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搜尋 我的知識庫
EP06.邊際效用遞減是什麼東西呀?

EP06.邊際效用遞減是什麼東西呀?

巴斯夏的蠟燭工坊

2020/07/13 | 00:15:48 | SoundOn #science




Play Episode



內容描述


粉專連結:https://lihi1.cc/e8ptQ

本集關鍵字:邊際效用遞減 x 邊際價值遞減

本集太過燒腦,因此把文稿附在這裡,方便大家閱讀跟理解。

文稿內容:
其實我們的粉專讀者以及聽眾,有不少本身是經濟學本科專業的,不過他們學習的始終是主流的那一個框架體系,但不是說主流的不好,而是若你帶著邏輯一致性的標準,難免會覺得主流的框架有點怪怪的。

舉個例子,台灣師範大學的經濟學課程的課綱其中一段長這樣:

「個體經濟學在公共財貨、公有資源得反思,也凸顯了政府存在的重要性。政府的重要功能在於匡正市場失靈現象,例如空氣污染、水資源浪費或是所得分配不均所造成的貧困現象。」

沒錯,絕大多數人的基本觀念都跟這個課綱一樣,政府的存在可以匡正市場失靈現象,不過這些課程永遠不會告訴你的真相是,市場不會失靈,只有政府才會失靈。

奧地利學派跟主流經濟學的見解,有著蠻大的差異,主要是源自於方法論的不同,因此對同一個定理的解釋方向就有了很大的差異。

啊,對了,這一集的內容會比較偏純理論的討論,加上奧派很吃重邏輯推理,因此這一集的文字稿我會放在本集節目的說明欄位,方便各位掌握概念。

我們就拿最著名的邊際效用遞減定理來說吧,保羅·薩繆爾森在《經濟學》中對效用的定義是,效用表示滿足。當你多吃 1 單位冰淇淋時,你會得到新增的效用或滿足,效用的這一增加量就被我們成為「邊際效用」。

而他對邊際效用遞減規律的介紹:當某物品的消費量增加時,該物品的邊際效用趨於遞減。你從某物品中得到的享受隨著對該物品消費的增多而下降。

比如喝水,當你口渴的時候,喝下第一杯水最爽快。隨著口渴程度的降低,你對下一杯水的渴望值也不斷減少。直到你喝到完全不渴的時候,邊際效用下降為零。

傳統經濟學的解釋看起來有些道理,但它需要借助心理或生理上的感受來說明問題。這種感受一方面違反了「如無必要,勿增實體」的「奧卡姆剃刀原理」。另外一方面,使這個解釋喪失了普遍必然性。

喝水解決口渴的問題,這種感受上的差異也許並不明顯,但有些感受卻非常因人而異。

比如喝酒,有人喜歡微醺就好,有人更愛不醉不歸。那麼喝酒時,完全有可能第一杯下去,都還沒有進入狀態、還沒有開始發揮,後面幾杯的邊際效用會顯著大於前面的。

也就是,對於喝酒來說,它的邊際效用有可能先增後減,而未必是一直遞減。依賴於心理或生理感受來解釋「邊際效用遞減定律」,很容易被反例所證偽。

另外,如果說我們認同傳統經濟學的粗淺分析,我們很快會得出一個推論:富人的錢越多,錢對富人就越不重要。

大家就會用這個理論作為依據,同樣一百元錢,對有錢人來說邊際效用很小,但對於窮人來說卻很大。於是我們就看到了,今天很多國家都會對富人徵收高額的累進稅來解決貧富差距問題。

有人曾經把這問題丟給了一個在大學教經濟學的老師,他的回答是:一百元對有錢人跟窮人的意義不同,一個東西對不同的人意義不同,這正是主觀性的表現。因為影響效用大小的因素之一是每個人原有數量的多寡。原來很有錢,最後這一百元的效用當然很小,如果原來很窮,最後這一百元的效用很大,這有什麼不可思議的呢?

這位老師科班出身,和他持同樣錯誤觀點的至少還有兩位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保羅·克魯格曼和彼得·戴蒙德。

戴蒙德認為:

邊際效用遞減是個常識性概念,即額外1美元給高收入者帶來的滿意度,相較於低收入人群要低很多。給一個年收入2萬美元的家庭額外增加1000美元收入,這會給他們的生活帶來重大的變化。但給一個年賺百萬的人額外1000美元,他不怎麼會看在眼裡。

這對於經濟政策的含義是,我們不該關心政策對有錢人收入的影響。讓有錢人變得窮一點的政策,只會影響到極少數人,並且幾乎影響不到他們的生活滿意度,因為他們仍然可以購買任何他們想要的東西。

很顯然,傳統經濟學的理論錯誤導致了人們的觀念錯誤,然後導致了政策的錯誤。

同樣的問題,奧地利學派創始人卡爾·門格爾在《國民經濟學原理》中給出了不同的回答。

門格爾首先對「效用」和「價值」作了區分,他對「效用」的定義是,「一個東西用來滿足人類慾望的能力」。比如煤炭、石油,陽光、空氣和水等等,它們有滿足人類慾望的屬性。

而對於「價值」的定義,則是「人們對於財貨的意義所下的判斷」。

煤炭石油遠古時代就存在,它們一直有「效用」。但當時人們的知識有限,還無法利用它們,它們在當時也就沒有什麼「價值」,你給石器時代的原始人一桶黑糊糊又臭臭的石油,他們只會覺得很困擾吧。

