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ay Episode
內容描述
普門品述記(三十六)
經文:
弘誓深如海,歷劫不思議,侍多千億佛,發大清淨願。
我為汝略說,聞名及見身,心念不空過,能滅諸有苦。
觀世音菩薩的誓願如大海一般廣大深邃,前面提過菩薩於十方世界無剎不現身,應以何身得度者,即現何身而為說法,令眾生離苦得樂,心開意解,究竟解脫,必然是發起弘大的誓願,猶如大海那般深廣。
觀世音菩薩不是只有一時一刻的救度眾生,而是從無始劫以來,不斷地行菩薩道,利樂有情,菩薩的悲心無盡,不捨眾生沉淪於生死苦海之中,其心是無有疲厭的,見眾生載沉載浮,更發廣大誓言。因此說「弘誓深如海,歷劫不思議」,經歷多生累劫的度化眾生,其悲心願力是不可思議的。
尤其我們娑婆世界的眾生,難調難伏,冥頑不靈,菩薩悲心救拔,眾生依然故我,台灣話說「真蠻皮」,就算菩薩苦口婆心,好說歹說,眾生寧可沉浸在無明夢中,不願醒來不想醒來,就是不願意尋求離苦解脫之道。《地藏經》云;「閻浮提眾生結惡習重,旋出旋入,勞斯菩薩,久經劫數,而作度脫。」諸佛菩薩都是如此,廣大的悲心願力,欲救度眾生出離惡道,結果眾生自己又跳進火坑,如佛所說其性剛強,菩薩真是辛苦了!
「侍多千億佛」觀世音菩薩從因地修行以來,侍奉供養無量無邊的諸佛,累積福慧資糧,學菩薩行,修菩薩行,如今依然親近十方諸佛,一方面救度眾生,一方面親近諸佛,這即是我們所要學習的,修行要自利利他,要上求佛道,要下化眾生,讓我們一起跟隨觀世音菩薩的腳步,侍多千億佛,發大清淨願。
學佛,就是學習佛菩薩的慈悲與智慧,如普賢十大願所說:常隨佛學,從初發心,勤行精進,布施忍辱,積功累德,這都是不可或缺的,佛教有句話說:「沒有天生的釋迦,也沒有自然的彌勒」,意思就是說釋迦佛、彌勒佛都不是平白無故成佛的,欲得福慧圓滿,必須精勤修道。
我們應當效法諸佛菩薩,發廣大清淨願,「不為自己求安樂,但願眾生得離苦」,不是只有自己要了生脫死,不是為了證得二乘果位,而是為了成就眾生,成就佛果,這樣才是清淨的誓願。《普賢行願品》說:「菩提屬於眾生,若無眾生,一切菩薩,終不能成無上正覺。」是故我們為了圓滿無上菩提,就必須學習觀世音菩薩發清淨願,利樂有情。
當我們心念不再完全投注在自己身上時,不再認為自己是委屈者,是弱勢族群,認為別人處處欺負我、打壓我,改變這種負面心態,轉向為大眾奉獻付出,能多為他人著想,自然而然煩惱憂愁也會減少,以自我為中心,痛苦反而多得多,便落入死鑽牛角尖的窠臼,如果老是想著別人很可惡,對不起自己,其實大多只是庸人自擾。
不過我們也不需唱高調,好像自己所作所為皆是高人一等,或者好高騖遠、不切實際,只會講空話畫大餅,這都是需要避免的。發願要廣大高遠,行持要腳踏實地,凡事都要從踏出第一步開始,否則就只是天馬行空,而無實質意義,觀世音菩薩不只是發大清淨願,更是勤修六波羅蜜,才能成就殊勝的果位。
學佛的人常會犯兩種毛病,第一種是自卑,認為度眾生是出家人的事,菩薩才有可能做得到,老是覺得自己業障重,了生脫死遙遙無期。實際上,我們只要老實的用功,先學菩薩發大願,隨分隨力的幫助他人,布施行善,持戒修禪,誦經拜佛,念佛持咒,迴向眾生,迴向菩提,還是一樣可以利益眾生,我們就像是剛學爬、學走路的嬰兒,不可能一下子就會跑會跳,一步一腳印,終將如菩薩一樣擁有大慈悲、大智慧。
第二種是覺得自己很了不起,度了多少人吃素學佛,每天多麼地用功,念了多少佛,誦了多少經,拜了多少佛,到處去當義工,發心幫忙,逢人便浮誇炫耀;孟子說:「人之患,在好為人師。」,有些人喜歡擺出一副自己就是老資格的架勢,教別人這個不能做,那個不能碰,要精進修行,不要懶惰懈怠,儼然自己什麼都懂的模樣。以上兩種都是我們學佛應該要避免的毛病。
「劫」是印度話,音譯為劫波,意思是大時、分別時節,也就是很長的一段時間,難以估算的長久年月。佛菩薩在因地時,廣修六度萬行,上求下化,時間是無法計算的,親近供養的諸佛亦是難以思量,才能成就廣大功德,示現十方界,化身千百億。
我們此生要做的,就是堅定自己的信心願力,調伏自己的煩惱習氣,就像臨摹前人的書法字一樣,久而習之,必能練出一手好字;同樣的,先模仿菩薩的慈悲與智慧,時間一久,就會有那麼一丁點自然而然的慈悲智慧,總有一天,我們會真正具有悲智願行,如同觀世音菩薩一樣千手千眼,救苦救難。
「我為汝略說,聞名及見身,心念不空過,能滅諸有苦。」世尊繼續告訴無盡意菩薩,為你簡略的說明觀世音菩薩廣大行願與利他事業,亦即是以偈頌的方式,若是聽聞菩薩的名號,親見菩薩的身像,每一心念之間完全不離菩薩,絕不會虛度光陰,不會徒勞無益,必然可以消滅種種的苦惱。
《法華指掌疏》卷7云:「聞名必稱,以口業為感,見身必禮,以身業為感,心念必觀,以意業為感,三者皆能致應,故不空過。蓋以諸所有苦,皆能滅也。」稱念觀音,禮拜觀音,心念觀音,身口意三業為感,亦即眾生透過三業的善根,以為感動菩薩的機緣,菩薩必然妙應加被,兩相契合,眾生有感,菩薩有應,因此不會平白空過,也就是不會白費工夫,不會徒勞無功,亦即可以得到菩薩的護念,消除三界諸有的種種苦惱。
「不空過」亦可解釋為念念不離心,也就是說我們的心念皆與觀世音菩薩同在,無論何時何地,一心一意稱念菩薩,把菩薩放在心上,不忘失菩薩的慈心悲願,誓以菩薩為榜樣,沒有絲毫捨離,自己的心念與菩薩融合在一起,以是之故為不空過,當然能滅諸有苦。
「諸有」指的是三有,亦即三界,眾生種如是因,得如是果,因果不昧謂之有,由於有因果、有生死、有煩惱,因此稱之為「有」。可分為幾種:三有、九有、二十五有等。三有是欲界(欲有)、色界(色有)、無色界(無色有);九有是欲界五趣雜居為一有,加上色界四禪為四有,無色界四空天為四有,共九有;二十五有則是再詳細的分類,因緣和合的眾生,有苦有樂,故名為有。
「苦」可分為苦因與苦果,苦因是煩惱,苦果是我們眾生的業報,身心產生的種種痛苦,如身體的疾病,及內心的煎熬,更有三苦、八苦之說。透過以上所說身口意清淨,虔敬禮拜、稱名、憶念,必然得菩薩的護佑,消除身心苦惱。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