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搜尋 我的知識庫
【元瓅少年遊】聽戲?聽什麼?蘭花指指向何方 EP06__劇場與小劇場|元瓅書坊

【元瓅少年遊】聽戲?聽什麼?蘭花指指向何方 EP06__劇場與小劇場|元瓅書坊

元瓅少年遊

2022/01/23 | 00:18:21 | SoundOn #arts




Play Episode



內容描述


各位喜愛聽戲看戲的朋友們,你們進劇場看戲了嗎?今天我進劇場看戲了,看什麼呢?就是在上個月跟大家介紹過的《武動三國》。過去的劇場可不是這樣的喔,尤其古典戲曲的生成,一部份是從神廟或祭祀祠堂而來,也就是祭祀的過程中,進行歌舞樂的演出就如同王國維先生說的:「歌舞之興,其始於古之巫乎?巫之興,蓋在上古之世。」另一個就是民間,過去在農閒之餘,以及工作告一段落時,大家都喜歡秋收後的廣場上,為成一個圓圈形成一個表演空間,演出者就在中間開始表演,這種沒有舞台的演出型態稱為「落地掃」。
後來當戲曲進入了更蓬勃的發展,進入宮廷或者是民間固定的表演場所,這種從宋代開始有了夜生活後,出現了專供藝人表演的固定場所,由於傳統戲場與寺廟的關係密切,南宋的吳自牧《東京夢梁錄》就有了「瓦舍勾欄」來稱呼專門表演百戲、雜技、歌舞的建築。有一種說法是「瓦舍」又稱「瓦子」、「瓦市、或「瓦肆」等等同於現代綜合性娛樂場所,在瓦舍範圍內設定的小場地,設有演出各種技藝的勾欄。被專指為演出場所,開始有了了戲臺,戲房(指的是後臺),神樓,腰棚(指的是看席)。
勾欄的建造外形借用了了當時寺廟戲臺的一些特點,設立戲臺和神樓,開始建造全封閉四周圍起來並且有了封頂的建築,以防演出時受風雨寒冷的影響。至於勾欄上的結構,建有表演用的高出地面的戲臺,戲臺上設有樂床。同樣後面戲房,戲房通往戲臺的通道稱為「古門道」或「鬼門道」也就是上下場門。
但是我們現在叫「劇場」,那麼劇場這個專有名稱又是怎麼出現的呢?根據王安祈老師在《明代傳奇之劇場及其藝術》一書的前言就說了:劇場,指的是演劇的場所,古典文學中有記載「場」、「戲場」、「歌場」、「優場」、「氍毹」等代表表演區域,如果按照中國戲劇史的作者周貽白所言:劇場,在英文的原文是Theatre,字源出處是指希臘文的「看」,那麼一切的戲劇、劇團、舞臺、客座,及其他戲劇各方面都可以稱之為劇場。但是從觀眾來看,戲劇演出的地點就是表演場所,那麼演員就是在這個場所中與觀眾直接面對面接觸,並且完成戲劇表演。因此我們就會稱這類演出場所就是「劇場」。
有時候我們也會使用「大劇場」、「小劇場」這兩個名詞來稱呼不同類型的演出。一般而言,大劇場的演出規模和場地較大,舞臺上的聲光效果較為絢麗,表演者也通常是較具知名度的資深演員。
好了,我們又發現了一個新名詞:「小劇場」,什麼是小劇場呢?這個詞彙源自於西方,最初指的是演出空 間較小的劇場。在臺灣現代戲劇的發展歷史中則另有獨特的意義,泛指具有前衛意識及實驗精神的劇場演出,例如:空間上打破傳統舞臺空間的觀念、內容上強調社會的批判思考等不同的做法。而小劇場的演出規模和場地較小,多半充滿了實驗與創新的特色,或許表演的內容不如大劇場的表演那麼通俗與流行,但是往往展現了年輕創作者的生命力。不論是大劇場或是小劇場,演出時,表演者和觀眾直接面對面溝通的劇場本質,都是不會改變的。而大小劇場的同步發展,也讓表演藝術既深耕於文化的精華,並開創出超越既定形式的途徑。當我們欣賞這些演出時,可以留意其中所運用的手法和表演的內容,結合了哪些來自不同領域或文化的要素。
不論是傳統戲曲或現代戲劇,大劇場或小劇場,以成人觀眾為主或兒童劇場,在觀賞戲劇表演時,最先吸引觀眾的,多半是高潮迭起的戲劇故事,劇作家透過情節的安排,為觀眾創造了想像的舞臺世界。
從劇場出發,我們重新來看待中國戲曲,戲曲就和西方的歌劇偏重音樂,舞劇偏重舞蹈不同,古典戲曲是結合歌舞二者,美化舞台語言和動作,演出故事,一方面表達人物的思想感情,一方面運用情節的穿插變化,並且利用代言體形式,傳遞角色人物的內在心理轉折。
任何一種藝術,由起源到成熟,都有段漫長的演變過程。我國的戲劇當然也不例外,概括的說;起源於古代的歌舞,形成於西漢的百戲,萌芽於唐代的歌樂與表演,形成於宋元的雜劇與南戲,完全成熟於明代的傳奇。等到崑腔興盛,益臻完美。又溶合弋陽腔、秦腔、徽調、皮黃等戲劇的長處於一爐,鍛鍊成至今仍流行不衰,且足以代表國家傳統戲劇的戲劇。
