼是美食」都有不同的見解,也都有各自的「美食記憶」,如果有興趣,我們也可以紀錄下屬於自己的味道記憶,同時也紀錄自己的人生。
好了,今天的內容結束了,我們下周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