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搜尋 我的知識庫
【元瓅少年遊】理財煉金術 EP04__「財務槓桿」的一刀兩刃 |方珮璀

【元瓅少年遊】理財煉金術 EP04__「財務槓桿」的一刀兩刃 |方珮璀

元瓅少年遊

2022/01/07 | 00:20:24 | SoundOn #arts




Play Episode



內容描述


各位好,2022年新年恭喜!感謝大家繼續熱情參與理財煉金術第四集。本集主要討論一個令人又愛又恨的觀念:該不該借錢來滿足我現在想要或想做的事物?
第三集我們玩了可能是這輩子最令人悲傷的未來遊戲之後,大家應該就對自己想要的目標,與現實中平均狀況之間的落差,有了一個初步的具體認知。前情提要一下,玩遊戲的小學生們理想中的生活開銷,大約需要每月20萬元,相比於目前台灣大約每100個人只有50個人的月薪超過5萬元來看,這個目標對大部分人應該是個有點困難的夢想。
大家可能會好奇,既然一般人的夢想在現實中,以平均來看,可能不是很切合實際,那麼專家們對此,又會如何建議呢?我整理過大致發現,專家們各自表述的範圍其實也相當寬廣,有的著重在開源,有的著重在節流;所以有人可能會建議富貴險中求,不妨謹慎地藉由財務槓桿和積極投資,來加速累積財富,有人則較為保守,先從自身比較能控制的開支著手,建議謹慎地管理負債。
這中間有一個關鍵字值得注意,何謂「財務槓桿」的兩面刃作用。終於要來談談借錢的事啦。財務槓桿牽涉到好幾個元素:借錢和還錢,這中間會有時間差,在這段時間差裏面,借款人要支付借貸雙方講好的利息,而利息相對於本金可以得出一個貸款利率,借到的錢去拿去投資或收藏,也可能產生利潤或價差,同樣相對於本金也會得到一個資產報酬率。
好,那接下來更重要的是:當借貸成本,與資產報酬率,兩者碰撞之後,會發生什麼樣的火花?
從經濟學或財務學的觀點來看,負債是有分好壞的。那什麼是好的負債呢?就是負債後能夠產生的收益率,大於借貸的利率,即扣除成本後的資產報酬率為正,有利於你才值得借錢。
聽了感覺很霧煞煞?我們回到第三集中提到的《富小孩窮小孩》這本書,書中第17章談到,何謂資產?何謂負債?
書中舉了一個例子:車子,是資產還是負債?富小孩窮小孩的作者借故事中的角色很巧妙地解說,資產,在本質上就是能幫我們賺錢的。你只要看擁有一項財產之後,它如果能持續地把錢從其他的地方賺過來放進你的口袋,而且放進你的口袋的錢扣掉為了買財產必須借錢的利息之後,如果還是正的,那就是資產,如果是負的,那就算負債,因為它等於會讓你的錢更快地流失出去。
這裏我們先假設一個前提,這項資產至少不貶值,不然的話,還要計算你獲得的利潤能否支付前後的價差。(價差其實也是一項重要的風險,將來在討論如何估算資產價值時再來詳述)
舉例來說,我買了一輛車,每個月要付本利和3萬元,但我用這輛車可以節省交通開支,扣除掉開車的汽油,維修,保費等之後,能夠節省2萬元,那麼這輛車其實還是負債,它讓你每個月的現金減少1萬元。但若是我想勤奮一點,有空的時候用這輛車開Uber,扣除由此多產生的汽油和維修費用後,可以再多賺3萬元的收入(前提當然也是不影響本業收入啦),那麼這輛車可以為我帶來2萬元的淨現金流入,那就搖身一變成為資產了。
當然計算起來不一定這麼簡單,各位可以很輕易就看到我省略了很多,例如為了開Uber,車主必須犧牲寶貴的休閒時間,俗稱的勞務價值,所以若是車主的正業所得很高,換算的時薪很貴,說不定反而變成賠錢生意也不一定?這裏先不複雜化,之後我們可以慢慢來討論所謂「時間價值」與「比較利益」等關鍵字(或者租給時薪低的去開,抽成?)
