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搜尋 我的知識庫
普門品35

普門品35

大慧報告

2022/09/06 | 01:04:23 | Firstory #religion-spirituality




Play Episode



內容描述


普門品述記(三十五)
經文:爾時,無盡意菩薩以偈問曰:
世尊妙相具,我今重問彼:佛子何因緣,名為觀世音?
具足妙相尊,偈答無盡意:汝聽觀音行,善應諸方所
 
前面的經文是以「長行」(即散文形式),來說明觀世音菩薩尋聲救苦,為諸眾生化身說法,彰顯其不可思議的威神力,在此則以偈頌(即韻文體裁),再度說明觀世音菩薩的功德事業,有些是重覆前面的義理(重頌),有些偈頌則為前面所沒有提到的(孤起頌)。
 
佛教有三藏十二部,三藏即是經、律、論,十二部是長行、重頌、孤起、譬喻、因緣、無問自說、本生、本事、未曾有、方廣、論議、授記。亦稱十二分教,指的是經典的種類名稱、體裁形式,及其描述內容,以此作為區分,另亦有九部經之說。
 
古德將十二部經寫成一首詩,便於後人記憶背誦,云:「長行重頌並授記,孤起無問而自說,因緣譬喻及本事,本生方廣未曾有,論議共成十二部。」
 
1.長行 又作契經,梵語修多羅,即一般所說的佛經,直說法義的經文,以散文形式,不限定字句,來闡述佛陀的一代時教。契經,意即契理契機的經典。
 
2.重頌 又作應頌,梵語祇夜,即以偈頌的形式,重宣前面長行經文所說的教法。通常有固定的字數,如四言、五言、七言等。
 
3.授記 又作記別,即佛陀為聲聞、菩薩所作的未來預言,於成佛時的名號、淨土等,令其增長信心。
 
4.孤起 又作諷頌,梵語伽陀,以偈頌形式講述佛法,與重頌不同的是,這不是重宣前面經文的義理,而是獨立的偈頌,直接宣說法義。如法句經等。
 
5.無問自說 梵語優陀那,佛陀不經他人請法,沒有人發問,直接講說的法教,如《阿彌陀經》。
 
6.因緣 梵語尼陀那,即是述說見佛聞法的因緣,以及佛陀說法教化的因緣,如諸部經典一開頭的序分(序品)。
 
7.譬喻 以譬喻的方式,來講說教法,令眾生易於解悟。
 
8.本事 除了本生譚以外,說明佛陀與弟子過去世的因緣事跡,或弟子因地修行的因緣。如《法華經‧藥王菩薩本事品》等。
 
9.本生 記載了佛陀自身過去生的因緣,廣修六度萬行,利樂有情的事業等。
 
10.方廣 即方正廣大、甚深微妙的教法。
 
11.未曾有 又作希法,即佛陀與弟子之間,示現不思議的神力,希有難得的種種事。
 
12. 論議 用正法之理來論議問答,以抉擇諸法體性,明瞭義理。
 
十二部經之中,長行、重頌、孤起頌為經文的格式,其餘九種則是依照經文所記載的內容類別,而予以立名。
 
《普門品》前面為長行,接著是偈頌,以詩歌體裁的偈頌,講說前文義理,有三言、四言、五言、七言乃至八言,通常為四句一偈,在此為「重頌」。原因就在於有些人可能晚到,簡單的重複宣講,讓晚到者亦可聽聞前面說的經義;另一方面是與會者可以再次聽聞,細細品味,增進理解;此外,偈頌也利於吾人背誦,不至於忘失法義。
 
重頌亦可細分為廣頌與略頌,廣頌是前面長行沒有提到的內容,或沒有完整說明的法義,則在偈頌裡略作補述;略頌是簡短的概說。
 
鳩摩羅什大師最初翻譯《妙法蓮華經》時,《普門品》並無偈頌,其後隋朝仁壽元年梵僧闍那崛多、達摩笈多共譯另一梵文異本《添品妙法蓮華經》,於長行之後有偈頌,祖師大德咸皆認為既是梵文所有,便將其增添加入此品,也就是我們現在拜讀的版本。
 
無盡意菩薩供養之後,用偈頌方式再度請示佛陀,觀世音菩薩是什麼樣的因緣有此稱號?
 
世尊是佛的十種德號之一,隋朝慧遠大師在《無量壽經義疏》卷上中說:「佛備眾德,為世欽仰,故號世尊。」《華嚴經探玄記》卷9云:「以佛具於三德六義,於世獨尊,故名世尊,即梵名婆伽婆。」由此可知,佛陀斷盡煩惱,福慧圓滿,相好莊嚴,為世出世間最為尊貴無上,最值得恭敬供養者,具有三德:智德、斷德、恩德,六義:自在、熾盛、端嚴、名稱、吉祥、尊貴,有道是「三祇修福慧,百劫種相好」,才能成就圓滿佛菩提,因此無盡意菩薩稱讚世尊是妙相具,具足微妙的三十二相,以及八十種隨形好。
 
「佛子」在此特別指的是觀世音菩薩。從廣義上來說,我們都是佛陀的孩子,如《法華經》云:「慈念眾生,猶如赤子」,若是狹義上而言,要能擔當起如來家業,如三稽首讚云:「利生為事業,弘法是家務」,對出家眾來說,這是責無旁貸,無論是講經說法,或是老實念佛等,皆為世人典範,有莫大的影響。而在家眾以護持三寶為主,對於僧眾的修行與弘法利生,當然也起著重要的作用,因此僧俗二眾都是佛子。
 
無盡意菩薩在長行和偈頌同樣問的是,菩薩以何因緣名觀世音?前面佛陀著重在觀音菩薩的慈悲利生的威神力,偈頌部分則強調菩薩的願行,觀世音菩薩過去曾經親近供養十方世界無量無邊的諸佛,發廣大願,度脫有情,離苦得樂,解脫自在。
 
「具足妙相尊,偈答無盡意」,這兩句是結集經典的法師為了使前後文順暢易讀,描述當時妙相莊嚴的世尊,以偈頌回答無盡意菩薩提出的問題。
 
「汝聽觀音行」,「聽」是諦聽,用心聆聽的意思,「觀音行」是菩薩的廣大誓願與利生事業,因此世尊告訴無盡意菩薩,應該要好好地聽聞思維。
 
在經典裡我們常常可以讀到「諦聽諦聽、善思念之」,也就是要我們不要輕忽,要仔細專心的聽聞,切莫不以為意。古德在傳抄經典、翻譯經典時,可都是歷盡千辛萬苦,我們真的要好好珍惜,仔細聆聽,如同我們都在靈山會上,聽佛陀講經說法,智者大師曾在定中,「親見靈山一會,儼然未散」,由此可知。
 
義淨大師有詩云:「晉宋齊梁唐代間,高僧求法離長安,去人成百歸無十,後者安知前者難。路遙碧天唯冷結,沙河遮日力疲殫,後賢如未諳斯旨,往往將經容易看。」諦聽諦聽,善念思之。
 
「善應諸方所」,觀世音菩薩不只是到我們娑婆世界來度化眾生而已,「諸方」所代表著十方世界,微塵國土,表示觀世音菩薩遊化十方,度脫有情。「善」顯示出菩薩的善巧方便與自在神力,隨著眾生的聲聲呼喚,菩薩則大慈大悲隨類應化,為眾說法,有道是:「眾生有感,菩薩有應」,關鍵便在於「至誠感通」。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