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搜尋 我的知識庫
【元瓅少年遊】古今書房 EP08__史記、伍子胥列傳|李智平

【元瓅少年遊】古今書房 EP08__史記、伍子胥列傳|李智平

元瓅少年遊

2022/02/21 | 00:25:24 | SoundOn #arts




Play Episode



內容描述


所謂「復仇」,就是當別人傷害到我們的利益時,然後身為被傷害者用「以牙還牙,以眼還眼」,大多是透過非正當、非法的暴力手段回擊者,就是「復仇」。然而,在古代,不是什麼仇都要復,什麼仇都能報,若此一來,冤冤相報何時了,也用不著以法律來制衡。
然而,總有一些特殊的狀況,讓「復仇」這件事情未必合法,但卻合乎「人情之常」,其中最不能忘的就是殺父母之仇。當我們看到古今諸多文學作品、小說,尤其是武俠小說,這種「父仇不共戴天」,總成為一部小說最關鍵的起因,往往因此引發出一連串復仇的故事。
所謂「父仇不共戴天」,這句話是出自《禮記‧曲禮上》:「父之讎,弗與共戴天。」意思是說殺父之恨,絕不能讓仇人共同生活在同一片天空下,所以一定要讓仇人消失於世。但在《周禮‧地官‧調人》卻有不同觀點,所謂「調人」,就是主管調解的官吏,在〈地官‧調人〉言:「凡和難:父之讎,辟諸海外。」意思是說,若發生殺父之仇,就讓其中一方避諸海外,而不讓彼此冤冤相報。引申來說,這也是一種「父仇不共戴天」的詮釋,因為一方避開了,也就代表雙方不是生活在同一片天空下。
在此必須申明,當我們提到「復仇」時,絕不是鼓勵仇恨,或用任何暴力、非法手段傷害他人。司馬遷在該〈列傳〉中,也寫到「怨毒之於人甚矣!」因此,在寫〈伍子胥列傳〉時,他一方面是想要還原這段歷史經過;但或多或少,還是有寄寓自己因李陵事件而被處以腐刑的怨懟。
後來歷朝各代學者評點此〈列傳〉時,或多或少還是會指責伍子胥運用過激手段,來報殺父之仇;其手段之激烈,甚至還挑動兩國之戰。因此,這種「復仇」行為,無論對人、法治、社會、國家都是有害而無益的。
但從積極面向來看,〈伍子胥列傳〉透顯出儒家非常重視的「親親相隱」的倫理概念,也就是在傳統五倫(父子、夫婦、兄弟、君臣、朋友)關係中,「父子關係」是尤為重要的。
所以,在《論語‧子路》篇葉公問政於孔子:「葉公語孔子曰:『吾黨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證之。』孔子曰:『吾黨之直者異於是。父為子隱,子為父隱,直在其中矣。』」葉公認為「正直」就是若有父親偷了別人的羊,兒子就應該要舉報他。但孔子卻說:「我們家鄉不一樣,若兒子偷羊,父親會幫兒子隱瞞;若父親偷羊,兒子也會幫父親隱瞞。這才是真正的正直。」
究竟,孔子為何會如此回應葉公?這樣相互隱瞞的道理何在?在此賣個關子,讓我們先走進〈伍子胥列傳〉,看他如何報父仇雪恨的故事,再來尋找答案。
一、前情摘要
(一) 伍子胥是春秋末年楚國人,他的父親名叫「伍奢」,伍子胥還有一個哥哥叫「伍尚」。當時楚國國君是楚平王,便任命伍奢、費無忌這兩人擔任太子建的老師。
(二) 後來,楚平王命令費無忌幫太子找媳婦,原本要娶來自秦國的美女。但費無忌為了討好楚平王,竟然就私下跟楚平王說:「這秦國美女太美了,大王您不如將她納入自己的後宮,至於太子嘛!隨便再找一個女子當他媳婦就可以了。」楚平王竟聽從費無忌的話,不但納了秦女,還生了一個兒子「軫」;也再找了一個女子嫁給太子,草草了事。
(三) 費無忌因為這件事情得罪了太子建,他很擔心若哪天楚平王死後,太子即位後會報復他,就想方設法要除掉太子。他先是在楚平王面前進讒言,再加上太子母親,來自蔡國的公主本來就不受寵,最後楚平王就讓太子去「城父縣」守國家邊境。
(四) 但費無忌仍不罷休,繼續在楚平王身邊進讒言,一是說太子當初父親搶奪秦女一事很有怨言;又說太子守邊時有私會臨國的將領,意圖謀反推翻平王。平王因此感到震驚,就找太子的老師伍奢來問話。