再比如陽光和空氣,有著非常重要的「效用」,但對於我們大多數的目的來說,空氣和陽光通常並沒有特別的「價值」。

簡單來說,具備「效用」的「物」,需要經過「人」根據目的的判斷,才能決定它的真正「價值」。

按照門格爾的定義,「效用」不存在遞減,因為它僅僅是一種屬性。同樣 1 單位的煤炭,它們能夠釋放的能量理論上是一樣的,但很顯然這並不是我們經濟學要研究的內容。

所以嚴格來說,門格爾提出的是關於「邊際價值遞減」的規律。

這個規律並不依賴於任何生理或心理上的感受,僅僅是建立在人們對目的和手段之間因果關係的判斷上。

我們在面對選擇和行動時,一定會區分輕重緩急,做一個重要性的排列。假如沒有排序,我們將無法做出選擇和行動。

舉例來說。同樣都是水,可以用來解渴維持生命,可以用來洗臉,也可以用來洗衣服。假如我對目的重要的排序就是:解渴、洗臉、洗衣服。

假如我只有一瓶水,我只會拿來解渴。因為解渴維持生命,這是我排序在第一位的目的,它的重要性最高,所以這第一瓶水的價值也就最高。

假如我有了兩瓶水,我解渴的目的可以滿足了,這個時候我就會用第二瓶水,也就是邊際上增加的那一瓶水來實現我洗臉的目的。

這個時候,我又有了第三瓶水,我前面兩個目的都實現了。這個時候,我就會用這第三瓶水來洗衣服。洗衣服的重要性最低,所以相對應的,這第三瓶水的價值最低。

而如果我一開始就有三瓶水,因為某種原因不得不放棄其中一瓶。雖然看上去我可以放棄其中任意一瓶,但實際上我放棄的,是最不重要的那個目的,也就是我放棄了洗衣服的選項。

所以我們看到,這三瓶水的價值依次降低,呈現出「邊際價值遞減」的規律。

這個規律跟傳統經濟學「邊際效應遞減規律」的分析有所不同。傳統上的分析,喝第二瓶水的感受明顯受到第一瓶水的影響,是跟第一瓶水的作用有相關聯的。

而奧派基於「目的-手段」框架推導出來的「邊際價值遞減」的規律,三瓶水的作用互不相干,只因為人的目的不同,重要性的排序就會不同,也就讓這三瓶水的價值不同。

這邊要特別注意,因為有點抽象,不看文字用聽的聽眾可能會有點吃力,我慢慢說明。

當我們一開始有三瓶水,卻因為某些原因,不得不放棄一瓶水,拿來做交換的時候,我們可能還沒有開始使用另外的那兩瓶水。

也就是說,當我們在決定交易的時候,是不需要我把另外那兩瓶水用掉之後,才放棄最不重要的那瓶水的。而是有可能一開始我就放棄了最不重要的那瓶水,用它來交易其他東西。

而這個決策,僅僅是我們基於因果關係的預判,而不需要先使用掉前面那兩瓶更重要的水,才能依靠那兩瓶水給我們帶來的感受再來做決定。

所以我們再也不要用喝水來解釋邊際效用遞減了,因為我們真正決定放棄最不重要的那瓶水的時候,那些更重要的水可能還沒有喝。

這一點非常重要,因為,即使我們把這個具體的水給抽離出來,這個規律依然能夠成立。而且它的成立不需要依靠於任何心理學,或者生理學的研究支撐,也就不會因不同的人而失效。

奧地利學派對於「邊際價值遞減定理」的論證,強調人們根據目的重要性排序,事先對於手段的主觀價值判斷,而不是事後心理、生理上的滿足感受。

當然,傳統經濟學的分析當然不是全錯,但應該這樣說,奧地利學派的「邊際價值遞減定理」更具一般性,解釋力更廣泛,因此也不會得出「同樣的錢對富人不重要、對窮人更重要」這樣的錯誤的結論。

最後我們來幫各位總結一下,主流與奧派對於邊際效用遞減看法的不同之處。

1.主流稱為邊際效用遞減,奧派稱為邊際價值遞減。
2.主流認為,效用就是滿足,門格爾認為,效用是一個東西滿足人類慾望的能力。
3.奧派的邊際價值遞減,談的是人們對於財貨具有的意義,所下的判斷。
4.主流認為,效用是客觀的,奧派認為,價值是主觀的,人要透過目的跟手段之間的關係來判斷物的價值。
5.主流的分析方法需要透過心理跟生理上的感受,需要經驗來支撐,存在著不確定性,部分現象無法解釋。奧派則靠邏輯推理,經驗可以幫助我們理解,但定理本身可以獨立於經驗而成立,具有確定性。
6.主流的分析方向從「得到」切入,你得到了什麼,決定了你之後的感受,過去會影響未來。奧派則從「放棄」切入,目的重要性的排序,決定了你最先放棄什麼,當資源稀缺,最先放棄的是最不重要的目的,和對應的手段,這就是在邊際上做決定。