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搜尋 我的知識庫
《真實世界的經濟學》第二課:我們為什麼研究經濟學?以及我們應該如何研究經濟學?

《真實世界的經濟學》第二課:我們為什麼研究經濟學?以及我們應該如何研究經濟學?

巴斯夏的蠟燭工坊

2020/08/11 | 00:10:39 | SoundOn #science




Play Episode



內容描述


《我們為什麼研究經濟學?以及我們應該如何研究經濟學?》

歡迎收聽巴斯夏的蠟燭工坊,我是子旭,讓不懂數學的你也能學好經濟學。

在前一堂課當中,我們了解了經濟學作為一門科學是幹嘛的,接下來的問題就是,經濟學這個學科,是否值得我們花大把大把時間去學習?

假如你現在點開了這一系列的podcast,那麼想必你多少都會認為,學習這門課程或許有一些些好處吧?

學習經濟學的好處之一,是可以更深入的了解我們作為人類所面對的處境。比如說,人們在做選擇的時候,常常沒辦法認清他們的選擇成本是什麼,一旦我們明白了,成本是根據我們所放棄的替代性選擇來衡量的,我們或許就會對一些日常性的選擇,有了截然不同的認識。

舉個例子吧。某個人花了很多時間在房屋裝修的計畫之上,當然,他做這個計畫,很可能是因為他爽。但經濟學課本不會對他提出勸告,跟他說:「嘿,你幹其他事會更快樂喔!」因為經濟學課本並不是一本自我修養手冊。

不過,通常那個人會說,他之所以這麼做,是為了要省錢。
他說:「你看,我請人來修屋頂可能要花十五萬,但我自己幹的話,只需要花三萬元買材料喔!」

經濟學家當然很清楚,他這樣的算法有一些盲點在,因為他沒有考慮到他所放棄的機會成本,如果他知道他的機會成本是什麼的話,或許他會改變他的計畫也不一定。

如果這項工作要花費他兩百個小時,他本來可以用這些時間去工作,然後賺個二十萬元,這樣算起來的話,他親自修屋頂所遭受的貨幣損失實際上更大。

當然,這個例子是純粹從經濟角度來考慮,在另外一些案例當中,我們沒辦法適當考慮的是那些「精神成本」。

比如一個拈花惹草,到處偷吃的丈夫,我們會想知道他是不是通盤考慮了所有相關的成本,假如他真的通通考慮了,那麼這個時候,經濟學就可以把問題丟給倫理學跟宗教了。

不過更常見的是,人們往往只考慮一項行動眼前可見的收益,卻忘了考慮看不見的、長期的成本。

巴斯夏把這個叫做「看得見與看不見的問題」。他認為,經濟學其中一項重要的任務,就是教導我們「不要僅僅根據看得見的東西來判斷,更應該根據看不見得東西來判斷」。

而學習經濟學的另一個好處是,經濟學對於評估公共政策的問題來說,十分重要。我們到底應該調高,還是乾脆取消最低工資?保護國內產業能夠提高我們的生活水平嗎?社會保障私有化會有什麼結果呢?其實這些都是經濟問題。

有人認為,這些問題應該根據「實際的具體情況」來回答,他們堅持認為理論對於解決問題毫無幫助。英國經濟學家凱因斯就在他的《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中指出了這個觀點的謬誤:

「經濟學家和政治哲學家的觀點,無論是正確的還是錯誤的,都比人們通常認為的更具有影響力。事實上,統治這個世界的並不是什麼別的東西。實幹家們自以為不受任何思想的影響,但他們往往都是某個已故的經濟學家的奴隸。」

接下來要討論的下一個問題,就是我們該用什麼方法來研究經濟學?

近三百年來,物理學和化學取得了驚人的成就,但卻使人往往忽略了一個事實,那就是研究科學的方法可能不只有一種。

稍微想想,其實就能得到這個結論了。比如說,我從來沒聽過有人建議說,假如你要深入了解莎士比亞的戲劇作品,你應該要去分析他創作戲劇的時候,所使用的紙張跟墨水的化學成分。

同樣的,我們也不會指望人家用研究自然科學的方法,去學習幾何學跟邏輯學。

要確定三角形的三個內角和等於180度,並不需要去測量成千上萬個真實的三角形。實際是。幾何學中的三角形是一種理想化的圖形,在真實世界中是找不到的。

或者,考慮一下這個三段論:「人總有一死。約翰是人。所以約翰會死。」

我們根本不需要等到約翰死了再來確定這結論是不是正確的。假設約翰其實是個不死之身,那麼我們就會發現有一個前提是假的,要嘛人不會死,要嘛約翰不是人,但三段論本身依然有效。

我們再來考慮一下,一個不從事實出發的三段論吧,這樣我們就會更清楚看到這一點。

比如說:「凡是獨角獸都只有一個角。如果我在院子裡看到了獨角獸,那麼他只會有一個角。」這個三段論其實是正確的,儘管這世界上並不存在獨角獸,我們也沒有任何遇見過獨角獸的經驗。

那為什麼我們能夠斷定幾何學跟邏輯學的命題是正確的呢?這個問題,曾經是很多哲學跟神學論戰的主題。人的行為原理大概也是這樣,只要察覺到了他們,我們就會發現,他們的正確似乎是不證自明的,不需要我們去搞清楚為什麼會是這樣。

假如我們用物理學和化學的研究視角,來研究某個地產拍賣會,可能會變成這副模樣。

拍賣會在距離某地產數十、數百公里之外的地方舉行,我們不辭辛勞地在地產和舉辦拍賣會的地方安裝儀器設備。我們盡自己所能的收集每一個原子,和每一點能量的全部資訊,我們還用了最強大的超級電腦來幫助研究收集來的數據,儘管如此,我們還是難以想像我們能夠發現任何將拍賣會發生的事情跟被出售的土地能連結起來的東西。

出售者可能從來沒到過那個地產,購買者也可能不打算前往那個地產去看看,不管物理學家跟化學家對那個被拍賣的地產做了多少觀察,都不可能發現已經發生的交易。

現在,假定這塊土地位於一個正在快速發展的區域,結果這塊空閒土地的價值飛漲,新的擁有者意識到,他可以用當初入手價的兩倍脫手,我們的物理學家跟化學家又可以從哪裡發現這個事實呢?其實他們只是作為一種觀念存在於人們的心中,否則我們無法解釋為什麼地產的擁有者,會拒絕人家用入手價的1.5倍跟他收購。

而主流經濟學喜歡將經濟學建立在商品物理量之類的「實際客觀數據」的基礎,使得經濟學成為一門「真正的」科學,但這種作法並沒有掌握經濟學研究的本質。

因此,在研究經濟學時,我們採用的方法是源自康德的「先驗論」,這當中有兩個主要部分,一是目的論,二是因果關係。也就是:所有的人的行動都有目的,也會受因果關係的限制。

說到底,所有的研究領域,都是在探索同一個世界,只是我們研究世界的角度各有不同、使用的概念也各不相同,正是如此,我們才有了各種不同的研究主題。

真實世界的經濟學


Spotify:
https://reurl.cc/20dLrr
Soundon:
https://sndn.link/helltogether
Apple Podcast:
https://reurl.cc/5lA1rq
Google Podcast:
https://reurl.cc/pdk6m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