不少務實的富豪把這套觀念身體力行到極致,例如有名的巴菲特先生就把這個觀念執行得非常徹底,所以他在消費上並不追求豪奢,而是以實用為主。巴菲特很長時間都不住豪宅,開的車也是美國經典老車凱迪拉克,原來可能大約新台幣100萬元左右,後來在女兒勸說下買了升級版,大約136萬元,比起他的身家來說算是相當儉樸了。另外像IKEA創辦人坎普拉更厲害,一輛VOLVE開了20年,原先是在1993年以台幣約66萬元購入。他們共通的原則就是CP值要高。下一集會提到兩本書,根據書中的調查,其實大部分美國的富豪,都有類似的行為模式。
好,現在大家是不是對所謂俗稱的CP值夠不夠高,學名叫淨資產報酬率是否為正的概念,有一些瞭解了?我並不是要讓大家事事鎡銖必較,一昧剋扣對享受的追求,但前提還是一樣,行有餘力,凡事建立好優先順序。
各位一定要先滿足最基本的生存需要之後,接下來盡可能用最小成本建立好未來人生中生老病死的保障防火牆之後,若是對自己未來賺錢的能力很自信,想現在先借錢消費去追求更好的娛樂和享受,不介意犧牲一點未來的消費水準,那也OK。但各位要想到,消費本身對你有效用,但若用信用卡或融資去支付的話,未來本利和更大於現在的代價,如果你的所得沒有至少同樣速率成長的話,必定是無法維持目前的生活水準,還可能降低的。借出來的,總是要還的。
而且想想我們在第一集瞭解到的世界觀,未來所得和財富累積可能會波動很大,但借人家錢要還的時間的金額,卻通常不會被延長或減少,只可能因為某段時間應付不了延遲還款,結果不幸加速增加,比如不但要還的本金增加了,還可能產生違約金等等的費用。
這裏再提一個常被投資界拉出來念叨的觀念,叫做複利,之後提到投資的概念時一定會再介紹,但相信很多朋友應該也都聽說過了。就我來看,複利在投資界固然是個很重要的提醒大家及早存錢投資的重要性,但從現實面來說,利用信用貸款去消費的話,更容易讓複利,或俗稱高利貸發揮威力,影響的層面更廣,請各位一定要謹慎。
好,現在釐清資產與負債的觀念後,我也建議父母在和孩子討論開支時,不妨將這個概念放在心裏,這樣的話,一旦要跟孩子坐下來討論他們的支出是否具有合理性時,就有一個比較好的評估標準,並不是貴就一定不好,便宜一定划算。而是如果貴的東西可以帶來比廉價品更高的獲利率,不論是金錢或效能,那就可能是一個不錯的財務決定。當然,任何預測都必然帶有不確定性,美好的想像未必樣樣成真,這點也是可以討論商量的範圍。
父母的重點應該是讓孩子養成良好的評估程序,同時也也要幫忙檢討,後來產生的收益或效能是否符合預期?如果不是,那麼當初的過程中少考慮了什麼變數?高估了收益或低估了成本?這些回饋,除了能讓孩子檢討為什麼實踐後會出現落差,藉此逐步改進孩子未來的決策過程,很多時候也能讓孩子更了解自己的方方面面,或是明白了自己真正的喜惡和個性,或是更具體面對目前能力上的強弱勢何在,那麼以後能夠更精準地計畫與執行人生規劃,走出更切合自己的路徑。
以上在討論資產或負債,多半是屬於財務學的觀點。的確,從理論上來說,財務槓桿用得好可以加速財富的累積,但現實面的情況又是如何?
這裏我提一本書,由兩位美國人撰寫,書名叫做《理財力,從小就要教》,由天下文化出版。作者是大衛·藍西,和蕾巧·克魯茲。兩位作者是父女關係,他們由共處的家庭經驗出發,討論家庭理財方面的主要問題,每篇都有父女就同一主題各自表述,不吝分享許多失敗或出糗的案例,衝突一定會有,但怎麼平順協商和適應良好,才是維繫親情關係的秘訣。
我覺得讀起來很有趣,也相當有啟發性,因為本書的很多觀點,譬如對要不要負債去投資或就學,怎麼發孩子零用錢等等,表面上看起來與主流未必完全一致,不過我覺得對立的兩方都言之有物,其實只要慎選何者適用的條件和環境就好。
