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ay Episode
內容描述
普門品述記(三十三)
經文:無盡意菩薩白佛言:「世尊!我今當供養觀世音菩薩。」即解頸眾寶珠瓔珞,價值百千兩金,而以與之,作是言:「仁者!受此法施,珍寶瓔珞。」時觀世音菩薩,不肯受之。無盡意菩薩復白觀世音菩薩言:「仁者!愍我等故,受此瓔珞。」
由於觀世音菩薩的神通智慧與度生妙行廣大不可思議,因此佛陀勸導大眾供養觀音菩薩,無盡意菩薩率先做楷模,稟告世尊:「謹遵所囑,我現今應當要供養觀世音菩薩!」於是便將脖子上,眾多的寶珠瓔珞金釧項鍊取下供養,價值百千兩金,亦即十萬兩金,也就是說價值連城,亦能毫不猶豫的供養。
「仁者」是對人的一種敬稱,表達內心的尊崇,說明其為人具有仁德仁慈。觀音菩薩大慈大悲,當然堪稱為仁者。
「瓔珞」是以玉編綴而成的裝飾品、佩戴物,通常為頸飾,也有掛在頭上、胸前或手腳等處,就像現在的項鍊、手環、腳環等,亦可用珊瑚、珍珠等七寶串成,可單用一種、或多種價值非凡的寶石,是印度富人的裝飾。又說掛在頭上脖子上的是為瓔,掛在身上的是為珞,印度人亦用花鬘作為瓔珞,作為莊嚴自身的儀容外表。
在此比較特別的是,寶珠瓔珞明明是財施,無盡意菩薩為何會說是法施呢?
無盡意菩薩是位充滿大智慧、大慈悲、大福德的菩薩,因地修行的過程中,和所有的大菩薩一樣,難行能行、難忍能忍,自利利他,自覺覺他,積聚福慧資糧,莊嚴自己的法身慧命,雖證法身而不入涅槃,十方化身,普利有情,具有不可思議的功德。
因此無盡意菩薩所供養的寶珠瓔珞,更代表著自身廣大無盡的功德,毫不遲疑的將此功德,一心供養觀世音菩薩,是故又稱之為法施。
眾生布施供養時,大多帶有一顆執著有所求的心,希望能獲得福德,希望他人稱許讚嘆,希望可以得到佛菩薩的加持,覺得自己做了很多功德,因此緊抓住不放,雖然布施供養本身就有功德,但卻增長了貪取執著,因此是為有漏功德。
《金剛經》云:「菩薩所作福德不應貪著,是故說不受福德。」無盡意菩薩視寶珠瓔珞為畢竟空,是以般若智慧供養觀世音菩薩,不執著財物,不執著功德,不執著能施、所施,如《般若心經》云:「以無所得故」,亦即為三輪體空,所以在此說為法施。
無盡意菩薩不執著相,更將自身功德供養給觀世音菩薩,這種精神實在是不可思議。常人以為自己誦經拜佛做善事的功德,當然要回向自身以及家人和樂安康,怎麼可能捨得送人,台灣俚語說:「生吃都不夠,還想要曬乾。」這是世俗想,不懂得佛法的微妙之處,如果執著功德相的話,反倒是有漏的、有限的,那就不是功德無量了。
菩薩不著福德相,更願意將其供養布施,看似失去,其實得到更多,因為這是無漏的、無止盡的功德。菩薩六度萬行,不居功、不執著功德,認為所做的一切皆為自己份內的工作,達到三輪體空的境界,這是最殊勝、最清淨的布施行,如《金剛經》云:「菩薩於法,應無所住,行於布施。」因此能將財施轉為法施,便是圓滿布施波羅蜜。
三輪體空:
施空 即沒有「真實存在」能布施的人-無盡意菩薩,了達空性之理,便不會生起希求福德之心。
受空 即沒有「真實存在」接受布施的人-觀世音菩薩,了達空性之理,便不會對受者生起居高臨下的我慢心。
施物空 即沒有「真實存在」布施的財物-寶珠瓔珞,了達空性之理,便不會對財物生起貪戀不捨的心。
「時觀世音菩薩,不肯受之。」既然無盡意菩薩都這麼誠心誠意的供養,為什麼觀世音菩薩不願意接受呢?這有兩個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
第一,有道是君子不奪人之好,菩薩看待金銀珠寶,沒有貪欲心,沒有好惡心,因此也沒有失落感,更不會有得失心,當然也就不會衍生後續的煩惱憂愁,是以觀世音菩薩不肯受之。而眾生皆以貪欲心追求財寶,一般人常有的心態是,別人有的我也要有,而且要比他的還要好,深怕自己被比下去;另一種人是,別人身上的都比較好,自己的總是差強人意,這種比較心理,只會有更多不必要的煩惱。
再者,菩薩雖有華麗莊嚴的寶珠瓔珞等飾品,卻不會貪戀執著,如同無盡意菩薩一般,隨時都可以送出去,如果慳貪不捨,緊抓住不放,反而有種種苦,是以無盡意菩薩欣然布施。有時候我們就是被自己心愛的東西所綑綁,自己捨不得用,又不甘願送人,結果一放,幾年過去了,也許不能用了,也許老舊了,最後只好丟掉,這不就像是守財奴一樣嗎?
「無盡意菩薩復白觀世音菩薩言:仁者!愍我等故,受此瓔珞。」最後無盡意菩薩再次請觀世音菩薩接受供養,而且是謙卑懇求的口氣,憐愍我等眾生,智慧鮮少,福德淺薄,希望觀音菩薩可以讓眾生廣種福田,這是菩薩的謙詞,為眾生做一個良好的示範。無盡意菩薩已經是大菩薩,依然勤修布施供養,沒有嫉妒心,沒有嫌惡心,沒有慳貪心,這是為眾生而做供養,希望觀世音菩薩為眾生著想,悲憫接受供養。
慳心是吝嗇小氣,捨不得與人分享,這是貪心的支分,眾生的通病,因此無盡意菩薩率先做表率,身上貴重的珍寶都能喜捨,內在的福德資糧亦能布施,以此讓我們可以學習效法,藉此破除慳吝心,轉為歡喜布施供養。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