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搜尋 我的知識庫
普門品29

普門品29

大慧報告

2022/07/12 | 00:53:00 | Firstory #religion-spirituality




Play Episode



內容描述


普門品述記(二十九)
 
經文:應以天、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人非人等身得度者,即皆現之而為說法。
 
這裡說的即是天龍八部,為佛教的護法善神,觀世音菩薩亦化身為此類眾生,為其說法,令其解脫。
 
「天」梵語提婆,在此指的是天人,亦可說是天人居住的地方。天有光明、自然、清淨、自在、最勝等義,清淨光潔,福報廣大,為六道之中,最尊最勝的有情。
 
《翻譯名義集》卷2云:「提婆,此云天。法華疏云:『天者天然,自然勝、樂勝、身勝。』故論云:『清淨光潔,最勝最尊,故名為天。苟非最勝之因,豈生最勝之處。』言最勝因者,所謂十善:身三、語四、及意三行。」
 
前文提到三界有二十八天,觀世音菩薩化現為天人的有梵王、帝釋、自在天、大自在天、天大將軍、毘沙門等,簡略舉出六種,在此所說的天,則涵蓋其他沒有述說的諸天。有些人對生天很感興趣,或是天人聽經聞法的因緣已經成熟,因此菩薩化現為天人,為其說法,滿足他們的願望。
 
天人雖然有大福報,然而天福終究有享盡的一天,依然是輪迴中的眾生,不是究竟之道。帝釋天來到佛陀座前,聽經聞法之後,法喜充滿,下定決心回去要好好地修行,可是一回到天上,環境優雅,實在是太快樂了,什麼修行的決心,早就拋諸腦後,等到五衰相現,才後悔莫及。
 
「龍」的梵語是那伽,有大神力,善能變化,《法華經》中有八大龍王,《華嚴經》舉出十位龍王等,護持三寶,不遺餘力。其種類很多,《翻譯名義集》卷2云:「龍有四種:一守天宮殿,持令不落,人間屋上作龍像之爾;二興雲致雨,益人間者;三地龍決江開瀆;四伏藏,守轉輪王大福人藏也。」依其福德可鎮守天宮、呼風喚雨、開通河渠、看守寶藏等。
 
古今中外關於龍的傳說很多,有道是神龍見首不見尾,表示龍是神出鬼沒,變化莫測,有一說龍即是蛇,大威德神力的就稱之為龍。龍的福報雖大,業障卻很重,常常受到金翅鳥的侵擾吞食。
 
《佛母大孔雀明王經》卷上云:「或有龍王行地上,或有龍王常居空,或有恒依妙高山,或在水中作依止。」龍王有行走在地上的,也有經常居住在空中,或住在須彌山,以及水中的,經文更提到有一首、二頭、多頭;無足、二足、四足、多足的龍王。
 
依《正法念處經》所說,「若多行瞋癡:生大海中,深萬由旬,受毒龍身。」愚痴瞋恨心重的眾生,會招感龍身之報,一類是非法龍王,以瞋恨心造作惡業,當然受諸苦惱,為熱沙所燒;另有一類為法行龍王,持守外道的世間邪戒,以不清淨心行於布施,生於龍中時,瞋恚心薄弱,能憶念福德,隨順行正法,不受熱沙之苦,以善心依時降雨,令世間五榖成熟。
 
有一次龍被金翅鳥追趕,四處逃竄,後來躲到釋尊的袈裟裡避難,於是佛陀慈悲將袈裟撕成一小塊,讓龍族帶在身上,能得保護,免受危難。但金翅鳥抱屈了,佛陀不讓他們吃龍,肚子餓怎麼辦呢?於是佛陀告訴金翅鳥,會讓他的弟子們布施食物,讓其免於飢餓,因此出家眾每天施食時,念誦:「大鵬金翅鳥,曠野鬼神眾,羅剎鬼子母,甘露悉充滿。」就是幫助金翅鳥及其他鬼神眾。
 
「夜叉」是梵語,意思是勇健、輕捷、暴惡、能噉鬼、捷疾鬼等,能在空中飛騰,有住在地上的,也有住在空中的,以其威勢力,常惱害人類,亦有守護正法的鬼類。夜叉為北方毘沙門天王所統領的部屬,負責守護忉利天等諸天,防患阿修羅來犯天宮,因此能享受各種歡樂,並具有大威勢。
 
依《大智度論》卷12所說,有三種夜叉:
1.地行夜叉 常得享用各種歡樂、飲食、音樂。
2.虛空夜叉 具有大神力,行走如疾風。
3.宮殿飛行夜叉 享有種種娛樂,以及便身之物。
 
《注維摩詰經》所說三種夜叉則為:
1.地夜叉 由於過去生僅以財布施,因此無法飛行。
2.虛空夜叉
3.天夜叉 過去生布施車馬,是以能在空中飛行。
 
一般都以為夜叉是可怕的,其實跟人一樣有善有惡,有威勢兇猛惱害人類的,有大力守護佛陀正法的,比如《藥師經》有十二藥叉大將,就是護衛修持藥師法門者的善神,不完全都是危害人類的。
 
「乾闥婆」是梵語,又作健達縛,意思是尋香行、香神、香陰等,乾闥婆不吃酒肉,以香氣、氣味作為食物,身上亦散發香氣,和緊那羅共同侍奉帝釋天,是彈琴的高手,負責演奏天樂的音樂神。帝釋天想要辦音樂會開PARTY的時候,便焚燒沉香、檀香等,乾闥婆就會聞香而來,作諸伎樂,娛樂天人。
 
此外中有(中陰),亦稱為乾闥婆,人死之後,在尚未投生的中間身,即為中陰身,以香為食,尋著當生之處,隨即往生,因此又名乾闥婆。《俱舍論光記》八曰:「健達名香,縛名食,即中有名。」
 
觀世音菩薩隨眾生根器,慈悲應現種種身分來說法度化,令其解脫。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