所以我之後簡單地把本書的一些作法和主流觀點做個對照,讓大家參考看看。未必哪一方絕對正確,還是那句老話,不做不知道,修正是王道。
我想任何教條不管立意再好,父母與其強制性的要孩子遵從,不如給予原則性指導,之後且戰且走,時時注意孩子的反應與行為,再適度地調整。重中之重是別因為我們的節制或規範過分壓抑孩子,結果反而讓他們在變態中爆發,橫下心來走了不法捷徑,或為了應付短期壓力,結果種下長期的不良後果,那就大不妙了。
目前《理財力》一書似乎市面上較難買到,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向各地的圖書館借閱。
先問各位一句,您覺得美國人呈現出來的樣貌是什麼?似乎大家想到最多的是:第一,18歲就要獨立負責自己的人生,爸媽丟開手?第二,父母也不會對孩子有太多養兒防老的期待?第三,熱衷於負債消費或投資?
"理財力”一書針對這三點,主要認為,父母若是財力富足,願意支援兒女大學學費當然很OK,但同時也聲明了這不是父母必然的責任,以我的理解倒像是行有餘力之後的恩賜。行有餘力代表的是:不會妨礙父母養老退休的前提下,才做考慮。如果行沒有餘力怎麼辦?作者說倒也不必愧疚,那本來就不是父母的責任。
所以第一項18歲就獨立負責,以及第二項父母不期待養兒防老這兩點的精神可說是前後一貫,這也回到我們在第一集中說的,青少年們請早點跟父母協商大學的學費問題,以免兩方各自懷抱不同的期待,臨到頭來才發現差異很大,容易措手不及。
至於第三點作者對於負債的態度非常務實。剛才我們說了,在財務學上認為若用於穩健的投資,財務槓桿有加速財富累積的好處。但套一句俗話說: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本書的爸爸作者原先是一位房屋仲介,他曾運用財務槓桿在名目上擁有數百萬美元的財產,享受過一段豐裕的生活,但之後因為市場利率調高借貸成本,結果不幸在銀行雨天收傘時現金流斷鏈,不得不宣告破產,家庭生活陷入困窘。因此父女倆一反一般認為美國人債多不愁的印象,他們特別花了一章強調「債務不是好東西」,還不死心接著再花一章反覆叮嚀:大學畢業時別欠債啊。
我不對這項說法完全背書,畢竟每個人有不同的條件,學貸可能是某些人追求夢想的最低成本手段,學成後可能海闊天空,增加的技能所賺取的收入足以支付低利率的學貸,那還是一件很棒的事情。我想強調的重點是,學貸會要求學子們畢業後開始還款,不免會限制了一些學子們畢業後選擇職業時的自由度,所以如果可能,還是那句老話,有時間就先準備起來,給未來留出更大的空間,但也不必為了一定不要負債的執念,放棄對興趣和培養能力的追求。
回到理財力作者的碎念。這好像不太符合我們對美國人先消費不重儲蓄的刻板印象,但其實這也有美國特定的法律和金融環境所導致,大家可以看看我的參考備註。在亞洲,例如負債是跟著特定個人一輩子的日本或台灣來說,一旦負債累累想要翻身,困難度可能要比美國人高得多(註:或許是因為近一世紀來,美國的經濟一向發展暢旺,導致人民對於個人所得都抱持著會不斷成長的想法,所以對於以負債支應目前消費,長久以來似乎也沒出什麼系統性的問題,再加上美國法律對於借貸與破產法的規定,相較於亞洲國家比較寬厚,可能也是一個原因。看作者揹負數百萬美元債務,但宣告破產後仍能逐漸翻身,不致於從此陷入債務陷阱一蹶不振,就知道還是有其背景因素的。所以我們可能必須更加謹慎)
好,現在講完了對於負債各方的不同意見,你怎麼看呢?再下來,我們不妨先跳出來一下,看看美國的有錢人族群,大伙的理財模式又是什麼樣貌?我們第五集見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