(五) 伍奢勸楚平王不要聽信費無忌這等小人的讒言,不要因此離間了骨肉親情;但費無忌竟催促到,若楚平王再不處理太子建的事,等太子勢力坐大,就無可挽回了。最終,楚平王選擇聽信費無忌,先囚禁伍奢,又下令司馬奮揚去追殺太子。但司馬奮揚卻暗中先派人通知太子此事,太子建就趕忙逃到了宋國。
(六) 但費無忌仍不停手,轉而跟楚平王說:「被囚禁的太子老師伍奢的兩個兒子都很有能力,如果不殺了他們,他們恐怕未來會聯合太子成為我們楚國的禍患。莫不如以伍奢為人質,把他們兩人騙來,再一併殺了他們三人。」於是楚平王就派人跟伍奢說:「你的兩個兒子若願意來救你,我就放你一條生路。如果他們不願意來,我就殺了你。」伍奢便回應道:「我的大兒子伍尚內心仁義,他是一定會來的;但我的小兒子伍子胥個性『剛厲忍訽(ㄍㄡˋ,同垢),能成大事』,他一定不會來。」而所謂「剛厲忍訽」,便是指伍子胥的個性是「強硬兇狠,能忍受羞辱」。
(七) 但楚平王不信,硬是派人傳話讓伍尚、伍子胥來救父。伍尚一聽,馬上就要動身前往。但伍子胥跟哥哥說:「楚平王不懷好意,我們去了非但無法救父親,還會一併被殺,這樣有什麼意義?還報得了什麼仇?」但伍尚則回應道:「我知道去了也無法換回父親與我們的性命,但不去,就會被天下人恥笑我們是貪生怕死。所以,我還是得去。但你不一樣,只有你能為我與父親報仇。」於是,伍尚便束手就擒,但伍子胥則拿著弓箭直指使者,使者不敢前進,就讓伍子胥逃走了。他聽聞太子已經到了宋國,便也跟到宋國。而他的父親伍奢在牢中聽聞伍子胥已逃,他深知兒子有仇必報的個性,便感嘆道:「我們楚國的君臣將要受苦了,將來免不了會有一場大戰。」不久之後,楚平王果真殺了伍奢、伍尚父子。
二、子胥隱忍以報父仇
(一) 忘恩負義的太子建:伍子胥逃到宋國與太子建會合後,但碰巧宋國發生戰亂,他們就逃到了鄭國,鄭國人對他們非常友善,後來太子建等人又輾轉到了晉國。而當時晉國的國君晉頃公跟太子建說:「我聽說你跟鄭國國君鄭定公關係還不錯,不如你回鄭國當我們的內應,我們連手滅了鄭國。」太子建同意了,就回到鄭國,孰料東窗事發,鄭定公、大臣子產就誅殺了太子建。而伍子胥便帶著太子建的兒子連忙逃亡。
(二) 途中,後有鄭國追兵,同時,楚國也還在追殺伍子胥,在多重夾擊下,伍子胥一度淪落到乞討為生,但他仍不放棄,最終逃到了吳國。
(三) 當時吳國國君是吳王僚,但吳王僚跟堂兄弟公子光本有嫌隙,原本伍子胥想慫恿吳王僚去攻打楚國,為自己報殺父之仇,但公子光就告訴吳王僚這是伍子胥與楚平王的私仇,不必介入。而伍子胥知道他們堂兄弟間的矛盾,也知道真正有能力的是吳公子光,他就進貢了一個刺客「專諸」給公子光,趁吳王僚不備,殺了吳王僚。(見〈刺客列傳〉)最終自立為吳王,也就是闔廬。
三、吳攻打楚國,伍子胥鞭楚平王屍
(一) 闔廬因受伍子胥的輔佐,順利登上王位。他自然而然要還伍子胥人情,決定攻打楚國。此時吳國領地雖不大,但除了伍子胥,還有之前提過〈孫子吳起列傳〉的軍事家,撰寫《孫子兵法》的孫武,同樣也效忠於吳國,故吳國實力大增。
(二) 然而,楚國是大國,伐楚並不容易。就這樣,吳楚雙方征戰了好幾年,期間還有越國攻打吳國來攪局。但幾年後,吳國軍隊最終是殺進了楚國的國都郢都。但此時楚平王早已過世,即位的楚昭王就是當初秦國美女生下的兒子。等吳國軍隊進入郢都時,昭王早已逃到其他地方去了。
(三) 伍子胥既找不到楚昭王,而他最恨的楚平王又死了,他乾脆直接挖了平王的墳,狠狠的拿鞭子抽打平王的屍體三百下以洩憤。
四、申包胥引秦國救楚國
(一) 伍子胥鞭屍的事情讓他的老朋友申包胥知道了。當初伍子胥逃離楚國前,就曾跟申包胥說:「我必定會回來復仇。」但如今連伍子胥連死人都不放過,這樣的行為就未免太過分。
(二) 申包胥無法阻止伍子胥的行為,於是就到秦國求援,希望能擊退吳國軍隊以復國。本來秦國不願扯上這事,申包胥就在秦國朝堂上連哭了七天七夜。最後秦哀公可憐他,同意出兵救楚。
(三) 此時吳國軍隊離開吳國已經很長一段時間,一方面得面對秦國大軍的攻擊,同時,吳王闔廬的弟弟夫概竟然在後方作亂,想自立為王,吳國被前後夾擊,疲於奔命,最終不得不退回了吳國……
伍、總結