「故事」是戲劇所表現的內容,包含了「人、事、時、地」這四項重要的元素,換句話說,我們看戲的時候,必須了解的是:什麼人物,在何時、何地,發生了什麼事情?這故事可能是由真人或各種不同的「偶」作為演員,進行表演,不論真人或偶,運用聲音表情和動作姿態來表演故事都是相同的。
欣賞戲劇演出時,可以盡情享受戲劇故事帶給我們的樂趣,欣賞之後,不妨想一想:為什麼劇中人物會說這樣的話、會發生這些事情?為何創作者要如此安排?故事中的環境和我們身處的社會,或我們的經歷有什麼相異之處?創作者要藉著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什麼事?若自己遇到相同情況,會有什麼反應?當我們深入的思考上述問題時,便更能體會故事中所傳達的意義,更能從欣賞中獲得感動與啟發。
所以一般戲曲演出就會以敘述故事為主軸,這類戲劇內容稱為「敘事性的」戲劇,其實另外還有一種就是「非敘事性的」戲劇作品,就是打破故事基本結構,不再以情節為中心,也不則不以說故事為重,甚至沒有故事,更是劇團中編劇、導演、演員以抽象的意象與想法,通過劇場來傳遞。
一般而言,戲劇的表演有一部分是透過演員的聲音表情來表現,除了嘆氣、笑聲、哭聲等「非語言」的聲音之外,我們多半會使用語言來表達意義,在戲劇中便是劇中人物所說的話。根據所扮演人物的性格、身分、年齡等,演員運用語氣、重音等聲音強調的方法來表現語言的意義,藉此在舞臺上創造出讓觀眾信以為真的人物形象。
除了對話式的語言之外,戲劇中還包括了獨白和旁白兩種不同的語言形式。「獨白」是指角色自言自語的說話方式,將內心的感受直接說出來;而「旁白」則是演員跳脫角色身分,以旁觀者的角度,直接面對觀眾說話。旁白的作用通常是為了輔助說明戲劇中的情境,可說是另一種「講故事」的方式。表演者口齒是否清晰、音量是否適中、是否能夠傳達正確情感和意思,都成為表演是否成功的重要因素。
中國傳統戲曲中,丑角往往會在演出中,突然跳脫角色的身分,直接以演員的身分面對觀眾開玩笑,或是劇中人物舉起一隻手,遮住同臺演出的其他角色,面對觀眾說出心裡的話,這些都是一種旁白的表現,戲曲的術語稱為「背供式」,俗稱「打背供」。其實在西方古典時代也有這樣的形式,但是他們所採取的方式讓劇中人物面對觀眾說話部分,就是屬於旁白的語言形式。
人類表達個人意思的方式不僅僅是聲音而已,另外一個全世界共通的表意方式便是肢體動作,廣義上來看,「動作」也是一種另類的「語言」,因為每一個人都有不同的動作習慣,透過演員模擬劇中人物所展現的動作,我們便可以認識劇中人物的特質。不論是舞臺上或是生活中,我們通常會運用許多小動作來傳達意義,例如:搖頭、點頭、踏腳、打呵欠、摸鼻子等,都可能洩露人物內心的狀態。在欣賞戲劇時,當我們對某些部分特別有感受,可能就是受到聲音表情與動作姿態的感染呢!
還有一種被稱為「前衛劇場」(avant-garde theatre)的舞臺作品,不但沒有故事,有時也沒有語言,這種演出的肢體動作不像不再僅是以肢體動作表達戲劇語言,也不事項舞蹈講究身體線條和節奏的美感。在觀賞作品中,是我們的身體感官直接去感受舞臺視覺和聽覺所表現的美感,同時需要一些相關的知識背景,更需要從自身生活的經驗中去尋找和作品相通的共鳴,才能「感覺」到作品中所表達的抽象意義。
當舞臺的大幕開啟之後,身為觀眾的我們,除了透過演員的語言和肢體的表演,理解戲劇故事之外,還可以透過舞臺的布景和道具,確定戲劇的環境背景;透過服裝造形的巧妙妝扮,認識出現在舞臺上的古今中外各種人物;透過燈光的明暗和色彩,體會日夜和季節的時序變化。所有的線條、色彩和造形,建立了舞臺的想像世界,搭起通往戲劇世界的橋樑。
另一方面,透過音樂的旋律和節奏,除了豐富我們的聽覺享受之外,更可以讓我們的情緒為之興奮或受到感動;而配合戲劇情節所設計的各種音效,有時模擬了真實世界的環境聲音,有時傳達了緊張、恐怖或是滑稽的心理反應。
當今臺灣的劇場表演中,有時候也會運用幻燈投影或是影片播放的技術,將預先拍攝或錄製好的影像投射在舞臺上,這些影像有時候暗示了場景,具有布景的功能,有時候則是抽象意義的傳達,引導我們探索創作者所想表達的絃外之音,這些都是幫助我們欣賞表演的重要媒介。
戲劇演出者在劇場中的創意表現和持續的努力,讓我們的生活增添了許多藝術的氣息,也豐富了我們的生命經驗。除了課堂中的欣賞之外,在閒暇時別忘了邀請朋友或家人,親自走進劇場,在幕啟、燈亮的剎那間,享受表演藝術所帶給我們的歡笑和感動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