(一) 好的,〈伍子胥列傳〉前半段到這裡結束了。我們看到伍子胥為了報楚平王的殺父之仇,當真是不計一切代價。對此,司馬遷是站在同情立場,他說:「向令伍子胥從奢俱死,何異螻蟻?棄小義雪大恥,名垂後於後世。悲夫!方子胥窘於江上,道乞食,志豈嘗須臾忘郢耶?故忍就功名,非烈丈夫孰能致此哉!」這段話意思是說如果當初伍子胥跟著父親被殺,他的生命就如同螞蟻一樣,被人輕賤不值得一提。但他放棄了從父就死,生活即便是再困難,他沒有忘記要為父親報仇雪恨,最終才能名垂後世,成就功名。所以司馬遷評論伍子胥說到:若不是一個性格剛烈的大丈夫,誰能做到這個地步。
(二) 然而,司馬遷的評論與他的遭遇有關。伍子胥因為父兄無罪而被枉殺,這就讓司馬遷想到自己同樣也是對漢武帝說了「真話」,同樣也該是無罪,卻被受辱。所以,其中深意就在伍子胥父親伍奢形容伍子胥是「剛戾忍訽,能成大事」,那麼,這何嘗不是司馬遷的個人寫照呢?
(三) 但為了一己之私而大動干戈,賠上無數士兵的性命,甚至是拿國家來做為自己復仇的擔保品,這也讓伍子胥飽受後人批評,如《史記評林》引邵寶的話說:「孝知有親而不知有國,卒之毒流宗社,不亦甚哉!」又晚近代梁啟超《飲冰室專集》也說:「伍子胥引外族以自覆其祖國,律以愛國之義,蓋有罪焉!雖然,復仇亦天下大義也。其智深勇沉,則真一世之雄也。」因此,在個人的私情與更大的家國利益間的權衡考量,伍子胥選擇了私己,而他的行為或可稱之為「雄」、「烈」,也就是有勇氣的、剛烈的,但終究只是對其個人性格的評價,而非稱許讚美其行為值得效仿,我們一定要分清楚其間的差異。
(四) 而這種「以牙還牙,以眼還眼」,往往是在法治、人權尚未達到一定水平下,以剝奪他人生命作為復仇手段的作法;到了現今社會,這樣的行為是否可行?而法律設置的目的是否是去剝奪另外一條生命的權利,這往往成為「廢死、反廢死」這組議題雙方論辯的拉鋸。
(五) 最後,回到開篇之時,孔子提到「父為子隱,子為父隱」視為正直的觀點。為何偷了別人的羊,偷竊賊父或子之間要相互隱瞞,這才是孔子所謂的「正直」呢?這是因為中國文化認為人類一切關係都是建構在倫理之上,而倫理的基礎就來自於父與子(直系血親的關係),所以,當父親或兒子犯罪,相互隱匿隱藏是不犯法的,那是父子天性的展現。直到現在,我們的刑法對於包括配偶、五等親以內的血親、三等親以內的姻親關係,若有人犯法而隱匿實情,是容許減輕或免除其刑的。當然不是只有中國才有親親相隱,其他各國的文化中也都有「親親相隱」,只是其對象、親親的幅度各有不同。有的將「親親」定位在「夫妻相隱」,夫、妻相互隱匿罪責無妨,但若父子相隱匿,那就有罪了。而親親的幅度要濃縮或擴及到怎樣的程度,各國、各個文化也有不同的限定,若缺乏限定,導致「天下一大家,天下一家親」,大家都是自己人,法律也就沒有存在的必要性了,是嗎?
(六) 好的,以上就是今天〈伍子胥列傳〉的內容。
六、每周一書
接下來,是本周的每周一書。希望藉由閱讀的力量,抒發情感,同時也增長我們的知識與開拓視野。今天我要介紹的是由臺灣商務印書館於2008年1月出版,由美國作家茱迪‧皮考特著、顏湘如翻譯的《事發的十九分鐘》這本小說。
這本小說,是以美國校園每隔一段時間,就會發生「校園槍擊案件」作為創作靈感。其實,這種校園槍擊案的背後,除了取得槍枝等違禁品管道容易之外;最關鍵的是,在以崇拜「英雄主義」的社會中,那些長期被邊緣化、被霸凌的孩子,在成長過程所遭遇的壓力與痛苦。其中少部分人慢慢就會形成反社會人格,等到他哪天承受不住這些內外在壓力時,往往就會用極激烈的手段來報復社會。
因此,這本小說就以被霸凌的小孩為主角,在那「事發的十九分鐘」內,他們到底做了什麼事,最終為何會走上報復社會的絕路?藉以反思「校園霸凌」這個的議題的重要性。而作者茱迪‧皮考特長期關注人情、法律與其他各領域之間的矛盾衝突,如談到複製人《姐姐的守護者》這本書,後來翻拍成電影,同樣也是茱迪皮考特的作品,下周我們再來介紹。
好了,今天的內容結束了,我們下周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